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73.35

大專體育學刊/Sports & Exercise Research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中國武術在攻防意識較弱的當代思維下,已漸漸將攻防意識的呈現轉化為一種美學思維,而中國武術所重視之陰陽、剛柔、開合、起落、化轉等特點,亦都成為一種獨特美學特徵,這等美學特徵造就中國武術的藝術基因。對於中國武術的美學研究,理應結合東西方的美學理論綜合論述,以期研究結果符合現代文化融合的風潮。當然,中國武術源於中國,故應對中國傳統美學做深刻的切入,再輔以當代西方的思維觀念,歸結出中國武術的美學特徵。研究中國武術的美學特性,應從其中國武術美學的基本問題進行思維結構,然後再依其內容所衍生關聯進行美學的分析。因此,我們有必要經由相關文獻的推理論證,對中國武術美學的核心、基本要素與基本特徵等。本文研究總結出:中國武術美學的基本核心是做為主體的「人」與做為客體對象的「武術」;中國武術美學的基本要素是做為內在要素的「觀念」、「體驗」以及做為外在要素的「反應」、「回饋」;中國武術的美學特徵是「虛實」、「意形」、「節奏」與「剛柔」等四項。中國武術美學之基本要素反映了其基本範疇之間的邏輯序列與層次,此其本要素體現了理論與事實,邏輯與規律的一致性。這是一種哲學思維的藝術。

  • 期刊

本文從兩岸政治情勢與互動策略,分析兩岸體育交流的發展與限制,提出對未來交流的建議。綜觀兩岸體育交流的軌跡,可分為非開放期、台灣單向期、兩岸雙向期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分曲線交流期(1981.3-1987.11)與單向潛交流期(1987.11-1988.12),第二階段可分民間單向交流期(1988.12-1989.4)與準單向交流期(1989.4-1992.9),第三階段迄今僅發展至準雙向交流期(1992.9)。就非開放期之研究,發現兩岸體育交流的演變,實與彼此政治情勢與互動策略息息相關,更受交流目的層面高低的影響。主要推力:就中國言,是將「奧會模式」作為體現「一國兩制」的樣版,因此一手誘引、一手逼迫台灣進行交流;就台灣言,教育「祖國化」、經濟自由化與民主轉型,所形成的中國情結、社會活力及民意導向,迫使台灣開放。主要阻力:就中國言,一因擔心叛逃而懼開放,又因堅持一國兩制而難建立互信;就台灣言,一因「三不政策」的堅持,又因對中國外交孤立、矮化台灣等作為的不安全感。建議應本理性、對等、互惠、合作為原則,視「奧會模式」為兩岸建立互信的平台,相互協助申辦理國際賽會,並為相關議題積極展開對話。

  • 期刊

本研究旨在分並建構台灣地區體育教師專業評鑑的理論與內涵,藉而研擬體育教師評鑑指標,以期能提供學校及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在擬定政策與報行之參考。本研究採文獻分析、德懷術及層級分析三種方式,先依文獻分析結果,以自編之「體育教師專業評鑑指標問卷」為調查工具,邀請體育及教育專業相關議題上具有實務及理論之學者或專家為對象,採專家德懷術進行分析,藉以界定各項指標項目,並進一步建構指標之相對權重,獲致以下結論:體育教師評鑑指標含有課程發展、教學表現、行政溝通與課外活動、教學活動與輔助知能、教學評量及專業精神等六項因素,共有40項指標項目,可供選用;指標因素經加權後,所獲權重依序為專業精神、教學表現、教學評量、課程發展、教學與活動輔助知能、行政溝通與課外活動;本研究所建構的體育教師專業評鑑指標,應參酌實際學校現場情境考量,方能讓本評鑑指標更為適切。

  • 期刊

從價值的觀點看運動,它不僅是個體身心發展的重要介質,同時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之一。而透過學校體育教學的實踐,是發揮運動最高價值的最佳途徑,由此可知體育教師的角色重要性。尤其,大專體育教師,除體育教學的職責外,透過禍深的體育學術研究與實際的社會服務行動,其角色功能對運動文化的傳承實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存在。然近來在教育改革浪潮下,大專院校體育教師的工作與角色身分面臨諸多艱鉅挑戰。由於改革衝擊,不僅讓人好奇於究竟在我們的社會裡,大專院校體育師是處於什麼位置?這些都是本研究的旨趣所在。本研究以郵寄問卷調查為方法,經判斷取樣後在全國北、中、南、東四地區,共選出23所公私立大專院校,以自編之「大專院校體育教師之社會階層調查問卷」蒐集資料。共寄出400問卷,回收285份(佔71.25%),經整理得有效問卷222份。資料以SPSS視窗10.0英文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包括:百分比、項目分析、因素分析。研究結果討論後作成以下結論:一、從職業聲望、教育水準與經濟收入三面向的綜合分析,大專院校體育教師是屬於高社會地位的社校體育教師根據「工作職權」與「社經地位」兩個因素定位自身所屬的階級。

  • 期刊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ces of the factors that effedct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sel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alsses at Hsin Wu Colleg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669 fourth and fifth-grade students of the five-year junior college program at Hsin Wu College. A ”Scale Chart for Measuring Sudent Satisfaction with sel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at Ming Hsin College” compiled by Yun-rong Liao (2001) was used as measurement tool. The t-test aw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 and grades on the sel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repeated measuremen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el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1) there was a gender difference of satisfaction with such factors as teaching facil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peer interation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p<.5); in particular, male students showed greater satisfaction than female students; 2)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 on the factor of peer interaction, the fourth-grade students had greater satisfaction than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p<.5);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election of specific physical education for each factor.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學制技職生參與休閒運動的差異情形。採問卷調查法,對象為聖約翰(新埔)技術學院四年制學生,經分層隨機取樣940人,回收有效問卷789份(回收率83.9%)。依研究目的,採描述統計、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積差相關考驗、t檢定、卡方檢定、迴歸分析等,進行資料分析,茲將研究結果分析如下:一、技職生休閒運動參與習慣以「偶而為之」為主;另進修部學生對「休閒資訊」的需求較殷切。二、進修部學生休閒運動的效益訒知高於日間部學生,並在「身心效益」和「社會學習」構面上,達顯著差異。三、日間部學生在「外在資源」、「個人知覺」構面上,自覺阻礙大於進俢部學生,另進修部學生在其他因素構面的阻礙均大於日間部,尤其在「個人責任」因素構面上,達顯著差異。四、技職生參與休閒運動程度如學制、花費、重要性、社會學習有正相關;和性別、運動經驗、設施環境阻礙、休閒資訊阻礙呈負相關,並均達顯著水準。五、技職生參與休閒運動程度的預測情形,在性別、重要性、設施環境、運動花費、運動經驗、社會學習、自我教育、休閒資訊等變項達顯著水準,亦即有八個變項可以預測參與程度,聯合預測力達14.2%。

  • 期刊

國際事件行銷集團(International Events Group; IEG)指出,2001年全球花在贊助的費用,已由1989年的23億美元提升到246億美元,相較於1984年的20億元,已成長了12倍之多。贊助已被視為是企業行銷組合的要素,尤其,運過運動贊助行銷,其效果遠較傳統行銷方式來的遠大。而本研究旨在瞭解企業透過運動賽會贊助其贊助效果如何?研究對象為90年全國運動會、91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91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的現場觀眾共1421名。並以「運動賽會贊助效果訮估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實際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經分析討論後結論如下:一、所有受試者對企業贊助運動賽會的三個贊助效果構面,均有相當高的認同度,尤期在「賽會認同」的構面上高達八成六;對「企業形象知名度認同」構面上亦達六成五;此外在「購買意圖」構面上則達五成,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二、受試因性別、年收入、以及職業類別的不同,會影響其在「購買意圖」構面上的認同程度。三、受試者在「企業形象知名度認同」構面的認同情形,會因其學歷、職業、以及觀賞賽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 期刊

本研究的目的為:一、探討運動員在面對不同實力競爭對手時,目標涉入的動態變化。二、探討不同能力知覺的運動員在不同競賽情境中,目標涉入的動態變化。本研究以參加民國92年全國運動會保齡球項目之男、女選手共197名為本研究的受試者。以分析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驗證。獲得結果如下:一、運動員在面對不同實力對手時,目標涉入之動態變化情形的差異達顯著水準。二、運動員的工作涉入在不同能力知覺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三、運動員的自我涉入在不同競賽情境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四、運動員的能力知覺和不同競賽情境之交互作用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 期刊

成就目標理論(Dweck&Leggett, 1988; Nicholls, 1989)強調特質目標取向和知覺動機氣候等兩種動機結構會交互影響個人在成就情境中所採用的行動目標;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考驗特質目標取向與知覺動機氣候對目標涉入之預測力以及交互作用的影響。研究對象為171名來自中華民國16所中學手球校隊的男子選手,平均年齡為16歲,皆自願完成填寫一組測量特質目標取向、知覺動機氣候和目標涉入等問卷。經由調節階層迴歸分析,結果發現一、知覺精熟氣候對工作涉入的預測力高過特質目標取向,而知覺表現氣候對自我涉入的預測力也高過特質目標取向。二、特質目標取向和知覺動機氣候在預測目標涉入具有明顯的交互作用。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認為當依變項是偏向情境參照和準狀態的屬性,知覺動機氣候會有較大的影響力;再者,高知覺精熟氣候會增添高工作取向與低工作取向與的工作涉入,同時它也會削弱高自我取向的自我涉入。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運動員滿意度與團隊支持是否影響校隊選手所屬代表隊的團隊承諾、團隊凝聚力、離隊傾向與練習表現,以建立一個有助於大專乙組游泳團隊管理之結構模式。本研究以91年全國大專運動會游泳選手為研究對象,總計發出問卷647份,回收有效問卷363份,回收率為56.1%;以運動員滿意度量表、團隊支持量表、團隊承諾量表、團隊凝聚力量表、離隊傾向量表與練習表現量表為工具,所得資料經過LISREL 8.50統計分析發現:一、運動員滿意度對團隊承諾與團隊凝聚力有顯著的影響力,但與離隊傾向和練習表現之間的關係並不顯著。二、團隊支持僅能有效的預測團隊承諾。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校隊指導老師或教練未來在團隊管理及研究發展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