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34.83

台灣醫學/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

臺灣醫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探討機器人運用於照護場域所涉之倫理議題,介紹以「能力取向」為進路,來探討不同類型照護機器人對被照護者、照護者及社會整體可能帶來的倫理衝擊,並以「照護為核心之價值敏威設計(care centered value-sensitive design)」與「負責任的研究及創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RRI)」兩種研發設計模式,來反思照護機器人研發與應用之倫理,期能提供研究者、倫理審查委員、政策制定者、使用者參考。

  • 期刊

裝置永久性心臟節律器術後病人在術後臥床時間及限制肢體照護上,目前尚無一致標準。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平躺與跟坐臥位對永久性心臟節律器植入術後病人之舒適程度、傷口疼痛及傷口合併症之差異。採橫斷面研究設計,以舒適程度量表、疼痛數字等級量表及病歷,針對永久性心臟節律器植入術後共108位個案進行資料收集。結果顯示術後採坐臥6小時的病人整體舒適程度(p<0.001)及傷口疼痛指數(p<0.05)顯著優於平躺24小時的病人;兩組在傷口合併症的發生率無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採坐臥6小時方式較能兼顧病人舒適需求及降低疼痛感受,且不會影響傷口合併症的發生機率,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永久性心臟節律器植入術後病人的照護參考。

  • 期刊

剖腹產後陰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VBAC)對於曾有先前剖腹產的婦女而言,是一種安全且合理的選擇。台灣每年有超過1/3的婦女剖腹產,但VBAC比率歷年都不到0.5%。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則是進行VBAC諮詢的最佳選擇,但在台灣卻仍未被期待運用。本研究旨在探討計畫剖腹產後陰道分娩婦女之生產共享決策過程。採質性研究,立意取樣於北台灣北部的一家地區醫院,招募曾經有過一次剖腹產的懷孕婦女。婦女於妊娠14-24週婦產科產檢時會收到生產決策輔助手冊,並帶回家與家人討論生產方式。在此期間,會提供至少兩次的線上諮詢。37-38週回診時,婦女會與產科醫師共同決定生產方式選擇。產後一個月邀請婦女進行一對一深度線上訪談,資料分析採不斷的比較分析技術。合計有29名婦女參與SDM,生產決策輔助工具介入後,有11位婦女計畫採VBAC生產,產後一個月共有八位婦女接受訪談。資料經歸納婦女的決策過程為:(1)確定生產方式偏好:比較生產方式優缺點、考量過去經驗、醫師專業分析;(2)嘗試剖腹產後陰道分娩:VBAC成功率評估、子宮破裂風險評估;(3)煎熬陰道分娩的不確定性:產程的進展性、醫療處置的可行性;(4)堅持或放棄VBAC選擇:醫生不一致的態度、重要他人的不支持。儘管SDM是理想的健康照護模式,但在台灣仍存在許多困難。孕期應致力於於文化的轉變,改變婦女和產科醫生對生產期待的決策關係。在醫學培訓中,應加強醫師有效及人性化的溝通技巧,並發展生動互動式電腦決策輔助工具,以增加產科醫師與婦女及家庭共同參與決策的意願。

  • 期刊

探討團體式Otago運動對日間照顧中心長者下肢肌力與平衡功能改善之成效。本研究為多中心、單組、重複測量之設計。研究對象由物理治療師帶領團體式Otago運動訓練,每週進行3次,持續6個月,共78次,並依參與次數,將參與至少52次者(出席率達2/3)訂為高出席率組,反之為低出席率組。量測指標包含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共3個測量時間,分別為Otago運動介入前(T1)、介入後3個月(T2)及6個月(T3)。共收案48位長者。從T2到T3,高出席率組參與者的膝肌群與腳踝肌群肌力,皆持續顯著增加(膝伸直肌:13.11 kgf至14.22 kgf,p=0.007;膝彎曲肌:7.57 kgf至8.23 kgf,p=0.021;腳踝蹠屈:10.50 kgf至12.40 kgf,p<0.001,腳踝背屈:10.40 kgf至12.92 kgf,p<0.001),而低出席率組之變化未有顯著差異。在平衡功能方面,介入措施後,高出席率組長者起身行走測試(TUG)秒數顯著較短(T3-T1,估計值:-3.58,SE:1.51,p=0.02),且隨時間進展,高出席率組長者TUG秒數持續降低(20.84秒vs. 19.95秒 vs. 17.01秒),而T2到T3時,低出席率組長者TUG秒數不僅未降低,且微幅升高(16.57秒 vs. 16.88秒),表示平衡能力呈現退化。為期6個月的Otago運動能有效提高老年長者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建議應將Otago運動作為防跌主要運動計劃,並加以推廣。

  • 期刊

食道失弛緩症的發生率在東方人原本就很低,併發巨結腸症更是少見,本病例不但前述兩病齊發,而且還罹患甲狀腺功能亢進,更是罕見。在食道失弛緩症的病人,腸肌神經叢(myenteric plexus)神經細胞大幅減少而致下括約肌無法鬆弛以及食道無法蠕動。神經細胞減少可能是慢性神經節發炎所致(chronic ganglionitis),據推測腸肌神經細胞自體抗體,是此病的可能致病機轉。本病例以其發病年齡及結腸組織病理的結果來看,應考慮神經節細胞減少症(hypoganglionosis),換言之,食道失弛緩症及巨結腸症兩者擁有相似的致病機轉,亦即神經節細胞減少,而前述的神經細胞自體抗體,正可以同時詮釋這兩個病。再者,本病人亦併發甲狀腺機能亢進,過去有有論文提及食道失弛緩症的病人有23%同時有甲狀腺疾病,另有論文發現食道失弛緩症病例併發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糖尿病,乾燥症,紅斑性狼瘡,虹膜炎,甲狀腺機能異常)的機會是常人很多倍。本病例三症集于一身,如果以自體免疫來詮釋其病因似乎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説法。

  • 期刊

「標靶藥物」、「生物製劑」和「免疫治療」等新興療法為目前藥理界的新主流,不僅在全身許多疾病上蓬勃地發展,也影響了眼科病患的治療思維。本篇文章對這類藥物的藥理特色做簡要的說明,並簡介這些藥物在眼科疾病的應用,或是可能因為其他科別的應用上,導致病患產生眼科疾病。

  • 期刊

標靶治療是近年來疾病的新興治療策略,廣義而言是瞄準特定的致病機轉,治療疾病本身並同時降低副作用。本文首先介紹ROCK抑制劑、鈣調磷酸酶抑制劑(calcineurin inhibitors)、整合素抑制劑(integrin inhibitors)、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anti-VEGF therapies)等藥物於眼科的應用。接著討論眼科癌症,包括眼內淋巴癌與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標靶治療。上述藥物參與的生理作用涵蓋血管新生、免疫反應與致癌機制。本文主要介紹這些標靶藥物的藥理機轉與新藥在疾病治療上的角色,並輔以當前的尚待克服的挑戰與研究目標,期待結合這些基礎藥理機轉與臨床治療上的證據,可指引未來眼科精準治療的方向。

  • 期刊

如同前面的文章所提及,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生物製劑雖然帶來許多治療新契機,但其全身性治療卻亦會造成眼部方面許多副作用。「前眼部」由於其特殊生理及結構,也會受到這些藥物的影響。在此,我們將會討論這類新穎的治療如何造成「前眼部」的副作用,及其臨床上的處置。

  • 期刊

近十年來標靶藥物在視網膜疾病的應用,革命性地改變了這些疾病的治療及病人的預後。在視網膜疾病中,目前最主要的標靶藥物之目標是血管新生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大幅的改善了許多視網膜疾病患者的視力預後。然而,目前的治療困境在於病患需要反覆接受這類標靶藥物的眼內注射手術,且並非所有病人對藥物治療的反應都一樣好。因此,是否有其他生物標記可以為病患選擇最佳的治療藥物、以及更長效或多重目標的新標靶藥物,都是現階段藥物開發的重點。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雖然透過眼內注射局部給藥,可以減少全身藥物曝露之風險,但仍無法完全避免其副作用。此外,一些新的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在癌症或其他疾病時的全身性給藥,也可能造成視網膜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