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41.187

大專體育學刊/Sports & Exercise Research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劉大任(1939-)是文壇健將,亦是台灣運動文學的開路先鋒。本研究採以質性分析,據其文學著作及其他相關文獻為證,探討劉大任的運動價值觀,而予以中立之評價。分析劉大任的運動價值觀有四點,分別為:運動員的根本定義在面對挑戰,運動員價值在於自我實現,運動要超越民族主義,以及運動是人生的寫照。而運動價值觀的實踐,則表現在個人運動精神的實踐、中國人的運動文化之批判,及運動文學創作(尤其是《強悍而美麗》一書)中,得以一窺究竟。總結以上,劉大任的運動價值觀及其實踐上,堪為「運動家」典範,其觀點雖未能全面,但對於傳統文學之突破,帶給運動文學創作者之影響甚鉅,而運動的價值觀點和實踐,則對於體育運動之人文貢獻良多,至此,吾人均予以高度之正面評價。

  • 期刊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不同訊息回饋策略在合作學習的情境下對運動技能學習成效與互動行為的影響。以國中學生共4班120名為實驗對象,以前測成績區分為高能力或低能力學生,受試者完成合作學習訓練後,並以隨機方式指派受試者進入不同組別進行實驗。研究方法為實驗研究法採3×2因子設計。本研究工具包括電腦影像、互動行為量表及技能評量等工具,另外,為了分析小組的學生不同之能力在合作行為之互動關係,實際進行行為觀察,蒐集現場教學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無論是在教師口語回饋或電腦視覺影像回饋的教學下,皆比沒有教學回饋下更有效益。對能力高的學生言,教師口語教學回饋對學生的學習效益有較佳的影響。然而,對能力低的學生言,教師口語回饋或電腦視覺的教學回饋,並無顯著的差異。最後,在預測學習成就與互動行為的關係上,研究結果顯示『提供解釋技能問題』,『給對方建議方向』,『具有正面的社交行為』與『具有快樂學習氣氛』在互動學習成就上有很強的顯著相關。研究結論發現『具有快樂學習氣氛』最具顯著成效,建議未來教師的一項重要考量因素。

  • 期刊

為檢討學生普遍運動不足問題,瞭解處在學校體育第一線的體育教師對於養成學生運動習慣的想法,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高中階段養成學生運動習慣的策略,以解決學生普遍運動不足的問題。方法:以開放性問卷為研究工具,電子郵件為資料蒐集方式,471位高中體育教師為研究參與對象,所得資料在內容分析之後以描述統計加以呈現。結果發現:一、養成學生運動習慣的可行策略包括教學策略運用、政策制定與執行、體適能促進方案、多元課後運動規劃、運動觀念建立、校內體育活動安排,以及場地設備支援;二、推展這些策略的預期阻礙包括升學導向價值觀、學生配合不易、行政配合不易、場地設備資源不足、時間相互排擠、經費資源拮据,以及教學實施不易;三、克服阻礙的因應對策包括運用教學策略、建立運動觀念、制定法源依據、行政資源配合、支援場地器材,以及編列經費預算。結論如下:高比例的教師認為教學策略運用是養成學生運動習慣的可行策略,升學導向價值觀是高中階段運動推展的預期阻礙,而善用教學策略仍被教師視為克服阻礙的因應對策。

  • 期刊

本研究立意於研發一套能由使用者任意輸入研究所需觀察類目之開放性觀察系統電腦程式,期使能因使用的便利性而激發更多使用者願意採用系統觀察法來研究運動教育領域中的諸多課題。本研究採用體育有效學習時間觀察系統,ALT-PE(Academic Learning Time-Physical Education, 1982 revision)為本研究之比較樣本,其觀察焦點集中於學生投入程度和班級情境,這是最廣泛被使用的時間樣本觀察系統。研究先期採演進式雛型模式進行系統開發與評估,在程式雛型定版後,一方面透過設計者自我省思來不斷的改進各項介面功能性,以確立本系統技術層面之完備;另外,以問卷調查收集試用者的回饋與意見;更重要的是實地以傳統紙筆記錄法加以比較本程式之運作效能,再以前後比對記錄時間的方式來了解箇中差異性為何。本研究獲致研究成果如下:一、相較於傳統紙筆記錄方法,本系統程式能有效縮短觀察記錄及計算之時間。二、本系統程式之數位播放功能可以改善以往系統觀察研究誤差值過大與記錄方法過於複雜的限制。三、本系統程式觀察程式為一有效率之系統觀察研究工具。

  • 期刊

本研究之目的在以經濟學上的生產理論,來探討第四季超級籃球聯賽各球隊的生產函數,利用Farrell(1957)提出的邊界生產函數與Richmond(1974)的估計方法,進行各球隊潛力與生產效率的衡量,並與實際的戰績排名做一比較。研究結果指出:各球隊生產函數模型之解釋力均達顯著,顯示模型中各投入變數的配置適當,其中以兩分球與三分球投籃命中率為各球隊之產出影響最主要的正向來源。籃板與助攻對部分球隊而言,也是重要的正向因素。失誤與犯規對產出則有相當大的負面效果,影響程度有時甚至高於三分球命中率。其次,在生產效率上,各球隊的效率值均很高,符合運動競賽高度競爭的特性,在各球隊差異不大的情形下,真正影響球隊表現的關鍵,即為球隊的邊界產出(潛力)。球隊的邊界產出,又決定於球員的組成與球隊教練的執教風格,尋求合適的球員與教練,成為球隊的重要課題。球隊可以參考生產函數所帶來的訊息,針對能有效提昇產出的投入要素,經由球隊的訓練內容、招攬球員或改變球隊的球風,來達成提昇產出的目的。最後,各球隊估計產出之排名高低與實際戰績排名之間達顯著相關,兩者具有相當的一致性,顯示此估計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 期刊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探討休閒網球運動者運動熱情與運動依賴之相關,以及不同程度的運動依賴者在調和式熱情與強迫式熱情上的差異情形。本研究參與者為來自台北市多個網球俱樂部的網球健身運動者103人,其中包括男性81人,女性22人,平均年齡為43.82歲,平均球齡為14.26年,平均一週從事網球運動3.79次。研究方法採用調查法,經參與者填寫同意書後,請參與者填寫一份量表,測量參與者對網球的運動熱情與對網球運動的依賴程度。研究結果顯示:1.運動依賴的總分與兩種熱情都有顯著的正相關,但是與強迫式熱情的相關較高。2.不同程度的運動依賴者在強迫式熱情上有顯著差異,但在調和式熱情上則沒有。高運動依賴組在強迫式熱情上的得分高於低依賴組。結論:休閒網球運動者的強迫式熱情與調合式熱情均與運動依賴有正向的關聯,其中,強迫式熱情與運動依賴的關連性較高。

  • 期刊

藉由不同的認知策略早已被應用於提升耐力運動的成績表現,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關聯式與非關聯式思維在耐力長跑的成績表現、心跳率與RPE的影響。本研究以10位非優秀長跑男性大學學生為對象(年齡=22.3±1.45歲;身高=174.78±4.36公分;體重=67.89±5.37公斤),參與者在胸部裝置Polar Vantage XL型無線心跳監視器,分別採用關聯式思維與非關聯式思維在電動跑步機進行耐力長跑測驗,並且隨著運動強度增加來收集參與者心跳數、RPE值與耐力跑步的時間等參數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一、採用非關聯式思維在耐力長跑時間顯著的比關聯式思維為持久。二、採用關聯式思維與非關聯式思維在耐力長跑的心跳數方面沒有差異。三、採用非關聯式思維在耐力長跑過程中參與者對自覺努力度(RPE)顯著低於關聯式思維。本研究結論:跑步者所採用的認知策略和自覺努力度,確實在耐力長跑成績表現有影響;除此之外,跑步者本身的運動水準、跑步的場地與跑步的運動強度,也都有可能影響其不同的認知策略偏好。

  • 期刊

研究跳遠運動的人都聽過這樣的故事:古希臘運動員Phayllos在五項運動中跳遠成績55呎(16.28 公尺),鐵餅成績95呎。這樣的傳說一直是研究者經常引用的歷史。然而這樣的成績是否屬實?又或者有其他的運動模式,而異於我們今日所熟知的跳遠?古代文物遺蹟顯示跳遠選手必須手持重物跳遠,而增加身體重量如何能有優異之成績表現?這個有趣的問題值得進行深入的探究。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收集佐證資料、考據現代科學介入之相關文獻,並透過運動生物力學,探討雙手負重對立定跳遠之影響。研究對象是8名平均身高175.1公分之體育系學生,實驗儀器是一台Redlake高速攝影機(125Hz)和一台Kistler測力板(1,250Hz)同步收集受試者的運動生物力學資料。影片資料先運用Butterworth 4(上標 th)-order Zero Lag Digital進行資料修勻之後,再運用Dempster(1955)人體肢段參數,結合本實驗所需之參數利用Kwon 3D影像分析軟體以及Kwon GRF測力板資料分析軟體,進行討論。經實驗後發現手部負重能延長推蹬期,增大推蹬期的水平衝量,且增加落地距離;然而在空中飛程、起跳重心垂直速度、起跳與落地重心高度差,卻因負重而減少;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適當負重之後立定跳遠成績有較佳的趨勢,但未達統計上之顯著水準。結論:手持適當重物進行立定跳遠有增加跳遠距離之趨勢。

  • 期刊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跳後踢在踢擊過程中,軀幹扭轉與攻擊腳關節屈伸之間的關係,並找出一個最佳的帶動模式。六名大專甲組男子跆拳道選手(年齡:21.2±2.3歲;身高:180.8±4.7公分;體重:80.7±11.6公斤)為受試對象。兩台Redlake攝影機(60Hz)擷取跳後踢動作,利用Kwon 3D動作分析軟體,進行動作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於攻擊期中,上軀幹或下軀幹會有反向旋轉的現象;當攻擊腳踢擊沙袋時,髖關節與膝關節皆會繼續伸展。於騰空踢擊期,皆由上軀幹帶動下軀幹旋轉;於攻擊期,上軀幹或下軀幹的反向旋轉,主要是使身體保持平衡。在攻擊期中,髖關節與膝關節是持續伸展,相對於膝關節,髖關節角速度先出現峰值,讓膝關節伸展以攻擊目標,其攻擊的力量達到最大效益。透過軀幹扭轉之型態與攻擊腳關節屈伸的分析,可知當蹬地躍起後,由上軀幹、下軀幹、髖關節至膝關節依序帶動,此一軀幹與下肢的帶動,為本研究跳後踢之最佳帶動模式。

  • 期刊

過去的研究顯示部分羽球選手都曾發生阿基里斯腱(Achilles tendon)的傷害,但其中的機轉並不清楚。本研究以6位羽球校隊之選手為對象,以Mega Speed MS1000高速攝影機,取樣頻率500Hz 及AMTI BP400600測力板,取樣頻率1,000Hz同步記錄前跨步、前大跨步、輕跳前跨與輕跳後退動作的運動學及動力學參數,並以逆動力學(inverse dynamics)的方式計算阿基里斯腱力,藉此探討傷害發生的原因。結果發現前述四個動作中,最大阿基里斯腱受力分別為3,920、4,560、4,268、4,160N,且發生的時間點多在踝關節由背屈轉為蹠屈時。這樣的動作在羽球中是常見的,也因此羽球選手之阿基里斯腱常需承受較大力量,而提高發生傷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