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58.47

長庚護理/Chang Gung Nursing

長庚大學長庚護理雜誌,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採現象學研究法,深入探討癌症病患參與支持團體的經驗,研究者於台北縣某癌症病友協會,以志工角色融入團體並與病友建立信任性關係,在徵求個案同意後根據訪談大網進行深度訪談與錄音,共訪談10位個案,錄音資料轉錄成文本後,依據Giorgi現象學研究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出兩個主題;一、提升心靈能量,包括安頓身心尋找希望、獲得愛與支持、釋放負面情緒、學習正向心理調適、啟動心靈療癒能量。二、增廣資源網絡,包括參與團體成長課程、訊息交流與經歷分享、傳愛助人守護同修。本研究呈現癌症病患參與支持團體的真實經驗,有助於醫護人員對癌症病患參與支持團體的實質內涵有更深的了解,而能增加與病人分享及討論參與支持團體的經驗。

  • 期刊

There were few reports about the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in women with depression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life style, depression and bone density in 100 depressed women in northern Taiwan.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by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II), and Hologic Delphi QDR-2000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lower bone density was found in older women and those with family history of osteoporosis (p<.05 and p<.01, respectively); (2) lower bone density was found in women without habit of tea consumption (p<.01). (3) lower bone density in women with severe depression (p<.001).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symptom management and care, the health care team should also further examine the existence of low bone density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The information will be helpful in preventing osteoporosis in those depressed women in the future.

  • 期刊

身體評估課程是教育部頒定護理學生必修的專業科目,其能協助學生收集病患健康情形的相關資訊,以利運用護理知識於照護病患活動,本研究旨在探討護專學生學習身體評估技術課程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及其影響因素,經文獻回顧形成「身體評估技術學習態度量表」,採Likert五分量表,以此結構式問卷調查北部某專科學校五專三年級學生,於95年1月修習完身體評估技術課程後隔週,分別集合各班學生由非此課程之護理老師協助發放並回收問卷,共發出295份問卷,回收計得254份,回收率爲86.10%,有效問卷爲236份,課程進行過程中並以身體評估技術授課老師所編訂之探作手卅進行評量,以獲得學生學習成效,結果發現:(1)學生對身體評估技術課程的學習態度爲3.33,其中學習焦慮爲2.83。(2)學生對身體評估技術課程的學習成效爲69.67。(3)家長管教方式、學生生涯規劃、課程學習前技術見習次數及學生住家區域與學習態度。成效有顯著相關。(4)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呈顯著正相關,愈正向的學習態度愈能達到較高的學習成效。(5)學習信心是學習成效的重要預測因子,可解釋總變異數的16.1%。本研究結果可提供護理相關課程教師擬定課室教學與輔導策略,而能達成具體提昇學生學習成效。

  • 期刊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elf-care behaviors of asthma patients at home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Research tools such as: ”Basic attributes and illness condition record”, ”Self-care behavior scale” and ”Health belief scale”, were used in conducting the interviews. A total of 145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from three regional (or higher level) hospitals in eastern Taiwan. All data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ndividual target's health belief (r=.30, p<.01) and knowledge on asthma (r=.47, p<.01) show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elf-care behaviors, perceived benefits and marital status were able to explain 41.5% of the self-care behavio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asthma,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individual patient's living quality, as well as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medical resource.

  • 期刊

本文的目的爲探討相關文獻並比較腸道營養法與靜脈營養法二者之差異。急性胰臟炎病患會因代謝上的壓力及額外熱量的需求,導致營養的惡化,故適當的營養支持可以加速病患的復原情況。急性胰臟炎病患傳統上常採禁食,以避免食物刺激胰臟的分泌而加重病情,並以靜脈營養法來改善病患之營養狀態。但是現今許多研究改變多年的觀點,發現腸道營養法有減少靜脈營養法的合併症和縮短住院天數的傾向,可能是更適合急性胰臟炎病患的營養療法。對於腸道營養法是否比靜脈營養法更有效和更安全,未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

  • 期刊

先天性腎上線增生症爲體染色體隱性遺傳且具潛在威脅生命的疾病,志者於人生不同階段面臨不同的問題與危機,需要長期計畫管理,經由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將對個案的身心幫助極大。民國九十五年起政府補助之新生兒篩檢已新增此項目,然而國內護理相關資料極爲少見。因此,筆者整理國內外近期相關文獻,包括先天性腎上線增生症之生理機轉、臨床症狀、診斷與治療、各年齡階段之臨床表現與處置。護理照護以及相關研究,提供專業人員參考,作爲未來協助及整合個案家庭醫療資源與長期照護計畫之參考。

  • 期刊

台灣的專科護理師角色執行已十多年,直到2005年才正名爲專科護理師(nurse practitioner, NP)。NP是護理角色的延伸,是護理與醫學的統合,更是之間的橋樑,因此角色的定位很重要。而目前NP角色執行不是偏向醫生助理(physician assistant, PA),就是臨床護理專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NS),混淆不清的名稱讓醫療界,甚至專科護理師本身都不了解此角色的定位。台灣專科護理師角色像美國的急症執業護理師(acute care nurse practitioner, ACNP),ACNP是NP角色之一,執行二、三級照護。台灣醫療界普遍專科化,大多數專科護理師訓練過程中缺乏執行初級照護(primary care)的基礎,因此發生良莠不齊等問題,此外還有職稱及專業角色不明確、缺乏支持與職權、缺乏教育培育及臨床師資等困境。因此希望經由對美國ACNP的介紹,增加對這角色的了解,以促進此角色的發展。

  • 期刊

隨著社會變遷與生產知識的普及,生產不僅是準媽媽生命過程重要事件,對準爸爸也是親職角色轉變重要過程,準爸爸進入產房參與生產過程逐漸爲社會趨勢。本單位統計2006年1月至6月期間準爸爸陪產率爲79.47%,於2006年9月收集並統計32位準爸爸關於未提供生產支持的問題,發現確實有護理指導成效不佳的現象,經分析後確認問題除了因爲準爸爸擔心或害怕持產及分娩的情境。缺乏參與陪產心理準備與動機外,護理指導時間不足。缺乏標準護理指導單張內容息息相關,導致準爸爸對參與陪產認知不足。因此,於2006年8月成立本專案,藉由製作與陪產相關的護理指導單張及單位教育訓練,教導準爸爸運用非藥物放鬆技巧法協助配偶渡過待產過程對策。實施專案三個月後,準爸爸在陪產過程中提供生產支持執行率由20.4%提升至78.6%,也改善準媽媽對準爸爸參與陪產過程的滿意度以及提昇護理員工作成就感。在此,以期藉此專案增進家庭凝聚力,達到家庭爲中心的產科護理宗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口腔衛生與生活品質有高度的相關,提供住院病人口腔護理是最基本的護理活動之一。本專案旨在提升外科加護病房留置口內氣管內管病人口腔黏膜完整性。現況問題爲護理人員未執行口腔黏膜完整性評估及執行留置口內氣管內管病人口腔護理一致性低,導致病人口腔黏膜完整性偏低。經由建立「留置口內氣管內管病人口腔黏膜完整性評估表」作爲評估工具。擬訂護理人員執行「留置口內氣管內管病人口腔護理作業標準」及舉辦「留置口內氣管內管病人口腔護理教育訓練課程」之在職教育,執行成果爲病人口腔黏膜完整性由39.83%提升至61.46%。期藉由本專案推動之經驗,增進臨床護理人員對留置口內氣管內管病人口腔黏膜完整性之瞭解並提供口腔護理作業標準作爲執行之參考,以提升加護護理專業價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本文是探討一位骨折截肢病患接受結腸造口復位手術的護理經驗,筆者於2006年4月11日至2006年4月21日護理期間藉由實際護理個案、會談、及身體評估等方式進行資料收集,運用羅氏適應模式評估作爲指引,發現個案有組織完整性受損、疼痛、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及身體心像紊亂等護理健康問題,護理過程提供個案傷口護理,合宜的疼痛處理、藉由放鬆技巧減緩疼痛,加強肌肉力量及協助下床活動,並鼓勵正視身體的改變,使個案能從術後外觀改變及生活習慣改變的困擾,學習適應並積極配合治療,提高對自我的肯定,期向有效性的整合,由於本文個案面臨骨折截肢再次住院手術接受結腸造口復位手術,所出現的護理問題及其調適過程,可以作爲臨床照護骨折截肢病志及結腸造口復位手術病患的護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