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199.243

北市醫學雜誌/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An Excelling JUMP(Journal Updating the Medical Progress)

  • Ahead-of-Print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中風後產生的痙攣(Spasticity)導致了行走能力受損,且進一步影響了日常活動的獨立性。痙攣和緩慢的行走速度(gait velocity)、不正常的步態(gait pattern)相關。注射肉毒桿菌(Botulinum toxin)為安全的治療方式,且被視為治療局部痙攣的第一選擇。此篇文獻回顧的目的為,探討肉毒桿菌治療對於中風病患下肢痙攣和步態表現方面的效果。我們搜尋了1994年到2010年的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等電子資料庫。使用的關鍵字為:痙攣(Spasticity)、中風(Stroke)、步態(Gait)和肉毒桿菌(Botulinum toxin)。納入條件包括:接受肉毒桿菌治療的成年中風病患,且研究結果需要包含步速(gait velocity)、空間性(spatial)或時間性的步態參數。共有十五篇研究納入此篇回顧,回顧結果顯示:肉毒桿菌治療可有效的降低中風病患的下肢痙攣,且增加步速與改善部份步態相關參數。另外中風病患在接受肉毒桿菌治療後,瑞佛彌動作評估(Rivermead motor assessment)與功能性行走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ies)的分數,也有改善的趨勢。

  • 期刊

成人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被認為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疾病主要特徵是血小板數目過低及黏膜出血。成人多發生在四十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病程多為慢性且需要治療;成人死亡率小於百分之五,發病機轉至今仍未明瞭,但多數認為是體內產生抗體來對抗自己的血小板,而造成血小板加速破壞所致。近來許多研究對疾病的病理學有更深的探討,因此發現新的作用機轉藥物可用來治療ITP,本文將簡介傳統治療藥物及新作用機轉藥物臨床試驗結果,提供脾臟切除治療外更多種選擇。

  • 期刊

目的:瞭解台灣民眾因藥物意外中毒在性別、年齡別及類別的流行病學特性及長期趨勢。方法:本研究以1999-2008年生命統計及全民健保住院資料,分別計算上述10年期間藥物意外中毒者在「性別」、「年齡別」與「類別」的死亡率及住院率的趨勢變化,並使用2000年世界標準人口調整年齡結構。結果:台灣在前述的10年期間藥物意外中毒死亡及住院人數分別為1,566人及22,930人。在性別方面,男性死亡率較高,而女性住院率較高。在年齡部分,死亡及住院的高危險群分別為壯年及老年族群。在類型方面,「其他藥品」及「其他精神轉化劑」為藥物意外中毒死亡的主要類型,而「其他藥品」、「其他鎮靜劑」及「安神劑」則為藥物意外中毒住院的主要類型。有關趨勢部份,藥物意外中毒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增幅51.9%,主要可歸因於「其他精神轉化劑意外中毒」的死亡率上升所致。儘管整體住院率的上升趨勢並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但仍發現老年族群的「其他藥品所致意外中毒」住院率及女性的「安神劑意外中毒」住院率皆呈上升趨勢,且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結論:未來相關單位應針對「其他精神轉化劑」、「其他藥品」、「其他鎮靜劑」及「安神劑」四者加強藥品管制及用藥安全宣導,以降低意外中毒事件的發生率。

  • 期刊

目的:lipoxin A4的濃度高低與氣喘病患有相關性。若幼兒的急性細支氣管炎是日後轉變成氣喘的前兆,則急性細支氣管炎的致病機轉是否與氣喘類似與lipoxin A4的合成缺陷有關,可否利用血清中lipoxin A4的濃度來預估急性細支氣管炎患者日後演變成氣喘的可能性。方法: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總計收集了80例孩童病患,包括46例幼年(小於兩歲)急性細支氣管炎患者。22例幼年(小於兩歲)腸胃疾病或其它疾病患者,以及12例大於兩歲臨床診斷為氣喘患者,分別採取靜脈血液檢測血清中lipoxin A4的數值,檢測並探討這三組孩童病患之間的相異度。同時探討急性細支氣管炎患者與氣喘患者之間是否有相關性。結果:我們的研究結果雖然顯示幼年急性細支氣管炎與腸胃疾病或其它疾病患者,以及臨床診斷為氣喘患者,其血清中lipoxin A4的濃度統計學上並沒有顯著差異,但根據Multiple regression的分析,顯示出lipoxin A4的濃度和年齡是有相關的。結論:雖然lipoxin A4的濃度在幼年急性細支氣管炎與兒童氣喘患者間不具統計學意義,然而假設隨年齡的增長其lipoxin A4的濃度也增高為架構,則可以推論兒童氣喘實驗組的lipoxin A4的濃度是相對較低的,或許可能與成人氣喘的病理變化是類同的。

  • 期刊

Objectives: Metabolic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different occupations and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working status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Taiwanese workers. Methods: The study was based on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that included 6, 095 men and women living in Taiwan. Metabolic syndrome was defined using the modified NECP ATP Ⅲ criteria.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workers in Taiwan was 19.4% for men and 14.8% for women. The high risk occupations for metabolic syndrome were sales workers among men and agricultural workers among women.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the male agricultural worker's risk was 0.48 (95% CI=0.25-0.92), which is lower than for men who are not working. For female professional workers, the risk was 0.60 (95% CI=0.35-0.99), which is lower than for women who are not working. Furthermore, blood pressure and waist girth ar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that are able to predict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odds ratio of 8.66 and 12.21 in men and 10.37 and 14.20 in women (p<0.00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emphasize the urgent need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the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Taiwanese who work in high risk industries. Such efforts will contribute to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人口學特徵及健康危害行為與代謝症候群之相關性。方法:本研究引用2008年嘉義縣整合性篩檢服務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選取嘉義縣某山地鄉參與篩檢之原住民共計725人為研究對象;整合性篩檢服務資料含身體理學檢查、血液生化值檢查及問卷等內容,以了解原住民之吸菸、飲酒及嚼食檳榔與其罹患代謝症候群之相關性;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卡方分析以及邏輯式迴歸進行分析。結果:研究之原住民樣本中,整體代謝症候盛行率為42.6%,其中男性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41.5%,女性為43.5%;健康危害行為以飲酒之比率最高佔60.0%。在控制其他自變項後,年齡、教育程度、飲酒行為、嚼食檳榔行為對於罹患代謝症候群有顯著影響。結論:原住民之健康危害行為為罹患代謝症候群之顯著影響因素,本研究結果可作為原住民代謝症候群之預防保健政策與研究之參考。

  • 期刊

一61歲女性,因慢性每日頭痛半年及反覆姿態性眩暈1個月求診於本院,診斷為慢性緊縮型頭痛及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症。可是,血液學檢查顯示為高血脂症,換氣過度測試可以引發類似的頭痛及頭暈,前庭誘發肌性電位檢查呈現左側P13波潛值延遲,血管磁振造影顯示後顱窩循環之血管變異,包括後方威利氏環變異、基底動脈分支變異、右側椎動脈發育不全及路徑異常。經Epley氏耳石復位術治癒其眩暈後,接著控制血脂與服用抗血栓療法。爾後1個月,不僅血脂下降,頭痛也自動消失,全程並未給予非類固醇類抗消炎藥物或三環抗鬱劑。追蹤迄今已1年5個月,情況依然穩定。慢性緊縮型頭痛確切的發病機轉目前仍不明,本個案究竟是自動痊癒?還是因降血脂及抗血栓療法而治癒?其慢性緊縮型頭痛是否與後顱窩循環變異有關?期待能引起更多研究與討論。

  • 期刊

鼻竇黏液囊腫是一種良性且具有擴張性的病灶,其好發於30至40歲。鼻竇黏液囊腫較常見於額竇和額篩部。診斷上以電腦斷層為較好的診斷工具,但如有顱底侵犯時須靠磁振造影來輔以診斷。治療方法現在以內視鏡囊腫造口手術為主。本院有一名85歲女性因左側臉頰疼痛,嗅覺異常就診,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側後篩竇有一囊腫且侵犯到前顱窩。患者接受內視鏡手術,術後病理報告為一黏液囊腫,術後追蹤至今,並無不適症狀產生。

  • 期刊

高張性痙攣是上運動神經元病變的一種表現,且是腦血管病變後常見的後遺症。雖然透過一些已知的手術方法,可以使得顳頜關節僵直病人其張口程度獲得改善,但是關於新的賴氏內置式關節整形術(Lai's interpositional arthroplasty operation)術後立即的復健與成效研究資料尚仍缺如。我們報告一例腦幹中風後病患,因高張性痙攣導致牙關緊閉,於賴氏內置式關節整形術術後立即的復健治療後,成功地治癒顳頜關節僵直。在六個月的追蹤治療後,測量到38毫米的最大張口距離。而且,於一年的追蹤治療後,完全成功地治癒顳頜關節僵直。賴氏內置式關節整形術術後早期立即的復健治療,在顳頜關節僵直治療上證實可以獲得良好的療效。

  • 期刊

乳房腺樣囊狀癌是一個罕見的腫瘍,佔所有乳腺惡性腫瘤不到千分之一。這類變體腺癌通常發生於唾液腺,不同於頭頸部腺樣囊狀癌的好侵犯性本質,乳房腺樣囊狀癌有較佳的預後,區分乳房腺樣囊狀癌及其它類型的乳癌很重要。我們報告一例六十五歲婦人,五年前曾發生子宮內膜癌,現在於左側乳房罹患腺樣囊狀癌p63及c-Kit的免疫染色陽性反應在正確診斷上扮演不可或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