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104.248

大葉學報/Journal of Da-Yeh University

大葉大學,刊名變更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秘密競標協定是一種普遍且重要的競標型態,廣泛應用於採購/工程合約、金融商品等之競標活動。本論文提出兩種適用於不同範圍的匿名式秘密競標協定:第一高價秘密競標協定與第(M+1)高價秘密競標協定。本論文所提出的競標協定允許投標者可匿名地多次參與競標活動,無須重新註冊。此外,本論文所提出的協定尚可滿足未得標價之私密性、不可偽造性、不可陷害性、公平性、無連結性、可追蹤性、可驗證性及不可否認性等安全需求。

  • 期刊

近年來由資訊技術的日新月異,及知識經濟的興起,使得各類型產業不論大小都積極建置資訊系統以完成電子化,並支援企業達成目標,及因應迅速變遷的競爭環境。然而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可稱得上是目前軟體服務業內一大熱門趨勢,由於它集結眾人智慧成果的開放性及成本低廉效益,且逐漸由社群的經營轉向商業化的模式,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廣之下,使得一向以價格考量的中小企業亦為之雀躍。但其對企業的影響為何?及中小企業採行以自由軟體為基礎的資訊系統是否確實可以降低成本提升其競爭力呢?及中小企業採用自由軟體之接受度又為何呢?這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並進而希望能為中召唆業在進行以自由軟體建置資訊系統時提供決策模型,並協助中小企業達成資訊科技應用之目標。

  • 期刊

英文寫作能力之獲得可說是英文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中最困難的一部份,一位良好的寫作者必須藉由明確的主題與正確的寫作結構清楚地表達其情感或思想以便與讀者作適當的溝通;雖然台灣自九十學年度起全面實施國小英語教學,但目前就讀於大專院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從國中開始學習英文,即使已學了英文好幾年,到了大專階段仍有許多學生無法正確地寫好一篇英文作文,究其因素包括母語(中文)的干擾、模糊的文法觀念及字彙的不足等等:台灣一直致力於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而且目前許多重要的研發成果、高科技資訊等資料多以英文為流通語言,而國際問之交流亦皆以英文作為溝通媒介,因此英文儼然成為立足二十一世紀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如何加強台灣大專生英文寫作能力以因應未來的需求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 期刊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驗證音樂偏好與情緒智力之間的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某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一年級的學生為對象,以集體施測的方式,應用信、效度良好的問卷與量表,來測量學生在音樂偏好、性別、內外控、A型性格、生活壓力與情緒智力等特質的情形。本研究並應用階層迴歸分析的方法,發現在控制了相關的變項之後,音樂偏好仍能有效的預測情緒智力,顯示音樂偏好是一個具有效力的預測變項。本研究同時對於音樂偏好的多向度概念、在大學時期音樂偏好與情緒智力等特質與能力的發展情形,及音樂偏好對於情緒智力的差別效果等議題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與建議。在實務上則建議增加培養大學生聆聽音樂的喜好與活動,期許其透過音樂與他人互動來增進其和諧的人際關係,教師與輔導人員亦需關注有哪些音樂與歌曲對於大學生具有正向「自我激勵」與「情緒調適」的效果,並應適切的援用於教學與輔導工作之中,透過同學的分享與教師的引導,讓音樂成為學生們增進情緒管理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媒介。

  • 期刊

以往對於共同基金的研究大都強調共同基金的整體績效表現,然而,基金經理人亦有兩個方法可以去獲取超額報酬,也就是擇時能力與選股能力,但是鮮少文章會探討基金經理人的能力。有鑑於此,本研究乃對國內68支股票型基金的個別績效進行評估,檢定基金經理人的擇時能力與選股能力。另外,一般金融資料的時間序列,常常發現有波動群聚的現象,於是本文亦將一般化自我條件異質變異數(geoeral autoregcssion conditional hctcroskedasticity, GARcH)因素列入考慮以探討其影響。主要研究結果指出,現階段台灣共同基金在擇時能力的表現上普遍優於市場,但是其選股能力表現卻不佳,而擇時能力與選股能力存在抵換關係。加入GARCH效果並不影響基金績效的排名,而會使結果更顯著,因此若要探討擇時能力與選股能力,應將GARCH效果加入。

  • 期刊

台灣產、官、學之設計價值體系,許久皆以西方之評價模式為導向與發展路徑,而忽略了自身文化傳統之價值與闡揚,然此「西化」模式,非但是台灣設計發展的流弊之源,也造成台灣設計競爭力無法估算的損失。是故,本研究即以中國文化之源頭:「中國哲學」為回溯根源,以期能歸納推論出中國式設計之思維模式及精神特質內涵,同時歸結出其符合現代性與未來潮流的設計概念。本研究推論出:「哲學」與「設計」相生相成之互動性與循環性,儒、墨、道、法四家互補為「中國式設計思維」之發韌點。「中國式設計」著重於水平思考法、純粹直觀、無意識、無心,以及於修身養性(心齋、坐忘),後者為前者之養成功夫,唯有後者之基礎才能成前者之功,此為中國式設計思維非常獨特之路徑。本研究非但肯定所推論出中國式設計之價值,也證明了中國哲學具現代性之實踐力與未來性之啟發力。台灣的設計工作者,終究要回歸至自身的文化體系根源,才能步上獨一無二的「中國式設計」之途,並發展出獨特之設計語言,躍登國際設計舞台。

  • 期刊

音樂商品一直是社會大眾生活娛樂的要素之一然在製作成本提高、數位科技進步及盜版等多重因素的衝擊下,音樂市場及唱片業者都受到了極大的生存挑戰。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此一消費族群購買音樂商品的消費特徵與行為特性,研究結果可做為業者在制定行銷策略與手段時的參考。 研究發現,大學生族群在音樂商品的消費支出不僅減少,而且購買正版品的比例也不到五成。購買的誘因主要為價格、促銷及收藏價值等。從市場區隔的角度來看,受訪者可以分成「自我偏好導向」及「流行追求導向」二個集群,各集群的消費行為也有一些差異。 本研究以問卷為資料收集的工具,並以SPSS(Windows版)進行資料分析,使用技術主要包括變異數分析(ANOVA)、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及集群分析(cluster analysis),樣本來自北部某大學。

  • 期刊

Peter senge[45]在「第五項修練」一書中,首先提出學習型組織的概念,引起學術界及企業界的重視,並將之視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泉源。其五項修練為:(l)系統性思考;(2)自我超越;(3)改善心智模式;(4)建立共同願景;(5)團隊學習。台灣企業亦紛紛依此五項修練的原則來建構學習型企業組織,進行組織變革與再造,以迎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經營挑戰。 企業經營環境瞬息萬變,應變太慢或無應變能力的企業將被淘汰,尤其是學習型企業組織,必須不斷地學習、成長、變革與創新,企業內人力資源的素質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教育訓練更是推動人力素質提升的動力。透過教育訓練的實施可以讓組織成員具有應變的能力,組織可適時調整營運方針、經營策略,加強企業生存的強度。 本研究首先整理國內外理論與實務相關文獻進行探討、整理及分析,並以多個案研究的方式,針對國內學習型企業組織:宏暮、台灣IBM、台灣應材、聲寶、統一(7-ELEVEN)超商、亞都麗緻飯店等標竿企業進行人力資源教育訓練成長模式之研究,個案公司包含高科技、傳統、零售及觀光服務等產業領域。 研究結果發現個案公司的教育訓練成長模式大致可歸納為:(1)公司文化、使命願景與團隊價值觀的重視;(2)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升;(3)系統思考、研發與創新能力的激發;(4)危機管理與組織變革能力的提升;(5)經營管理與績效管理知能的提升;(6)策略規劃與專案管理能力的培養;(7)人際關係與組織溝通;及(8)內部創業;及(9)國際觀等導向。 本研究並嘗試導出Y=f(公司文化、使命願景與團隊價值觀,專業知識與技能,系統思考、研發與創新能力,危機管理與變革能力,經營管理與績效管理的知能,策略規劃與專案管理能力,人際關係與組織溝通,內部創業與創業家精神,國際觀,其他)之函數模式。 本研究可提供企業經營者、社會大眾及人力資源教育訓練相關學術研究的參考。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案公司由區域網路產業轉型到廣域網路,無線網路、寬頻網路、家用網路等不同區隔市場的轉型策略。 本研究的整體架構是分析個案公司的原先經營策略與關鍵成功因素,再分析產業環境的變化,對個案公司的影響,造成個案公司業績的衰退。為因應產業環境變化,個案公司於是轉型到不同的區隔市場,擴充產品線,延長企業之生命週期。 研究資料結果與深度訪談個案公司高階主管,得出下列幾項結論: ⒈產品定位清楚,形成差異化,企業才能生存。 ⒉企業進入成熟期,應創新產品延長企業生命。 ⒊轉型策略應擴充產品線,符合客戶完整需求。 ⒋經營策略應符合產業分工,擴充大陸為 Homo Market (市場腹地)。 ⒌企業變革應得到管理階層的支持。 ⒍新產品的研發,應成立新部門執行。 ⒎組織建構新的經營方向,指出明確轉型方向。

  • 期刊

本研究主要探討影響大學新生心理健康之因素。相關分析結果發現良好心理健康與外向人格、社會支持、社會關係互動頻率以及社會關係的滿意程度之問存在正相關關係;在不良心理健康與神經質人格、整體壓力感受以及五個大學生生活壓力分向度感受之間,亦存在顯著相關關係。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在控制「神經質人格」及「社會關係滿意程度」這兩個變項的影響力後,「親密重要人際關係」、「對外在環境的抱怨及對未來前途的茫然」以及「孤立以及對大學生活缺乏認同感」這三個壓力感受,仍能顯著預測大學新鮮人之心理健康。在兩性差異的比較上發現,女性報告較高的社會關係滿意程度,男性則在整體壓力感受以及四項壓力分向度指標,報告較高的壓力感受。在學院學生特質比較上發現,工學院學生報告較少的社會互動,較低的社會支持以及較高之壓力感受;設計學院的學生則報告較差的心理健康狀況。最後,將探討如何運用本研究結果於輔導及師徒導師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