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6.154.103

電子商務學報/Journal of E-Business

  • Ahead-of-Print

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Ahead-of-Print

不同於新資訊系統採用或現行系統持續使用的決策,軟體升級必須同時考量在新舊軟體之間進行轉換的利益得失以及現行版本軟體對使用者決策制定帶來的包袱。本研究基於現況偏差觀點和科技接受整合模式,提出一個整合知覺轉換利益、知覺轉換成本和心理承諾視角的模型,以分析理性和非理性決策因素如何影響用戶升級至Windows 10作業系統的意圖。本研究以網路問卷調查獲得200份有效樣本,並採 SmartPLS進行六項研究假說的檢定。研究結果除了印證現況偏差觀點和科技接受整合模式對軟體升級決策的解釋力,更發現知覺轉換成本比起知覺轉換利益對軟體升級意圖有更強的影響力。

本篇文章尚未正式出版,請點選「加入追蹤」跟進後續出版資訊!
  • 期刊
  • Ahead-of-Print

網路購物已成為常見的消費者購物管道,在無法直接面對面的交易環境下,形成與實體通路較不一樣的服務型態。本研究以期望符合理論為基礎,納入認知公平及補救歸因,探討網路購物服務失誤型態與補救,對於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的影響,並且將轉換成本之干擾效果進行探討。研究結果顯示,失誤歸因對顧客期望有正向影響,但卻不影響補救後滿意度;認知公平對補救績效及補救後滿意度有正向影響。此外,服務補救績效對期望符合有顯著影響,但顧客期望對期望符合有負向影響;期望符合會影響補救後滿意度,進而提升再購意願。再者,轉換成本會干擾補救後滿意度與再購意願間關係。

本文正式版本已出版,請見:10.6188/JEB.2013.15(3).03
  • 期刊
  • Ahead-of-Print

本研究整合來源吸引力與使用滿足理論的觀點,建立以擬社會互動為中介的整合模型,研究台灣YouTube旅遊網紅的訂閱粉絲。研究結果發現YouTube旅遊網紅的相似性、真實性能促進擬社會互動。YouTube平台以及網紅的影片內容若能滿足粉絲的社會互動滿足和自我展現滿足,亦可促進擬社會互動,結合兩者可正面影響粉絲購買意願和資訊傳遞行為。此外,對想高度自我展現的粉絲,搭配具有高真實性的網紅,有助於提升粉絲的購買意願;對需要高度社會互動的粉絲,尋找與粉絲相似性高的網紅,則可增加資訊傳遞行為。然而,仍需特別注意粉絲對網紅的熟悉性會減少資訊傳遞行為。

本篇文章尚未正式出版,請點選「加入追蹤」跟進後續出版資訊!
  • 期刊
  • Ahead-of-Print

過去研究雖不乏觀光業電子商務之分析,然多著重於網站內容、資訊與績效等,而鮮少針對消費者意向之非線性行為進行討論。據此,本研究建構尖點劇變模型(cusp catastrophe model)以探討消費者對旅行業電子商務服務之選擇行為,是否具有非線性現象。本研究選取「消費者忠誠度」為模型中狀態變數,而控制變數則以「轉移成本」為分裂因子、「服務滿意度」為正則因子,除進行尖點劇變模型的質化分析外,並進一步校估模型參數進行量化分析來說明尖點劇變模型的行銷意涵。模式結果顯示,「轉換別家旅遊網站未必有比較好的服務」是導致轉移成本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其次係「我覺得這家旅遊網站符合我的期待」對於服務滿意度之影響。此外,旅遊電子商務顧客忠誠度並具備發散性、滯後性與突變性等特性,滿足劇變模型特徵,故唯有透過提供具有顯著差異之服務滿意度,方使轉移成本較高之消費者改變其選擇行為,並可依據研判結果擬定旅行業者發展電子商務經營之具體可行策略。

本文正式版本已出版,請見:10.6188/JEB.2013.15(3).04
  • 期刊
  • Ahead-of-Print

本研究為了釐清哪些關鍵因素會讓使用者願意付費使用加值功能,以使用者角度出發,將Simon(1960)提出的決策三階段套用在使用者付費使用線上決策支援的決策過程,並將行銷領域的知覺價值模式與情感因素觀點結合,納入影響決策支援系統的相關因素,來影響使用者付費使用線上理財決策支援網站的相關因素。本研究對曾使用過理財網站的使用者進行問卷調查,總共回收284份有效樣本。透過結構方程模式的分析結果顯示:影響線上決策支援網站使用者知覺價值的主要因素為知覺利益的知覺有用性、知覺成本的知覺費用、知覺易用性;另外,使用者對線上理財決策支援網站的付費意願則會受到知覺價值及情感面的愉悅、悔惜等因素的影響。

本篇文章尚未正式出版,請點選「加入追蹤」跟進後續出版資訊!
  • 期刊
  • Ahead-of-Print

隨著網際網絡的蓬勃發展,台灣電子商務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電子商務也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研究議題之一。電子商務進入障礙低,資本額小,因此有許多人紛紛投入電子商務市場,但要如何做到差異化,或具有經爭優勢,則是一大挑戰。過去探討有關台灣電子商務網站的研究多注重在網站架構、顧客關係管理、網路信任與隱私等問題,而較少著墨在經營策略等議題上,故本研究為了解購物網站經營的關鍵成功因素,因此應用ICDT模式(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 and Distribution model)來做為分類架構,並且使用模糊層級分析與詮釋結構模式,找出經營購物網站之關鍵因素,並且以此作為轉換成TRIZ理論核心問題的依據,進而擬定經營購物網站之策略,藉此作為業者未來經營的參考方向。

本文正式版本已出版,請見:10.6188/JEB.2013.15(3).05
  • 期刊
  • Ahead-of-Print

近期各國電信業者致力使用大數據於經營及應用服務,包括顧客經驗管理、網路優化、營運分析及資料變現等範疇。臺灣業者卻因個資法中對去識別化的規範不明而躊躇不前,致使相關發展呈停滯狀態。本研究以電信服務為例,從資料所有權檢視資料變現應用與消費者個資保護的權衡,訪問主要業者法務及資訊部門主管,並調查消費者對其個資保護的憂慮。本文也邀請產官學研探討如何平衡雙方意見,並提出政策法規的困境及解決之道。研究顯示,消費者對業者使用大數據的信任度明顯偏低,而電信業者則認為個資法對去識別化之規範不夠明確。唯有主管機關協助建立一套完整驗證標準,業者持續加強保護消費者個資,做好去識別化,如此對資料變現的期待才有可能實踐。

本篇文章尚未正式出版,請點選「加入追蹤」跟進後續出版資訊!
  • 期刊
  • Ahead-of-Print

本研究以五次的實證研究來探索與驗證網路使用者使用線上社交網站的因素,藉由實證一進行43位使用者的深度訪談及實證二535份的紙筆問卷,再以實證三193份的線上調查問卷,提出七個使用線上社交網站的因素,這七個因素分別為:關係維持、拓展社交網路、尋求人氣、抒發情緒、獲取資訊、娛樂與消磨時間。根據前三次的實證研究,本研究提出一個包含21題問卷題項的社交網站使用量表,來衡量網路使用者使用線上社交網站的使用。實證四進行一個242位受訪者的線上問卷調查,以了解社會臨場感與知覺互補性對於Facebook社交網站使用之影響。結果顯示,社會臨場感的程度對於關係維持、拓展社交網路、尋求人氣、抒發情緒與消磨時間有影響。而知覺互補性對於拓展社交網路、獲取資訊、娛樂與消磨時間有影響。最後,實證五進行281份的紙筆問卷調查分析,透過多重特質多重方法矩陣(MTMM)分析五大人格量表、Facebook七個使用因素之強制排序法與李克特量表兩個統計方法的相關係數比較,以驗證七個使用Facebook因素的適當性。經過五次的實證研究,本研究所發展之線上社交網站使用因素量表具有高度的信效度。

本文正式版本已出版,請見:10.6188/JEB.2013.15(3).01
  • 期刊
  • Ahead-of-Print

直播電商市場成長迅速,近年來結合慈善主題販售商品的公益直播逐漸興起,成為電商平台和直播主響應愛心活動的新興管道。本研究經由兩個實驗,探討公益直播中,擬社會互動如何影響觀眾提供社會支持(關注、購買和捐款)的意圖,並了解直播情境因素和觀眾心理機制的調節作用。實驗一發現擬社會互動和受害者可識別性會影響觀眾的社會支持意圖,且在高受害者可識別性情境下,低寂寞感在擬社會互動對於關注意圖上有較強的影響。實驗二再度驗證擬社會互動的作用,並發現懷舊會影響觀眾的社會支持意圖,而在懷舊情境中,高寂寞感則只會加強擬社會互動對於購買公益商品意圖的影響。本研究結果擴展直播的研究面向,並提供實務上的建議。

本篇文章尚未正式出版,請點選「加入追蹤」跟進後續出版資訊!
  • 期刊
  • Ahead-of-Print

本研究考慮單一製造商面對著傳統通路(零售商)和直接銷售通路(網路商店)的多通路結構之下,討論網路商店進入前後,對零售商與製造商定價策略的影響。網路商店尚未進入市場時,製造商及零售商間存在著Stackelberg game領導者及跟隨者的關係。在網路商店進入該市場後,網路商店成為市場的領導者,決定最適營收分享比例。製造商同時透過網路商店直接販售商品或是透過傳統零售商進行販售,此時兩通路結構的價格將交互影響。換句話說,製造商不僅供應零售商產品,也會變成競爭對手。透過Stackelberg均衡分析達到最大利潤的訂價策略,並觀察兩通路成員的價格與利潤高低,來提供決策者做決策考量。數值上驗證發現當網路商店進入競爭市場後的零售商訂價會低於網路商店未進入市場之前,而且網路售價會比實體零售價格低。在利潤方面,有網路商店下的競爭市場會有較高的整體利潤表現,而零售商利潤會降低、但是製造商卻會提高。雖然網路商店進入會使實體零售商受到壓力,但如果製造商提供一個優惠的批發價給零售商,可以讓零售商的利潤提高。製造商會有所損失但是還是會比沒有競爭環境下的利潤來的高。當消費者對於市場的價格差異敏感度高時,價格會成一定比例的下降,且有利於製造商的利潤、而不利於零售商。

本文正式版本已出版,請見:10.6188/JEB.2013.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