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8.205.109

台灣政治學刊/Taiw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台灣政治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關於「分裂投票」之研究,起源甚早,但直到最近,它依然是政治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過去學界有關「分裂投票」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同時舉行的美國總統與國會選舉中,選民將選票分別投給不同政黨的候選人的現象、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影響。然而此種在同時舉行的選舉中,選民把不同的公職選票分別投給不同政黨候選人的行為,並非只有在美國才會發生;只要一個國家同時間舉行不同公職的選舉,都有可能會產生「分裂投票」的現象,即使在議會內閣制的國家,例如德國、日本、以色列等,由於選舉制度採兩票制的設計,亦有可能會產生在同時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出現「分裂投票」情況。 在本論文中,除了將「分裂投票」的概念予以釐清外,並首度嚐試針對不同性質的「分裂投票」進行分類。本文以「層級」與「選制」作為區分標準,將各國「分裂投票」區分為四種主要類型:「相同選制/相同層級之分裂投票」、「相同選制/不同層級之分裂投票」、「相異選制或兩票制/相同層級之分裂投票」,並以八個國家所出現不同類型的分裂投票進行個案分析。與過去許多對於分裂投票的研究,較偏重於選民投票行為面分析最大的不同是,本論文試圖從選舉制度面角度切入,來觀察選舉制度與分裂投票的關聯性,並對於分裂投票所可能造成的政治影響進行初步的探討。

  • 期刊

選民分裂投票的原因探討隨著近期分立政府的增加而受到更大的重視,以美國為背景的學術研究,在質量上皆有可觀之處。本文首先檢討當前有關選民分裂投票的解釋觀點,並一步探討這些解釋觀點的跨國適用性,文中指出,美國所具有的特殊政治結構與政黨體系,使得以美國為背景的分裂投票研究,應用到其他國家時,需要重新界定相關概念與內涵。本文第二部分則以2002年高雄市長與市議員選舉為例,探討選民分裂投票的成因,文中特別強調因應台灣現存政黨體系的特性,嘗試在傳統以個別政黨差異研究選民分烈投票的方式之外,再以「泛藍」與「泛綠」兩類政黨聯盟方式進行研究,並指出後者在本個案中具有較高的適用性,同時,研究結果也顯示選民的政黨認同強度、方向與過去投票習性,是解釋選民分裂投票行為的重要因素,其餘相關因素,如年齡、省籍、制衡觀念等,對不同政黨聯盟之持者之分裂投票行為有不同的影響力。本文最後提出研究所得與方法檢討,乎籲學術界因應台灣特有的政治結構與選民特性,對分裂投票研究提供更為完整的研究取向與內容。

  • 期刊

本研究透過同一地點但不同的兩次選舉(1993年縣市長和2000年總統大選),來討論買票對於國民黨選舉機器的重要性。筆者將論證,買票對於國民黨的選舉機器而言,有如潤滑油對於引擎般重要。沒有買票,國民黨的選舉動員不僅無法透過買票的金錢效果達到動員選民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地方的選舉機器根本無法有效運作。 筆者將重新檢討1993年國民黨選舉機器動員的過程。雖然,該次選舉被許多當事人認為是國民黨最成功的一次選舉動員,但筆者發現該次選舉中也出現了許多選舉動員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樁腳是相對稀少的資源、樁腳是否適任、派系主義、侍從網絡的重疊性、派系領導者和樁腳會吃錢、不易找到適當選舉動員操盤者、買票效果的有限性。在該次選舉中,高達45%的選民拿了買票錢,卻沒有投票給國民黨候選人。 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表面」上(或書面)國民黨動員了許多樁腳,但因為在不買票的情況下,「名單」上的樁腳並不一定認為自己是樁腳,即使這些人認為自己是樁腳,也不知該向哪些特定選民拉票。同時,在沒買票的情況下,國民黨的輔選幹部也無法瞭解和監督樁腳是否確實動員。簡而言之,沒有買票,國民黨的樁腳根本不知道如何為其候選人動員。

  • 期刊

美國政治學者奧蒙(Gabriel Almond)和佛巴(Sidney Verba)所著《公民文化》一書,至今仍是政治學中最受歡迎的指定教材之一,儘管此書的批評眾多,時間證明其學術地位是後來的著作所無法超越的。本文指出,《公民文化》在學界所持續受到的重視不但反映其原創性價值,同時也展現其將政治文化作為一自變數在解釋上的巧妙之處;弔詭的是,雖然針對此書有數不盡的批評出現,但一直都沒有能與之競逐的典範產生。這現象證明了此一領域在過去四十多年間研究與創新的貧乏。關鍵問題除了形成文化變數過程中所遇到的方法論難題,同時也與學者試圖以權宜性方法來處理文化變數有關。在回顧政治文化研究中兩個重要的辯論後,本文主張,政治文化作為自變數是一套內化於大眾心中,被理解為一般常識的隱然邏輯關係。最後本文將使用巴基斯坦和摩洛哥的民意調查資料進行實證經驗研究,說明如何將政治文化形成一個有用的自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