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13.214

當代醫學

黃隆盛,停刊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核能電廠是供電的重要來源,雖然現代科技使它的安全性增加很多,可是誰也沒有辦法保證它絕不會發生意外。因此在發生意外後,如何讓傷害減到最低,是所有使用核能電廠發電的國家所必須考慮的。在車諾比核能電廠意外發生後15年內,有超過1000個甲狀腺癌的病例出現,這大部分可能都和放射性物質釋放到周遭環境有關,而從這裡人類也學習到經驗,了解使用碘來做預防的重要性。有鑑於此,世界衛生組織於1989年發表了「核能意外後碘預防的準則」,最近更再重新加以修訂,並徵詢世界各地專家的意見。雖然我們極不願意見到核能意外的發生,但還是認為具備這方面的預防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將這份準則摘要介紹給大家。

  • 期刊

急性吸入性傷害(Acute inhalation injury)是一常見的問題,佔工作場所死亡原因的4.9%。氣體溶解度(gas solubility)及化學反應性(chemical reactivity)可以說明有毒吸入(toxic inhalation)的作用位置及嚴重度。腐蝕性刺激氣體(corrosive irritant gases)例如氨(ammonia)、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及甲基異氰胺(methyl isocyanate)會產生嚴重上呼吸道症狀(upper airway symptoms),包括嚴重咳嗽、胸骨下灼痛(substernal burning)、鼻咽喉燙傷、以及角膜炎(conjunctivitis)、臉部皮膚的表層燙傷(superficial burning)。嚴重的眼、鼻及上呼吸道的表徵及症狀可以推測有一嚴重曝露及下呼吸道損傷的可能性,併發肺水腫(pulmonary edema)的產生。有上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同時會有喉水腫(laryngeal edema)及上呼吸道傷害(upper airway compromise)的危險性。由曝露時間(duration of exposure)、氣體濃度(gas concentration)及氣體反應性(reactivity)、對水溶解度(water solubility),可以預估曝露的嚴重度。其他因素包括氣體比重、患者的身高、氣體的溫度、呼吸形態(breathing pattern)、口鼻或嘴呼吸(oronasal versus mouth breathing),及影響呼吸形態的狀況如鼻充血(nasal congestion)、咳嗽、先前有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宿主因素(host factors)如骨科問題、肢體殘障、或跌倒會造成無法從曝露區域疏散。急性毒性吸入的長期作用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阻塞性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狹窄、反應性呼吸道功能異常症候群、阻塞性及限制性疾病以及單獨的殘餘容積(isolated residual volume)受限。處理毒性吸入主要是是支持性,但治療策略隨有毒吸入物引起阻塞性細支氣管炎、呼吸道損傷(airway damage)以及肺水腫的可能性而不同。引起化學性窒息(chemical asphyxiants)的氣體需要特殊製劑治療(agent specific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