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0.203

漢學研究集刊/Yuntech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在先秦時期,除了名家和墨家之外,在名學研究方面,其成就最大的當屬荀子。荀子對於先秦名學之主要貢獻是進一步批判和發展名家和墨辯之名學,使儒家之名學更加嚴謹。然而,歷來有關荀子之研究多著眼於其心、性、天、禮等之探討,而疏於抉發其名學之義蘊。直到近年來,國內、外學界始注意及荀子名學之探究。唯中、外學者雖然對於荀子名學之研究已有相當之成績,然而,由於在荀子名學之定性方面之分析仍嫌不足,易言之,荀子之名學究竟是否即等同於西方之邏輯,學者則皆未予以明確之說明或證明。因而,將有礙吾人對於荀子名學之確切理解與把握。此外,由荀子名學本質之探究中所衍生之問題是荀子之名學是否即是中國古代名學之倒退,或是名學發展之反動,於此,亦有待釐清,否則,將影響吾人對於荀子名學之正確評價及定位。因此,本文之目的旨在藉由荀子名學本質之探究,以彰顯其在先秦名學發展中之定位。

  • 期刊

袁枚是清代乾嘉時期重要文人,研究此時學術和文學,不能不論及袁枚的思想與著作。然而,迄今為止,關於袁枚詩論的研究不少,但對袁枚學術思想論述的篇章並不多。筆者此篇論文即試圖從袁枚的經學態度切入,祈能對袁枚經學上的意見進行整理與研究,希冀有助對乾嘉時期的學術發展獲致更完整的理解。 袁枚雖無相關經學專著,但著作中卻有不少經學的見解,本文先就袁枚的治學態度入手,藉由袁枚務實而又博洽的治學態度,瞭解袁枚對學術的看法。其次,文中依序論述他對漢學、宋學的態度。就漢學方面來說:袁枚反對漢學瑣屑的考證,但亦受當時盛行的漢學考據風氣影響,嘗試對經典進行更縝密的研究;進而提出六經皆文,全面疑經,對漢學泥古之風予以質疑。就宋學的態度來說:袁枚主張推翻道統論的權威思想,並抨擊獨尊宋學的主張,強調獨立思考,同時對於理學中強調滅人欲為修身之道提出批判。袁枚的經學論點雖未必皆為獨創,但他強調獨立自由的反抗精神,能對學術思潮有客觀的判斷與理解,亦可一觀;此外,在與同時代文人相較之下,他主張漢、宋學各有優劣,並能予以客觀公正的評價,相當難得,可為乾嘉時期的經學研究提供一個思考的新面向。

  • 期刊

梁‧劉勰所著《文心雕龍》一書,不僅在文學理論上有其顯著的貢獻,同時在修辭實踐藝術上也有卓越的表現,前人對《文心雕龍》的研究多側重於理論內涵的探索,鮮少對其修辭實踐藝術的表現加以剖析,此方面之研究尚待開發。 文字是文學創作的基礎,練字則是修辭藝術的基本表現,《文心雕龍》著有〈練字〉一篇,專門討論文字的揀擇和運用,不僅批評了前人用字之失,也提出了練字修辭的四個原則,足見劉勰極為重視練字的修辭技巧。 有鑑於前人對劉勰《文心雕龍》修辭實踐研究之不足,本文著眼於劉勰所著《文心雕龍》一書的修辭實踐成果,以《文心雕龍》全書五十篇內容為研究對象,就其在練字修辭藝術方面的實踐成果加以剖析,以揭示其特色與價值。

  • 期刊

本文追蹤秦漢時期終始論的結構演變,探求此學說在中國思想史的意義與價值。得知其原型至少可上溯至殷商時期「中央-四方」的宇宙觀,後為戰國秦漢各家思想的共同預設之一。經過騶衍的改造,轉化成用以解釋王朝興衰的歷史循環理論,然而中央至高終極的本體,也因此逐漸隱蔽不彰。逮兩漢儒宗董仲舒以《春秋》建立「元」的思想體系,此絕對超越的宇宙本體,方重新得到顯豁。

  • 期刊

明清家將小說敷演唐宋兩代的故事,故事軸心在於英雄及其後代的功業,呈現出將門英雄的家族史。這類小說處處強調家族延續與家族榮譽的重要,形成其和一般講史小說在主題思想上最大的區隔。然而,家族文化的考察在目前相關的研究成果中卻是最為缺乏。因此,本文以家將小說及其刊刻流行的明清時期為考察範圍,分別就「家族制度的主要內涵」、「家族政治化與國家家族化」,「家族至上的價值取向」等三方面加以對照探討,期能增益此課題的相關研究成果。

  • 期刊

日據時期,台灣文壇吹起「皇民文學」之風;許多作家的創作,都呈現向「日本精神」傾斜的趨向;鍾理和是皇民文學的絕緣體,與殖民政府遠離,思惟充滿著濃厚的「祖國意識」。對「原鄉」的好奇、憧憬、渴望,及「同姓之婚」的因素,使他遠赴「原鄉」;達成「中國作家」之夢,則是他創作的終極追求。 他到「原鄉」走一遭,對「原鄉」的想像幻滅;戰後回到睽違已久的台灣,在「悲哀/覺醒」、「歸來/離棄」中,鍾理和走進「故鄉」,進一步發現「故鄉」。雖然「故鄉」變色,大地之子悲哀啜泣,他只能痛苦的擁抱「故鄉」,最終面對現實的慘狀。在「山歌」與客家優良傳統精神中,鍾理和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我手寫我土地,終於成為一位道道地地的「台灣作家」。 在戰後以「故鄉」為主題的一系列創作中,鍾理和深刻的刻劃出當時台灣的真正面目,沒有粉飾太平的虛幻,只有深情的關懷與接納。這也就是,為什麼一生以創作為職志,以成為「中國作家」為最大夢想的鍾理和,最後卻成為道道地地的「台灣作家」的最主要原因。

  • 期刊

文獻數位典藏(DocumentaryDigital Preservation),具有:〝永久性的典藏與延續〞、〝無遠弗屆的傳送世界各地〞以及〝資源共建共享〞等優點,並可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又可增進吾人生活的品質與便捷,造福人類,是一舉數得的事業。因此,世界各國皆不遺餘力的將此列為國家發展的重點,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朝這個方向發展。 本文以「工具書數位應用之研究」為題,旨在探討目前工具書數位建構模式的缺失,進而提出解決之道,如何應用電腦技術將工具書數位化後,仍能保有傳統閱讀的習慣性與方便性,並確保資料正確無誤,以透過網路的便捷,無遠弗屆的傳送世界各地,供世人分享,並以筆者所建構之〝辭典〞為例做說明,以供後人參考。

  • 期刊

台灣的客家族群是一個色彩鮮明、特立獨行的族群,處處保留獨特的客家文化特色。客家文化中客家民謠是最獨特的一環,民謠本是台灣民間音樂重要的源泉,各地的民謠都有其特殊的背景與風格,客家民謠經過長期的洗鍊與發展,也有其獨特的調式、結構與風味,具有無比的價值。從客家民謠涵蓋與流傳的廣遠來分析,山歌在整個客家文化來說,佔有最重要的一環。客家民謠俗稱「山歌」,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華與代表,它唱出了客家人的勤勞與耐苦,也象徵著客家人的堅忍與純樸。長久以來,山歌一直是客家人最重要的精神食糧,雖然沒有宮廷音樂的高貴與華美,但它卻代表着客家人秉性的純樸與真情。詞淺意深的客家山歌不僅是客家傳統文化、民族音樂的一塊瑰寶,而且是一項最真、最美的的藝術,所謂「好韻能興千百業,好歌能解一身勞」正是客家山歌的本質。 數百年來,在客家人移墾台灣披荊斬棘的艱苦過程中,客家山歌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安慰了客家人離鄉背井遊子們落寞情懷,它也流露出客家民族愛鄉愛國的憂懷心聲,它更傳達了客家男女樸實心靈與對各種深情的渴望。 本文旨在研究客家山歌的文化內涵,分析客家山歌之起源、種類、歌詞,並探討台灣客家山歌沒落之現象,詮釋山歌有助於客家話與客家文化之傳承;由山歌的推廣擴大到,謀求台灣客家文化的全面復興。

  • 期刊

西漢名臣金日磾為本匈奴人,卻在漢武帝的朝廷受到重用,漢武帝一生功業以伐匈奴最為顯著,匈奴既是當時國家的邊患,也可以說是漢武帝的宿敵。但是匈奴人金日磾卻可以在武帝的朝廷中擔任要職,並且在武帝病危時受託重任,與霍光共同擔任輔佐幼帝的重責大任,成為「擬」君王的顧命大臣。金日磾不僅個人成為西漢歷史的傳奇,更促成金氏家族在西漢一朝的權勢傳衍。本文以《漢書》為依據,以史料互證為方法,以文化研究的觀點,考察匈奴人金日磾在進入漢朝之後,其身分消解與轉換的情形及其內在義意,並觀察其家族在漢代社會中對其漢人身份的繼承與延續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