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01.95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亞太地區臨床營養期刊

  • Ahead-of-Print

HEC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Chang-Li Liu Zhi Du Cheng Lou 以及其他 5 位作者

目的:本前瞻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在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之生化及临床指标方面的优劣。方法:从2006年到2008年间在天津第三中心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肠内营养组,另一组为全肠外营养组。记录并分析两组的生化及临床指标差异。结果:术前1天及术后第1及第3天,全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患者在营养状态、肝肾功能和血糖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术后第7天,两组之间在24小时尿氮,血清总蛋白、转铁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血尿素氮、肌酐有明显差异。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在24小时尿氮,血清总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尿素氮、肌酐和血糖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肠内营养组和全肠外营养组,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20%。再者,胰瘺和出血的发生率,在肠内营养组分别为3.6%和3.6%,在全肠外营养组則為26.7%和30%。结论:在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中,肠内营养优于全肠外营养。

  • 期刊
Saeko Imai Mikuko Matsuda Goji Hasegawa 以及其他 4 位作者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吃醣類食物之前先吃蔬菜”的飲食方式,是否比傳統的飲食份量代換更有利於糖尿病患者的長期血糖控制。為了測試這個假說,採用隨機對照試驗,比較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變化情形。將101名患者根據性別、年齡、BMI、罹患糖尿病時間長短和HbA1c作分層,再隨機分配到“吃醣類食物之前先吃蔬菜”組(簡稱VBC,共69人)和傳統的飲食份量代換(簡稱EXB,共32人)。追蹤這兩組接下來24個月的血糖控制情形。在這24個月中,兩組的HbA1c都獲得明顯的改善(VBC:8.3降至6.8%,對照EXB: 8.2降至7.3%)。而在第6、9、12和24個月時,VBC組的HbA1c都顯著比EXB組低。兩組患者在飲食習慣上有相似的改善,包括減少醣類、脂肪和甜食的攝取;但VBC組的綠色蔬菜攝取量顯著增加,而水果攝取量則顯著減少。研究結果顯示,對於日本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24個月內,簡單的飲食計畫“吃醣類食物之前先吃蔬菜”比傳統的飲食份量代換更能有效控制血糖。

  • 期刊
Hsiao-Han Lin Pei-Shan Tsai Su-Chen Fang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先前許多研究指出,奇異果(kiwifruit)含有許多有益健康的成分,其中所含的豐富抗氧化營養素或物質及血清素等,或許對於改善睡眠有幫助。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奇異果的攝取是否可以改善睡眠障礙者的睡眠品質,例如睡眠時數及睡眠模式等。共有24位(2位男性、22位女性)年齡介於20-55歲之自述有睡眠障礙的受試者參與試驗,每位受試者於每夜睡覺前1小時食用2顆奇異果,為期4週。以中文版匹茲堡睡眠品質問卷(CPSQI)、3天睡眠日誌及腕動計記錄等工具分別來評估其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睡眠狀況,包括上床時間、入睡時間、睡眠覺醒時間、起床時間、總睡眠時數、睡眠效率、自我睡眠品質評估、整體睡眠品質等。結果顯示,經過4週的奇異果介入後,在主觀性的評估方面,受試者的CPSQI分數、睡眠覺醒時間與入睡延遲期等均顯著降低,分別降低42.4%、28.9%及35.4%。睡眠總時數與睡眠效率則顯著增加,分別為13.4%及5.41%。因此推測睡前攝取2顆奇異果,持續四週對自述有睡眠障礙的成年人而言,可以改善其睡眠品質,但真正的機制及主要可以改善睡眠之成分仍需更多的研究來探討。

  • 期刊
Alison Yaxley Michelle D Miller Robert J Fraser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炎症性疾病受益于鱼油治疗的可能性常见于老年人,可是老年人對魚油的接受性并不确定。这研究旨在评估,對老年人,不同浓度的液態鱼油之适口性、鱼油副作用的频率和程度、和总结鱼油治疗的所有效應。研究分两部分,共計100位患者(≥60岁),完成一项随机单盲的适口性試驗。第一部分,50位受試者,以随机抽样次序,攝取多次液体鱼油樣品(2x10%,40%和100%)。在第二部分,50位受試者分別品尝其中一个鱼油样本,或100%的淡味橄榄油(对照组)。受試者对油样本味道的喜好度,以5点計分的Likert量表來评估。对于油样本之副作用,在品尝后24小时被记录。第一部分的结果表明,9/50受試者报告,随着鱼油的浓度增高,令人不悅的味道亦上昇。有14/50的受試者不喜歡100%鱼油的口味,有7/50的受試者覺得10%鱼油不適口。14/50受試者报告有鱼油的副作用,但这不会影响他们對治疗的依从性。至于第二部分,1/12品尝100%鱼油与0/13品尝10%鱼油或橄榄油的受試者,宣稱有不悅的味道。4/50受試者报告有副作用,而其中2位表示这会阻止他们繼續进行鱼油治疗。结论是,味道本身并不会妨礙鱼油治疗。此外,报告的副作用有可能不是对于鱼油的真正反应,或阻止患者遵从治疗。液体鱼油补充剂老年人可接受,因此針對治疗老年状况应加以调查。

  • 期刊
Masaharu Kagawa Yasuaki Tahara Kazuhiko Moji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基因與環境因子複雜的交互作用與人類生長息息相關。過去研究曾報告日本兒童體型與身體質量指數的增加,然而較少的研究比較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兒童之生長,並且較少考慮其他社會及經濟因子對日本兒童生長之衝擊。本研究使用1900至2000年所進行的學童健康統計調查(School Health Statistics Survey)資料,以6至17歲之日本兒童與青少年為目標族群,同時考慮主要的社會變遷,評估在20世紀間目標族群之生長變化。在20世紀的100年間,男生平均每10年身高增加1.0-2.0公分,體重增加0.4-1.7公斤;而女生平均每10年身高增加1.1-1.9公分,體重增加0.4-1.5公斤。在二次世界大戰前、戰爭期間及戰後,身高增加的速率有顯著差異。雖然2000年的日本孩童比上1900年的孩童,體型明顯較大,但是在1950至1960年間,增加的幅度可能只是補長,回復至二次大戰前的體型大小。在1960年後,體型仍繼續增長,以青春期學生的體型增加最大。雖然身體質量指數在大部分年齡層都增加,但17歲的女生在那100年間都維持一致的身體質量指數。本篇結果釐清20世紀日本學童生長情況的長期變化,以及可能造成影響之因素。

  • 期刊
Alan B Feranil Paulita L Duazo Christopher W Kuzawa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椰子油在許多國家是一種常用的食用油,但其對於血脂影響及心血管疾病之風險並未定論。本研究以菲律賓宿霧市健康與營養調查(Cebu Longitudi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其中的婦女世代為調查對象,共1839位,年齡為35-69歲,探討她們的椰子油攝取與血脂之相關性。椰子油攝取量是由兩次24小時飲食回憶資料求得之平均值(9.5±8.9克)。由空腹抽血樣本,分析各項血脂的指標。以線性迴規模式,校正總能量、年齡、身體質量指數、懷孕次數、教育程度、停經狀態、家戶所得及城市居住等變項後,評估椰子油攝取與血脂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椰子油攝取與低密度脂蛋白或三酸甘油酯沒有顯著相關,然而與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關,尤以停經前婦女更為明顯,顯示椰子油攝取與有益的血脂質有關。針對經常食用椰子油的族群,需再進一步探討椰子油與血膽固醇的關連。

  • 期刊
Mei-Rong Tsai Yu-Jhen Chang Pei-Ju Lien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body weight satisfaction, eating attitudes and dietary intake related to eating disorders of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METHODS: I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835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questionnaire items included respondents'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s well as weight and body image concerns. Developmental and attitudinal scales such as the body shape-related teasing scale, Pubertal Development Scale, Eating Attitudes Test-26 (EAT-26) and 24-hour dietary recall were also used to collect data.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a Student's t test, chi-square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Disturbed eat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were found in 10.4 % of participants (measured by EAT-26≥20).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s showed that disturbed eat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weight/shape-related teasing experiences and dissatisfaction with body weight. The reported intakes of energy, protein, fat, carbohydrate, cholesterol, zinc and vitamins B-6, B-12,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rticipants with disturbed eating patterns than in participants without disturbed eating. Conversely, participants with disturbed eating patterns had higher dietary and crude fiber intake than participates without disturbed eating. CONCLUSION: Disturbed eating behaviors exist among female adolescents in Taiwan, and these behaviors jeopardize their necessary dietary intake requirements. More research using the EAT-26 as a measure to predict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food intake among female adolescents warrants further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