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119.251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一個介於正常認知功能與輕度失智症之間的一種過渡階段,雖然有少部分的患者會由MCI回復到正常的認知功能,但就大部分的患者而言,這是一個會退化到失智症的高危險群。台北榮總失智症研究團隊10幾年來就失憶型MCI(amnestic MCI)進行了多項長期追蹤研究。失憶型MCI的患者的記憶力和生活功能表現,介於正常老人和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之間,海馬迴的體積和每年萎縮的速率也是介於正常老人和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之間,同時脂蛋白(Apolipoprotein)基因E第四型,也會增加失憶型MCI每年轉變成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的機率。所以整合目前國際上和我們團隊的研究成果顯示,失憶型MCI無論就認知功能、相關基因和影像學的表現,都符合極早期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表徵。在2011年公布的MCI診斷標準中,已建議將臨床上有失憶型MCI且合併有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記的患者,診斷為因阿茲海默症導致的MCI(MCI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更強調這可能就是極早期阿茲海默症。雖然目前對MCI尚未有臨床試驗證實有效的藥物治療,但仍可能經由危險因子的控制和認知功能訓練等非藥物治療來減緩其病程,以達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

  • 期刊
  • OpenAccess

阿玆海默失智症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退化性失智症,但目前無有效根治的療法。臨床上常用的藥物主要是針對改善記憶功能及生活功能或減緩其惡化,以及控制其精神症狀的藥物。本研究利用Cochrane資料庫探討自2000年至2012年止,搜尋所有關於阿茲海默失智症臨床試驗的系統性回顧之文章,分析用藥種類及治療效果,本回顧針對目前研究較多的及臨床常用的藥物治療,選取乙醯膽醶酶抑制劑,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接受器拮抗劑,血管預防性用藥,維他命製劑等作文獻回顧,探討其對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療效。另外也針對免疫療法的進展作整理。結果顯示目前最多實證研究及有正面效果的仍是乙醯膽鹼酶抑制劑,有效治療對象是輕到重度之阿茲海默失智症,其療效在於改善記憶功能,生活能力及整體印象分數,有很好的結果。NMDA接受器拮抗劑用於中重度之阿茲海默失智症,在改善記憶功能及生活能力,也有很好的結果。至於神經保護劑、血管改善用藥(如降血脂藥)、及維他命製劑則還沒有足夠多的臨床證據證實其確實有預防及緩解療程惡化的效果,這還須未來更多的研究來證實。近幾年很多臨床試驗用免疫療法,清除或減少「β類澱粉蛋白」來防治失智症,有相當不錯的進展,相信不久的未來,此種治療應該有很大的突破。

  • 期刊
  • OpenAccess

巴金森失智症和路易氏體失智症臨床特徵非常相似,包括認知功能障礙、行為異常、自律神經症狀和巴金森症候群。這2種疾病最大的差異在於臨床症狀出現的時間不同,現在以1年來區分;即認知障礙出現於錐體外徑症狀1年以後,則屬巴金森失智症,相反的如果認知障礙出現於錐體外徑症狀1年內或認知障礙出現早於錐體外徑症狀則為路易氏體失智症。病理學上兩者相同都有路易氏體積聚於皮質、邊緣系統、新皮質地區和腦幹。路易氏體失智症臨床診斷包括三大核心特徵如巴金森氏症、認知功能波動和視幻覺,以及三項建議特點,如(1)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2)嚴重的抗精神藥物敏感、(3)基底核之多巴胺載體影像吸收降低等。巴金森失智症雖然尚缺統一之共識基準,但最近已有建議之診斷標準。由於神經影像學和分子生物學的進步,對路易氏體失智症和巴金森失智症的致病機轉更加瞭解。病理變化上這兩種疾病也可伴隨著阿茲海默的病理變化如老人性斑塊,此現象使臨床症狀更具多樣性。此二種疾病的藥物治療與一般巴金森氏病和阿茲海默氏病的治療有很大的不同,需要臨床醫師更小心的鑑別診斷和使用藥物。

  • 期刊
  • OpenAccess

在無法治癒的失智症漫長的疾病過程中,患者、家屬與醫療人員面對了許多在醫療與長期照顧上的倫理議題:告不告知診斷、是否接受治療、是否繼續工作、是否有行為能力、是否檢測基因、是否作財產規劃、是否限制法律能力、是否預立醫囑等。隨著對失智症的研究與相關醫學的進步,對上述失智症有關的倫理議題也會有不同的見解,期待透過更多人對失智症倫理議題的重視與投入,同時也應該考量社會文化背景,能對相關倫理議題有共識,讓失智患者得到更完善的照顧,對患者家屬與照顧者所造成的負擔能夠減到最少。

  • 期刊
  • OpenAccess

安寧緩和醫療照護(hospice palliative care),包括安寧療護(hospice care)以及緩和醫療(Palliative medicine)兩部分。前者是一種人生及醫療哲學(社會科學),後者是一種專門緩和病症為主(非以治癒疾病為主)的專業醫學(自然科學)。所以安寧緩和醫療照護,是一種以照護末期病人為對象之醫療理念,並加以緩和醫學之專業醫療,讓病人在病程的最終階段,得以接受到既有人性化、又有科學化的醫療。對於我國失智症末期之病人而言,目前行政院衛生署已經公告全民健康保險之安寧療護,對於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住院條件,其中有兩個必要收案條件。第一個收案之必要條件為:病患或家屬同意接受安寧療護,並簽署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或同意書。第二個必要條件則為:CDR臨床失智評分量表為-末期(CDR=5)者。由於如何將安寧緩和照護運用於失智症末期病人,在我國才剛剛立法通過,多數民眾以及醫療人員並不熟悉,本文將針對此種「新興醫療」,予以詳細介紹,以就如何給予失智症末期病人實施安寧緩和醫療之理念根據與臨床實務提供參考。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是以「行動研究方法」來進行占星學探究的短文,研究中以批判心理學(radical psychology)、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所提倡的觀點先進行自我歷程的揭露-研究者對讀者、被研究者坦露自身歷程,予以檢查,而能與共同研究者(個案)、讀者站在平等的位置。本篇將從我身為「占星師」的行動者兼研究者的身分背景開始談,再進入「療遇」(encountering healing)和超心理學中的賽斯思想(Seth's data)結合。一對一談話的案例及群體∕社會實驗場-日日春的身心靈性∕幸福雜貨店的創建來說明行動者未來的定。研究者在這個實踐與反映的過程中,整理出「以『療遇(encountering healing)與支持性(supportive)對話』來進行身心靈占星工作」的觀點。研究者認為占星學這樣的學問,可以是一個重要的「容器」(container),它撐出一個支持性的空間因而產生所謂的「療效」(healing)-集體潛意識下的星空故事群,和擅長說故事的占星師,成為受創最重、傷痕累累與不堪的時期中,最好的原型子宮似的託身之所在。它讓人可以漂浮、想像、許任何願望,但沒有罪。研究者並採用新時代思想(New Age)的「賽斯」資料(Seth's data)作為靈性的基礎,並以此作為個人在占星觀點上的修正和創新。賽斯資料與研究者長期從事占卜的感覺相合,並且也引領研究者突破了占星學的瓶頸。研究目的則是試圖以原先身為西洋占卜師、後來再具備諮商與心理學研究訓練的角度,來處理長久以來在傳統論命法和宿命觀之下,所造成的「論命者」(文內亦稱「占卜師」、「師傅」)與「來問者」(文內亦以「個案」、「客人」交換使用)的詮釋權力不平衡處境,並以對話實驗室來親身實驗,試圖找出一種可能性,創造出「讓來問者透過對話過程的互動產生自發療遇,而變得相信自己、恢復動能」的情境;同時,也欲處理占卜師「總是精力耗竭、單方供應能量、被供做神來拜」的處境,期待出現一種占卜互動是「占卜師也能從個案身上得到學習與增長、互相都滋養的」;最後,期望也能處理到「如何能使占星師自身能不陷入過度專注於表層意識活動的『上下比義』狀態」,希望拓展出一種可能性是占卜師自己就能在亟需高度心智活動(讀星盤)的狀態下,與求問者共同創造或孕育一個具有療遇元素的「夢幻的孕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