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65.246

北市醫學雜誌/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An Excelling JUMP(Journal Updating the Medical Progress)

  • Ahead-of-Print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無症狀的顯微血尿於臨床上是一個相當常見且重要的課題。許多可能的疾病均與此有關聯性。尿液測量試紙提供我們一種快速、便宜而方便的方法,用以偵測尿液中潛血的存在與否。正常情形下,尿液中紅血球之數目於每一高倍顯微鏡視野下應小於三個紅血球。而陽性的尿液測量試紙判讀結果所代表的意義可能為:1.血尿,2.血紅素尿,3.肌球蛋白尿。當我們以每一高倍顯微鏡視野下應大於三個紅血球定義為血尿時,尿液測量試紙的偵測敏感度高過90%。而其專一度則較低,代表了尿液測量試紙有較高的假陽性率。以尿液測量試紙來篩檢明顯的泌尿系統疾病的效果仍有相當程度的爭議。許多因素均會影響以尿液測量試紙測試來篩檢無症狀顯微血尿的效果及準確性。但是無論如何,以尿液測量試紙測試來篩檢血尿是合乎經濟效益的,而且建議成年人每年執行一次尿液測量試紙測試,以期早期診斷泌尿系統之癌症病變。

  • 期刊

目的:使用修訂之台灣版住院適當性評估表(T-Appropriateness Evaluation Protocol, T-AEP),檢定其信度、效度,以了解其做為篩檢急診腸胃疾病病患住院適當性工具之可用性。方法:以中部某醫學中心341接受急診照護病患(171男性;170女性)為研究對象,由二位專科醫師及二位護理師以「台灣版住院適當性評估表」判定其住院適當性,以估算急診不適當住院率,並檢測本研究工具之信度、效度及實用性。結果:不適當住院率為8.2%,其中63.2%之不適當住院原因,來自其病情可在門診接受治療;T-AEP在效度方面,k係數=0.86,95%信賴區間:0.77-0.95;信度方面,k係數=0.8;95%,信賴區間:0.69-0.92,二者均達到良好之水準。結論:證實T-AEP在篩選不適當急診住院上,為一有效且可信之工具,而分析病患不適當住院原因,可做為未來醫院品質改進的依據;本研究亦證實,原版AEP經修訂符合當地國情後,可適用於不同國家。

  • 期刊

目的:腋下臭汗症,它常引起人際及社交上的窘境。外科手術治療,以切除皮下組織或合併切除腋毛區域皮膚,是過去幾十年來治療選擇,但常併發傷口皮膚部分壞死、血腫、不好看的疤痕。以刮除合併抽脂管抽吸法來治療腋下臭汗症,已有零星報告,本研究在探討以刮除及抽脂管抽吸法治療腋下臭汗症的結果,並和其他手術方式的結果做一比較。方法:1996年7月至2002年6月6年間,302位患者(604例病灶)因腋下臭汗症在局部腫脹麻醉下,接受刮除及抽脂管抽吸手術,去除腋下頂漿腺。手術後以紗布棉墊覆蓋壓迫及膠布黏貼一天以上,去除覆蓋物後,即可淋浴,術後七天門診複診追蹤拆線,術後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及更長時間門診追蹤。結果:302位患者,全部自孩童期就已發現是溼的耳垢,所有的患者都可追蹤到家族史。患者發病年齡自9歲至18歲(平均年齡約13.8歲),手術時的年齡自10歲至55歲(平均年齡33.6歲),追蹤時間自二年至七年(平均5年7個月)。302位患者(604病灶),手術後的結果,有204位極佳,92位屬佳,3位尚可,3位為差。296位患者對手術結果滿意(滿意度98%)。部分患者覺得腋毛有較稀鬆,但沒有除毛的效果。有二病灶(2/604)傷口感染,一病灶有起水泡脫皮現象,並沒有皮瓣壞死,疤痕攣縮或疤痕增生的現象發生。302位患者(604病灶)有292位患者(585病灶)發生短暫性的變硬及凹凸不平,在保守治療後一至二個月,症狀都會緩解。結論:以刮除及抽脂管抽吸法來治療腋下臭汗症,有高成功率及低併發症發生率,術後照顧容易,可避免長期包紮覆蓋或限制兩肩活動,恢復快速,正常的腋毛分佈,不明顯的微小疤痕等優點。此種手術方式也很容易學習,可成為腋下臭汗症的標準治療方式之一。

  • 期刊

目的:因肩旋轉肌袖破裂接受手術治療患者,其術後復健成效有相當大差異。本研究藉由超音波影像的方便性,針對患者術後旋轉袖與周圍軟組織的狀態進行定期追蹤評估,期能歸納分類出復健成效與影像特徵之關聯,以作為日後復健成效評估及預測之依據。方法:收集民國92年元月至93年10月間,因旋轉袖斷裂接受手術修補且術後接受二個月以上復健之病例,研究期間約每1-2個月以超音波檢視肩關節軟組織狀態,並透過肩關節活動度與健側比較以記錄復健成效。結果:共有二十一位病例進入本研究,復健後有十人其關節活動度仍受限,復健成效好壞之超音波影像特徵最大差異在於組織層間分界消失的嚴重度。復健成效不佳者有九位(90%)分界嚴重消失,復健成效良好者則無一為重度。結論:超音波影像中組織層間分界消失現象,對於患者術後復健成效確實具有某種程度之鑑別預測之指標功效。

  • 期刊

目的:探索臺灣精神分裂病患者主要照顧者之情緒表露狀況。方法:以「診斷統計手冊第三版增訂版」(DSM-Ⅲ-R)為診斷準則,篩選出28位精神分裂病患者,以「中國人五分鐘演說樣本」(Chinese Five-Minute Speech Sample; CFMSS)評估主要照顧者。結果:10個樣本有明顯的情緒展現、或表現哭泣、哽咽或流淚,17個樣本表現出無奈及怨天尤人的想法。結論:28位主要照顧者中有20位屬於高情緒表露者,足見主要照顧者與病患間之緊張關係非常普遍,應由精神醫療團隊及早介入處理,以避免精神分裂患者復發。

  • 期刊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臺北市近年來結核病發生率趨勢及相關共生疾病分析。方法:蒐集1993-1996年臺北市立慢性病防治院公共衛生護士結核病個案管理卡,分析結核病患者及相關共生疾病之人數並計算發生率,另收集1994-2002年間,完成中心登記之結核病個案,以瞭解臺北市結核病發生之狀況及趨勢。結果:在結核病流行趨勢上,發現在研究期間各年齡層結核病發生率都呈現上升的趨勢,其中以大於65歲族群增加最為顯著,從1994年每10萬人口224.42人增加到2002年404.37人,增幅為80.2%,其次是25-34歲族群從33.97人增加到58.73人,增幅為72.9%;最有趣的發現是在較早期1994-1996年代,結核病發生率的雙峰現象並不太明顯,但到2000-2002年時結核病發生率的二個尖峰型態變得更加明顯,一個在25-34歲年齡層,另一在大於65歲年齡層。此外,研究發現2,624位結核病患者有11位(0.42%)併有愛滋病毒感染,2,841位結核病患者有482位(17.0%)併有糖尿病,1,630位結核病患者有9位(0.55%)併有紅斑性狼瘡,1,576位結核病患者有40位(2.54%)併有末期腎臟病,4,030位結核病患者有56位(1.39%)併有癌症,2,699位結核病患者有77位(2.85%)併有塵肺症。結論:臺北市結核病發生率已形成一個雙峰分佈,推估25-34歲年齡層的高峰可能受到愛滋病毒感染者的影響,而另一高峰大於65歲年齡層可能受到糖尿病、末期腎臟病、癌症及塵肺症患者的衝擊,更重要的是結核病在這些免疫缺乏的患者身上常出現不典型的臨床表現,因而造成診斷上的延遲,對疾病預後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臨床醫師,特別是在愛滋病中心、糖尿病中心、癌症中心、腎臟科及胸腔科醫師在臨床上對於這些免疫缺乏病患是否同時感染結核菌要保持高度的警覺性。另外要儘速更新臺北市結核病監測系統,適時加入HIV檢驗結果及特定危險因子等項目,以提供未來一個較佳的發生率估計資料庫並指引未來防治新方向。

  • 期刊

目的:如意金黃散為中醫常用的外用藥之一,臨床上多以酒、蜂蜜或水來調製如意金黃散藥膏,但是貼敷如意金黃散藥膏後引發皮膚過敏或接觸性皮膚炎不時發生,推測可能與調製之基質有關。本研究目的為比較三種基質(酒、蜜、水)調製之中醫外敷藥膏(如意金黃散藥膏)引發皮膚過敏之差異,藉由改變基質以減低貼敷如意金黃散藥膏引發皮膚過敏或接觸性皮膚炎之發生,進而能增加貼敷時間達到加速損傷恢復。方法:本研究以非隨機取樣方式,共計收有受試者30人,其中女性12人,男性18人,年齡介於23至62歲,平均年齡為38.40±11.20歲。用貼布試驗(Patch Test)來檢測不同基質調製的藥膏是否會對皮膚造成刺激而引發接觸性皮膚炎,以DASI(The Dyshidrotic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量表來評估藥膏所引發之接觸性皮膚炎之輕重程度。用Friedman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分別來分析三種基質(酒、蜜、水)調製之如意金黃散藥膏在做貼布試驗後48小時及72小時皮膚表面變化狀況(DASI值)之差異。結果:在貼布試驗後48小時,以蜜調製的如意金黃散藥膏之DASI值(0.00±0.00)較以酒調製的如意金黃散藥膏之DASI值(1.80±3.53)和以水調製的如意金黃散藥膏之DASI值(1.20±2.07)明顯為低(p=0.01)。在貼布試驗後72小時,以蜜調製的如意金黃散藥膏之DASI值(0.40±2.19)較以酒調製的如意金黃散藥膏之DASI值(4.00±6.60)和以水調製的如意金黃散藥膏之DASI值(3.67±7.91)明顯為低(p=0.00)。結論:根據本研究受試者特質所做出來的結果看來,以蜜調製的如意金黃散藥膏比以酒或水調製的如意金黃散藥膏較不會引發接觸性皮膚炎,這樣的結果可以提供中醫臨床外敷如意金黃散藥膏的參考。

  • 期刊

囊性水瘤是一種發生於兩歲前孩童的淋巴管異常,主要侵犯頭頸部,成人甚為罕見。本篇報告一例53歲女性因頸部腫塊,由開業醫以囊性甲狀腺腫轉介來。超音波檢查發現位於甲狀腺及頸動脈外側之囊性腫瘤,電腦斷層攝影此囊腫位於胸鎖乳突肌後側方並壓迫到內頸靜脈。手術時發現在胸鎖乳突肌下面有一含黃色液體之囊腫,壓迫並粘連到內頸靜脈,經小心剝離,將腫瘤完全切除。病理報告證實為囊性水瘤。經追蹤二年沒有復發。囊性水瘤在成人頸部囊腫,需要列入鑑別診斷。完全切除而不犧性重要構造。為治療之選擇。

  • 期刊

客體關係理論是一種有關人與人之間潛意識互動及幼時與母親互動而內化於人格中之人際模式的理論。在本文作者先就客體關係理論在團體動力上的解釋及其在治療上的運用做精要的述說,而後將其運用在一個憂鬱症團體的治療過程中,分析成員之間的互動變化。作者提到客體關係理論中的主要概念,包括克萊恩的「妄想分裂處境」與「憂鬱處境」,比昂的三個「基本假設團體」,以及溫尼科特的「足夠好的母親」以及「轉換性客體」等,並詮釋成員在團體變化過程中的心境,指出運用客體關係理論的概念於團體動力的分析及治療的原則上時,有其臨床上的適用性。並以本土的治療經驗為例指出客體關係理論亦能夠成為對本土團體在臨床治療上一種的指引,期此模式能在國內有更多的推廣。

  • 期刊

目的:探討乳癌病患在治療期間所面臨的困擾及擔憂問題。希望除為乳癌患者治療癌症外,能提供更多的協助並加強相關衛教和資訊。方法:針對2004年9月至10月間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放射腫瘤科治療之五位乳癌患者,以低結構開放性的問題來訪談病患,以探討患者所面對的困擾與擔憂問題。結果:從整理歸納訪談資料後,發現個案患病後所面臨的困擾與擔憂問題有:因治療引起的身心壓力問題、親友支持問題、日常飲食起居問題、家庭成員問題、對生存未知問題、失眠問題。結論:此次訪談發現病患在治療的過程中,要面臨手術後身體心像改變及治療帶來之身心與社交的衝擊,如此的壓力需要極大的勇氣去適應。由訪談中可發現病患在面對癌症與治療所造成的不適及渡過種種難關時,週遭親人的支持是很重要的,而醫療人員除了提供正確的治療與衛教資訊並適時給予支持及關懷,也能幫助病患面對並克服種種的困擾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