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25.2

漢學研究集刊/Yuntech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省稱《筆記》),乃章太炎(1869-1936)於1908年在日本講授《說文》時,當時聽課之朱希祖(1879-1944)、錢玄同(1887-1939)、周樹人(1881-1936)的上課筆記編纂而成。章氏當時講解《說文》,是以段玉裁(1735-1815)《說文解字注》為主要之教本,從《筆記》觀之,可見章氏對於段《注》多所考訂。本文整理章氏《筆記》訂正段《注》共130條,分為「訂段《注》校改之《說文》」、「訂補段《注》之說解」。其中「訂段《注》校改之《說文》」,又分為「訂正段《注》之字形」17條、「訂正段《注》之字音」19條、「訂正段《注》之字義」32條;而「訂補段《注》之說解」,又分為「訂段《注》所言之假借」24條、「訂段《注》所論之音義」33條、「訂段《注》說解之引文」5條。章氏對於段《注》之訂正,甚為全面,可見其治段《注》之用心,本文並舉數例說明,章氏訂正段《注》可商榷之處,以見其得失。綜而論之,章氏對於段氏考訂《說文》所使用之資料,採取嚴謹保守的態度,也因此不輕易使用近世出土的古文字資料。從章氏的時代背景思考,當時值清廷、民國鼎革之際,章氏力主「排滿興漢」,以語言文字為漢民族精神之標誌,而《說文》正是其中最重要的經典,是以章氏不輕易改訂《說文》,亦是維護經典的表現。

  • 期刊

《戴案紀略》為彰化文人吳德功(1850-1924)所撰,屬於歷史散文作品。此書主要是記載同治年間戴潮春民變事件,此事件是清代臺灣三大民變之一,影響臺灣社會甚鉅,此書的重要性由是可知。不過目前學界對於此書的探討不多,多是在專書或單篇論文中的某個章節作一討論,尚缺乏專門性的論文研究,此殊為可惜。筆者擬從此書的編寫體例、資料的取材,以及作者史論的分析入手來進行探討。希望透過本文的研究,能夠了解此書的體製格式,還有書籍撰寫時的資料來源,以及作者處裡這些資料的方式與作法。此外,作者針對書中所記載的事件,常發抒其個人的評論,這些史論的內容,傳達了作者何種的思想訊息?還有這些史論,所具備的功能又是什麼?這都是本文所欲探討的議題。透過本文的研究,相信對於《戴案紀略》一書,當能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 期刊

《讀呂子筆記補訂》一書,道光年間吳昂駒著,載錄於嚴靈峯《周秦漢魏諸子知見書目》,其手稿本藏於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前人鮮有留意。過去注釋《呂氏春秋》者未嘗參用此書,近年《子海珍本編》(2013年)與《傅斯年圖書館藏未刊稿鈔本.子部》(2016年)始有影印出版,學界於茲得見吳氏對《呂氏春秋》之研究成果。吳氏一書,乃據查慎行《得樹樓雜鈔》卷五〈《禮記.月令》與《呂氏春秋》互異〉一文及其餘各卷筆記,以校訂《呂氏春秋》。查慎行未及見畢沅校本(1789年),吳氏《補訂》則據查慎行筆記並引畢沅、盧文弨、梁玉繩等人之校語,以補足查慎行之論說。本文從兩方面討論吳氏《補訂》:第一,比較吳昂駒《讀呂子筆記補訂》與《適園叢書》本《得樹樓雜鈔》,以見吳本於版本學上之意義。第二,歸納吳氏校釋《呂氏春秋》之特點,以補足清代《呂氏春秋》著述之研究。

  • 期刊

本文在前行研究基礎上對《名僧傳抄》嘗試進行更深細發微,主要發見於三方面:其一,透過參照三部僧傳,可以確認寶唱的《名僧傳》位處其師僧祐《出三藏記集.述列傳》和慧皎《高僧傳》之間,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具體表現為兩點:首先,較之〈述列傳〉,《名僧傳》大幅增補人物及其紀事,並在此基礎上首度具備明確的僧傳分類意識。其次,《名僧傳》另開闢「傳論」書寫體例,並且運用時代、地名、寺名等多元綜合資訊來標記、識別人物。其二,透過與寶唱另一部作品《比丘尼傳》的對照,發現兩部僧傳作品都大量採記僧侶「蔬食苦行」與「嚴守戒規」的行儀。如此記錄背後透顯出當時佛教景況及國事政策,特別是在梁武帝頒行〈斷酒肉文〉以達肅清教團腐敗問題的同時,寶唱在其《名僧傳》、《比丘尼傳》裡便透過特加錄取相應行持的方式來呼應王命,可謂是僧事與君權的對應書寫。其三,日僧宗性在抄錄《名僧傳》上並非漫無目的隨處抄錄,而是配合其彌勒淨土信仰有意識地、反覆地謄寫中國學僧涉及彌勒信仰的相關文字。此外,宗性的彌勒淨土信仰係建構於〈觀兜率記〉中「游觀」、「業因」、「往生」等三個要素上,而《名僧傳》的抄錄動機,即是為了用以輔證三項要素中做為往生兜率淨土的實際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