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12.145

中外文學/CHUNG WAI LITERARY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114
0.114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中文 15
外文 5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論文以巴迪烏《世紀》一書中「真實」和「對真實的熱情」兩個概念為引子和引線,討論巴氏為我們形塑的「二十世紀」並深究巴氏戲劇與劇場的位置與思維向度。論文首先細究的是「真實」和「對真實的熱情」兩個概念的意涵。接著論文藉由「場面調度」和「後設藝術」兩個詞彙來揭示巴氏思索與論述二十世紀戲劇和劇場的角度和方法。論文也藉由檢視巴氏的相關戲劇劇場論述,諸如《非美學手冊》、〈給劇場的狂想曲〉及他所創作的短劇等,來掌握他的劇場思維。全篇論文試圖釐清並分析巴氏看待戲劇與劇場的認知視角與思想結構,指出巴氏劇場的思維係植基於他「劇場與政治類質同形」的劇場觀。論文揭發並批判巴氏在劇場這個領域的思考極限與盲點,並論證巴氏雖以非美學之名為藝術賦權請命,儘管如此,巴氏獨尊觀念、真理與思想的作法導致包括身體、情感、祭儀、精神性等劇場元素被迫臣服於他所標舉的觀念與思想的箝制與掌控之下,無所遁逃且只能扮演次要的角色。

  • 期刊

本文企圖連結台語片研究和身心障礙研究兩個領域,一方面提倡障礙研究者在台語片寶庫挖掘本土障礙者的歷史身影,另一方面建議台灣文史研究者採用障礙研究的洞見來增厚論述空間。本文爬梳《王哥柳哥遊台灣》、《鴉片戰爭》、《台北發的早班車》、《難忘的車站》、《康丁遊台北》這五部1950年代、1960年代的黑白電影,觀察其中視覺障礙角色對於人生未來的想像。本文發現,這些盲人角色受制於筆者提出的「悲情身體」狀態,被「正規時間」框架排斥,轉而擁抱美國障礙研究學者提出的「治療時間」願景。本文指出,歌頌醫療奇蹟的「治療時間」框架雖然誘人,卻難免同時強化「身心健全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僵化價值,反而窄化身心障礙者的多元生命可能性。

  • 期刊

夏宇的詩歌實驗一直存在觀念寫作的一面,依照此路徑重新檢視夏宇的詩,會發現當代詩早已以「非創意」的思維,針對寫作方式、閱讀方式、文體範式等重新展開想像,尋求著一種不依賴經典性表述、更傾向引發直接感受與思考的藝術。夏宇的觀念寫作也直接影響了詩刊《現在詩》,尤其以她主編的第九期《劃掉劃掉劃掉》為代表,在中文詩裡新建了作為觀念寫作實踐方案的「劃掉詩」。《劃掉劃掉劃掉》首先是編輯群創作的總體性觀念作品,其次才向眾多寫作者發出再創造的邀請。它主動迎向當代生活中文本大豐富的困境,圍繞「潛文本」的理念,在既有文本之上開闢出個體的心靈活動空間。多數參與者在執行過程中積極發揮創意,為總體計畫尋求最具價值的藝術形式。與主流詩學不同的是,「劃掉詩」以「創新」觀取代了固有的「原創」觀,在數位時代的衝擊下另覓別樣的文化「深度」。

  • 期刊

本文首先回顧現代藝術與哲學脈絡中,對於藝術品與物性的討論。文章並以哈曼提出的「藝術物」概念,延伸思索藝術品中那些蘊含著超出人類知覺、深藏且隱蔽、既屬於作品也不屬於作品、甚至與觀眾無關的東西。藉由這個視野,本文以晚近大眾影視娛樂文化與都市傳說類型當中,出現從文物展品與藝術品本身塑造超自然恐怖傳聞之相關文本進行分析。文章並從展示空間內部的觀看機制與藝術品的恐怖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探究《恐怖美術館》與《博物館驚魂夜》中,當觀者被迫進入非藝術甚至是一種非物的處境時,如何脫離了既有的美學與展示脈絡的觀看方式,也脫離了觀眾與藝術品的關係。最後,本文藉此反思晚近過於注重歷史幽靈與纏繞意涵的策展實踐,希冀提供另一種幽靈論述的潛能,作為藝術實踐與想像的差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