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104.109

臺大歷史學報/Historical Inquiry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楊雲萍教授(1906~2000)在臺大歷史系任教長達四十年,是戰後第一位在大學院校開授臺灣史課程的人。他醉心文學,本非歷史系出身,但卻上承連雅堂、林獻堂兩人的史學,下開解嚴前後臺灣史研究的風氣,楊氏的歷史地位有其時代背景。 日本統治臺灣後期已進入戰爭體制,臺灣原是帝國的邊陲,卻必須支援戰爭,甚至淪為戰場。身為臺灣人的楊雲萍,既不能積極協助戰爭,也不能出面反對戰爭,沉潛於鄉土研究,是他在戰爭中找到的出路。不僅如此,他還在《臺灣日日新報》撰文呼籲臺北帝大非得研究臺灣不可。 戰後他投入報界,為文針砭時局,積極呼籲奪還語言、修纂臺灣史;擔任臺灣省編譯館的編纂兼臺灣研究組主任,積極從事相關研究。二二八事件後,編譯館關閉,乃入臺大歷史系任教,曾開「南明史」、「臺灣史」、「臺灣史日文名著選讀」等課,並指導研究臺灣史的博、碩士生完成論文。 《臺灣史上的人物》、《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是其重要著作。研究古典詩人的詩作與生平、客觀地評論歷史人物,是他對臺灣史最重要的貢獻。

  • 期刊

全漢昇先生獻身於中國經濟史研究逾六十年,他的學術貢獻深受同道重視推崇。他畢生孜孜不息,從1930年代開始華路藍縷,窮研史料,挖掘新問題,開拓新領域;並且不斷地吸取西方經濟史研究的新觀念與新成果,同時盡心提攜後進,可說他以一己之力帶動了中國經濟史研究的新風氣,開拓了新視野,提昇了研究水準。回顧二十世紀此學術領域的發展,他的耕耘足跡歷歷在目。 固然他在長達六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研究重心有所不同,但治學態度始終如一並且有其連貫性。如果以他所研究的時代來劃分的話,民國三十八年(1949)以前,他的研究範圍上溯漢末,下及元代,而以唐宋經濟史為主;此年以後專注於明清近代經濟的探討。如以他工作的地點來觀察,則1949~1965年主要是在臺灣,1965~1995年在香港任教。他所研究的議題包括貨幣經濟、物價、財政、城市、經濟組識、交通運輸、國內商業、國際貿易以及近代工業化等,綿長遼闊,成果豐碩。全漢昇登上歷史研究的舞臺時,適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興起並走向黃金時代,當時學界展開了1920年代末期到1930年代的中國社會史論戰。他以踏實嚴謹的態度研究唐宋經濟史,指出漢末以後到唐代中葉以前的中古時期很明顯地可自成一個段落,與此時期以前及以後是不同階段的社會,此點有力地反駁了社會停滯論者。而在全球化議題發燒的今日,我們重新檢視他對近代中國經濟史的貢獻,發現到他的國際貿易與工業化研究是下意識地省思此現象,就此意義而言,其研究可說具有前瞻性。

  • 期刊

一些學者在討論魏晉時期儒家忠君觀念的狀況時,由於很少注意儒家思想在魏晉不同階段的消長變化,因此得出的結論往往失之籠統,有學者甚至認為從魏晉直到唐朝的建立,「孝道」始終凌駕「忠節」。本文沿著兩條線索-即「恢復普遍王權」和「反對普遍王權」之間的互動,以及維護士族利益和加強皇權之間的互動-去考察儒家忠君觀念在魏晉時期的起伏變化。研究結果表明,從東漢末年到西晉,「普遍王權」的觀念確實是在不斷衰落,而且「孝道」在很多情況下確實高於「忠節」。但是在晉室南渡之後,儘管維護士族利益和限制皇權的思想依然強烈,但卻不斷有士人出來提倡忠君,甚至為了皇權的振興不借犧牲本家族的利益,從而使忠君觀念呈現出有所加強的趨勢。

  • 期刊

唐政府以倉儲制度處理民生問題時,常用賑恤、賑貸、出媚等措施,這些措施究竟有什麼不同,是由何種倉儲來執行,唐政府該選用何種操作法才有益於民生,又不會造成財政負擔,很值得探究。本文擬以出貸法與糴糶法為中心,從操作方式上比較其異同,分析其運用時機,了解政府採用的判斷標準;同時從倉糧來源上觀察官倉的活動能力,及其對倉種、倉法的影響,並進而評估開倉的成效。根據本文的研究,賑恤雖然是用得最多的救荒方式,但實施出貸法或糴糶法,受益百姓因須反饋於政府,所以日漸受到政府的重視,尤其是倉儲量不豐的唐後期,更對之倚賴有加。在救荒、平價或勸課等民生問題上,原本設定由義倉、常平倉負責,義倉行賑恤、出貸之法,常平倉行糴糶法。然而官倉運用有其機動性,只要民生有需要,倉儲尚許可,任何形式的倉種、倉法都可權宜使用。義倉、常平倉應依一定的規範來運作,惜因諸多人事之弊,讓良法美意失色,而削弱了不少開倉成效。

  • 期刊

金代(1115~1234)早期的都城上京及其周邊地區,是女真完顏氏的興王之地,但是1153年海陵帝遷都燕京,並以其為中都之後,上京不復為國家統治的核心之地。世宗即位後,上京恢復其五京之一的地位,但是國家的腹心之地已然轉移到了中都所在的華北。這個轉變不只是統治核心內部權力鬥爭的結果,也是因應中央官制與統治地域變化的後續發展。而遷都之後,女真宗室諸王及其猛安謀克之移居華北,使得皇室與女真故地之間的緊密連結,出現斷層,其影響卻不是世宗於1184~1185年至上京的一次巡行能夠輕易解消。世宗朝上京的重要性,從政權的核心轉為邊防的重鎮,因為世宗種種針對女真族群與上京的政策,除了有意強化女真各階層對皇室的向心力,更是積極面對契丹叛亂與蒙古各部挑戰的邊防措施。而章宗朝對蒙古勢力採取了更為積極的鎮壓與防禦方式,邊防線向北方草原推移的結果,使得上京與上京地區的女真人不再是朝廷關注的焦點。金朝在1211年成吉思汗大舉攻擊之後,迅速失去對女真故地的控制,由上京地位的轉變過程,可以見到端倪。

  • 期刊

1930年代初期至中期以上海為中心的左翼文藝運動,雖然其風行只有五、六年,卻對中國的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等有著重大的影響。此一運動的推動者,多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同情中共的「進步」人士,在這段時期內,為了宣揚反帝、反封建以及反資產階級,共有七十多部左翼電影的拍攝上映。其中以《漁光曲》這部影片最受人矚目,不僅1934年在上海連映84天,創下空前紀錄,而且1935年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獲得了榮譽獎,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得到國際獎的影片。本文主要在論述該影片拍攝的緣起、過程、上映時的盛況、時人的評論、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始末,並及於該影片的出品公司、編劇兼導演、主要演員、主題曲和音樂、錄音和攝影。

  • 期刊

本論文探討的主題為英國自由黨對於1892至1895年間有關烏干達保護地設置問題的政策立場,以及由此所反映的自由主義與帝國主義理念之調和與衝突。烏干達問題的出現及難處,在於英國取得當地治權的容易隊及經營當地的耗費過鉅,在無嚴重的列弦威脅與土著挑戰之下,烏干達問題更能彰顯英國帝國主義的原始性與特殊性,而這個問題對於自由黨的「保守主義化」或「帝國主義化」,也引發根本的反省與巨大的影響。據此,本研究重點包括:一、烏干達在大英帝國的東非擴張計畫中所具有的地位與重要性,以及烏干達問題作為埃及問題延伸的表現;二、烏干達問題爭議所導致的英國自由黨意識形態與政策路線之分裂,此即是有關格蘭斯敦主義(Gladstoinianism)與羅斯柏理主義(Roseberianism)的交替問題;三、烏干達問題在十九世紀末期英國政黨政治與列弦帝國衝突情勢中,所呈現的特質與所造成的衝擊;四、羅斯柏理執政下,烏干達問題的解決方案及其對於自由主義新取向的影響;五、烏干達問題所表現的「自由派帝國主義」在理念與實踐之間的落差。這個研究探討「新帝國主義」(The New Imperialism, 1871-1914)追求國家榮耀而不計現實經濟利害的精神性意涵,隊此顯示一般左派學者討論帝國擴張或殖民主義的「盲點」,並說明近代自由主義因應複雜而密切的人際與國際關係時,所做的調整及其成敗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