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51.231

台灣醫學/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

臺灣醫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輸血是常見且關鍵的醫療處置,但輸血亦有可能引發不良反應。輸血反應包括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常見的非感染性輸血不良反應,包括發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及紅疹、蕁麻疹等過敏反應。雖然上述反應未造成生命威脅,但仍增加醫療院所管理及照護之負擔。自1950年代,輸血前藥物介入開始被用於降低輸血引起的發燒及過敏反應,但自從減除白血球血品(減白血品)的問世,使用減白血品亦能有效降低非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依據近期臨床試驗及統合分析,病患若輸用減白血品,輸血前使用解熱鎮痛藥物,無法顯著降低輸血引起的發燒,使用抗過敏藥物或類固醇藥物,亦無法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率。在台灣正式邁入全面使用儲存前減白紅血球的時代,輸血前藥物的介入措施,可考慮只針對具過敏性疾病史,或輸血反應史等特定族群使用。

  • 期刊

隨著病房新進護理師人數增加,執行複雜的血腫治療給藥過程,經常發生認知不足致藥品相容性,及給藥順序錯誤異常事件,分析原因為未統一血腫治療用藥安全相關教與學內容及方式、缺乏整合性用藥安全注意事項,及繼續教育訓練、臨床教與學負荷大,且照顧經驗不足所致。此專案目的為,提升護理師於血腫治療用藥安全認知,及護理師對於血腫治療用藥安全訓練計畫的滿意度。經跨領域團隊整合常見療程,製作依疾病分類,及英文字首檢索之彩色版血腫用藥安全教育訓練紙本手冊、QR code及線上學習資源,護理師對於血腫用藥安全認知,由69.4%提升至99.8%,維持成效期可達目標;對整體訓練計畫的滿意度,由71.8%提升達94.8%且達目標值,改善後效果維持,皆未再發生血腫治療藥品給藥錯誤異常事件,有效提升用藥安全。

  • 期刊

復健運動介入可協助長期使用呼吸器病人,提昇身體動作功能及改善呼吸器脫離,但復健運動介入內容多元。本研究目的為針對慢性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病人,設計持續性復健活動訓練,進行前瞻性隨機分配控制研究,針對由加護病房轉入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的病人,控制組執行常規呼吸器脫離計畫,及手踏車訓練,實驗組執行常規呼吸器脫離計畫及持續性復健活動訓練,並就呼吸器脫離成功率、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呼吸器使用日數、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住院日數、總住院天數進行分析。實驗組的呼吸器脫離率比控制組有較高趨勢(86.4% vs. 63.6%),但沒有統計差異(p =0.082)。實驗組相較控制組,呼吸器使用日數較少(19.2±10.8 vs. 29.4±13.1,p=0.008),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日數也較少(22.7±10.2日 vs. 32.8±13.1日,p=0.007),均具統計顯著差異;兩組的總住院日數沒有統計差異(p=0.696)。

  • 期刊

胰臟癌病人在診斷前大多已呈現高度營養不良,某些特定病患必須接受全胰臟切除,來達到較佳的癌症治療效果,然而在胰臟癌惡病質高度發生威脅下,全胰臟切除病人必需同時面臨營養不良高風險,加上內分泌胰島素缺乏,及外分泌消化系統功能異常雙重壓力夾攻下,在營養供應及血糖控制之間必需重新達到平衡。本次個案在數年前接受惠普手術,持續追蹤;此次因局部腫瘤復發以根除性治療方法,接受全胰臟切除術,術後住院期間及出院之後介入營養治療。依病人腸胃道功能及耐受度,調整進食內容、依血糖波動調整胰島素劑量、依體重變化及未來化療,反覆重新修訂化療營養目標,再以體組成分析及生化數據來評值營養治療介入成效。病人在接受營養治療後,進食狀況良好、血糖趨於穩定、體重持續恢復,並接受計畫性術後化療。全胰切除手術病人相關代謝異常包括:內外分泌、術後併發高風險、營養不良高風險。本篇報告藉由此個案,綜述臨床上透過跨團隊合作介入營養治療,確保病人營養狀況、血糖控制及更好的醫療處置及提升照顧品質。

  • 期刊

眩暈是國人求醫常見之原因,可藉由健保資料庫資料,來分析眩暈在台灣的流行病學與醫療資源使用情況。在2006年,台灣成人之眩暈盛行率為3.13%,女性為男性2倍,1年內再發生率37.7%,在冬天及春天發生者佔多數。追蹤這些病人1年,發現其中0.5%發生中風,比例明顯高於沒有眩暈的對照組;中風者男女比例相同,但皆隨著年紀風險增加,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狀動脈疾病、及心室顫動者的風險較高,而高血壓風險達3倍。因眩暈而就診在2006年達527,807人,每次發作之就醫平均2次,處方藥物使用平均26.9天,患者多數在診所就診,就醫次數、藥物及住院天數,在不同醫院層級與不同專科治療皆有所差異。

  • 期刊

前庭性偏頭痛對人們的影響甚鉅,就先前的統計,偏頭痛大約影響了1-2.7%的人口,其五花八門的症狀更是時常讓臨床工作者難以辨別,雖然目前前庭性偏頭痛已有一套診斷標準,但我們可以發現有一群患者狀況非常貼近前庭性偏頭痛,但卻因當前的診斷標準相對嚴苛的性質,而無法被歸類在其中。另外,部分病人還會包含有聽力波動或耳鳴的狀況,因此我們就自身多年的臨床經驗,將前庭性偏頭痛的觀念更進一步延伸,稱為內耳型偏頭痛,當中包含6項分類:前庭性偏頭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偏頭痛相關之暈眩(migraine associated dizziness, MAD)、良性反覆性眩暈(benign recurrent vertigo, BRV)、耳蝸性偏頭痛(cochlear migraine, CM)、耳蝸前庭性偏頭痛(cochlear vestibular migraine, CVM)、偏頭痛相關之梅尼爾氏症(migraine related Ménière's disease, MRMD),藉由這6項分類來更精準的歸類病人,得到適當的治療。

  • 期刊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頭暈最常見的病因。Dix-Hallpike maneuver可診斷約佔耳石症8成的後半規管耳石症(posterior canal BPPV, PC-BPPV),患耳的耳石因重力之故,帶動內淋巴液流動,致壺腹(ampulla)的頂帽(cupula)偏移,誘發出向上併廻旋性眼振,Epley maneuver和Sémont maneuver等耳石復位術是治療首選。平躺下左右側躺檢查(supine to head-lateral test)可診斷約佔耳石症2成的水平半規管耳石症(horinzotal canal BPPV, HC-BPPV),出現向地眼振為管耳石型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出現逆地眼振為頂帽沉石型水平半規管耳石症。治療方式有持續姿勢法(forced prolonged position, FPP),即讓病患躺向眼振較弱側連續10-12小時,難以承受長時間側躺者可採用其它復位術治療,如barbecue maneuver和Gufoni maneuver。前半規管耳石症(anterior canal BPPV, AC-BPPV)最為罕見,Dix-Hallpike maneuver呈向下眼振,治療方式毋須考慮患耳為何側,均採頭仰懸復位術(deep head hanging maneuver)。

  • 期刊

梅尼爾氏症(Ménière's disease, MD)又稱作美尼爾氏症,是一種內耳疾患,病患會有陣發性眩暈、波動性聽損及耳鳴、耳脹等症狀。其典型的病理變化為內耳內淋巴水腫(endolymphatic hydrops, EH),及內耳毛細胞和神經元受損;然而,梅尼爾氏症的詳細致病機轉尚不明確。目前診斷標準以臨床症狀為主,缺乏確定診斷的客觀性檢查,內耳功能檢查及磁振造影檢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檢查仍是輔助的角色,多用於鑑別診斷(如突發性耳聾及前庭性偏頭痛)。治療上,控制梅尼爾氏症急性發作及預防復發為首要目標,多可靠藥物治療達成,少數頑固性眩暈需要介入性治療,如鼓室內注射,或是手術以抑制眩暈。本文從歷史淵源開始,介紹梅尼爾氏症的流行病學、症狀、機轉、診斷及治療,期望能讓臨床醫師更認識這個常見疾病。

  • 期刊

持續姿勢-知覺性頭暈(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是持續存在大於3個月的非旋轉性頭暈,可因姿勢改變、或對空間移動的感受敏感而惡化。這是一個新定義的功能性疾病。病因可能來自平衡功能適應不良造成的惡性循環。發病前的誘因事件,影響了病患的平衡控制,導致肌肉繃緊、步伐變小、過度警覺並且過度仰賴視覺維持平衡。即使在誘因事件結束後,病人仍無法重新適應,因而持續頭暈。這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慢性頭暈,好發於中年,女性比例較高。教育病人讓病人認識自己的診斷,同時進行認知行為治療,並以前庭復健讓病人重新統合平衡系統,最後輔以藥物,如此結合多重專業,才是最佳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