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149.242

Botanical Studies/植物學研究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此刊物暫停授權合作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在大腸桿菌(M15)中大量表現重組蛋白質硫氧化還原蛋白h2(Trx h2),利用鎳離子螯合之親和性管柱純化。Trx h2經SDS-PAGE分析其分子量約為1.4kDa。Trx h2在含有穀胱甘肽時,去氫抗壞血酸(dehydroascorbate, DHA)含量會降低而生成抗壞血酸(ascorbate, AsA)。但是,在不含有穀胱甘肽時,Trx h2只有非常低DHA reductase活性。AsA經由AsA氧化酶氧化生成單去氫抗壞血酸(monodehydroascorbate, MDA)自由基。MDA也可經由Trx h2而降低了AsA生成,在NADH存在時模仿MDA reductase催化反應。這結果建議,Trx h2同時具有去氫抗壞血酸還原酶和單去氫抗壞血酸還原酶的活性。

  • 期刊

本研究探討巴克素(Paclobutrazol, PBZ)前處理對淹水逆境甘藷之抗氧化酵素與抗氧化物的影響。甘藷品種臺農57號栽種於網室內之塑膠盆,維持適當水分45天後,以PBZ(0及0.5mg/plant)處理1天,接著淹水至土表上5cm至5天,而後排水2天,以多因子設計逢機完全區集3重複,每植株採完全展開之幼葉,測定抗氧化酵素活性與抗氧化物含量。結果顯示,經過不同天數淹水,增加的抗壞血酸過氧化酶活性、以及總穀胱甘肽、氧化態抗壞血酸與總抗壞血酸之含量提供甘藷較高之淹水耐受性。甘藷在無淹水狀態下,穀胱甘肽還原酶與抗壞血酸過氧化酶之活性以及總穀胱甘肽、氧化態抗壞血酸與丙二醛之含量受PBZ前處理之調節而增加,PBZ可能促進甘藷維持活化氧族生成與解毒間平衡的能力。甘藷對淹水逆境具保護機制,PBZ前處理使此潛力表現,PBZ前處理增加甘藷不同淹水時間與排水後所有抗氧化酵素活性與抗氧化物含量,提高甘藷之淹水耐受性,尤其是丙二醛含量受高度調節。

  • 期刊

植物對環境的改變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在本研究中,我們利用間接免疫螢光標記技術和共聚焦顯微鏡技術觀察到被冷凍處理的小麥根尖細胞在整個有絲分裂過程的不同相期中組蛋白H3的ser-10位點都處在超磷酸化狀態。在正常的小麥根尖細胞中組蛋白H3的ser-10位點的磷酸化現象出現在有絲分裂的前期,消失於分裂末期,在有絲分裂的中期和後期其主要定位在著絲粒區域。但是在冷凍的小麥根尖細胞中,在整個有絲分裂期中ser-10位點被磷酸化的組蛋白H3一直分佈在整條染色體上,甚至在胞質分裂期也沒有消失。實驗結果推斷,這種超磷酸化現象是植物在極端生長環境下的一種應急反應。

  • 期刊

阿拉伯芥HIT1基因所編碼之蛋白質,與酵母菌囊泡繫鏈蛋白質Vps53p有同源性。由乙基甲基磺酸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所造成之點突變對偶基因hit1-1,可以以同型合子(homozygous)的方式存在。帶有T-DNA插入之對偶基因hit1-2及hit1-3,則只能以半合子(hemizygous)的方式存在。將野生種與突變種進行正反交實驗,結果顯示hit1-2及hit1-3只能以半合子的方式存在,起因於雄配子體的缺陷。進一步以HIT1啟動子嵌合GUS報導基因做實驗,結果顯示在生殖器官的部份,HIT1基因的表現主要是在成熟的花粉粒及延伸的花粉管。以離體方式量測花粉管的發育,顯示來自於hit1-1/hit1-1同型合子植株之花粉粒,可以長出花粉管,但長度較野生種之花粉管為短。來自於HIT1/hit1-2或HIT1/hit1-3異型合子植株之花粉粒,約半數可長出長度近似野生種之花粉管,其餘之花粉粒則無法發育出花粉管。由上述之結果推知,HIT1可能參與了某花粉管尖端生長(tip growth)所必須之囊泡運送,該運送機轉若因HIT1的損傷而失去作用,將造成雄配子體之不孕。此外,hit1-1應為部分功能喪失之對偶基因,而hit1-2及hit1-3則為無工能之對偶基因。

  • 期刊

以雌性銀杏(Ginkgo biloba)根尖細胞為材料,採用玻璃針分離法,通過顯微操作器成功地分離出銀杏W染色體。將分離得到的W染色體去蛋白、Sau3A酶切,進行LA-PCR擴增。以DIG-dUTP標記的銀杏基因組DNA為探針進行Southern雜交,結果表明顯微分離出的染色體擴增片段與銀杏基因組DNA同源,從而證明W染色體DNA確實已被成功擴增。以W染色體第2輪PCR產物為探針,在適當條件下對銀杏雌雄中期細胞進行螢光原位雜交,發現螢光信號較密集分佈於W染色體,Z染色體長臂末端1/2的區域的信號強度則比其他部位弱,同時螢光信號也出現在其他染色體的著絲粒及端粒等區域。該結果表明,銀杏的W和Z染色體的序列結果存在差異,特別是在長臂末端1/2區域處。這個區域可能是一個雌性特異區域,是在性染色體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 期刊

本研究由福山九株紅豆杉的無病徵葉片分離出40株內生真菌,以形態特徵與比對核醣體核酸內間隔轉錄區序列鑑定這些內生真菌。炭疽菌和鐮胞菌是紅豆杉葉片上最常被分到的內生真菌,其中膠孢炭疽菌首次報導為紅豆杉的內生菌。

  • 期刊

本文描述與圖示一新種集珠黴菌Syncephalis obliqua(側生集珠黴)係由土壤分離得到。此菌的特徵為孢子囊柄不分枝,管狀孢子囊多數、不分枝,側生於頂端頭狀構造之一邊上,孢子柱狀。孢子大小及形狀與相近種類不同。文中比較此種與相近種類之異同點並提供照相及圖示。

  • 期刊

本試驗自台灣熱帶與亞熱帶地區7柑橘主要產區,從疑似黃龍病株採集457個病材料,以聚合酶連鎖反應(PCR)偵測黃龍病菌(Huanglongbing bacteria=HLBB),並經過濾植物去除病毒後,得到48個無病毒之黃龍病代表分離株以進行病原性與毒性之生物檢定。將各代表分離株嫁接接種在四種不同感病性之柑橘鑑別品種包括有椪柑(Citrus reticulate Blanco)、柳橙(C. sinensis Osb.)、文旦(C. grandis f. buntan Hay.)及檸檬(C. limon Burm)實生苗,觀察其發病狀況。共鑑別出四種黃龍病菌系統,系統Ⅰ僅對椪柑與柳橙具高病原性並產生典型黃龍病病徵。系統Ⅱ對四種鑑別品種皆具高毒性,並可快速增殖其內。系統Ⅲ在椪柑與柳橙引起中度病徵,在文旦僅出現輕度病徵,然而卻無法感染檸檬。系統Ⅳ則僅可感染椪柑及柳橙,幾無病徵表現。經調查台灣田間病菌系統分佈,系統Ⅱ為目前分佈廣之最優勢族群,系統Ⅲ及Ⅰ次之。田間採集疑似黃龍病材料中,實際上約三分之一感染黃龍病(32.6%),而看似健康之各品種柑橘株僅1.9%感染黃龍病菌,並只在文旦(5%)與檸檬株(5.7%)發現。於本次收集之黃龍病材料中,椪柑、桶柑、柳橙與金柑(Fortunella margarita(Lour.) Swingle)普遍複合感染了柑橘萎縮病毒(Citrus tristeza closterovirus=CTV)與破葉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capillovirus=CTLV)。單獨感染黃龍病者佔32%。椪柑及桶柑之黃龍病株大多複合感染CTV,但於文旦與檸檬之黃龍病株則少見CTV之複合感染。

  • 期刊

涇河流域位於黃土高原中部,是黃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流域以大陸性氣候為主,土地退化是涇河流域的一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目前急待解決是尋求土地退化的科學機理,以便於恢復自然生態環境,防止土地進一步的退化,保持土地的多種生產功能。為此,潛在植被預測和現生植被的退化評價在研究區很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利用Holdrige方法計算了年平均氣候乾燥度指數,建立了基於植被-氣候關係的AI-NDVI模型,並用於類比潛在植被指數和構建潛在植被空間分佈格局。在具有潛在植被指數和現生植被指數的基礎上,就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潛在植被指數與現生植被指數之間的缺失,這種缺失可以客觀地反映涇河流域植被退化的時空格局。希望這種AI-NDVI方法能為大尺度上的生態規劃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援,並為生態恢復過程中的水文學和生態學複合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

  • 期刊
李德文(D. W. Li) 史奕(Y. Shi) 何興元(X. Y. He)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Biogenic emissions of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soprene and monoterpene (BVOCs) contribute to tropospheric ozone and secondary particle formation and have indirect effect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BVOC emissions from urban trees. In this study, the monoterpene emissions of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have been measured by GC/MS. The emission rates of α-pinene, β-pinene, camphene and limonene reached their maximum 78.55, 0.67, 0.82 and 0.31 μg g^(-1) dw h^(-1) (p<0.05), respectively, in August. For Δ3-carene, the highest emission rate, about 0.51 μg g^(-1) dw h^(-1), was observed in June. The dominant monoterpene emitted was α-pinene.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this monoterpene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7% of the emissions. Correlation analyses reveal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emission rates of α-pinene, β-pinene, camphene, and limonene (p<0.01). This may imply that the biosynthesis of α-pinene, β-pinene, camphene, and limonene were controlled by some common metabolic rou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