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08.241

休閒與社會研究/Leisure & Society Research

休閒與社會研究編輯委員會,停刊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觀光工廠應用劇場理論要素於策略體驗模組提升顧客互動品質和建立體驗價值的影響。本研究針對中南部五間夕陽工業之傳統產業轉型觀光工廠之顧客為研究範圍,主要以階層迴歸驗證假設。研究結果指出:策略體驗模組對互動品質、互動品質對體驗價值、策略體驗模組對體驗價值、劇場理論要素對互動品質皆有正向顯著影響,劇場理論要素對策略體驗模組與互動品質有正向強化效果,互動品質對策略體驗模組與體驗價值有部分中介效果,本研究之假設皆成立。建議業者可善加應用劇場理論要素,結合策略體驗模組強化顧客互動品質,提升顧客體驗後之價值感受。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目前臺灣運動觀光博碩士論文之年代分布、研究主題、參與者背景變項與研究、統計方法等數量分布情形,故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由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以「運動觀光」關鍵字搜尋2002到2012年之博碩士論文,共計有34篇可閱覽之電子及紙本全文為研究對象,並透過內容分析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論文的年代分布及數量增長自2007年呈現穩定上升趨勢,而在2010年達到高峰期;論文主題多以「賽會滿意度」為最常關切之議題;參與者特性以大專學歷青壯年男性族群為多;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最多,而訪談法則較少;在統計方法方面,「敘述性統計分析」佔總數約九成之多,其次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因素分析」及「獨立樣本t檢定」等較為常使用之統計方法。因本研究只針對臺灣運動觀光博碩士論文進行內容分析,故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加入國內有關運動觀光之學術期刊,進行彙整分析,更可瞭解運動觀光議題於國內學術發展之綜貌。

  • 期刊

魅力(Charisma)已成為當今企業界最有價值的能力之一。如何與觀眾溝通、滿足觀眾渴望、確立觀眾方向,已成為運動明星賽場表現之外的重要課題。方法:本研究欲以西方魅力思想史來探討英美地區19至21世紀運動明星的魅力,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研究法結合社會學的歷史比較研究法,並運用紮根理論作為本研究的理論依據。首先對魅力的思想論述相關文獻進行蒐集、整理、分析與歸納後建立研究理論,希望藉由魅力思想史的各時期發展,來探討運動明星如何擁有獨樹一幟的魅力。結果:研究發現運動與媒體文化密不可分,現代神話創造出大眾的英雄。由於時代的轉變,使得過去人們所崇拜生產的英雄轉而崇拜如今夢想消費的英雄。而在如今全球化的傳媒下運動魅力的真諦在於運動的真實性與不確定性。運動明星的魅力則在於:嶄露天賦異稟、技巧華麗、創造奇蹟、證明沒有不可能。結論:研究發現魅力論述隨著時間遷移其內容與形式會有所改變,而運動明星在每個時期都能有所著重,且五種論述都適用,因此魅力論述是一個變動的綜合有機體,不能以單一面向解釋。

  • 期刊

本研究旨在調查大臺北及臺東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情形,並分析不同出身背景、城鄉落差、家庭財務資本對學童的休閒參與有何影響。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大臺北及臺東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採用分層比例隨機叢集抽樣,回收有效問卷共計624份。資料經描述性統計、雙變數關聯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所得結論如下:一、男性學童在動態休閒參與情形優於女性學童,尤其是原住民族及家庭月收入越高者。二、臺東地區的學童不論在動態或靜態休閒參與情形皆高於大臺北地區,結果顯示城鄉落差對學童的休閒參與有影響。三、高家庭財務資本的學童在動態休閒參與的頻率較低,造成原因可能是參與過多的才藝班及補習班。

  • 期刊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青年公園設施使用行為、需求及滿意度之現況,及差異情形。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於2014年4至5月針對現場使用者,進行便利抽樣,回收有效問卷383份。研究結果:一、使用者男女分佈相近,以30-39歲及上班族、家管者及居住萬華區人口為主要使用族群。主要目的為促進身體健康,活動類型以散步、休息、聊天為主,球類運動次之。特別重視公園內治安、衛生的需求。對籃球場、綠地植栽及具紓壓等功能較為滿意。二、廁所、垃圾桶、飲水台、愛心園地等髒亂不潔,PU跑道鋪面待修補及定期維修等6項,使用需求高但滿意度低。建議:管理單位針對公園的使用需求及滿意度現況比較分析,詳實檢討改進。未來研究宜長期調查分析變化趨勢,同時與公園規劃專業人士以進行深入質性訪談。

  • 期刊

本研究目的應用Williams,Hartman與Cavazotte(2010)記號變數(Marker variable, MV)技術檢視共同方法變異(CMV)(Common method variance)。Marker variable為潛在變項檢視共同方法變異(CMV),並以臺東熱氣球嘉年華運動觀光量表為研究工具。本研究抽樣方式採立意取樣方式進行,施測時間於2012年7月24日至7月31日於臺東鹿野高臺施放問卷。有效問卷共計232份,有效問卷率為73.33%。研究結果發現並無共同方法變異(CMV)問題。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在研究設計上針對問卷的事前防範CMV。

  • 期刊

傳統體育課大多採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然而日前以學生為中心的同儕教學方式已漸受到重視。因此希望藉由本研究,了解同儕教學應用於體育課之現況,以提供未來相關研究方向和依據。資料蒐集方式針對實證性研究文獻進行比較與分析,發現結果如下:1.研究目的多以兩組比較為主,並且著重在學生表現方面;2.研究對象各年齡層學生皆有;3.研究方法多以量化之實驗介入為主;4.研究結果認為透過同儕教學能提升學生表現。最後,本文依據結果之討論提出未來研究之展望。

  • 期刊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於分析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足球俱樂部參與者熱情與幸福感之影響情形。以臺北市足球俱樂部參與2013-2014年T2 LIGA者,共計450位選手為對象母群體,於2014年3月8日至2014年3月31日,透過問卷調查法得有效樣本450份,以瞭解足球俱樂部參與者熱情與幸福感之現況,並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資料分析後,得知本研究結果為:一、臺北市足球俱樂部參與者現況以男性、21-30歲、大專院校程度、以就業者居多。二、臺北市足球俱樂部參與者其「熱情」對「幸福感」之間有顯著相關。三、臺北市足球俱樂部參與其熱情與幸福感之間有正向相關存在。運動熱情中的「強迫式熱情」與幸福感中的「負向情緒」呈現高度的相關性。本研究藉由結果對後續研究建議,足球俱樂部未來應多舉辦足球賽事及相關活動,以鼓勵各界對足球之熱情,從而進一步提升幸福感。

  • 期刊

運動得以改善健康,在近代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現代人由於生活型態因應科技的發展而轉變,欠缺身體活動,造成運動不足症,唯有恢復運動,才是預防醫學中最便宜的選擇。因此,本文首先由健康的意涵出發,探討健康的定義,以及運動、健康與體適能三者的關係,推展至運動對生理與心理健康的效益,進而闡述實務界運動安全有關議題,包括個人、經營者與政府單位的角色及功能,期經過本文得以建立運動健康全面、概括性的觀念,提供未來產官界規劃相關議題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