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34.141

東吳中文學報/Soochow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東吳大學中文系,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廿一世紀的當代,孔子思想再度被西方哲學界關注並賦予新意,西方哲學之討論現象,也是當今研究亦不可忽視的重要參照。本文以「孔子天命觀」為研究主題,探討當代重要詮釋分歧的思想型態,探究孔子論天人關係是「義命分立」?亦是「義命合一」?試予就當代詮釋解讀上的差異,通過差異逼顯出問題意識:即在於追問何以造成這涇渭分明又迥然不同的理解。因此,研究進路之開展,首先即就前輩學者勞思光的論述觀點談起,再援引唐君毅、牟宗三詮釋脈絡做對比,透過核心觀念展開哲學語境的分析,探源詮釋背後的理論差異進行第二序研究。其次,進一步提出(美)芬格萊特(Fingarette)、(英)葛瑞漢(Angus C. Graham)、(美)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T. Ames)的哲理新詮,對當代中西孔子天命觀思想型態的詮釋做一省察,期能透過中西對話的比較視域,以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成果之效。

  • 期刊

論贊不單是歷史評論,更屬於表達作者意圖的一種方法。正史講求以實錄的形式記載史事,論贊本來只是主體的補充,卻慢慢成為歷史的重要部分,甚至是解讀史書(和撰述者)的主要依據。本文擬探討論贊體裁的特點、撰寫態度並與傳統史學的觀點比較,欲指出論贊的「含混屬性」,它一方面與史學實錄的要求不符,一方面作者又無法不對史事進行討論;它既是傳記文的附錄,卻又是文本的靈魂載體。

  • 期刊

「博識」是六朝志怪習見的敘寫方式和態度,以近乎全知全能的記敘口吻、甚而擬設具解說權威的「博識人物」來記敘異聞,以收證成所錄故事屬乎真實的果效。此志怪小說的敘事手法,亦見於佛教應驗錄王琰的《冥祥記》中,用以說明佛理足能辯明人生的萬事、指出其他信仰主張的錯謬,更可證明信徒經歷靈驗的真實。就論證的方式言,乃分別就不信者和信徒予以表述:其一、對不信或未知佛法者,可辨識並指出其妄知生成的原委,因為王琰相信「至心」亦即對佛教的絕對信從,便得智慧足以發現人間法及視其為真者的錯謬和盲點;其二、對於已入佛門的信徒,能就修行成果排序出深淺有別的智慧圖譜,在其中信眾可查檢自我修行的階段而得惕勵,且在信心的基礎上,信賴並接受已超越時空限制修佛有成者的信仰見解和經歷,藉此擴展自我的視野,期許至終得以轉識成智。《冥祥記》「博識」的敘寫傾向,反映含括宗教應驗錄在內的當時志怪,在造作時意欲以理服人的撰述立場;自許已深悟人生至理的王琰,亦依循當時的撰述氛圍,在書中引用冥界官方、更好援用具神異色彩的博識人物的權威話語,申言佛教教義乃顛撲不破的唯一真理,貶斥毀佛和教外一切的信仰主張。就此,可用以理解六朝志怪近於史體又好用博識立場敘寫的心理成因,以及佛教應驗記為因應時代風氣而採行的敘寫策略。

  • 期刊

本文依據吉藏(549-623)的《大乘玄論‧卷第四》,探討吉藏對於二智的解釋,並對照吉藏所引用的《大般涅槃經》、《大般若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等經論對於二智的論述,看出吉藏探討二智所涉及的議題與論述的方法。論文共分為五節:第一節,「前言」,交代本文的背景、文獻依據與架構。第二節,「吉藏對於『二智』意義的解釋」,藉由吉藏在《大乘玄論》的論述,探討吉藏對於二智的解釋。第三節,「以『不二中道觀』解釋二智」,以不二中道的觀點看待二智的意涵,呈現出佛教至高的道理。第四節,「以二智斷除根本煩惱」,藉由二智所透顯的實相真理,探討煩惱本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從吉藏的觀點論述,在根本上並無所謂煩惱,以此解開修行與觀念上所可能產生的一個困惑,彰顯出二智在實踐層面的意義與價值。第五節,「結論與展望」,收攝全文要點,並思索未來能夠持續研究的方向。

  • 期刊

歷來談論近體詩者,大抵多主張近體詩只押平聲韻,而多略去仄韻之近體詩不論。唯查檢前人之詩集,多有將仄韻之絕律編入近體詩之列者,即於《唐詩三百首》所列二十九首〈五言絕句〉中,仄韻詩即有九首(佔五絕31%),數量不可謂不大。而今人談及近體詩者,多略此而不談,甚者視其為古風詩,此與古人之認知顯有出入。因之筆者即就仄韻近體五絕之平仄譜式,分析、歸納其配置之情狀,同時探究其於吟詩時所呈現之特色,冀望對此仄韻近體五絕能有更清晰之認識。

  • 期刊

《宋史》別立〈道學傳〉,說明士人不必追求仕祿,或是著力文學經術,自有承繼道統的不朽價值,其中人物從祀孔廟者約佔百分之九,或許因道學家們能為厲世摩鈍之用,更具慨然承擔的氣魄。因此,透過官方力量操作,得以從祀孔廟,此一殊榮也代表後世學者及統治者在儀式及制度上對他們延續道統貢獻之承認。以從祀時代觀之,主要集中在學統四起的宋代與雖是外來政權,但卻崇尚文治的清代,朝廷宣揚孔廟禮儀,使政治與學術力量得以匯合,也可看出從祀雖有崇德報功的原則,但在不同時代仍有其偏重;另以從祀人物來看,北宋五子及朱子的地位確實高於其他道學家,從祀制也使聖學系譜得以建構。

  • 期刊

無論是書學實踐或是古法精神,趙孟頫畢生都以王羲之為典範,他用自己的詮釋,重構了晉人書風的韻致與格調,影響後世書風深遠。然而在當代提倡「新帖學」的書家眼中,卻認為趙孟頫簡化了晉人筆法,甚至毫無古法意識。本文從趙孟頫以王羲之為理想的書學實踐談起,闡述趙孟頫對王羲之書法的追求與接受;接著說明趙孟頫所重構的古法精神應涵蓋哪些層次?最後導出趙孟頫書學在帖學傳統甚至是現代書學中,技巧層次和文化層次上的典範意義,也希望藉此回應「新帖學」的論點。

  • 期刊

明人一向以詞為末流小道,且重言情。吳梅《詞學通論》指出:「論詞至明代,可謂中衰之期。」明初詞壇至成化年間,少人關注稼軒詞,「擬」、「和」、「次」韻稼軒詞者極少。弘治至嘉靖年間,陳霆《渚山堂詞話》、楊慎《詞品》、王世貞《藝苑卮言・詞評》,都有評論稼軒詞,而且還有模仿以及唱和稼軒詞。到明末萬曆、崇禎年間,因為國勢衰頹,詞人以詞宣洩幽悶,模仿稼軒豪放詞者更多。崇禎時由卓人月、徐士俊所編選的《古今詞統》,選稼軒詞遠多過蘇軾詞,歷來詞壇都是稱蘇、辛,此時稼軒詞突受關注,本論文即歸納其原因,稼軒詞一、更合音律,二、更詞能撫慰心靈,三、更能與艷詞相爭,四、能平衡豪放與婉約詞派,因而選稼軒詞更多,以提升稼軒在明詞壇地位。

  • 期刊

明清「異體式」回文詞,以奇巧變異的體式轉換,超軼前代。學界罕知「詩詞合體」的始祖,當溯源至明代的張綖。他以〈虞美人〉寓七律一首,並將調體著錄於創製的《詩餘圖譜》,而流播廣遠。明、清之際,興起「雙調合體」式回文詞;丁澎有回文詞三十九闋,輯為〈別錄〉,以用調之繁複、詞境之回環變化,冠冕當代。乾隆年間,閨秀詞人張芬,以〈寄懷素窗陸姊〉七律詩,又回文調寄〈虞美人〉詞,首創「詩詞合體」式回文詞。朱杏孫繼之,按張芬律譜巧以變革,所作「詩詞合體」式〈虞美人〉回文詞,可回環變化為二首詩、二闋詞。按詩詞兩體譜式,協調繁複的體式、格律、句法、韻位變換,而句合韻諧,引人嘆服,堪稱是回文詞奇趣的高峰。

  • 期刊

清代喬億(1701-1788)《劍谿說詩》討論李白詩歌源流時,認為其「獨無一篇似陶」,此說與在他之前及之後的詩論家看法相左。喬億的立基點為何?本文指出,喬億以「陶之難擬」突顯淵明獨特性,從而指向性情與體道為似陶標準,稱韋應物「氣象近道」,足堪追步淵明。相較之下,李白詩歌體勢多端,與「渾然元古」的陶詩有別,而其「延頸八荒氣象」、高調憂樂的性情襟抱,也與淵明澹泊遠情的生命本質不同。喬億之外的其他詩評家之所以主張李白詩歌「似陶」,乃多從藝術鑑賞的角度,將李白的價值放在吸收傳統詩人之精華中呈顯,與喬億以「道」為基準,重視整全生命之體驗不同。整體而言,本文藉由剖析喬億「(太白詩)獨無一篇似陶」說,調整以往論者傾向求同而忽略析異的現象,確立喬億兼容前說而獨出新見,也為陶、李體道之別,做了一次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