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08.9

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

工業設計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廉價航空的興起,出國旅行儼然已成當下盛行的熱門旅遊活動。Visa(2017)旅遊意向調查報告,偏好自助旅行的台灣人約有45.3%,跟團旅約為28.1%的佔比,自助旅行遠超出跟團人數比例。由於旅遊型態的改變,國人紛紛透過訂房網站挑選喜歡理想的住宿並預定世界各地飯店。因爲需求的增加,促使很多線上旅遊服務商(Online Travel Agent, OTA)的蓬勃興起。然而各個網站除了住宿保障、價格優惠、房源數量外,應用程式的介面操作使用性,也深深影響用戶忠誠與黏著度。故本研究以國人最常使用的三個訂房應用程式:樣本A、樣本B、樣本C進行任務操作比較,並採單因子組間實驗,進行任務測試來探討介面的使用性問題,並依照結果提出介面改善建議。研究結果發現:(1)介面功能步驟需簡單清晰,過多的步驟與附加功能會增加其操作的困難性;(2)重要功能的與設計排版要清處可見,可利用圖文與色彩的設計搭配來突顯;(3)文案內容設計需考量各國語彙文化的差異,在地客製化的內容調整與雙語支援,可減少其認知差異;(4)按鈕的互動設計需符合使用者習慣的操作認知,過多且創新的設計,反而會造成操作上的困難。

  • 期刊

科技時代的演變,帶給人們許多的便利。購物行為已不像從前的行為模式,時間更是沒有限制。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pp)就能隨時隨地的購物,對於介面的設計與美感、表達產品的價值,進而吸引消費者手滑不斷的購物,良好的設計更能引起消費者購買其商品的慾望。張采蘋(2017)研究指出網購者因為操作介面有好的使用性,因而增加對其之信任感,並且對於行動購物App之影響是顯著的。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行動購物App對使用者在主觀操作上的偏好、需求及行為,歸納整理出其優缺點,提出設計改善與建議。實驗樣本為挑選三款市面上現有行動購物App「A拍賣」、「B拍賣」、「C拍賣」進行實驗,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檢視商品篩選功能任務有顯著差異,C拍賣與B拍賣之績效表現優於A拍賣。(2)檢視購物車系統任務有顯著差異,C拍賣優於B拍賣、A拍賣。(3)搜尋關鍵字功能任務有顯著差異,B拍賣與C拍賣優於A拍賣。(4)檢視個人化帳戶任務有顯著差異,A拍賣與C拍賣優於B拍賣。(5)系統使用性尺度量表之敘述統計與檢定結果顯示,三款樣本有顯著差異。A拍賣與C拍賣優於B拍賣。尤其是B拍賣,顯示不是介面設計問題,而是服務流程給消費者不好的印象,並不算太差,但仍有改進的空間。

  • 期刊

目前我國平均壽命延長邁入高齡社會,人口結構日趨高齡化後的旅遊市場逐年增加。隨著科技時代的興起與旅遊模式的轉變,因休閒意識的提升,對樂齡使用者來說,生理與認知機能的老化,必須從行前選購開始導入更適合其閱讀的行程頁面設計。本研究探討樂齡族在使用旅遊規劃網站時有何種需求與問題,進而了解出遊網站該給予何種幫助與設計為本研究目的。因此,本研究以旅遊規劃網站為對象,逐步探索旅客在操作過程中的需求,透過參與式觀察法,針對樂齡族觀察並訪談樂齡族在使用網站上的困擾問題及需求,了解使用者的意見,歸納在網站中的選項如:圖文編排設計、色彩舒適度、版面設計、操作簡便性等等作為網站滿意度問項,並以親合圖法的方式分類提出需要改善與建議的需求,歸納四個大項:版面導覽、版面編排、訊息理解以及色彩問題,可作為樂齡旅遊網站於日後的設計參考,提供更貼近樂齡族群需求的網站。

  • 期刊

目前台灣地區面臨著人口結構老化、家庭結構轉變、以及照護勞動力短缺的種種挑戰;近年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發展興起,機器人應用於高齡者的服務案例正逐漸展開。目前臺灣對於照顧及陪伴型機器人仍屬於初期發展的階段,相關研究方向大多聚焦在技術及功能應用方面,過往的倫理議題也多圍繞在傳統長照服務與照顧機構的考量,尚未有太多關於機器人與高齡者倫理議題的研究,特別是欺騙與認知問題的影響層面,也缺乏臺灣本土服務場域的經驗與實際情況探討。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高齡者對於人機情感的態度與期望;以及分析近代高齡者對於不同型態的陪伴/照護型機器人有何偏好與擔憂。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收集資料,研究對象為五位55歲至65歲,且身心健康的高齡者。最終將訪談所蒐集的意見,以親和圖法歸納為八個議題;研究發現相對較早被高齡者所需要的機器人服務為勞力工作以及陪伴聊天,自身的健康狀況是考量需求的重點,與高齡者初期所面臨的體能退化與社會孤立感相對應;和歐美情況最不同的是,由於台灣居住空間較狹小,且常有跨樓層問題,機器人的體積與避障能力是高齡者評估是否用於家庭的主要因素。

  • 期刊

在競爭激烈的交通移動市場中,創造優質的服務體驗已成為各公司的首要目標,單純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挑惕的消費者,共享電動機車公司也意識到這點,紛紛打造新的服務場景來滿足市場需求,旅遊場景的服務是其中之一。然而相較於價格便宜、續航力高的傳統燃油機車,共享電動機車在旅遊服務上仍有許多挑戰需克服與創新。基此,本研究透過服務設計思維進行場域觀察、問卷調查及訪談,從分析中發現在旅遊前,旅客不信任共享機車服務的穩定度,在旅遊中未獲得符合旅遊需求的功能,且被服務範圍限制行動,在旅遊後未能感受品牌價值。最後根據此發現進一步提出優化方向之建議。

  • 期刊

在產品設計過程模仿生物的動作特徵,經常被用來隱喻產品的操作可能性,有研究顯示具有操作暗示性的產品可以讓使用者快速的理解產品的操作語意,並且引發使用者的情感反應,因此具有操作暗示的仿生設計如何喚起使用者的情感反應值得深入探討。本文企圖透過實驗以釐清具有操作暗示造形的仿生產品在喚起使用者情感反應的探討,實驗採用事件相關電位(ERPs)的方式進行研究,記錄使用者在觀察產品外觀造形時,產生情感反應的腦波振幅和時序的反應。本研究結果發現在早期階段P100(約90-180毫秒)時序,當使用者一開始觀看產品刺激物時會有明顯前期腦波振幅; 接著在晚期階段(LPP:約500-750毫秒)時序,使用者會作進一步解讀產品的造形意涵,我們發現在解讀操作語意時會產生晚期腦波振幅。研究結果也說明產品具有高度仿生與高度操作暗示特性的產品會比低度仿生與低度操作暗示特性的產品引發較強的情感反應。

  • 期刊

隨著行動網路和智慧型載具的普及化,閱讀方式跳脫了紙本,喜好閱讀的人多了更多的選擇,藉由隨身攜帶的智慧型載具,便可以運用零碎時間進行閱讀,其方便、豐富與環保,三大特性讓電子書市場持續成長,近幾年政府也開始推動公共圖書館租借電子書的APP,實驗針對三款搭配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程式分別為『樣本一』、『樣本二』、『樣本三』,主要研究目的為探討介面之使用性,了解現有介面的使用層級與流程,分析使用者操作喜好與感受,將其歸納後提出可行建議,採用單因子組間實驗方式進行,研究結果如下:(1)推薦選書(任務一)、搜尋與藏書借閱(任務三)、查詢到期日(任務四),三個任務中有顯著差異;(2)閱讀介面(任務五)從使用者主觀感受度量表可得知受測者對於三款APP在這部分的使用流程,還有改善的空間;(3)系統使用性尺度量表有顯著差異,從事後訪問得知,相較之下受測者更注重介面功能整合與呈現。

  • 期刊

在消費者市場需求的帶動下,臺灣面膜市場規模迅速擴張,匯集了本土及國外品牌高度競爭現象;因藥妝零售業營業額持續成長和保養習慣的改變,消費者購買決策勢必有所改變。而市售面膜種類,也因生活型態和生醫科技進步,衍伸出諸多功效類型,於產品包裝設計上,也有不同的設計元素與巧思。本研究透過我的美麗日記面膜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面膜包裝設計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並依研究結果,對面膜包裝設計提供建議。研究結果發現:(1)包裝文字與圖形配置上,可以採用1:1編排設計,直覺傳達面膜產品訊息。(2)包裝元素設計上,可採用具象化的元素,使消費者明確讀取產品功效。(3)保濕面膜色彩設計,可採用白色作為主色、藍色作為副色,消費者在第一時間感受面膜的保濕感。(4)面膜包裝可採用局部光澤設計點綴,傳達面膜專業和高級感。

  • 期刊

The goal of the application project aims to design a street furniture in Batam. By exploring the value of street furniture and implementing 4D design processes, we try to corporate the "natural design" idea to meets local historical environments. Through the conceptual approach of natural design, We proposed 3 different types of ideas which coul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Batam, including local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atmosphere,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All of them echo the discourse of naturalist scholars for natural design, and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complete the product prototypes for follow-up evaluation.

  • 期刊

There is a high demand for forging dynamic cooperative industry-academia and co-creation relationship models in higher education. It enables companies to partner with academia in a fashion that would accelerate corporates' economic growth and enrich students'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A wide variety of activities are built in different frameworks in the existing partnership and co-creation for role play, activ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learning approach and identifie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co-creation related to design thinking for innovation. We demonstrate a unique example of a co-creation context in clients/ students corporation, starting from international internships to design thinking workshop collaboration. It exhibits how student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countries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global value creation and impact a local firm's international pos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