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214.215

中外文學/CHUNG WAI LITERARY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114
0.114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中文 15
外文 5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吳明益的歷史小說《單車失竊記》透過失落與追尋的主題,重構歷史。不同於七八○年代台籍日本兵小說,本書既是台籍日本兵的故事,也是戰後世代兒子的故事。由失落與追尋出發,它關注戰爭記憶,並試圖探討在戰後被遮蔽的日本時期現代性之遺緒以及「失落的世代」及其後代的戰後經驗。同時它也探討家族和解與族群和解、彌合二戰及戰後傷痛、反思現代性與動物關懷等。失落的不僅是敘述者的父親,也是台灣歷史。敘述者希圖找回失蹤的父親及其生命史,但在追尋過程中他又成為業餘文史工作者,得知其他許多人和動物的故事。與此同時,對於能否真正感知上一代的生命經驗(尤其戰爭經驗),仍是他的縈心之念,因此流露對於紀實性的執念,但亦攙雜對文本性的關注。本文第一部分將探討失落與追尋的意義;第二部分探討重新記憶、族群和解與世代傳承;第三部分探討小說如何反思現代性與重構戰後記憶;第四部分討論紀實性與文本性;第五部分則是結論。

  • 期刊

童偉格的書寫回應一種在知識-存有論上的要求,並轉而成為一種倫理-美學的實踐,其中,「他人之死」成為書寫所雙重不可觸及的本源,構成了一種艱難的抒情。這個本源也使得童偉格的小說具有一種當代文學所必然具有的後設性質,總是意圖書寫不可書寫、思考不可思考。然而童偉格的另一獨特之處,在於使得書寫具有一種「我思」的獨特構成,因為有著對於「他人之死」的哀悼與思考,所以能成為「無傷」的存在,其中,被安那其動員的時間則是這個文學我思的可決者,敘事的時間(或時間的敘事)因而總是破碎與多歧,成為童偉格小說中極為特異的感性構成。

  • 期刊

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歷史書寫持續受到作家與研究者的重視,這一波書寫浪潮緊密鑲嵌在台灣本土意識崛起的社會脈絡。然而,近幾年台灣書市再度浮現不少刻劃台灣歷史的作品,而且多數由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千禧世代作家寫成。這一群作家成長於本土化意識高漲、跨國資本主義與通訊媒介急遽發展的時代氛圍,因而他們的歷史書寫展現出與前一世代截然不同的美學表現和關懷。這一篇文章挑選黃崇凱《文藝春秋》(2017)作為分析對象,深入探討台灣千禧世代作家歷史書寫的特質與關切。本文認為,媒介(media)在黃崇凱小說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為此,本文挪用媒介記憶研究(media memory study)的相關討論,揭開《文藝春秋》所呈現的歷史、記憶與媒介的辯證關係。

  • 期刊

本論文嘗試展開對張愛玲英文遺囑的細讀,以期啟動法律文件與文學書寫之間的差異化思考過程。全文分成四個部份進行。第一部份凸顯「專屬邏輯」如何運作為遺囑的法律基礎以及其如何得以被鬆動,箇中關鍵便在於揭露法律「字義」規則之中陰魂不散的「文學」。第二部份聚焦於遺囑內容第一項的遺產處理,展開possessions一詞可能帶來的各種迻譯與疑義,以此凸顯法律所有權的可能和語言所有權的不可能。第三部份聚焦於遺囑內容第二項的遺體處理,凸顯單字desolate與假設語句if on land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如何引發「海葬」與「陸葬」的爭議。第四部份則回到「遺囑即書寫」、「書寫即遺囑」的基進解構思考,凸顯「我的死亡」之可能與不可能,遺囑作為書寫文字的符號,如何得以脫離了立遺囑人的主觀意識與意圖,並得以在其身後展現「可重複的閱讀性」。

  • 期刊

本篇論文嘗試從幾個要點,說明克莉絲提娃種動文本(genotext)這個理論的核心概念,特別集中闡明正論式(the thetic)的表述結構,與現象學意義生成程序的連動,以此帶出種動文本與顯定文本(phenotext)的閾界、意義(Bedeutung)與表意(Sinn)的可分與不可分、動義(signifiance)與定義(signification)的相異相依、以及種動文本的否定性所在。藉此將種動文本投入實驗,測試其解讀小說的有效性,看能否幫助回答美國科幻恐怖作家勒夫克萊夫特所呈現的語言問題,由此標定勒夫克萊夫特的種動文本,為透過科學正論以經營智性恐怖之敘事,以此回應威爾森的批評原點,並與克莉絲提娃的種動文本進行對辯,闡明種動文本的侷限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