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11.107

大專體育學刊/Sports & Exercise Research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在西風東漸及晚近社會的變遷下,西方女性主義的思潮及女性意識的提升對台灣社會亦不陌生,此方面的論述更可見諸於體育相關學科,如:運動媒體、運動醫學、體育教育、體育機構等等。雖然在今天的體育運動領域中,幾乎各種正式比賽項目都有女性參賽的機會,但社會大眾對其的重視性,媒體的報導呈現的角度等方面,有時卻還是無法擺脫傳統的陰影。在運動媒體方面,媒體分析者就發現媒體在報導體育運動的質與量上有「重男輕女」的現象,並指出這種現象不僅影響女性體育長遠的發展,更間接影響運動界中性別意識的製造與再製造。因此,媒體如何改進現有現象,及如何扮演其角色來促進社會大眾正視女性在運動界的地位,至今還是學界中廣泛討論的話題,本文擬以媒體中對女性運動(員)的相關報導做為主題,以旁徵博引國外論述及引用例證的方式,來探討報導中的數量、形式、角度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希望讀者在看完本文後,能對此議題有初步的瞭解,進而以批判性的角度,檢視體育運動報導中對女性的呈現角度。

  • 期刊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class instruction method on university students' volleyball overhead toss. The subjects were 111 college student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19.34.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learning groups, of which 55 were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classes, and 56 were in the mastery learning classes. The students were trained for 8 weeks with programmed schedules. Both a pre-test and a post-test questionnaire were distributed to these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learning period. The aim of these questionaires was to unveil th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class climate and any changes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score, as well as scores in the categories of teacher support, satisfaction, and recogition,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Class between the pre- and post-test reached the significance level of 0.05. 2. Compared with the Mastery Learning Class,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Clas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ost-test scores in all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teacher support, satisfaction, recogition, and the total score. The significance level also reached 0.05.

  • 期刊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內大專院校體育教師對專業進修需求、動機與阻礙因素的認知情形,同時探討其與教師個人和組織背景變項間的關係。研究者以自編的「我國大專院校體育教師專業進修需求、動機與阻礙因素調查問卷」作為資料收集之工具。以系統隨機取樣法選出415位國內大專院校體育教師作為本研究之調查對象。研究結果如下:一、絕大多數之大專體育教師(87%)自認為有專業進修的需求;具碩士學位教師進修迫切性顯著高於具博士學位者;二、較為理想的進修期程為「暑假期間」(60%),並以「週末日」(32%)較受歡迎;每次進修時間以「2-3日」(47%)較為合適;三、需求性最高的專業進修型態為「修讀學位」(67%)和參加「體育學術研討會」(66%);四、具博士學位和公立學校體育教師對「滿足期許」動機之認同情形分別顯著低於具碩士學位(含)以下和私立學校體育教師;以及五、學歷、職別、年齡、年資和任職學校屬性等背景變項分別對一項或多項進修阻礙因素的認同情形有顯著的影響。

  • 期刊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瞭解台灣地區高級中學體育教師之專業表現,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由高級中學校長293人評鑑體育教師之專業表現,研究工具為自編之高級中學體育教師專業表現評鑑量表,資料分析的方法為平均數及標準差,研究結果:一、高中體育教師專業表現之內涵,擁有「行政因素」、「教學因素」、「衣著與體適能因素」及「運動傷害急救與體育研習因素」等4個主因素及27個項目。二、高級中學體育教師在「衣著與體適能因素」獲得高度肯定,在另外三個因素也獲得大致同意。三、在行政因素中,體育教師在「能參與社區服務」及「具有行政文書處理能力」需再加強。四、在教學因素中,體育教師在「能於課中善用教學媒體」、「能運用多元評量方式,瞭解學生學習情形」、「能於課中運用合適之教學法教學」、「能反省自己之教學」、「能於課前擬定完整合適之教學大綱」及「能不斷進修,以提升教學專業知能」需再加強。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淡水地區三所大專院校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的差異情形,及與幸福感的相關程度。以淡江大學、真理大學、聖約翰技術學院等三校四年制日間部學生為對象,採問卷調查法,經分層隨機抽取2,110人,回收有效問卷1,694份,回收率為80.3%。依研究目的,採描述統計、項目分析、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法事後比較、積差相關考驗、迴歸分析等,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獲致結論如下:一、淡水地區大學生中,淡江大學其身體活動參與量傾向中、高度費力,而聖約翰技術學院和真理大學較傾向輕度費力或坐式生活。二、很喜歡參與休閒運動的學生,以聖約翰技術學院的22.1%最高;另不喜歡者,以真理大學的12.5%較高,並達顯著差異。三、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的意義體驗,以「生理價值」構面的體驗最高,且在「社交探索」與「自我實現」兩構面上,淡江大學和聖約翰技術學院分別大於真理大學,並達到顯著差異。四、學生參與休閒運動在自覺勝任能力,以淡江大學最高,且大於真理大學,並達顯著差異。五、學生參與休閒運動以「個人責任」的阻礙最高,而各校在「身心方面」、「休閒資源」、「個人責任」等三阻礙構面上,並沒有差異。六、學生對幸福感傾向於正面態度,但程度不強。另淡江大學在「人際適應」、「自主性」、「自我接受」等層面上均有較強的態度,且在「自我接受」構面上大於真理大學並達顯著差異。七、學生參與休閒運動對整體幸福感,在生理價值、社交探索、自我實現、勝任能力、熟練能力、喜歡程度等變項呈正相關;另在身心方面、休閒資源等阻礙變項呈負相關。八、學生整體幸福感的預測情形,在熟練能力、勝任能力、自我實現、身心方面阻礙、個人責任阻礙等變項達顯著水準,共有五個變項可以預測幸福感,聯合預測力達19%。

  • 期刊

本研究欲了解職棒現場球迷之涉入程度(involvement)對球場設施環境與服務品質需求的影響。許多研究指出,球場設施環境與服務品質是影響觀眾到現場看球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之架構是以Wakefield和Sloan (1996)提出之運動設施相度(Sportscape)及Josiam (1998)提出的個人涉入量表(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 PII)為主,研究對象為中華職棒14年總冠軍賽第五場及第六場之現場觀眾,共573名,以「職棒球迷對球場設施環境與服務品質需求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和雙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一)高度涉入的球迷對球場設施環境與服務品質需求依序為球賽現場氣氛、交通便利及停車方便;中度涉入的球迷為球賽現場氣氛、門票價格及購票方式,(二)主場球迷與客場球迷的涉入程度沒有差異,(三)主客場球迷對於球場設施環境與服務品質需求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及(四)比較不同支持的球隊與不同球場的觀眾對球場設施環境與服務品質的需求:「交通便利」、「購票方便性」,天母球場球迷的需求高於澄清湖球場的球迷;「停車方便」、「球場促銷活動」、「球場景觀設計」及「球場大螢幕」,澄清湖球場的球迷高於天母球場的球迷,在統計分析上達顯著差異。從本研究得知,職棒現場球迷對球場設施環境與服務品質的需求相當高;而實務的應用面來說,職業棒球的經營者可從本研究得知,設施維護的投資及服務品質的提升,應可以為職業棒球之經營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

  • 期刊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是:一、瞭解大專院校排球運動員賽前心理技能之現況。二、探討不同基本變項之排球運動員賽前心理技能之差異情形。本研究以修訂之排球運動員心理技能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參加91學年度大專院校男子排球聯賽第㆒級A組複賽運動員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方式抽取120受試者,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08份(90%),經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本研究各項問題之考驗後,所得結論如下:(一)91學年度大專院校男子排球聯賽第一級A組複賽運動員臨場心理技能屬於中上較佳水準,全體運動員心理技能表現最高依序為「可教導性」、「壓力處理與逆境調適」、「自信心」、「動機」、「專注」。(二)不同比賽位置排球運動員賽前心理技能表現間皆沒有差異存在;固定先發型排球運動員賽前的「壓力處理與逆境調適」及「自信心」心理技能的表現優於替補型排球運動員;國家級排球運動員對於比賽中的專注力優於縣市級排球運動員。

  • 期刊

本研究之目的:一、比較原住民與非原住民選手的運動目標取向、運動動機及知覺成功信念之差異;二、探討選手的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動機及知覺成功信念之相關。統計方法為獨立樣本t考驗與皮爾遜積差相關。受試對象為中華職棒聯盟與那魯灣職棒聯盟的選手,平均年齡為26.95±4.80歲,共計150人。受試者在非比賽期間填寫運動目標取向量表、運動動機量表及知覺成功信念量表。研究結果顯示:一、原住民選手的外在動機顯著高於非原住民選手。二、不論原住民或是非原住民選手的運動目標取向均與運動動機及知覺成功信念有顯著相關。

  • 期刊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國從事高爾夫運動的球友其運動目標取向與自覺能力、運動動機對運動表現及其相關情形,首先經由文獻探討有關目標取向與自覺能力、運動動機表現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再以自編「高爾夫球友的運動目標取向與自覺能力、運動動機對運動表現之影響問卷」,抽樣調查國內500位球友,採描述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和徑路分析等統計方法。研究發現如下:一、高爾夫球友之運動表現與自覺能力呈顯著正相關。二、高爾夫球友的低自覺能力和內在動機呈顯著正相關。三、擁有高自覺能力的高爾夫球友會有較佳的運動表現。四、運動表現(差點)的評估可由「技術水準」、「無動機」、「內在動機」、「高自覺能力」及「球齡」等五個變項來預測,可解釋運動表現(差點)評估總變異量的41.7%。五、由所有徑路來看,其中以自覺能力透過自我取向目標對運動表現影響最大(Beta=0.43)。

  • 期刊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女子體操選手的體重期望落差、實際體型與期望體型,以及身體形象知覺與飲食態度的差異和相關。本研究以92年全運會55位女子體操選手為受試對象,平均年齡為15.93±3.66歲。本研究使用「個人的基本資料問卷」、「身體形象量表」、「飲食態度量表」等三種研究工具,經描述統計、卡方檢定(χ^2)、獨立樣本t考驗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所得結果如下:一、女子體操選手有著明顯的體重期望落差,且實際體型與期望體型具有顯著差異。二、韻律體操選手對瘦的渴望高於競技體操選手。三、競技體操選手與韻律體操選手的身體形象知覺沒有顯著差異,但兩者對自己的身體形象皆不滿意。四、競技體操選手與韻律體操選手的飲食態度沒有顯著差異,但兩組體操選手有著明顯的飲食失常。五、女子體操選手的身體形象知覺與飲食態度沒有相關。本研究發現大抵支持過去相關文獻,但女子體操選手的身體形象知覺與飲食態度沒有相關,不支持Garner、Garfinkel和Bonato(1987)預測,但支持Walsh、Speed和Morris(2003)及Zigler、Khoo、Sherrb、Nelson、Larson和Drewnowski(1998)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