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47.253

台灣遊戲治療學報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目的在於統整近年來梁培勇督導經驗中常見的設限提問,蒐羅遊療師在遊戲治療過程中所面臨的規則設置疑惑與操作困難,試圖歸納、整理並合併進「衡鑑-猜測(假設)-介入」臨床工作架構模式之中,重新檢視遊療師在操作介入之前的思考歷程。全文以梁培勇的督導經驗為主要參考文本,統整歷來各助人工作界的遊療師針對治療歷程中的規則所提出的困難,同時挑戰遊療師對治療學派的內化程度與治療歷程的細膩理解。本文提出以下三點進行探討:一、綜觀台灣遊戲治療發展之歷史脈絡,分析台灣遊療師以個人中心學派為主之成因,並點出多數遊療師在遵守個人中心學派之三大原則之外,鮮少仔細思考執行治療之現實層面與理論概念之間應如何實踐與遵循。二、羅列台灣遊療師在設限上常見的困難與阻礙,特別是個人中心學派遊療師心中緊繫的三大原則與現實條件的衝突與矛盾,導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藉由重新反思遊療師介入之前的「衡鑑-猜測(假設)-介入」臨床工作架構模式,以微觀的視角檢視其介入之依據與考量,並強調此乃不斷持續循環的動態歷程。三、強調遊戲治療之結構化與投契關係之維繫並非如待辦清單在起始期時交代完畢即可,而是在整個治療脈絡中不斷調整維護、隨著治療狀態流動的架構,呼應前述「衡鑑-猜測(假設)-介入」臨床工作架構模式。文末,再以Paul於1967年所提出的疑問,重新提出遵循「衡鑑-猜測(假設)-介入」臨床工作架構模式之再問,提醒遊療師在治療上對自身立場或觀點的視角需有一定的敏感度;同時,也提出除了在治療室內的施作探討之外,規則或結構化在現實場域中的個人隱私之維護與多重關係之堅持,對遊療師在治療的承諾與投入程度上是否有所改變。

  • 期刊

本文旨在以個案報告形式探討結構式遊戲治療對內向性問題兒童介入之影響。對象為「兒童行為檢核表」與「教師報告表」內化量尺T分數分別為68、78,均達臨床範圍(T>63分)以上之一位七歲女童,對其進行二十次、每次50分鐘之結構式遊戲治療。本研究結果採取質量同時分析方式,質性部分針對遊戲治療歷程的轉變,以及個案母親與導師的觀察作為分析內容;量化部分則是在結構式遊戲治療介入開始前和結束後實施「兒童行為檢核表」和「教師報告表」,並進行T分數前後之差異方式呈現結果。質性資料結果發現個案哭泣的頻率明顯減少,以及自主能力與自信的提升,較積極努力,能接受較具挑戰性的問題;量化結果發現除了內向性問題獲得明顯改善外,思考與注意力問題也同步獲得改善,顯示結構式遊戲治療的介入改善個案的內向性問題與思考方式。

  • 期刊

實務與研究皆肯定與兒童重要他人的合作是兒童輔導者很重要的工作內涵,但家長諮詢卻也是兒童輔導工作者常見的困難之一。遊戲治療背景的研究者想藉由結構化遊戲評估增進家長諮詢工作的效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運用馬謝克親子互動法(Marschak Interaction Method)於個別家長諮詢中對家長親職角色的影響。研究對象是四位有親職困擾的國小學童母親。研究者在家長諮詢前後進行親子互動錄影,做為家長諮詢中的討論素材,並針對影片進行質化共識分析,以了解家長在諮詢前後的親職角色轉變;另外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以了解求詢者在諮詢過程中對自我親職的改變經驗,並以主題分析法將訪談內容意義化。研究結果顯示透過馬謝克親子互動法進行諮詢,求詢者在參與、結構、挑戰與撫育四個向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提升。求詢者改變歷程中的重要經驗有:遊戲體驗活動中的自我察覺、求詢者的自我接納、求詢者自我效能提升、諮詢經驗外化於家庭系統、諮詢者觀察後具體的回饋、諮詢關係中的相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