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08.168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Taiwan: A Radical Quarterly in Social Studies

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建已十年有餘,幾千名原鄉居民無奈選擇異地安置,本研究檢視災後離鄉的原住民族人如何調適生計策略,聚焦紅藜新興經濟之興起相關的傳統農耕產業化過程,然離鄉農人們面對耕地不足的災後處境,如何突破限制參與這門好生意?紅藜從輔助作物轉型為強調營養價值的超級穀物,原鄉小農採取哪些調適戰略來回應市場價格起伏不定和技術挑戰?一片搶種競爭中,紅藜真是原鄉永續好生意嗎?本研究看待離鄉耕耘為一複雜的自然-社會技術組合來理解屏東原鄉族人參與農耕產業化發展所涉及的災後移動、競爭與潛在矛盾,指出企業契作生產實踐不易的困境,並嘗試提問新興農作中的「小農」製造過程。

  • 期刊

戰後台灣工人文學發展過程中的「階級」觀點,於1980年代逐漸被「國族」意識形態鬥爭所掩蓋。儘管在1970年代至1984年的「工人文學的回顧與前瞻」座談會之間,是工人文學的發展期,卻也面臨雙重困境:一方面工人作家、作品不足,另一方面則是政治對文壇的影響越來越大,工人文學成為一項較為邊緣與特殊的次文類。陳映真在此時期建立具有左翼階級色彩的「第三世界論」,與台灣文學相對。他的「華盛頓大樓系列」作品是第三世界文學的具體展現,當時卻未被歸類在工人文學當中。在現今工人文學已擴大定義為勞工文學的情況下,本文試圖透過左翼階級史觀來重構勞工文學史,藉此展現勞工文學在台灣文學歷史發展上的特殊性,以及它在「國族-鬥爭」軸線上「階級」觀點被掩蓋的過程。

  • 期刊

氣候變遷對兒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直接與間接的巨大威脅。2018年8月瑞典少女Greta Thunberg開始靜坐,而後發展成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周五護未來」的氣候罷課運動(Fridays For Future)。過去文獻對兒少發起環境運動之研究有限,本研究從童年社會學的角度,運用「世代」(generation)概念探討兒少在氣候行動中的經驗、詮釋、協商與因應。本研究之資料來自參與觀察2019年在台灣的四波氣候行動,以及訪談19位發起或參與氣候行動之兒少。研究發現台灣的第一次氣候罷課行動由高中生在校園發起,學生在校園中有較高的行動決策權,透過與師長的協商與調整,仍得以主導行動之進行;第二次開始,環團介入而將行動場域從校園行動轉向街頭行動,「權威型」環團主導氣候行動之決策,而兒少在公共空間中被邊緣化,失去決策與話語權,然而也有兒少與「夥伴型」環團發展出合作關係。本研究發現台灣兒少在氣候行動之最大阻礙為升學主義中接連不斷的考試壓力,與兒少-成人權力關係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