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150.175

中外文學/CHUNG WAI LITERARY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114
0.114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中文 15
外文 5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甘耀明的歷史小說《邦查女孩》透過交替運用傳奇與謎團,呈現古阿霞、帕吉魯及一些人與事,藉此重構冷戰下的一九七○年代台灣,關注於七○年代台灣的環保、原住民議題以及台日、台美、乃至於台日美三者的糾結關係。本文先將小說與王禎和筆下七○年代台灣作比較,以凸顯《邦查女孩》介入歷史的意涵。本文試圖探究傳奇與謎團的安排有何意義?小說如何呈現山林浩劫和環保視野?如何呈現原住民遭受的危機?混血男女的身世之謎及其父母的跨國戀具有哪些性別與國族意涵?如何呈現白色恐怖與七○年代社會氛圍?如何呈現冷戰氛圍下的台灣與台日、台美乃至於台日美關係?本文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小說裡的傳奇與謎團,並借用翻譯理論討論解謎所涉及的後殖民翻譯,第二部分討論咒讖森林的謎團與環保視野,第三部分探討男女主人翁身世之謎與跨國婚戀,並藉由情感理論與見證理論討論古阿霞的創傷,第四部分則是結論。

  • 期刊

本文聚焦於梁鴻在《中國在梁莊》和《出梁莊記》敘事裡自我情感的揭露與展演,探究非虛構文體在中國農民工再現所蘊含的社會文化意義以及情感政治。本文主張梁鴻跳脫非虛構文學以「事實」與「真相」作為文類定位與價值的書寫框架,轉向作者內在情緒的展演與情感代理,重新檢視非虛構文學中的情感政治,思考非虛構文類的情感代理,在形塑與建構大眾文化對於中國農民工群體的知識系統與文化系譜中的重要性。本文主張梁鴻在文本中所刻畫的同情、憐憫、逃避、冷漠與羞愧等情感,一方面深究情感在非虛構文學扣問「真相」過程中的重要性,強調非虛構文體對於事實的重構與理解,並非僅是建立於理性與客觀的現代知識生產體系之上,進一步拓展了非虛構寫作的敘事美學與文學性。另一方面,其作品重新審視當代中國農民工的文化再現,揭露以同情與憐憫作為現代性和人文主義文化價值核心的權力關係與侷限性,並且重新想像和形塑中國新興中產階級的情感與社會關係。

  • 期刊

近年來由於台灣社會的勞動力需求大增,移工人數快速攀升,然其所面對的權益剝奪與人權喪失值得更多的關注。本文以黃惠偵《八東病房》、盧昱瑞《水路──遠洋紀行》及阮金紅和蔡崇隆《再見,可愛陌生人》作為分析文本,探究當代台灣紀錄片如何再現東南亞移工,並透過鏡頭揭露移工的職場困境;當法律規範和社會結構將移工納入性的排除,影像作品又如何展現移工的職場空間與生命政治?本文主要探討三個問題:(一)移工在勞動過程中的生命形式;(二)職場空間和移工主體的動態建構;(三)移工與雇主、台灣人之間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是以釐清移工紀錄片所欲傳遞的觀點和移工議題的反思,剖析移工生命所受政治經濟結構之影響。本文藉由檢視極具政治性的紀錄片所再現的東南亞移工影像,指出紀錄片作為一種發聲工具和批判媒介,在弱勢發聲的基調之外,以影像介入結構性問題與法律制定的倡議仍有其局限性。

  • 期刊

民國時期受社會主義思潮影響的知識青年,如何思考性/親密關係議題與提出以友愛為基礎的社會連帶想像?本文特別關注「同性戀愛」並涉及婚姻家庭、政治經濟、社會國家,甚至人類世界及宇宙的性/別論述。本文分析馬克思主義者胡秋原闡述同性戀愛的回應文章,聚焦他通過譯寫英國社會主義思想家卡本特開展的友愛大同想像,並探討無政府主義者謙弟和劍波參與戀愛論的筆戰文章,指出他們在性/親密關係議題上,既學習又超越美國無政府主義運動者高德曼的思想。本文論證同性戀的認識論構作,關乎「個人與社會應如何變革」之政治方案的根本差異,對這些青年來說,同性戀是在不同經濟條件和歷史過程生產出來的特定關係與情感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