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240.205

大專體育/Sports Research Review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採用文獻蒐整的方式,搜尋所有適應體育應用在桌球運動中的相關文獻。結果發現有22篇研究殘障桌球之文獻,均歸類於肢體障礙類,另有五篇文獻散見於智能障礙(一篇)、視覺障礙(一篇)、多重障礙(兩篇)及發展遲緩(一篇)等類別。而桌球運動對於身心障礙者具有以下好處:(一)可增強智能障礙學生左右區辨、跨越身體中線的動作能力,並提供視覺跟隨練習機會,教導其空間的觀念,增強腳步移動的能力,並讓學生學會兩人互相合作。(二)能有效提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注意力,幫助個案日常及職業功能之維持。(三)對發展協調障礙學童動作協調表現能力與熟練度均有所提升。建議國內相關機構,除應保持對於適應體育方案之推展,亦應加強適應體育相關法案之訂定。

  • 期刊

本文目的在探討紐約的舞蹈節慶如何透過街頭展演促進舞蹈為街頭藝術表現形式,而且以這種形式教育大眾有機會體驗舞蹈和慶祝舞蹈的多樣性。研究方法採跨學科研究。其中包含史料考證,深度訪談,舞蹈美學與跨文化之相關文獻探討。研究過程探討社會文化背景,組織使命與主導人物,展演形式風格,探究紐約舞蹈巡遊如何在短短的四年間日益茁壯呈現傲人成果。研究結果指出他們的行列包容各種舞蹈形式和風格、主流或非主流派別;看懂或看不懂的大眾都願意加入。定點式的舞蹈展演侷限於固定的觀眾群,透過巡遊式的展演能更積極有效的推廣舞蹈教育給普羅大眾。舞蹈節慶也促使紐約市每年贊助各式各樣的舞蹈及製造一個全城市性的舞蹈遊行及舞蹈節。研究結論發現,給專業舞蹈與休閒舞蹈下標籤的傳統思維需面對時代新趨勢而修正論點。

  • 期刊

在體育課中,當學生達到體育教師所給予的目標後,並不表示學生真的擁有足夠的體育認知,這認知可能包含情意、技能、體育相關知識。然而,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很少知道學生是如何理解課程或技能中的學習情況,故本文以國內外相關運動教育理論與文獻為基礎,分別探究現今體育課程中,如何有效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的經驗、看法以及想法,進而提供體育教師能做有效的體育教學。其有效方法有三:(一)以半結構式訪談法(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來了解學生個人對體育課的學習活動的想法,單一使用此方法,學生的回答太過簡短,且沒有回答更深入的想法;(二)畫、說與寫(draw, talk and write)來引出學生對於體育課的想法和意見,在此方法中,學生表達出情意與認知方面的結果很少;(三)藉由焦點團體訪談方式(focus groups)要求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以致從中獲得特定的資訊,但學生的回答有可能會因為太多人在場,而不敢回答他心中真正的答案。但綜合以上三種方式的運用,能有效提供學生的學習經驗。

  • 期刊

本文藉由探討1,500公尺跑相關文獻後,歸納出1,500公尺跑最理想的配速狀態可分為以下四點:(一)每圈400公尺的速度最好能夠一致;(二)前三圈的平均速度等於最後300公尺的速度;(三)第一圈與最後一圈的配速相差在1至2秒;(四)在比賽的配速大都是前慢後快,尤其在最後一圈時最為明顯。藉由分析世界大型田徑比賽男子1,500公尺跑決賽配速後,發現與探討出的理想配速狀態有些許不同的是,每個分段距離配速具有顯著差異無法達到一致性,配速變化並不會維持一定速度,最快的配速約集中在前400與後500公尺,最慢的配速則集中在中段400到800公尺之間,各分段距離的中段跑是整體當中配速最慢的一個區塊。而現今大型比賽大約從800公尺便開始進行加速衝刺的關係,比賽後半段選手的長距離加速衝刺的能力,更是比賽勝負的關鍵所在。

  • 期刊

排球運動攻擊型態在日益精進之發展下,男子排球運動演變至今已呈現為強力攻擊與短、平快球等攻擊型態之趨勢。現今女子排球所使用之單腳起跳攻擊技術已是女子排球所著重之攻擊得分技術,其攻擊成效表現亦是十分優異。單腳起跳攻擊具備移位速度快、起跳時間快以及攻擊範圍大等優勢,而男子選手在各方面表現皆比女子選手優異之情形下,將此攻擊技術應用於男子排球選手個人攻擊以及團體進攻中,應可使進攻戰術更加靈活與多變,並可提昇整體進攻成效。本文除探討男子排球選手應用單腳起跳攻擊技術之優勢外,並提出個人應用技術以及團體進攻戰術應用之建議,期可作為國內排球教練人員未來從事男子排球訓練之參考。

  • 期刊

爆發力可以說是所有競技體能中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同時也是競技運動員欲取得優異成績表現的關鍵因素。然而,許多競技運動員在發展其基礎體能時,卻只是利用一些長距離跑的訓練手段來改善心肺耐力。目前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持續性的有氧訓練對爆發性運動員可能會產生不適當的神經肌肉的適應,甚至增加過度訓練危險性,同時造成不良的動作學習環境。如果長期以這種有氧的耐力訓練方式加諸在不同競技水準的運動選手身上,可能會產生負面的訓練效果。以爆發性的運動項目而言,如果長時間從事有氧性的運動訓練或耐力訓練,不僅無法獲得預期的訓練效果,很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本文試圖整理相關的文獻,探討爆發性運動選手在實施體能訓練時可能遭遇的問題,並提出從事運動訓練時還是可以透過不同形式的訓練手段,達到競技運動員所需求的能力。

  • 期刊

統計測驗或量表的編製必須具備良好的信度、效度,為了增加測驗的穩定性,必須具備測量不變性,所謂測量不變性是指在某種程度上,測量結果不會因為不同的條件或團體而有所差異。因此在統計分析過程中,使用結構方程模式的多群組驗證式因素分析,以確定量表的穩定性。目前在體育統計運用較少,因此本文除介紹測量不變性的基本概念外,並統計2000年至2009年運用測量不變性在體育運動研究之介紹,以達未來運用測量不變性拋磚引玉之效。

  • 期刊

學齡前兒童(3-5歲)的身體活動攸關成年之後的健康,舉凡藉由骨骼肌的活動,消耗能量並產生身體運動皆可稱為身體活動。而探究學齡前兒童身體活動的方式之一為直接觀察,系統觀察工具The Observational System for Record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Preschool Version,簡稱OSRAC-P,即為觀察學齡前兒童身體活動的工具之一。本文擬透過介紹此一分類詳細的觀察工具,並結合電腦化系統觀察程式使記錄更具便利及準確性,提供幼兒專業人士或研究者的參考。

  • 期刊

人們常說:「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人生歷程大都會經歷到學習與老化過程。動作學習是獲得運動技巧的手段,在老化造成身體活動的能力喪失或受到限制,應該如何幫助老年人從事健身運動。1986年Bandura提出觀察學習的歷程,本文針對各歷程的重點,論述如何將觀察學習應用在老年族群的有氧運動。

  • 期刊

臺灣老人罹患慢性疾病原因大多數都與坐式生活型態有關,積極增加老人身體活動,達到健康促進是解決此問題最基本的策略。服務經濟世代的來臨,「服務」給人的感覺是尊貴、愉悅、人性、需求、滿意的思維方式,面對老人的健康促進策略應以「服務」取代「照顧」、了解需求,滿足需求,是各項服務被研發的動力,老人需要身體活動,發展老人的身體活動,必需以服務概念出發以增進健康,老人的健康促進策略就是積極發展身體活動的各項服務,老人的「健康促進服務」在軟、硬體設施上,以滿足老人需要的「服務」為依歸,而非「照顧因為醫療進步與餘命的延長,老人的健康照顧服務,造成國家醫療財政的重大負擔」(內政部統計處,2005)。此將是未來高齡市場的最大商機所在,也是解決高齡社會問題的最佳產品,才是真正的全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