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92.3

核子醫學雜誌/Annals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Sciences

中華民國核醫學學會,刊名變更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常規鉈-201心肌灌注造影檢查時,原始影像資料常用來排除假影,因此,也可用來評估肝臟與心臓的相對位置。 方法:本研究共蒐集146位男性心臟造影的原始影像資料。造影時受檢者仰臥,以三個頭的加馬攝影機蒐集影像,再以三度立體空間呈現每一筆資料,以觀察肝臟與心臟相對位置,並比對同時間之胸部放射線檢查結果。肝臟變異區分為較大或較小的左肝葉、Chapeau de gendarme、Riedel lobe及垂直方向的肝葉、凹凸型、扁平型或球型的肝葉等八類。 結果:55位病患(37.7%)呈現高位型肝臟,48位(32.9%)較小左肝葉,41位(28.1%)扁平型肝臟,1位較大左肝葉及1位內凹型肝葉。在55位高位型肝臟病患中,有30位(54.5%)其同時間之胸部放射線檢查結果發現有右下肺擴張不全或慢性肺病,19位(34.5%)是左肺肋膜積水等疾病,因而造成右橫隔膜的上升;另有6位(10.9%)其右橫隔膜上升是由於Chapeau de gendarme型肝臟所致。氣胸及兩側肋膜積水可發現於所有的扁平型肝臟。 結論:心肌灌注造影原始影像資料一旦呈現高位或扁平型肝臟時,必須仔細檢查肺葉、肋膜及橫隔膜,看是否有例如肺擴張不全、氣胸或肋膜積水等異常。

  • 期刊

背景:利用心臟假體進行核醫造影研究之先決條件在於如何適當的模擬放射藥物在人體中的分佈情形。以往的研究雖曾使用數種不同的放射藥物濃度,但是關於這些藥物濃度的由來及被選用的理由,文獻卻不曾提及。本研究嘗試使用計數保留法來找出在擬人軀幹假體及心臓假體中各部位最適當的的鎝-99m溶液濃度,以模擬鎝-99m-MIBI閘門式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掃描。 方法:本研究包含23個使用低能量全用途準直儀的正常的dipyridamole-壓力鎝-99m-MIBI閘門式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掃描。把每個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掃描的64張平面影像加總起來成為一張,圈選出代表心臟、肝臟及背景的區域,再根據(計數數/秒數/相素數)的公式計算每個區域的計數密度。將計數密度按照休息狀態下8毫居里及壓力狀態下22毫居里的放射藥物劑量加以等比例調整。在擬人軀幹假體及心臟假體注入不同濃度的鎝-99m溶液,心臟假體的心肌部份234.58千貝克/毫升(6.34微居里/毫升);肝臟部份351.87千貝克/毫升(9.51微居里/毫升);心臟假體的心室部份及擬人軀幹假體的其他部份23.31KBq/ml(0.63微居里/毫升),用低能量全用迷準直儀在不同時間進行五次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掃描,計算各部位的計數密度。由線性迴歸的內插或是外插法推算出假體中最適當的鎝-99m溶液濃度。 結果:休息狀態下,心臟假體的心肌、肝臟及背景部份最適當的鎝-99m溶液濃度分別為71.41千貝克/毫升(1.93微居里/毫升)、12.95千貝克/毫升(0.35微居里/毫升)及1.48千貝克/毫升(0.04微居里/毫升)。壓力狀態下,在心臟假體的心肌、肝臟及背景部份最適當的溶液濃度則分別是318.33千貝克/毫升(8.60微居里/毫升)、68.21千貝克/毫升(1.84微居里/毫升)及6.82千貝克/毫升(0.18微居里/毫升)。 結論:本研究使用計數保留的方法得到擬人軀幹假體及心臟假體的各部位中最適當的鎝-99m溶液濃度。對於使用注入鎝-99m溶液的心臟假體來進行的鎝-99m-MIBI閘門式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掃描的研究,可以作為有用的參考。

  • 期刊

Background: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predict and explor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dictors and outcome in biologic nature has been increasingly used in many clinical scenario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pply and validat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and naive Bayes classifier (NBC), two model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redicting the target range of plasma 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 concentration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The study population included 130 stable hemodialysis patients. The predictors consisted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gender, age), associated diseases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blood biochemistries (hemoglobin, protein, albumin, calcium, phosphorus,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ferritin), calcium-phosphorus product, and transferrin saturation values. Plasma iPTH concentration measured by radioimmunometric assay was the dichotomous outcome variable, either target group (150 ng/L≤iPTH≤300 ng/L) or non-target group (iPTH < 150 ng/L or iPTH > 300ng/L) on the basis of 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 guidelines. The 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 was employed to surmount the generalization problem caused by a small amount of study population.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NN and NBC models, discrimina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 and calibration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 statistic (H-statistic). Results: Pairwise comparison of each AUC showed that the ANN model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ed the NBC model (AUC=0.90±0.06 vs. 0.62±0.08, P<0.01). The H-statistic values of the ANN and NBC models were 6.88 (P=0.08) and 6.97 (P=0.07), respectively. The ANN model with a lower H-statistic and a higher P value than the NBC model was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fit. Conclusion: The ANN model could serve as a promising tool to forecast the target range of plasma iPTH concentra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 期刊

背景:糖尿病病人的腎併發症可藉由檢測微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及早被發現而得到適當的控制,本實驗室所使用試劑為競爭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 Double Antibody Albumin),檢測範圍是5-60μg/ml,大於60μg/ml的尿液檢體需使用0μg/ml標準液稀釋完後再分析,本研究是比較一種替代方法與傳統手工稀釋方法結果的相關性。 方法:利用直接計測的方式將最高校正(calibrator)濃度提升到120μg/ml,然後將原來最高的校正液(calibrator)60μg/ml和提高的校正液120μg/ml作0倍、2倍、4倍、8倍以及16倍的連續稀釋求出回收率(觀察值/期望值)。再利用已分析完畢冷凍保存的尿液檢體,隨機取出30支原來數據落在60-120μg/ml區間,然後使用直接計測法(direct assay)和手工稀釋法(dilute assay)比較分析計測結果。 結果:校正液濃度60μg/ml和120μg/ml回收率分別為103%和97%,三次測量的截距點(Intercept point) ED20、ED50和ED80之平均值與CV值分別為65.91±1.51μg/ml、2.28%、18.3±0.15μg/ml、0.02%、5.57±0.38μg/ml、0.14%。30支尿液檢體的直接計測法和稀釋法其平均值分別為104.34、111.86,作線性迴歸統計分析R^2=0.93,二者有直線相關。 結論:檢查尿液中白蛋白(albumin)時將校正液(calibrator)高濃度點由60μg/ml增設到120μg/ml後,每月平均受檢人數中須稀釋的檢體量可降10%左右(從28.6%降至18.6%),使整個年度的稀釋累積人數約少500個檢體,此方式在0μg/ml calibrator的使用、報告的速度以及人力、耗材、時間各方面的考量可有效的應用。

  • 期刊

背景: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造影劑碘-123-(R)-N-methyl-3-(2-iodophenoxy)-3-phenylpropanamine(碘-123-MIPP)是針對腦正腎上腺素轉運體所研發的核醫藥物,有助於憂鬱症等神經精神疾病的研究及診斷。本研究為評估碘-123-MIPP應用於人體造影時可能造成的輻射劑量,實驗蒐集大鼠的生物分佈數據,以評估該藥物在人體重要器官吸收劑量及全身有效劑量等,以提供必要的輻射安全考量。 方法:共18隻Sprague-Dawley品系雄性大鼠分別注射碘-123-MIPP,以3隻為一組分別在5分鐘、30分鐘、1小時、2小時、4小時和24小時後犧牲,計算各器官與組織在不同時間點的注射劑量百分比,以梯形法與放射性物理衰變計算放射性藥物在大鼠體內的滯留時間,並藉由體內劑量評估程式MIRDOSE 3.0計算70公斤成人器官吸收劑量與有效劑量。 結果:碘-123-MIPP能通過血腦屏障,注射30分鐘後腦部攝取量最高,每公克組織有0.36%注射劑量。甲狀腺為輻射劑量最高的器官,每百萬貝克(MBq)造成吸收劑量0.24毫戈雷(mGy)。有效劑量則為每百萬貝克(MBq)造成0.038毫西弗(mSv)。 結論:利用大鼠生物分佈數據評估碘-123 MIPP在人體造成的輻射劑量與其他碘-123核醫造影劑的劑量相當。預估之劑量值為未來人體實驗輻射安全考量提供了參考依據。

  • 期刊

統計品質管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運用在臨床實驗室內品質管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已有多時,管制圖(control chart)的運用甚為重要,它是一個最基本、最簡單的品管工具,也是整個實驗步驟最後、最重要的品管關鍵。Levey-Jennings (L-J) chart是目前最常用的管制圖之一,經向簡單的計算出平均值與標準差,可直接將數值示於圖表而不需額外計算,其圖形製作的過程需有一嚴謹的程序,而圖形種類多樣化,更可依需求選取。本文除介紹L-J chart的由來、製作流程及其應用外,並針對製作流程中需注意的事項及問題的解答提供多樣化的選擇,以符合個別實驗室的需求。此外,對於效期短、不斷更換批號試劑的實驗,亦提供Grubbs法做為參考。瞭解管制圖的原理及其應用是技術師應具備的知識。

  • 期刊

核子醫學造影經常使用「冷區」與「熱區」來描述病灶的放射活性;「熱區」是指聚集放射活性增加的區域,「冷區」是指著缺乏或聚集放射活性減少的區域。以氣-18-去氧葡萄糖正子造影檢查為例,放射活性增加的區域,即是葡萄糖高代謝區域或熱區;而放射活性減少或缺乏的區域,則是指葡萄糖低代謝區域或冷區。冷區或低代謝的區域相對應於「陰」,而熱區或高代謝的區域則相對應於「陽」,這是個陰陽相對應的概念或理論,也符合中國易經中的太極陰陽圖。本文結合實際臨床病例「冷區」與「熱區」的病灶來闡釋太極圖的「陰」與「陽」的相對概念及如何作為核子醫學影像之診斷基礎。

  • 期刊

一位25歲男性鼻咽癌病人,在接受8,2000 cGy放射線治療五年後因一鼻腔內凸出腫塊,被轉介至本院正子中心進行評估,氟-18去氧葡萄糖正子電腦斷層造影發現右鼻竇有一處葡萄糖代謝增加之病灶,推測為鼻咽癌復發。然經病理組織切片檢查發現是急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回顧文獻其致病原因可能和先前的放射治療有關。此結果提醒我們在判別這類曾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病人的影像時,要將急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列入鑑別診斷;氟-18去氧葡萄糖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則是偵測出患身上是否患有第二種腫瘤(如急性纖維組織細胞瘤)之有效工具。再者,急性纖維組織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一般見於四肢及後腹腔,通常以單一無症狀的腫瘤呈現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少見於年輕人。本病例為一發生在年輕男性鼻咽癌病患,罕見之鼻竇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報告。

  • 期刊

Numb Chin症候群又名mental neuropathy,是以下頷或下唇發生感覺遲鈍或麻木為特徵的一種現象。我們報告兩名已經接受過手術和放射治療的鼻咽癌病患,在下頷附近出現麻木及感覺異常,符合numb chin症候群的現象。全身骨骼掃描發現在下頷附近有MDP聚集增高,經電腦斷層證實為骨轉移。文獻上有關numb chin症候群且骨骼掃描有異常骨轉移的癌症上有乳癌、惡性淋巴癌、肺癌、甲狀腺癌、腎臟癌和白血病,其中又以乳癌最為常見。固有癌症患者併numb chin症候群時,需考慮骨轉移,此時骨骼掃描可協助釐清骨轉移以及規劃治療計畫。但臨床上放射治療前為了避免牙齦壞死,常會先進行拔牙的預防動作,其骨骼掃描亦會表現出相同影像,所以在解讀numb chin症候群的時候必須更謹慎。臨床發現、放射線檢查與牙科治療紀錄都可以協助鑑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