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72.252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為控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2021年起世界各國與台灣大規模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在台灣,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者如發生副作用傷害,可向政府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因申請政府救濟金必須適用嚴格法定條件,加上程序複雜漫長且補償金額有限,接種者可另外藉由購買商業保險分攤、轉嫁接種疫苗風險。由於新冠肺炎疫苗是全新疫苗,各國醫師對疫苗副作用臨床經驗不多,而實證醫學證據也仍在發展當中,目前政府與保險公司所認定的新冠肺炎疫苗嚴重副作用相當有限。因此某些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可能不易證明傷害與疫苗因果關係。本文分析台灣各家保險公司疫苗險保單承保範圍及除外不保項目,討論新冠肺炎疫苗受害人、保險受益人行使保險請求權之條件、實際困難與可能法律糾紛。最後,本文提出預防、處理疫苗險理賠法律糾紛建議方案:一、保險公司應詳細說明承保範圍,保單內容應解釋預防接種「不良事件」與「不良反應」差異。;二、政府宜積極主動更新補充新冠肺炎疫苗副作用資訊;三、法院可根據公平原則解釋疫苗險保單條款及調整舉證責任。

  • 期刊

為滿足我國C肝防治需求及呼應世界衛生組織消除C肝的目標,衛生福利部於2016年12月成立「國家C型肝炎旗艦計畫辦公室」,並於2019年12月更名為「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以展現政府決心及消除C肝之承諾。為能更有效地溝通及協調相關政策,辦公室蒐集全國的C肝流行病學概況及臨床特徵等實證資料,並在肝病、流病、經濟專家、公衛官員及署司首長的指導下,在2019年5月公布「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2018-2025」。綱領設立2025年消除C肝之願景,錨定三大核心策略、三大政策方向及八大行動方針,讓各界理解政府的施政目標及方向,以利各界辦理消除C肝活動時能有依循。本文旨在彙整這幾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結合民間資源,在公私協力下的作為與進展,包括確保充足的預算;降低C肝防治障礙,提高服務可近性,落實防治一條龍;落實精準篩檢及診治策略;推動高風險族群C肝防治;加強C肝識能;政策成效評估;鼓勵研究發展與引進有效之篩檢診斷工具等面向。

  • 期刊

天災人禍事件頻傳以及巨災常態化,再加上隨社會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平時急重症病人增加,造成平時與災時持續且大量隨機的傷病患需求增加,已是當前國際社會緊急醫療救護服務(EMS)面對的重要挑戰。緊急醫療服務體系發展受到國際上兩大趨勢的影響,一是韌性災防與韌性醫療的倡議,另一是EMS資訊整合的推動。衛生福利部於2021年正式推動優化與整合緊急醫療資訊智能平臺計畫,然而國內缺少相關EMS資訊系統發展的文獻,本文的目的是依據國際上緊急醫療救護體系與EMS資訊系統的發展趨勢,綜合概述我國緊急醫療救護資訊智能平臺之發展現況與前瞻,做為公共衛生維護與緊急醫療救護資訊系統發展之參考。

  • 期刊

目標:本研究旨在發展失智症態度的中文版量表(Dementia Attitude Scale -Chinese Version, DAS-C),以測量一般大眾對失智症的態度並驗證其心理測量特性。方法:參考Beaton等人的跨文化翻譯指引,翻譯成中文版量表,原始量表有20題,採用7分李克特計分,得分越高表示態度越正向。量表收案對象包括參與失智友善課程的大學生和兩家金融機構的臨櫃人員,並於課前進行問卷調查。內容效度由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評估,並採取項目分析評估量表題目,使用主軸因素法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建立量表整體的效度,信度測試使用Cronbach's alpha值。結果:5位專家對翻譯後的DAS-C量表內容進行評估,S-CVI值為0.94-1.00達到標準。共236人納入樣本,經項目分析刪減合計3項或以上指標未達標準的題目後共17題;透過主軸因素法萃取三個因素,分別為認知、情感和行為。DAS-C整體信度為0.83。結論:DAS-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有效測量一般大眾對失智症的態度,未來研究建議擴大收案對象,以進一步驗證此量表在台的適用性。

  • 期刊

目標:慢性精神病患常因功能缺失及生活適應問題而影響其生活品質與幸福感,他們需要親人、機構或社區資源來幫忙照顧,本研究旨在探討精神護理之家住民生活品質與幸福感的關係。方法:採橫斷式問卷調查法。以高屏地區五所精神護理之家住民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生活品質量表及幸福感量表三部分,完成訪談之有效問卷共150份。結果:精神護理之家住民生活品質的整體總分介於53至122分(M ± SD = 89.41 ± 15.87)。幸福感的整體總分介於0至46分(M ± SD = 23.66 ± 10.16)。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為整體生活品質與宗教信仰。結論: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國內精神病患長照機構之工作人員做為未來提升住民生活品質與幸福感介入之參考。

  • 期刊

目標:本研究旨在探討衛福部於2020年前、後居家復能服務作業規範改變,服務使用者對服務與政策滿意度的影響。方法:本研究採橫斷面調查研究設計,援引Andersen健康服務利用行為模式為架構,設計具信效度結構式問卷,資料來源為現居台中市並於2018年1月起曾使用過居家復能者。結果:受訪者對服務滿意度為94.1%;另外相對於低度需求者,對照顧問題清單具中度需求者服務滿意度較低(OR=0.317)。2020年前、後均接受過服務者(n=177),對2020年前與後的政策滿意度分別為96.0%及50.3%。雖然以目標導向的補助次數是影響政策滿意度的共通決定因子,但服務手冊指引內容改變與部分服務組合評量適用性,可能是導致服務使用者滿意度差異的根本原因。復能服務規範調整對復能計畫執行的影響因素,並沒有明顯差異。結論:2020年根據長照復能服務操作指引相關規定執行後,政策滿意度明顯下滑。宜建立多面向照顧思維,不應以單一標準衡量所有專業服務組合,並藉由評值使服務期程與次數動態性合理化,讓不同失能程度者均能獲得符合所需的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