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248.119

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

工業設計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宋同正 游萬來 何舒軒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眾所周知,設計已成為多數企業創造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近來雖然台灣設計能力已備受國際知名設計獎項的肯定,但不同設計獎項所應具備的設計能力為何?又設計獎項到底能為企業帶來何種實質利益?這些問題的解答迄今仍模糊不清。基此,本研究以25家台灣國際知名設計獎項(日本 G-Mark、德國 iF及德國 reddot)得獎廠商之設計主管為對象,調查且探討設計獎項對各該公司設計能力與企業表現的影響。問卷結果經因素分析,分別萃取出企業設計能力四大因素構面:1) 品質可靠、2) 功能使用、3) 技術適用及4) 材料美學,和企業表現兩大因素構面:1) 直接經濟獲利及2) 間接經濟獲利。研究主要發現有二。首先,reddot設計獎項所須之「品質可靠」設計能力明顯高於iF設計獎項。其次,不同設計獎項對企業表現並無顯著性差異;然而,相較於「直接經濟獲利」,受訪者傾向認同得獎產品會帶給企業「間接經濟獲利」。

  • 期刊
唐硯漁 林榮泰 王銘顯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產品設計如何評價,一直是設計中無法定論的議題,人們想為設計尋找所謂評價的「標準」。在本研究中,以訂定「產品設計評價問卷」為目的,首先,針對設計的本質與評價的內涵進行探討,再檢視各國的設計競賽及優良產品設計評選標準,發現即使各競賽評選標準不同,卻仍有其共通的基本原則,因此本研究以ICSID定義評價重點、各國優良競賽準則及設計評價文獻為依據,並透過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進行訪談修正,訂出設計評價問卷,期望後續能使受測者針對產品特性進行準則重要性排序,以了解各類產品之評價差異性,並藉此了解國內外關於設計評價研究情形。本研究問卷設計之目的在於期望透過此問卷設計,能有效掌握產品之「質」,如此才能對設計評價產生實質之效益。

  • 期刊

商品包裝的外觀設計是消費者進行購買決策的考量之一,透過包裝造形設計呈現的視覺效果可以塑造商品形象,並在消費者和商品之間建立一種聯繫,故包裝造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討形成包裝瓶造形特徵之因素,並以個人清潔用品為例,進行造形特徵分類與流行趨勢探討。本研究收集台灣地區大型量販店與線上購物網站販售之個人清潔用品包裝瓶,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共計113個樣本,進行包裝瓶造形分析。研究步驟為:(1)經由文獻探討,提出「造形比例」與「造形抽象性」為包裝瓶造形設計的重要特徵。(2)市售包裝瓶「造形比例」與「造形抽象化」現況之分類。(3)探討設計應用趨勢。調查結果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個人清潔用品包裝瓶造形類型豐富,但各類型的數量分布不均,流行趨勢偏向造形簡潔的風格,不過數量少的造形類型能造成視覺差異化。本研究結果可做為消費者認知相關之後續研究之參考,以及提供包裝設計師未來的設計方向。

  • 期刊

近幾年由於東方風格的崛起,再加上感性設計的風格意象的研究非常廣泛的進行中,也促使筆者加強在以東西方的產品設計觀點為基礎下的,日常生活用品的討論,而茶壺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產品,其造造型特徵上是透過型態分析法與焦點團體法(Foucs Group)的篩選後,進行元素的討論。而形容詞語彙的篩選,則運用問卷調查與語意差異法(SD),從108組形容詞語彙,選出具有趨勢、感官強度與簡單因素三類共13組語彙。為了解造形元素與感性形容詞語彙的關聯性,透過數量化一類的方法,探討每一種造形元素與語彙之間的相關性係數。最後發現在文化與生活型態上,義大利從文化哲學出發的強調富感性的情感趨勢,而在設計形體上,義大利設計則常以富感性的曲線、弧線、鈍角呈現,而東方的中國風格的茶壺則多表現在樸素、簡單的理性線條與具有豐富美感的有機弧形曲線上的造形特色。

  • 期刊

公司或組織委託設計師規劃和發展企業識別體系時,首要之任務在於如何適切選定能令雙方滿意的商標構成要素;有了具可延伸企業識別體系的商標構成基本元素,後續之系統組合設計才易順利完成。臺灣對於商標設計的實務經驗與企業識別體系的整合推動雖有近四十年的歷史,然而對於商標構成屬性及其水準在視覺感知上所呈現的相對重要性,其相關論述並不多見。究其原因,在於研究上所需控制的變因是多樣性且不易掌握,包括每個人對各設計元素之造形、色彩、構成及大小比例等有關美感鑑賞的偏好有所差異;同樣地,企業文化、市場性、行銷通路及應用技術等因素的考量亦影響研究方法的設計與實際操作。因此本研究以個人從事商標設計之實際案例作為個案,設定其方向為探討經企業與設計師雙方認可的商標構成屬性(標誌、標準字及標準色三要素)及其各水準間在偏好上之相對重要性。當然,商標不同的構成型態亦影響著上述各屬性和水準間之相對重要性。本研究首先就商標各構成型態的視覺複雜性進行問卷調查,瞭解各屬性間是否存有交互作用,以確立聯合分析法應用於此研究議題的適切性。同時經由偏好調查的結果,求得各屬性和水準所呈現之相對重要性的量化數值,作為判斷與決策最佳商標設計方案的評比依據。

  • 期刊

本研究意欲對義大利設計師Achille Castiglioni(1918-2002)進行生平事蹟的整理,與借助相關文獻評論,對其作品進行美學上的剖析,窺探Castiglioni對設計界的影響深度。透過設計風格的分類,將Achille的經典作品與Philippe Starck(1949- )的極簡主義作品、Marcel Duchamp(1887-1968)暨荷蘭Droog Design的ready-made作品進行比較。嘗試釐清Castiglioni與上述藝術或設計者的關連性與差異,推斷他在ready-made與極簡設計的發展上,如何影響後代的設計師以及對設計教育的貢獻。

  • 期刊
謝國榮 賴嘉良 林品毅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正常人在感受資訊最直接的接觸是經由視覺。中文短音節、多意義的優點,益於思維,能以有效率地承載最多資訊。在產品的中文名稱命名上,最大極限內認知上的意元數量將是需要了解的部份。以往研究多為數字、英文字母、形狀、顏色的記憶資料。知識基模建構人類行為,會隨經驗累積不斷擴增。本研究將要探討運用schema運作的速度,使用有意義的中文名詞材料,藉由受試者認知到組織意義的情況,推估schema開始出現的臨界值。

  • 期刊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已推廣多年,永續的議題下包含大眾所為熟悉的綠設計(Green Design),目前西方國家及日本正積極推廣永續的新概念-產品服務系統,產品服務系統為結合產品及服務的整合模式,以服務為導向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希望藉由產品服務系統的策略實施下,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強調消費者真正需要是產品所提供的功能及服務,而非擁有實體產品。本研究將透過文獻的回顧及歸納了解產品服務系統的定義及發展,探討產品服務系統與傳統銷售模式有何差異,以及利用社會、經濟與環境三個層面探討,進而分析蒐集到的成功案例,歸納出成功的產品服務系統所具備之特性。

  • 期刊

筆者於2004年開始從事建構數位雕刻平台之研究與開發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在建立一套能夠拉近人與3D電腦世界之間距離的3D電腦建模平台,讓3D電腦模型的各項應用能夠推展至不同的工業領域之中。數位雕刻平台乃是模仿現實世界中雕刻之工法來進行建模工作,它的親人性操作取代目前複雜且難上手的參數式曲面建模方式,讓使用者更容易融入建模的世界。為了讓平台能夠創造出可執行數位雕刻的環境,平台以體積模型為操作模型並且以仿效積木堆疊的方式來執行建模的工作。當建模任務執行完畢後,平台具有轉換體積模型為表面模型之功能,讓它與現有坊間的應用軟體相銜接,使它的應用可以順利推展。然而,體積模型的資料量往往隨著模型精度的增高而大幅劇增,導致轉換後之表面模型產生許多累贅網格,這缺點嚴重影響軟體的執行效率。本文針對此缺點提出網格簡化演算法來有效地最佳化模型的網格數,演算法除了需要確保平台及其銜接軟體的執行效率外,它也需要求規範模型的外形精度在可容許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