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96.146

體育學報/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 Ahead-of-Print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public of China,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目的為介紹體育運動質性資料的分析方法,先簡述質性研究典範的特質,進行質性研究的一般方式,並說明何謂質性資料、分析以及研究信實度。接著介紹紮根理論分析、詮釋現象學分析及敘說分析方法等,敘說分析部分包含當代經常使用的主題分析、結構分析、互動分析與展演分析。文中除了簡要說明各分析方法的內容與步驟,並且提供實例以供讀者參考。這些分析方法各有特色,相互滲透,研究者得依研究需要採用合適的方法以理解資料蘊含的意義。

  • 期刊

目的:探討不同撓曲程度設計的鞋子在不同步態速度下,對下肢關節和肌肉肌電活化程度的影響。方法:11位健康男性穿著三種不同撓曲程度鞋子,分別為一般鞋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 resin, EVA)、可撓曲鞋:生物可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和可撓曲加切割鞋,進行三種不同步態速度的測試,以Biopac多功能訊號處理系統與表面肌電貼片收取最大自主收縮肌電訊號和步態過程中脛前肌和腓腸肌的肌電訊號,並且利用三維動作分析系統截取掌趾關節關節角度變化。統計分析使用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顯著水準訂為α = .05。結果:不論步態速度快慢,掌趾關節活動度由大到小皆為可撓曲+切割、可撓曲、一般鞋材,不同鞋材間皆達顯著差異;在快跑和慢跑的步態速度下,腓腸肌肌電活化程度由大到小依序為可撓曲鞋材、可撓曲加切割、一般鞋材,在快跑下可撓曲鞋材和可撓曲+切割鞋材達顯著差異,在慢跑下一般鞋材與可撓曲鞋材和可撓曲 + 切割鞋材皆達顯著差異。結論:不同撓曲鞋材對於下肢關節和肌肉肌電活化程度確實有影響,針對鞋款在撓曲程度上可以依據鞋子功能和穿著目的而有所調整。

  • 期刊

目的:透過運動生物力學的方式,分析劍道選手打擊動作的肢體表現,找出影響打擊時間的重要因素。方法:使用三度空間電磁場動作分析系統及MotionMonitor軟體分析8位3-7段的男性劍道選手(年齡:25.5 ± 8.2歲,劍齡:15.0 ± 7.6年)採取中段架式看到模擬攻擊對象面罩內的指示燈亮起後之打擊動作資料,以同步整合的方式搭配測力板測量攻擊時下肢動作起始時間,和使用自製電子訊號開關記錄打擊動作之總攻擊時間。以皮爾森相關係數探討上肢和打擊動作的反應時間及動作時間、上肢關節最大角速度及所需要的時間等參數與總攻擊時間的相關性。結果:打擊反應時間(r = .80, p = .02)、肘關節動作起始時間(r = .85, p = .01)及肩關節動作起始時間(r = .83, p = .01)和打擊動作的總攻擊時間有高度相關性;腕關節(r = .95, p < .001)和肘關節(r = .79, p = .02)達到最大角速度所需的時間與打擊動作的總攻擊時間有高度相關性。結論:應加強選手的反應能力,縮短上肢關節達到最大角速度所需的時間,並作為評估打擊能力的依據。

  • 期刊

目的:運用腦波比較射擊及動作控制情境射擊準備期腦波之差異。方法:本研究招募8位空氣手槍射擊社團成員,記錄射擊與動作控制情境之腦波活動,腦波紀錄採額葉、中央、頂葉、顳葉及枕葉區,腦波資料分析取扣板機前8秒腦波資料,並擷取α1(8-10Hz)、α2(11-13Hz)及β1(14-20Hz)之平均功率。結果:射擊情境之α1與α2(接近顯著)頻段之功率皆高於動作控制情境,尤其射擊情境比起動作控制情境在右半腦的額葉(F4)、中央(C4)、頂葉(P4)及枕葉區(O2)有較高之β1功率。結論:本研究除了支持射擊準備期誘發視覺空間功能之外並擴大以往的研究發現,證實射擊準備是一項牽涉到注意力、動作控制、姿勢穩定等過程,以達到好表現的作業。

  • 期刊

目的:本研究從運動教練與運動員的觀點概念化運動團隊默契。方法:本研究包含兩個次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為資料蒐集的方法分別深入晤談9位高中甲組以上的教練(5男4女;平均年齡43歲,標準差為9.51歲),以及9位大學甲組以上的運動員(6女3男;平均年齡21.86歲,標準差為1.25歲),並以內容分析歸納資料。結果:從教練與運動員的觀點為基礎,我們發現默契是指團隊成員之間以三種的共享認知成分為基礎:正確的任務知識、自己與隊友間的能力評價、以及自己與隊友間正確的情緒覺察,產生內隱式協調的動態歷程。結論:經一系列的研究後,我們初步確認了運動團隊中,團隊默契概念的本質與運作機制。

  • 期刊

目的:以希望理論為架構,發展以及驗證運動希望量表之因素結構、信度與效度。方法: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受試者包含不同專項運動之大學生542名(男生有366人,女生則是176人),平均年齡為20.30歲(SD = 1.73),平均專項運動的訓練時間為7.00年(SD = 3.22),而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受試者包括全臺各地之大專網球選手309人(男生183人,女生則是126人),平均年齡為21.82歲(SD = 2.69),平均專項運動的訓練時間為5.8年(SD = 3.71)。結果:運動希望量表以探索式以及驗證性因素分析後,為信度與效度指標良好之研究工具。結論:本研究所編製的運動希望量表為信度與效度良好,可直接運用至運動領域之研究工具,教練可以使用本研究所編制的運動希望量表來了解選手在路徑與動力的程度,以及幫助選手們增加其希望。

  • 期刊

目的:藉由檢視全新動作技能的學習過程,了解全身性動作協調的動力轉移機制。方法:以自行車滾筒練習檯騎乘為目標技能,參與者共有9名,其中8名大學生為學習者,1名自行車選手為專家,作為學習者表現的比較對象。當學習者能夠穩定的騎乘之後,接著在不同目標速度(依序為24,30,7公里/時)下練習,之後調整齒輪比進行遷移測驗。在練習過程中蒐集學習者全身主要肢段關節和車架上標記點的三維空間座標,計算穩定騎乘時間、目標速度差距等變量,並進行主成份分析,以量化動作協調型態。結果:結果變項部分出現由完全不會到突然間成功之不連續進步之鞍節點動力分歧特徵,動作協調方面,腿部踩踏時的上身平衡型態於學習過程亦有所差異。結論:自行車滾筒練習檯騎乘技能學習過程符合鞍節點動力分歧特徵。應用主成份分析法有助於探討全身性動作協調的學習過程。

  •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透過兩組獨立樣本,以探索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檢定自主性功能指數量表(Weinstein, Przybylski, & Ryan, 2012)之因素效度。方法:本研究共徵募516名高中運動員為研究對象,採用探索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以及同時多群組共變數分析資料。結果:發現自主性功能指數量表除具有良好之因素效度外,亦證實量表在男女運動員之間具有測量恆等性。結論:自主性功能指數量表是一份具有心理計量品質的問卷,適用於測量臺灣地區運動員的自主性功能之情形。

  • 期刊

目的:本文探討中華職棒冠軍賽事對球團母企業巿場價值的影響。方法:研究樣本取自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及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研究期間為1990年(職棒元年)至2008年(職棒十九年)。根據球隊企業上市櫃與否,最終取三家球團母公司味全、統一、興農,以結構式Panel Data迴歸分析進行實證。結果:研究結果顯示,冠名球隊進入冠軍賽比未進入冠軍賽年度的母公司之市場價值(Tobin's q)較高;亦即,職棒球隊的奪冠賽事與母企業品牌經營的市場績效具相關性。結論:因此,球團之贊助經營者母公司,應正視球隊實力的培育、賽事結果的激勵、與相關商品行銷活動在賽事過程中的搭配,以期球隊與企業互蒙其利;此外,市場投資者能將此奪冠賽事,視為一種市場訊號,供投資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