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13.188

台灣精神醫學/Taiwa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 OpenAccess

台灣精神醫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背景:精神分裂症已經長期被嚴重污名化,而近幾年來復原概念則成為整合精神分裂症醫療服務使命的重要依據。方法:本文藉由完整的文獻回顧,介紹精神分裂症復原概念的發展新趨勢。結果:有關復原的科学性定義,將它視為一種量化、客觀及成果導向的概念,強調疾病的呈現、症狀與功能性障礙。相對地,消費者導向的定義則將復原視為一種質性、主觀與流程導向的概念,強調隨時間轉變、非線性與照護模式的意涵。兩種不同的概念應被視為功能互補,共同引導服務模式的建立。此外,整合醫學、心理、病人、家庭及社會介入,有助於促進復原的可能。結論:科學文獻指出約有一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一生的病程當中會有某些時期符合復原的定義,而且從精神分裂症復原,將對社會與醫療經濟帶來重大的益處。因此復原不僅是可達成的目標,而且是相當值得在全世界推廣的概念。

  • 期刊
  • OpenAccess

心律變異分析已被廣泛應用於定量自主神經系統之活性及評估心血管疾病之預後。精神疾病已知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但自主神經系統在精神疾病的致病機轉中所扮演的角色仍不清楚。本綜說將介紹心律變異分析的觀念與原理,回顧過去應用心律變異分析於精神醫學之研究,並提出結合基因與心律變異分析之研究模式,及新發展之睡眠品質定量技術。過去的研究顯示,憂鬱、焦慮及精神分裂對於患者之自主神經功能有顯著影響。我們的研究也發現,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基因及腦源神經滋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n-trophic factor)基因之多形性會影響自主神經功能,顯示精神疾病和自律神經失調有一定之神經生理之關聯性。最後,我們並介紹一個新發展之睡眠品質定量技術並應用於憂鬱症之失眠研究。未來如何以心律變異分析來釐清精神疾病與自律神經失調之相關性,將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 期刊
  • OpenAccess

目的:本研究擬報告參與Intercontinental Schizophrenia Outpatient Health Outcomes (IC-SOHO)研究中的台灣病人族群的臨床特徵及治療結果。方法:IC-SOHO研究是一個多國參與、為期三年、前瞻追蹤的自然觀察性研究。此研究是設計來比較門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開始或轉換抗精神病劑治療之後的臨床結果。所做的評估包括臨床嚴重度及藥物耐受度等。治療開始到中斷的時間以Kaplan-Meier方法來分析。結果:台灣共有300位精神分裂症病人參與本研究,多數病人參與研究時是新開始接受單一抗精神病劑的治療。雖然並未進行隨機分配,各治療分組間的基線人口學及臨床特徵並無顯著差異。在36個月的研究過程中,治療藥物的平均劑量增加且維持高比例的併用藥物。以CGI-S分數的降低為指標,許多病人在各個面向皆顯示對治療有反應。接受Olanzapine治療的病人維持藥物治療的時間,比起接受其他抗精神病劑者的時間較長,但是兩組沒有統計學上的區別。但在接受治療的第一年有顯著較多的體重增加(p=0.0129)。結論:此自然觀察研究對台灣精神分裂病人的臨床特徵及長期使用抗精神病劑的治療結果提供了重要的觀察資料。

  • 期刊
  • OpenAccess

目的:本研究以社區為基礎,主要目的是檢視高雄市次都會社區的老年憂鬱症盛行率與相關危險因子。在風險因子上,除了人口學變項外,尚包含生活品質與休閒社交因素。方法學:於某次都會區內隨機抽樣三個區域,針對全部871老年居民進行調查,以災難相關心理症狀篩檢表測量憂鬱症,以生活品質簡短量表-36(SF-36)測量生活品質,並且輔助測量基本人口學資料及休閒社交等變項。共609位(69.9%)老年人完成訪談。結果:89位(校正後盛行率14.29%)受訪老年人可能具有重鬱症。可能的憂鬱症的危險因子可能包括未受教育(aOR=2.1, 95%CI:1.0-4.2)、不良的生理(aOR=3.2, 95%CI:1.7-6.3)、心理生活品質(aOR=2.5, 95%CI:1.4-4.5)及缺乏休閒伴侶(aOR=2.2, 95%CI:1.3-3.9)。結論:本研究發現之老年憂鬱症盛行率略低於台灣其他近期研究,不良生活品質與缺乏休閒伴侶可能是憂鬱症的危險因子,針對老年族群的介入措施可將资源放在提升生活品質與休閒安排上。

  • 期刊
  • OpenAccess

目的:台灣修訂後之精神衛生法在民國97年7月4日正式施行。本研究目的在於比較嚴重病人強制住院在精神衛生法修訂前後其特徵之差異。方法:凱旋醫院為南台灣精神科教學醫院,也是高雄市公立的精神科醫院。擁有820張精神科病床,佔了高雄市精神科病床70%。我們採病例回顧方式,使用psychiatrist-ratedbattery蒐集相關症狀與基本資料分析,2008年持續七個月共146位強制住院個案。同時蒐集2007年相同時間共214位個案資料作為對照組。資料來自個案的急診病歷紀錄,包括國籍、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發病年齡、先前住院次數、強制住院次數等,由研究助理用標準表格記錄。結果:與對照組比較,精神衛生法修訂後強制住院的個案在精神症狀上有顯著差異,有較高的緊張(p=0.003),較少的活動過度(p=0.007),注意力分散(p=0.006),多疑(p=0.036),誇大(p=0.044)。暴力的部分在破壞行為有顯著差異(p=0.008),較少的言語暴力(p=0.016)。結論:精神衛生法修訂後,強制住院的人數減少為前一年的三分之二,顯示精神科醫師使用了更嚴格的或是不同的標準。透過審查會審查強制住院的流程,使得精神科醫師在強制病患住院前更謹慎。強制住院的結果需要更進一步研究來探討。

  • 期刊
  • OpenAccess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青少年嚼食檳榔的社會選擇與社會影響之兩大社會化歷程。方法:174名國中生參與歷時三個月兩波調查之縱貫性研究,調查中完成社會常模以及檳榔嚼實意圖問卷。結果:社會選擇歷程可以解釋社會常模對於嚼食意圖的影響。結論:未來可以參照此結果發展青少年嚼食檳榔行為之預防策略。

  • 期刊
  • OpenAccess

背景:更年期婦女有較高出現精神病症狀的機會。更年期或是停經後精神病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無效時,加上女性荷爾蒙可能可改善療效。病例報告:我們提出一例50歲首次出現精神病症狀的晚發型精神分裂女性個案,其精神病症狀使用3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反應並不佳,且在抗精神病藥物劑量增加之後出現明顯錐體外症候群副作用。於是我們併用Premelle2.5(conjugated estrogen 0.625+medroxyprogesterone 2.5mg)每日一顆,其精神病症狀獲得相當程度的控制與改善,並以隔日一顆與抗精神病藥合用治療兩年。在停止使用Premelle成單線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其精神病症狀再度復發;再次投與Premelle即再次獲得改善,於一年後停止使用Premelle,個案繼續以抗精神病藥維持治療,病況穩定。結論:雌激素能調節多巴胺,有類似抗精神病劑之作用,故於停經後精神病婦女為一有效之加強治療。

  • 期刊
  • OpenAccess

目的:varenicline被准許用來戒菸,但是在臨床使用上有一些個案報告產生了一些精神上的不良反應,尤其是憂鬱但不是躁症。病例報告:一位52歲的台灣男性,第一型雙向情感障礙症疾患,他在我們醫院精神科護理之家及門診規則服藥1年半,病情穩定,他在使用varenicline八天後產生明顯的躁症症狀而住精神病房,住院後停用varenicline,在停用15天後情緒趨於穩定,23天後病人出院並持續穩定的在門診規則服藥半年。結論:基於這個個案,當我們使用varenicline於第一型雙極性情感疾患個案戒菸時,必須要有一些預防性的評估及密切的追蹤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