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193.158

大專體育學刊/Sports & Exercise Research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目的:進行國內出版的體育學術期刊學術水準之評比。研究方法:以近五年(2003-2007)出版之體育學術期刊,每期刊登體育學術論文二篇以上為納入標準,以過去六年內曾擔任國科會教育學門體育學領域專題研究計畫主持人之體育學者為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方式,建立體育學者對各期刊之主觀評價指標,並透過將納入評比之期刊引用文獻進行內容分析,計算各期刊相互引用次數,建立客觀引用指標。再將此二指標合併計算期刊評比總分,將各期刊總分以群落分析進行分級。結果:符合體育學術期刊納入標準者計有25本,問卷調查回收145份,回收率62.77%。群落分析共將體育學術期刊分成三級,第一級有5本,第二級13本,第三級7本。大專體育學刊、體育學報、台灣運動心理學報、中華體育、以及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在此次評比中被列為第一級期刊。結論:此次期刊評比之分級結果顯示國內體育學術期刊之發展已逐步趨近國際體育學術期刊,亦即朝著單一領域期刊更受重視的趨勢發展,這可以從此次評比結果看到除了傳統之大專體育學刊、體育學報與中華體育等三大綜合性期刊之評比維持較高等級之外,像台灣運動心理學報與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也獲得高度評價,是否其他單領域期刊在未來的評比也會更受重視?是一個值得未來持續追蹤研究的問題。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原大學體育館使用者之需求評估,運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 AHP),參考林國棟對於運動設施的分類,建立層級架構及評估準則,同時探討使用者對於中原大學體育館設施需求構面的影響要素。本文透過問卷調查法,瞭解使用者之需求,將問卷分為教師問卷與學生問卷,兩者共選取50人為研究對象。其後求得各評估準則之權重,擬定出中原大學體育館規劃與服務之優先順序。研究結果顯示在構面上,權重最高的是與運動有直接關連的「主體設施」;在屬性上,教師與學生的需求則有不同差異,教師需求的屬性層面上最高者依序為「羽球設施」、「桌球設施」、「排球設施」,而學生則為「籃球設施」、「排球設施」、「衛生設備」。建議學校應針對使用者認為最需要的部分加以改進,例如在學校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學校可以爭取相關單位經費的補助或是以BOT等方式興建「羽球館」,來滿足教師的需求。在進行運動館空間的規劃時,對於學生「籃球設施」、「排球設施」的需求應優先考量。此外在體育館的衛生、器材及醫療等相關設備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建議學校平時應加強衛生及醫療設施,並確保器材設施之完善,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 期刊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評估WTA職業網球選手的比賽績效,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以其CRS模式及VRS模式分別計算網球選手在總效率、技術效率及規模效率的效率值和相關資料。本研究引用WTA官方網站的一項投入指標-「比賽項數」及五項產出指標-「累積獎金」、「室內賽盤勝率」、「戶外賽盤勝率」、「搶七勝率」及「三盤比賽的勝率」做為評估選手績效之指標。接受評估之選手有50位,其中具有總效率的選手有4位,具有技術效率者有11位,具有規模效率者有5位。影響選手績效表現的重要指標是「室內賽盤勝率」及「三盤比賽的勝率」兩指標。另外,發現兩位選手可做為其餘選手改善自身績效時的學習典範。最後,網球項目的績效評估處於剛起步階段,本研究之評估結果可提供一個例證,冀希可以引發更多之相關研究,以帶給個別選手及國家網球水準的正向提升及發展。

  • 期刊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大學運動員的運動目標取向和團隊規範對運動員精神的影響。本研究以329名大學運動員為研究對象(男223名、女116名)。本研究使用的工具有運動目標取向量表、團隊規範量表和運動員精神量表。所得資料以階層迴歸分析加以驗證。研究結果如下:一、工作取向與團隊規範對運動員精神有交互作用影響,且工作取向可正面影響運動員精神。二、自我取向無法預測運動員精神,但是團隊規範會負向影響運動員精神。三、社會取向可正面影響運動員精神。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教練在實務上的參考,利用塑造大學運動員的工作取向與社會取向特質,並避免營造攻擊與欺騙的團隊規範,將可提升運動員精神的發展。

  • 期刊

目的:探討影響武術散手選手技能能力的相關因素,觀察散手技能結構的順序。方法:本研究的受試者,為持續接受3年以上正規訓練的22名高中男子散手選手,同意接受參照散手技能特徵,佐以專家建議而編製之14項測驗。採取間隔1日之重測方式;每日分為3組(5項、4項、4項;7人、7人、8人)循環施測,組間至少休息15分鐘,受試者每項測驗至少間隔5分鐘,唯800公尺最後統一施測。以因素分析之主成份最大變異法篩選相關因素。結果:取出4個因素,因素一包括5項測驗,其特徵為動力性力量表現(變異量25.05%/共同性0.72);因素二包括5項測驗,其特徵為散手攻擊的速耐力表現(21.03%/0.71);因素三包括3項測驗,其特徵為散手特殊動力性耐力表現(17.19%/0.83);因素四僅1項測驗,其特徵為迅速的散手攻擊動作(10.63%/0.70);共有73.91%的累積變異量。結論:影響武術散手選手技能能力的相關因素,依次為「無氧運動能力」、「全身動力性力量」、「進退移步連續攻擊速耐力」與「步伐協調連續攻擊」。因此,散手技能的結構應是運動能力優先於技術,並以無氧運動能力的影響最多。

  • 期刊

目的:探討一般在學生及大學足球校隊球員在執行足球高踢動作時,在整個動作中下肢各肢段及關節的活動範圍。方法:本研究使用光學式的動作擷取系統(Vicon Motion Systems)抓取10名一般健康受測者(平均年齡25.60±1.64歲、平均身高169.40±4.17公分)及10名大學足球校隊球員(平均年齡21.50±0.71歲、平均身高172.90±6.24公分)在高踢過程中踢擊腳各肢段之關節角度。結果:在類似的發生時間,球員的大腿肢段往後擺動最大角度(-37.68±7.02°)、小腿肢段後擺最大角度(-111.03±18.70°)、足肢段後擺最大角度(-140.21±17.34°)都明顯大於一般受測者(大腿:-16.91±13.37°、小腿:-83.07±26.40°、足:-95.38±39.62°, p<0.5);高踢過程中,球員的膝關節總活動度(96.53±12.44°)與一般受測者(85.60±21.31°)並無差異,但球員的踝關節活動度(40.51±8.30°)卻大於一般受測者(33.50±7.43°, p<0.5)。論:球員會增加下肢肢段的後擺角度,以獲得較快的肢段速度。

  • 期刊

目的:探討國內優秀成棒投手的肩關節外旋與內旋、屈曲與伸展、外展與內收、肘關節屈曲與伸展、前臂旋後與旋前、腕關節屈曲與伸展之等速肌力與可投出最快球速之關係,並與國內外相關研究比較。方法:利用Biodex等速測力儀量測10位男性受測者肩、肘、前臂和腕關節在不同旋轉角速度下之向心等速肌力所能提供轉矩;另外,受測者在室內人工投手丘上以最大努力投球,利用Vicon 3D系統量測其所能投出之最快速球速。結果:只有肩關節伸展在角速度500和300°/s與球速有顯著正相關;達顯著負相關的有肘關節360°/s屈曲、腕關節150與210°/s屈曲;其餘皆無顯著相關。結論:在上肢肌力訓練上,再增加肩關節伸展方向肌力(如胸大肌、闊背肌等)可能有助於球速表現。而部分受測者可能太過著重肘、腕關節屈曲肌力之訓練,導致空有高肌力而無快球速之結果。受測者之大部分等速肌力雖顯著低於西方同層級投手,但球速相對來說卻不會低太多,可能是有其它的投球技巧(如軀幹扭轉及屈曲動作)的補償作用,值得再進一步探究。

  • 期刊

目的:探討12週減重課程介入對肥胖指標及健康體適能的影響,並且追蹤1年後有持續參加減重課程與無持續參加減重課程兩組各項指標的差異,進而探討復胖率。方法:以26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介於27.0-34.9(kg/m^2)屬於輕度與中度肥胖之女大學生為對象,經12週減重課程介入後,比較受試者減重前後肥胖指標及健康體適能指標的變化。並追蹤1年後有持續參加減重課程與無持續參加減重課程兩組,其減重前後及1年後各項指標變化,進而探討體重復胖率問題。所得數據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one-way ANOVA, repeated measures)分析減重前後及追蹤1年後各組之差異,再以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做組間差異性比較,顯著水準訂為α=<.0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升高(p<.0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升高(p<0.5),屈膝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三分鐘登階指數顯著進步。追蹤減重後1年,有持續參加組除了總膽固醇及坐姿體前彎未達顯著差異外,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及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皆顯著下降(p<0.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升高(p<0.5),屈膝仰臥起坐、三分鐘登階指數顯著進步(p<.05);而無持續參加組除了體重顯著回升及坐姿體前彎顯著退步外(p<.05),其餘項目未達顯著差異。就復胖率而言,有持續參加組7.14%低於無持續參加組的66.66%。結論:減重者確實存在高復胖率,但藉由持續參與減重課程,可有效控制體重及降低復胖率。

  • 期刊

目的:探討高強度間歇訓練及中強度連續訓練,對於葡萄糖代謝、胰島素反應及自律神經系統活性的影響。方法:受試者為16名大學男子籃球選手(年齡20.3±1.3歲、身高182.5±5.8 cm、體重77.6±7.8 kg)。訓練前受試者需接受漸增強度跑步測驗,取得2 mmol/l有氧及4 mmol/l無氧閾值速度,兩組訓練介入2週共計7次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組(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以120-140%無氧閾值速度,訓練2分鐘間隔休息1分鐘重覆7次,訓練20分鐘;中強度連續訓練組(moderate intensity training, MIT),以2 mmol/l有氧及4 mmol/l無氧閾值速度(每5分鐘變一次速度),持續跑訓練20分鐘。訓練前後,以葡萄糖耐受性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檢測血糖代謝、胰島素分泌狀況,以心率變異率檢測自律神經系統活性。結果:2週訓練後對血糖代謝的影響,HIIT在空腹血糖及OGTT第30、60及90分鐘的血糖皆無明顯影響(p>.05),其葡萄糖的IAUC訓練後無明顯差異(p>.05);MIT在空腹血糖及OGTT的第30分鐘沒有差異,而第60及90分鐘血糖則是明顯較訓練前低(p.05),兩組的胰島素IAUC也無明顯影響(p>.05)。以心跳變異率之LF/HF比值為自律神經系統活性指標,結果顯示訓練後HIIT組LF/HF比值明顯較高(p<0.5),而MIT組LF/HF比值明顯較低(p<0.5),同時較HIIT低(p<0.5)。顯示MIT訓練可增加副交感神經活性,可能因此對於葡萄糖代謝能力有較佳的改善。結論:中強度運動可改善葡萄糖代謝能力,同時可增加副交感神經活性,平衡自律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