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252.8

中華皮膚科醫學雜誌/Dermatologica Sinica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此刊物暫停授權合作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汗管瘤是一良性皮膚附屬器腫瘤,好發於中年婦女的眼瞼四周。在現有的文獻報告中,發生於女性外陰部的汗管瘤極為少見。我們回顧長庚醫院過去10年15例發生於女性外陰部的汗管瘤病人,評估他們在臨床和病理上的特徵。這15位病人病灶發作時的年齡從19到55歲,median age為29歲。在臨床表現上,11位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癢感,而其中有9人的病灶為多發性膚色丘疹,5位病人同時合併有其他部位的汗管瘤,其中的4位有家族成員也有汗管瘤病灶。在病理的特徵上,有3個病人同時合併屎粒囊腫。我們有6位病人接受二氧化碳雷射治療,他們在臨床上劇癢的症狀都獲得明顯的改善。從本研究中獲得以下結 論,在臨床上,若病人的外陰部發生具癢感的皮膚病灶,需考慮汗管瘤的診斷,另外,若是病人症狀無法獲得緩解,二氧化碳雷射可有效的去除病灶,控制病人的臨床症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壞疽性膿皮症(PG)是一種罕見且原因不明的潰瘍性皮膚疾病。約50%的病例伴隨有相關疾病,其中以關節炎和發炎性腸疾最為常見。本研究回溯1987至2001年共13例(6例男性,7例女性)壞疽性膿皮症之病例,並著重於特發群(IPG),副發炎群(PPG),及血液疾病相關群(HPG)的臨床表現及病程的比較。在這些病例中,有5例屬顧IPG,4例(3例關節炎,1例潰瘍性結腸炎)為PPG,5例(4例IgA單源性伽瑪球蛋白病變,1例骨髓增生疾病)為HPG。腿部為好發部位。以病灶數而論,其中3例為單一病灶,4例有2至5個,其餘則多於5個病灶。長期追蹤顯示有4例只發作過一次,其餘病例則有次數不等的復發。有3例合併單源性伽瑪球蛋白病變之病患其皮膚病灶從未完全癒合。2例病例(皆屬HPG)死於肺炎。本研究顯示IgA單源性伽瑪球蛋白病變可能是台灣最常見之壞疽性膿皮症相關疾病。IPG和PPG其皮膚病灶數量,癒合所需時間,及復發率皆無顯著差距。HPG的預後可能較差。

  • 期刊

EMLA是皮膚科醫師常用在電射或其他治療前的一種局部麻醉劑,雖然使用方便但須一小時以能發揮藥效。超音波導入法曾被證實能促進藥物經皮吸收。我們嘗試以超音波導入法來縮短EMLA的使用時間。有21位健康受試者參與本研究,每位受試者皆在左手臂以密閉法各塗抹EMLA 10,30及60分鐘,右手臂則使用超音波導入法10分鐘,並以銣-雅各雷射評估瘡痛程度。結果顯示超音波導入法10分鐘只能達到密閉法30分鐘的麻醉效果。雖然結果未能如我們所預期,但希望以後有更多研究者能改良導入法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嘉惠所有醫師與病患。

  • 期刊

Backgrou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311 nm narrow-band UVB over the traditional broad-band UVB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has been established. However, the minimal erythema dose (MED) to UVB within this particular spectrum in Taiwanese is not yet known. Objective: Our purpos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ED of 311 nm narrow-band UVB in Taiwanese. Methods: Irradiation with 311 nm narrow-band UVB was performed over the lower back in 13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nd 9 healthy volunteers.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were recorded 24 hours later. Results: The mean MED of the 22 people tested was 302.27 mJ/cm2. The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nd healthy volunteers. The mean MED of subjects with Fitzpatrick skin type III and skin type IV were 275 mJ/cm2 and 312.5 mJ/cm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 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s: The mean MED to 311 nm narrow-band UVB in Taiwanese is around 300 mj/cm2, and this can be used to decide the initial dose and treatment regimen of phototherapy.

  • 期刊

自癒性幼年型皮膚黏液素病,和以往所稱的皮膚黏液素病不同,是一種新的疾病。在本文中我們報告一個9歲小女孩,於其身上出現無症狀之皮疹約8個月之久。診查時發現多發性膚色,約2-3毫米的丘疹分佈於雙側膝蓋,大腿、手腕及手背。組織病理學下可見有大量alcian blue(pH2.5)染色陽性的黏液沉積於網狀真皮層的膠原蛋白之間。本病例並未發現合併有其它疾病,且其皮膚症狀已逐漸消退中。具吾人所知,此乃台灣第一例病例報告。

  • 期刊

皮膚平滑肌瘤是一種源自平滑肌纖維的良性腫瘤,偶爾可見多形性細胞核之變異型一具畸形細胞核之平滑肌瘤。肉膜狀平滑肌瘤(dartoic leiomyoma)乃源自於生殖器、乳暈及乳頭之肉膜肌。位於乳暈處之平滑肌瘤相當少見,在此我們報告一文獻上首例發生於乳暈之具畸形細胞核之平滑肌瘤(leiomyoma with bizarre nuclei)。病人為51歲男性,於其右側乳暈有一稍硬、棕色、往外突起之結節,已有兩年的時間;手術切除後經病理檢查於真皮層可見許多分化良好之平滑肌細胞,交織排列成纖維束,有些細胞核呈較大、多性變化;但是並無細胞數目增加及有絲分裂活動增加的現象,根據上述病理變化,我們診斷此為一具畸形細胞核之平滑肌瘤。此種細胞核呈多形性變化的現象若不伴隨細胞數目增加及有絲分裂活動增加,代表良性腫瘤已逐漸退化,而非腫瘤有惡性變化。此種現象可見於多種良性之梭狀細胞腫瘤(spindle cell tumors),包括滑肌瘤。

  • 期刊

一位十七歲女性,自幼來在左手拇指及食指的掌蹠面出現許夕線性排列之突出性角化性栓子,且被稍微隆起的邊緣所圍繞。病理檢查為典型的雞眼樣薄板層,故我們診斷為線性點狀汗孔角化症。在此我們報告此一罕見病例,並作文獻回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病例一是一個6歲的小女核,她出生時僅有少量的頭髮和眉毛,隨著時間的經過已完全的掉光。此外,她有有的指甲發育不良,掌蹠皮膚也有角化的症狀。她的牙齒和排汗功能則是正常。據此診斷為有汗性外胚層發育異常(Clouston徵候群)。病例二是一個5歲的小男孩,他從出生時就只有稀疏的頭髮和眉毛,同時還合併有大齒間距的錐狀牙齒以及無汗的症狀。另外,臉部則有典型的鞍狀鼻、唇外翻、前額凸起、鄿骨內凹和眼眶色素沈著。不過他的指甲是正常的。這個病人因此被診斷為無汗性外胚層發育異常。這兩個病例均無家族史,為兩個偶發的病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嗜中性球汗腺炎(neutrophilic eccrine hidradenitis)為一種不常見的、自限性的疾病,其臨床表現相當歧異。目前已知病例多為罹患腫瘤托受化學療法之患者。本疾病之共同特徵為組織切片下汗管及汗腺之嗜中性球浸潤及其管壁細胞之破壞與壞死。我們在此報告一病例,該病患為末期腎病患者接受持續式腹膜透析治療,於過去一年內重覆發生顏面及軀幹之紅疹樣變化。此次皮疹經口服抗生素與抗菌類固醇複方軟膏治療於一週內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