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61.16

漢學研究集刊/Yuntech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尹佚即史佚,他輔佐周武王、成王,以善「立言」著稱。他的諸多思想言論,對墨家的「節用」說、「民選天子諸官」說、「節葬節喪」說以及「言必信,行必果」思想作風的形成等,產生過重大影響。

  • 期刊

近年來,海峽兩岸都經歷類似的課程改革歷程,其課程改革理念轉化為課綱、教科書、教學實踐。國家制定課程綱是要確立國家教育品質,並在特定教育階段達到具體指標。因此,它具有法定性質的法規性,它也是教育管理、教材編寫、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指引與藍圖。識字的內涵是認識漢字的特殊性,正確理解和運用漢字,才能讓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保證其全面完整,而且是循序漸進,進而主動和獨立識字。這都有賴於課綱制定過程中的嚴謹、有效。因此,探討海峽兩岸相關識字教學課程綱要,分析各自特色,以作為課綱擬定者、以及教師教學時之相互參考,達到文化教育交流之目的。並可從課綱比較中,了解兩岸識字教學之差異,取長補短,尋找出識字教學的共同要點,以利國小識字教學更加周延。

  • 期刊

風、雅、頌、賦、比、興是《詩經》的「六義」,前三種是詩歌的體裁,後三種是詩歌的作法。根據張松如等教授的研究,〈商頌〉的確是殷商時期的作品,但即使《詩經》的年代如此久遠,並且受到歷代學者極大的關注和研究,今人對於「六義」的定義卻未必有正確的認知。一般人對於賦、比、興的定義,大多引據宋朝朱子的說法,可是朱子不了解《詩序》的價值,甚至倡言廢《序》,連帶影響他對於整部《詩經》屬性的評估,同時關係到「賦、比、興」的定義。清朝學者對於《詩經》做出巨大的貢獻,計有四大家─陳啟源、胡承珙、馬瑞辰、陳奐,他們一致認為朱子「廢《詩序》」是錯誤的,此一學術發現本來足以改正宋朝以來朱子所造成的誤解,然而今人還是不查,竟迷迷糊糊地引據朱子之說以解「興」義。有關「興」的定義,目前學界以及幾個著名網站所公布的說法,究竟是否符合古人的本意?此一問題有待明確的釐清,故本篇論文擬探討此一老舊的問題,期待得出一個比較可信的答案。

  • 期刊

唐朝以來古典詩歌的女性作家,能詩者尚多,精於五言古詩者大抵鳳毛麟角,尤以臺灣三百年來女性獨擅古典詩歌的佼佼人才仍是屈指可數。吳語亭(1897-1997)因緣際會從福建、重慶來遊臺灣,有幸在臺灣的女性古典翰墨文場綻放光輝,名留青史,確屬幸運的事實。但是其間歷經多次時空變遷讓她文學心靈產生驚濤駭浪般的動盪,甚至陷於幽霾無垠深沈的傷悲,她究竟如何自處新住環境撫平舊傷悲而療癒創作心靈呢?本文透過吳語亭在時空變遷中其生活最久長的三個常駐地福建、重慶、臺灣,觀察其文學受到三地現實與山水情境的影響,將她在創作心理上產生動盪傷悲療癒的轉化過程作深入的探析。吳語亭一生致力於突破詩書畫意境,讓詩書畫意境與人格匯合統一,格高則意遠,凝鍊故耐人尋味。她憑起居生活極珍惜羽毛而涵養貞定,作品多呈現出人格藝格雙修並重的特色,留下許多誠摯的傳世作品。吳語亭詩歌兼有劍南意致與臨川況味,有清瘦、寒勁、秀氣、文雅多貌風格,並且充滿恬淡和哀怨的情調。

  • 期刊

海外華人對於中國的想像與理解,往往與在地華人有相當大的不同,越南華人也是如此。早在漢朝時期便有華人移居越南,除了通商的需要之外,也多次因為戰亂的緣故而南移越南,明末清初更是因為不願接受清朝的統治而有大量華人移居越南南部的堤岸(今胡志明市)或中部會安地區。華人在越南除了經商之外,也因為通曉華語的關係而備受重用,其中閩南籍的鄭懷德、李文馥、潘清簡以及廣東籍的吳仁靜都曾出使中國,他們也曾在家譜或詩文集中提及自己原籍為華裔的事實,李文馥曾經在1831年奉命護送瑞龍號官兵回福建時,寫下他對中國的種種感受。而在這些華裔越南使節的心目中,中國之於他們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連結,是永遠的故鄉,還是祖先成長的地方?本文將從華裔使節的詩文集出發,討論他們對於中國的書寫,從中了解他們對於家國的想像及情感連結,進而觀察這些華人使節對於中國與越南之間的情感差異。

  • 期刊

本文把問題的範圍集中在「聖人之身分」這一點上,使用較有客觀性的「身分」為尺度,詳細地探析戰國早期儒墨「聖人」觀念擴大及縮小的過程。本文將早期儒家分成「孔子在世時的儒家」(子夏與子貢)和「孔子死後的儒家」(公孟、郭店儒家、孟子)兩組,剖析其主張中「聖人之身分」如何演變;另一方面根據《墨子》、《莊子‧天下》及出土文獻,進行釐清墨家「聖人之身分」演變的過程。孔子與墨子「聖人」兼備「為政者」的身分。孔墨逝世之後,早期儒墨兩家為了創始人的聖人化而使得「聖人之身分」往下擴大。儒墨兩家透過「聖人」概念的「通漲」(Inflation:量的增加所引起的其價值降低之現象)成功使「創始人」的「聖人化」。之後突然一變,又希望回復「聖人」的價值。因此,儒墨兩家排除了創始者之外無位無冠的「聖人」。如此,戰國早期儒墨兩家產生了「聖人」概念的「擴大」與「收斂」的兩條相反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