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218.62

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自1970年代石油危機,利用光能生產氫氣作為替代能源的技術逐漸受關注。起因於1972本多藤島效應的發現,以半導體受光催化來分解水的研究,成為綠色能源的新課題。隨後,水分解的異相光催化系統(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tic system)有賴光催化材料的改善,和犧牲劑的投入得以逐步發展。   在眾多具備光催化活性的半導體中,以二氧化鈦 (TiO2)的歷來研究最為豐富及深入,加上便宜、無毒、以及化學、光學穩定性好,二氧化鈦是最有潛力投入工業尺度應用的材料。   近年來,石墨烯受到奈米研究領域的關注。利用氧化減薄法,可以既簡便而又大量地製備氧化石墨烯 (GO)。理論上,還原氧化石墨烯 (rGO)導電性良好,加上可以進行奈米尺度的修飾,適合用作改善二氧化鈦的光催化活性。考慮石墨烯披覆於二氧化鈦的技術各式各樣,本研究分別以水熱還原法 (HrGO)、光還原法 (PrGO)及熱還原法 (TrGO)製備TiO2/rGO,並發現TiO2/HrGO在紫外光下 (365nm)催化產氫表現最好,1%披覆比例的產氫量比純TiO2提升2.7倍。   另外,本研究對二氧化鈦進行同時改質、披覆上石墨烯及進行還原,製備出二氧化鈦奈米管/還原氧化石墨烯 (TiNT/rGO)。在改質過程中,由於晶型改變使TiNT吸收峰藍移,在0%及1%披覆比例下產氫量較TiO2差。但由於比表面積大,當披覆比例提升至2%,TiNT/rGO的產氫量比純TiO2提升了13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數在近十年有明顯的增加趨勢。相對的,抗癌藥物的使 用量也是逐年成長。而抗癌藥物經藥理學研究發現它本身具有致畸性、基因毒性 以及致癌性。研究亦發現,傳統家庭廢水處理廠及醫院廢水處理廠對於抗癌藥物 並無法有效地去除。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以及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為全世界兩種使用最廣泛的抗癌藥物,故本研究選用此兩種抗癌藥物當作主要的研究對象。 經初步光催化材料的篩選發現,Dagussa P25 TiO2為降解兩種抗癌藥物效果 較好的光催化材料,故作為後續的光催化反應研究中所使用的材料。5-氟尿嘧啶最佳處理的操作條件下(20 mg L-1的P25 TiO2以及溶液的pH=5.8),初始濃度為200 μg L-1的5-氟尿嘧啶可以在兩小時內被完全去除(k=0.0375 min-1)。在降解機制的研究結果中發現,5-氟尿嘧啶是經由靠近觸媒表面,經電洞(h_vb^+)所產生的氫氧自由基(˙OHfree)所氧化。而5-氟尿嘧啶在有較高初始濃度(27.6 mg L-1)且觸媒量為300 mg L-1時,去除效率可在4小時後達到99.9%以上,並在24小時後達完全礦化及96.7%的理論氟離子回收率。另一方面,環磷醯胺在初始濃度為27.6 mg L-1且觸媒量為300 mg L-1時,去除效率亦可在4小時後達到99.9%以上,但在16小時僅達51.1%的礦化及79.9%的理論氯離子回收率。在MicrotoxR毒性測試方面發現,環磷醯胺在反應後毒性有上升趨勢,經由研判應該是所產生的副產物所造成;而5-氟尿嘧啶在反應前後皆無任何毒性反應。 為了增加紫外光光觸媒的應用性,並使其可以在可見光的光源下進行反應, 近幾年相關的研究正在陸續進行中。而其中可見光應答型的N-doped TiO2則更 受重視,主要是因為它較其他元素改質後有較高的可見光催化效果,以及較為簡 易的合成方法。微波在近幾年被視為一種較為「綠色」的合成及處理的方法,因 為它擁有處理時間短的優勢,在合成步驟上可以大為降低能源的消耗。研究結果 發現,將微波應用在合成N-doped TiO2上,並用在可見光下進行5-氟尿嘧啶光 催化反應。其降解效果明顯比利用傳統氨氣鍛燒合成法所合成的N-doped TiO2 要來的好。而最佳化後的合成步驟是先經由濃度為1M的氨水浸潤一小時,接著 放入微波消化器中,在180˚C下反應三小時後取出,再進行550˚C氨氣鍛燒6 小時後得之最佳可見光應答行光觸媒(N6)。拿N6以及未改質的Dagussa P25 TiO2在可見光下進行光催化實驗,再20小時後N6可以去除88.8%的5-氟尿嘧啶,而Dagussa P25 TiO2則僅能去除61.5%。在環磷醯胺的可見光催化實驗中,亦N6有較高的去除效果。另外,在物性鑑定方面,合成後的N-doped TiO2顆粒尺寸變大、孔隙容量增加、比表面積減少、表面鹼量跟鹼度都減少,但表面的等電位點卻無太大的改變。 本研究顯示,利用光催化降解水中難分解之抗癌藥物有不錯的效果。若往後 能應用在醫院廢水處理廠進行高級氧化處理,應能有不錯的處理潛力。但處理廠 中,水質複雜性高,不同的水質參數皆會影響處理效果。另外,毒性的變化以及 副產物間的關係也是需要加以深入研究;而總有機物的去除結果也提供未來在廢 水處理廠設計時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管制藥物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與可待因(codeine)合法地使用在醫療用途與非法地經常濫用在其他用途上,在許多地區的廢污水處理廠進、出流水與環境水體中皆可偵測到此兩種藥物分布於其中,因此其對於環境的潛在衝擊逐漸備受重視。甲基安非他命與可待因無法藉由傳統的民生污水處理程序有效去除,故考慮高級處理研究利用紫外光照射二氧化鈦的光催化技術降解甲基安非他命與可待因,探討利用低瓦數的紫外光(9 W且最大波長在365 nm)照射二氧化鈦降解兩種管制藥物的反應動力學和機制,研究在不同操作參數(二氧化鈦添加量、管制藥物初始濃度與pH值)的處理效率和影響,處理過程中利用高效能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HPLC-MS/MS)監測和分析兩種管制藥物與其中間產物,並利用總有機碳分析儀(TOC)與離子層析儀(IC)測定其礦化程度。 在溶液pH值為7、添加0.1 g/L的二氧化鈦情況下進行光催化反應,分別為100 μg/L的甲基安非他命與可待因皆可在3分鐘內達完全去除,兩管制藥物的降解反應動力學呈一階反應。在溶液pH值為5、添加0.1 g/L的二氧化鈦情況下進行光催化反應,10 mg/L的甲基安非他命經180分鐘反應後近乎完全礦化,其有機氮成分轉化為NH4+ (76%)和NO3- (21%);10 mg/L的可待因經90分鐘反應後亦近乎完全礦化,其有機氮成分轉化為NH4+ (74%)和NO3- (22%)。 甲基安非他命的中間產物包括經標準品確認過的對位氫氧基甲基安非他命(p-OHMAT),與其他八種經實驗性鑑定的物質;可待因的中間產物包括經標準品確認過的嗎啡,與其他五種經實驗性鑑定的物質。藉由中間產物的鑑定分析,可提出甲基安非他命的兩種主要降解途徑,其一為甲基安非他命的邊鏈裂解,另一為甲基安非他命產生氫氧化反應;而可待因的兩種主要降解途徑則包括同位取代反應導致其芳香環裂解,以及可待因發生重複的氫氧化反應導致含氫氧基的中間產物生成。此兩種管制藥物的主要降解途徑皆來自於光催化照射二氧化鈦產生氫氧自由基的非選擇性攻擊,導致有機物持續的斷鍵裂解,最終達到完全礦化。紫外光照射二氧化鈦的光催化程序為防止此兩種管制藥物與處理不完全的中間產物流入環境水體的可應用處理技術。

  • 學位論文

廢水中新興污染物的去除對於環境健康已經成為重要的議題。臭氧處理程序是一個可行的技術,但廢水的特性會影響臭氧的處理效率,而這部分的影響尚未被闡明。二級放流水含有出流有機物(effluent organic matter, EfOM),這些有機物質可以直接與臭氧反應,亦可以在臭氧降解過程中的氫氧自由基鏈狀反應裡扮演起始劑(initiator)、促進劑(promoter)以及抑制劑(inhibitor)的角色。這四種不同的反應機制會影響臭氧的降解、氫氧自由基的形成及消耗以及新興污染物的去除。本研究的目的為:(1)利用氫氧自由基的瞬時穩定態模式、Rct概念以及臭氧的擬一階速率模式測定出流水有機物於臭氧直接反應、起始反應(initiation)、促進反應(promotion)以及抑制反應(inhibition)的速率常數。(2)測定pH值及溫度對出流水有機物的四個速率常數之影響。(3)測定及模擬出流水有機物對於選定的新興污染物去除之影響。本研究所使用的二級放流水取自迪化及內湖污水處理場,並測定其出流水有機物之速率常數。結果顯示直接反應及起始反應(都源自出流水有機物與臭氧之反應)的速率常數會隨著pH值的升高而增加,然而在促進反應及抑制反應(都源自出流水有機物與氫氧自由基反應)的速率常數則沒有顯著的變化。在溫度影響方面,所有的速率常數皆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稀釋的內湖二級處理出流水中, ibuprofen、acetylsulfamethoxazole以及metoprolol的去除皆可利用測定的出流水有機物速率常數加以模擬而得到良好的去除效率預測。

  • 學位論文

酮洛芬(Ketoprofen) ,全名2-(3-benzoylphenyl)propanoic acid,2-(3苯甲醯基苯基)丙酸,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其中一種,為被廣泛使用的消炎止痛藥之一,常作為坐骨神經痛或是關節炎等徵狀的處方藥,此類藥物的使用量正逐年增加,而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在水體中,會透過生物累積的作用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酮洛芬在汙水處理廠中無法被有效去除,必須增加高級氧化法(AOP)單元來去除之,常見的高級氧化法有臭氧、光催化、Fenton、Fenton-like或是複合多種處理等方式,利用反應產生自由基的強氧化能力來降解水中之酮洛芬。 本研究以電芬頓法(Electro-Fenton,EF)處理水中酮洛芬,利用高效液相層析儀(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來檢測處理效率與各項參數,再將得到的數據整理並利用反應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來找出最佳的處理參數範圍。在電解法與芬頓法的背景實驗中,分別測試控制電流大小、pH值、過氧化氫以及鐵離子加藥量等變數,得知處理效率隨pH的降低而提升,隨著過氧化氫及鐵離子的加藥量上升而提升。在電芬頓法的實驗中,分別控制電流大小、pH值、過氧化氫以及鐵離子加藥量來探討對酮洛芬的處理效率,電流大小在加藥量充足時,對處理效率影響不大,pH值與過氧化氫加藥量的影響趨勢與芬頓法相似,而鐵離子加藥量在電芬頓法中因提供電場可促使其循環利用,相較於芬頓法,需求量較低。 在反應曲面法中央合成設計實驗中,將變數設定為pH(2~4)、過氧化氫加藥量(0.01~0.1 mM)、鐵離子加藥量(0.01~0.1 mM),透過批次實驗,可找出最佳的處理效率發生在pH=2,過氧化氫與鐵離子加藥量0.1 mM,對酮洛芬的處理效率可達96%,證明電芬頓法是一種可行的處理酮洛芬的方法。

  • 學位論文

為了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永續能源的開發為現今研究的熱門議題,其中生質能源的開發頗受外界矚目。在本研究當中是著重在於利用熱轉換方法當中的水熱法將生質物轉換成液態生質能源,然而影響水熱法的因素有很多種,包含了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加熱速率、原物料組成與原料粒徑、反應槽填充的氣體以及催化劑的使用和使用催化劑的種類。在這個研究當中是著重於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原物料組成以及催化劑的使用四個影響因素來進行反應變因的改變,並且探討實驗所產生的生物油產物(BO)、液體產物(WSO)、固體產物(SP)以及氣體產物和反應變因之間的關聯。 在各產物當中BO為本研究的目標產物。研究顯示以藻類為原料可以有較高的BO產率和較高的BO熱值,在不加入催化劑的情況下就可以有22.31 wt.%的產率和9,184.17 kcal kg-1的熱值,加入催化劑之後BO產率更可以增加到24.61 wt.%而熱值提高到9,328.32 kcal kg-1。用竹筷為原料得到的BO產率和熱值皆偏低,不加催化劑頂多只有3.83 wt.%的產率以及7,393.35 kcal kg-1的熱值,然而催化劑的加入對於結果影響很大,可以將BO產率提升到21.24 wt.%,熱值升高到8088.18 kcal kg-1。可見催化劑對於結果的影響和使用的原料有很大的關聯,而相較於催化劑和原料對於結果的影響,反應溫度以及反應時間影響實驗結果較小。 然而在模擬蒸餾的結果表示,用藻類生產的BO其性質與我們日常所用的液態燃料(例如航空油、柴油、煤油)有比較大的差距,反而是用竹筷生產之BO性質與煤油和重油較為接近,而催化劑的加入更是可以使BO的性質與液態燃料更加接近。

  • 學位論文

傳統的健康風險評估主要著重在評估單一污染源的影響,每一個單一污染源可能均符合法規或管制標準;然而,在國家尺度或區域尺度的風險評估架構下,風險的來源在於受體經由不同的暴露途徑而接觸到污染物質,而造成暴露的方式則可分為直接的與間接的,直接的暴露為受當地污染排放影響或鄰近污染排放跨區域傳輸的影響,間接的暴露為透過農產品運銷而接觸到其他區域所排放的污染物質。在現階段的風險評估中,間接暴露的影響是極少被提及的,這可能造成忽略了部分的風險危害。 本研究考量多重污染源所造成的累積性效應,以建立大尺度的區域風險評估方法為目的,將跨區域影響之因素納入評估流程,並採用敏感度分析的概念,建立不同區域與產業之排放量,對不同區域受體所產生風險的關係,作為判定風險減量效率之依據。利用各縣市間農產品的運銷量進行受體暴露量的修正,建立跨區域風險傳輸模型。結果顯示考量農產運銷對風險結果的排序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呈現出各縣市不同的風險來源,不再只是鄰近的污染源所造成,更有可能透過農產運銷的方式將風險轉移。利用風險轉移率來計算考量農產運銷後的風險變化,對於風險轉移率大於1的地區,代表因透過農產運銷將受污染之農產品輸入進來,提高暴露機會而增加了風險,顯示若在傳統的風險評估架構下,其風險是被低估的,因此考量跨區域風險傳輸是必要的。 將總排放量與風險評估結果進行比較,發現不論是否考量農產運銷的影響,排放量的高低與造成各縣市風險高低的排序,並沒有存在一致性,即高排放量的地區並不一定使當地成為高風險地區。因此,本研究利用敏感度分析的概念,分別將各縣市總排放量和產業總排放量作為分析之變數,計算風險減量之敏感度和彈性,探討不同地區不同產業類別的排放減量對各縣市風險減量的有效程度,並將其整合成風險減量效率的分數,以反映整體風險減量的效果;結果顯示,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和飲料製造業的分數高於其他產業,在縣市別的部分以雲林、苗栗和彰化的分數高於其他縣市。 應用本研究之分析方法,可以找出對特定地區風險減量有效的管制對象,針對高風險敏感度和高風險彈性的地區進行排放管制,所得到的效果是最大的;另一方面其也反映了產生風險的潛勢,若未來在選擇新設場址時,高風險敏感度和高風險彈性的地區是不適宜的,因其造成的影響較大且較廣;而就產業別而言,高風險敏感度和高風險彈性的產業必須加強管制,因其增加一部分排放量,則可能影響到許多縣市。同時可藉由此研究可判別出不同的區域,其風險來源主要為當地貢獻或是由其他地區轉移而來,提供資訊給管理者作為決定加強排放管制對象的依據。

  • 學位論文

頭孢子類抗生素為國內外廣泛使用之藥物,已有研究顯示當其進入環境地表水體中會受到自然淨化影響,而氧化作用於其自然淨化過程中扮演重要之降解機制。本研究以五種頭孢子抗生素cefotaxime (CTX)、cephalexin (CFX)、cephradine (CFD)、cephapirin (CFP)和 cefazolin (CFZ)為目標化合物探討其在環境中之宿命。錳氧化物為普遍存在於土壤、岩層和底泥中的氧化劑,其在自然環境中具有氧化眾多有機物之能力。本研究使用合成的δ-MnO2作為氧化劑以批次實驗進行其氧化機制之探討。 研究結果顯示,CFX經由二氧化錳的氧化降解主要發生於其核心部位的降解 (7-Aminodesacetoxycephalosporanic acid, 7-ADCA)。因此CFX被選為建構氧化機制模型的代表物。CFX於不同濃度(100 ppb - 2 ppm)皆符合基於吸附行為與電子傳遞機制而建構的Langmuir反應模型。本研究亦針對五種目標抗生素之二氧化錳氧化反應位置(核心或副結構)進行探討,副產物之辨識輔助證明了氧化降解之位置。結果顯示,頭孢子抗生素的核心結構 (7-ADCA部位)為二氧化錳氧化降解的結構之一,且氧化後生成比核心分子量小的產物碎片 (就CFX與CFZ的碎片而言)。此外,連結於頭孢子環3號碳位置的基團會影響核心部位的反應性 (如CFZ和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 (7-ACA)),而7號位置的基團則不影響核心結構之反應性。 比較各頭孢子抗生素以二氧化錳氧化之反應部位,顯示CFX的降解主要發生於其核心結構,而CTX、CFD和CFP的降解則主要發生於其核心環7號碳位置的取代基 (分別為2-Amino-α-(methoxyimino)-4-thiazoleacetyl取代基 (2-AMTA)、dienylglycylamino取代基(DGA)和2-pyridin-4-ylsulfanylacetyl取代基(2-PSA))。研究進一步發現CFP取代基(2-PSA)的降解是透過其與核心環連接處的醯胺鍵斷鍵而形成的降解。而CFZ之1-methyltetrazole (1-M)部位非二氧化錳氧化的部位。五種頭孢子類藥物子結構之活性大小比較顯示:2-AMTA > 2-PSA > DGA > 7-ADCA > phenylglycylamino group ≈ 1-M (不與二氧化錳反應)。 五種頭孢子類藥物於二氧化錳降解前後總有機碳維持不變,表示氧化過程中無礦化現象,即僅有機物結構轉變,且其產物不易再被二氧化錳降解。反應後的產物在Microtox毒性測試中無顯著毒性反應。 此外,太陽光為自然淨化中另一重要因子,並可能影響二氧化錳的氧化機制,因此在本研究中也被探討。CFX、CFD和CTX在結合照光之二氧化錳氧化反應中,主要由氧化主導總降解反應,而CFZ之降解則由直接光解主導。雖然照光於本實驗條件下並未顯著加速CFX、CFD、CFZ和CTX之氧化,然而由CFP之實驗結果顯示照光顯著使二氧化錳之初始溶解速率提升近八倍。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超音波(ultrasonic irradiation, UI)輔助程序將痲瘋油(jatropha oil, JO)進行兩階段轉酯化程序產製痲瘋生質柴油(jatropha oil biodiesel, JOB)。進行兩階段轉酯化反應之前,將麻瘋原油(raw jatropha oil, JOR)進行油品性質分析,分析項目包含有酸價(AV)、含水率(mW)、動黏度(KV)、密度(ρO)、熱值(H)和冷濾點(CFPP)。本研究在第一階段酯化反應中使用酯化條件為醇油莫耳比(MIPA/JOR) = 5、反應溫度(TE) = 120 ℃、酸觸媒硫酸體積(VH2SO4) = 1.02 mL、連續加入異丙醇和硫酸混合液流速(QE) = 1.5 mL/min、反應時間(tE) = 59.08 min、原料油(JOR) = 200 g。酯化後的油品(JO after esterification, JOE)進行油品性質分析。 在相同酯化條件後進行第二階段轉酯化,醇類分別使用異丙醇或甲醇進行轉酯化後,探討使用異丙醇或甲醇在不同轉酯化反應溫度(TT)、醇油莫耳比(MIPA/JOE 或 MMOH/JOE)和反應時間(tT)對於油品性質和生質柴油轉酯率(YF),並找出最適之轉酯化反應溫度、醇油莫耳比及反應時間。 使用異丙醇轉酯化中,轉酯化反應後的酸價比酯化後的酸價有些微的上升,增加醇油莫耳比能有效降低油品酸價。當TT = 80 ℃及tT = 180 min,轉酯化反應最適之醇油莫耳比為9,此時的轉酯率為96.06 %,酸價為0.429 mg KOH/g,動黏度為4.01 mm2/s,密度為872.47 kg/m3,熱值為29.88 MJ/kg和冷濾點為-3.5 ℃。當反應溫度在80 ℃時有最佳的酸價(最低)和轉酯率(最高),其他油品特性亦可以符合CNS 15072的標準規範。反應時間90分鐘有最好的油品性質,當反應時間增加酸價會有些許的上升,轉酯率有些微下降。 在TT = 60 ℃下使用甲醇進行轉酯化反應,最適醇油莫耳比為6,醇油莫耳比增加對降低酸價及增加轉酯率有限。反應時間在10分鐘以上的油品性質相似。反應時間10分鐘已經完成轉酯化反應,此時得到的轉酯率97.08 %,酸價0.097 mg KOH/g,動黏度4.40 mm2/s,密度881.50 kg/m3,熱值38.14 MJ/kg和冷濾點-1 ℃。使用甲醇作為轉酯化醇類比異丙醇反應時間較短,反應溫度較低,所需的醇油莫耳比較少,得到的酸價更低,但是冷濾點較高。 使用甲醇或異丙醇作為酯化反應時的醇類,得到的轉酯率和其他油品特性差異性並不大。轉酯化反應中使用甲醇的最適反應醇油莫耳比較低,反應溫度較低,反應時間也可以縮短,在酯化製程中使用異丙醇作為反應醇類,轉酯化過程中使用甲醇,一方面可以將異丙醇作為廢液回收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達到CNS 15072的標準規範。

本文將於2025/12/31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本實驗延續吳(2014)「室內木炭燃燒產生空氣污染物之研究」,利用其研究結果選定三種危害商數較低之木炭:龍眼木炭(T3)、備長炭(B1)、炭精(I1S)進行延續實驗,利用添加油脂來模擬實際烤肉污染物排放情形,並測試添加油脂、油脂種類、木炭種類對於各類污染物排放差異,利用氣膠監測儀(Dusttrak)、粉塵監測儀(EPAM-5000)、多氣體分析儀(HM-5000)、DNPH化學吸收、Tenax-TA吸附劑,分析木炭燃燒產生的HC、CO、CO2、NOx、PM10、PM2.5、醛酮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之排放濃度,並計算成排放因子與排放速率。 實驗結果顯示,木炭種類對於各類污染物(HC、CO、CO2、NOx、PM10、PM2.5、醛酮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排放因子有顯著差異(p-value<0.05),除了重金屬中的砷、銅、鉛、鋅,油脂的添加對於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碳、懸浮微粒、醛酮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因子有顯著差異(p-value<0.05),但油脂種類對於各類污染物排放因子沒有顯著差異;碳氫化合物在未添加油脂情況下排放因子範圍為5025.60 ~ 7924.02mg kg-1,而添加油脂後排放因子範圍為6029.82~ 10629.40 mg kg-1,一氧化碳添排放因子106.04 ~ 395.84 g kg-1,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在未添加油脂情況下為1350.76 ~ 2432.29 g kg-1,添加油脂後則為1929.50 ~ 3026.10 g kg-1,氮氧化物排放因子為193.11 ~ 582.41 mg kg-1,甲醛排放因子在未添加油脂時為19.23 ~ 37.71 mg kg-1,添加油脂後為33.10 ~ 49.41 mg kg-1,乙醛排放因子在未添加油脂時為8.90~20.64 mg kg-1,添加油脂後為14.25~26.67 mg kg-1 ,PM10排放因子在未添加油脂時為32.82~562.54 mg kg-1,添加油脂後為1611.33~ 4800.55 mg kg-1,PM2.5排放因子在未添加油脂時為14.27~454.15 mg kg-1,添加油脂後為1029.38~4065.14 mg kg-1,苯排放因子在未添加油脂時為0.26~3.15 mg kg-1,添加油脂後為4.76~13.70 mg kg-1,甲苯排放因子在未添加油脂時為0.26~1.93 mg kg-1,添加油脂後為2.35~9.06 mg kg-1,重金屬總排放因子為8427.85~ 10333.21 ug kg-1。 油脂的添加造成各類型污染物排放因子與濃度倍增,如PM2.5與PM10排放濃度均增加了10~100倍,而在未添加油脂時木炭燃燒所產生的污染物幾乎均超過室內法規標準,在油脂添加過後甚至超過法規標準百倍,顯示室內燒烤污染之嚴重性,這些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不可忽視,許多污染物濃度也已超過ASTDR ihaled MRLs,甚至超過急性標準的數百倍,此外許多燒烤業者以簡單的排氣裝置將污染物排出到室外環境,並未加以減量及控制,對室外環境也將會是一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