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66.7

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面對人口增加以及工業與農業之快速發展嚴重影響水循環以及各物質流的平衡下,發展一個對環境有善、低能源消耗和高效率之永續水資源處理技術,為全球水處理技術發展的一項目標。在許多脫鹽的技術中,電容去離子技術(Capacitive Deionization, CDI)為一項新興的水處理技術,其原理為施加一電場於兩電極板,使得水體中的帶電荷物質在電場的驅使下儲存於電極表面,進而移除水中的離子污染物。而在電容去離子的實驗中,為提升電極的平均脫鹽容量(Mean deionization capacity, MDC),電極材料為影響脫鹽容量一項關鍵因子,如何有效提升脫鹽容量,為近年研究的主要項目。本研究為提升電容去離子技術的脫鹽容量,從商用的活性碳電極出發,藉由製備活性碳電極應用於CDI程序,並從過程中分析活性碳的表面及電化學特性,以了解電極材料對於脫鹽容量的影響,研究中選用AC1及AC2兩種活性碳進行比較,AC1具有較高的比表面及良好的孔洞分布,在連續式的去離子實驗中,脫鹽容量為5.08 mg/g較AC2的2.39 mg/g。在選擇商用活性碳進行的試驗中,我們可以得知比表面積越高且中孔洞及微孔洞分布平均的材料可有效的提升脫鹽容量。然而,再以活性碳進行電容去離子之應用後得知,常用的粉末狀碳材受到黏著劑(polymer binder)及材料表面的不規則結構,使得碳電極導電性下降,電荷傳輸不易以及離子無法有效快速的於奈米孔洞中進行傳輸等限制。以靜電紡絲技術配合碳化及活化程序,製備出片狀且具有階層孔洞性及高比表面積及良好導電性的活性碳纖維電極。其中以二氧化碳進行活化程序,並且在溫度900°C活化時間為90分鐘的ACF-900-90活性碳纖維具有最高比表面積1300 m2/g,並且中孔洞的比例佔總孔體積的39% (0.26 cm3/g)。將ACF-900-90活性碳纖維電極應用於電容去離子得程序中,使用電壓為1.6 V之薄膜電容去離子(Membran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MCDI)技術中進行實驗,脫鹽容量高達10.53 mg/g,相較於活性炭高出近一倍,並且在電化學穩定性的測試實驗中有良好的穩定性,靜電紡絲技術可調控纖維的粗細及纖維的分布,碳化及活化的程序可控制活性碳纖維表面奈米孔徑的分布。藉由靜電紡絲技術與碳化活化程序的結合所製備出之活性碳纖維電極,有效提升電容去離子之平均脫鹽容量。再者,為更近一步提升脫鹽容量,製備出擬電容材料(Pseudocapacitive material)─二氧化錳與碳纖維之複合電極,以碳纖維做為基材,將二氧化錳以化學沉積的方式,披覆於碳纖維表面。另一方面,藉由改變碳纖維的的導電性,同時探討不同導電程度之碳纖維電極在製備成複合式電極後對於二氧化錳擬電容之影響。實驗結果中顯示,以碳化溫度1000度之碳纖維做為基材所製備出之MnO2/CF-1000複合式電極在於MCDI系統進行實驗後,平均脫鹽容量進一步提升至28.4 mg/g,並且相較於其他基材之碳纖維,在能源使用上顯著較低,並且電流效率均高於85%以上。在本研究的成果中,成功藉由不同方式進而改善且有效提升電容去離子之脫鹽容量。

本文將於2025/08/31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 PFOS)因具有優異之界面活性劑特性與抵抗氧化能力,而被廣泛運用在工業中。然而,過去毒性相關研究顯示其會對生態圈與人體造成負面危害。本研究調查使用二氧化錳/過氧化氫(MnO2/H2O2)程序產生具活性之自由基降解全氟辛烷磺酸。在三種不同型態之二氧化錳(α-, β-, and γ-MnO2)中,γ-MnO2可最有效催化過氧化氫降解PFOS。整體降解效果在較高H2O2濃度、γ-MnO2劑量與初始反應pH值會有所提升,而初始濃度為0.25 μM之PFOS亦可在最佳條件下於15分鐘內完全降解完畢([H2O2] =1 M, [γ-MnO2] = 20 mg/L, 初始pH = 7)。在MnO2/H2O2程序中,電子順磁共振光譜儀(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驗證降解反應中氫氧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 OH•)與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 O2•-)的產生,而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則顯示二氧化錳表面之錳價態變化與氧之錯合鍵結(coordination environment)變化。由自由基捕捉實驗與副產物鑑定結果可知在PFOS之降解過程中,其碳-硫鍵結(C-S bond)會優先被OH•氧化斷鍵。後續反應還包括其碳-碳鍵結(C-C bond)被OH•氧化斷鍵生成短碳鏈副產物,以及其碳-氟鍵結(C-F bond)被O2•-還原斷鍵生成脫氟副產物。另外,有些長碳鏈之副產物亦有被偵測到,其生成原因可能為各類有機自由基之重組。

  • 學位論文

生命週期評估可系統性地量化人為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此評估架構內的水資源耗用衝擊評估,係為量化由水資源取用導致的供水不足,進而造成的環境影響。現有水資源耗用衝擊特徵模式及特徵因子的建置,未考量資源取用區與資源需求區相異之特性;且水資源供給短缺的影響對象之不均質分布,亦未於模式中呈現。上述空間問題,將使特徵因子的應用受限及影響評估結果的闡釋。 本研究目的為建置區域性水資源耗用衝擊特徵模式。研究中提出集水區影響範圍 (Watershed-Affected Area, WAA) 概念,以呈現集水區及其供水轄區間的空間關係;並選用社會經濟資料描述損害受體於供水轄區內的空間分布。區域性特徵模式的基本架構即是以集水區影響範圍為基礎,並藉由矩陣運算將宿命因子、暴露因子及影響因子等參數的空間屬性納入考量。 研究中以淡水河、濁水溪及高屏溪集水區為案例,以民生、農業及工業部門為水資源耗用損害承受受體,建置各集水區於豐、枯水期的特徵因子;並以水資源經濟價值為指標,量化水資源耗用對各用水部門的影響。案例中以自來水供水系統及灌溉系統資料建置集水區影響範圍;以用水量、人口數與用地面積及產業關聯表分別推估具空間屬性之宿命因子、曝露因子及影響因子。 案例結果顯示,以豐水期 (5月~10月) 新北市板橋區民生部門之特徵因子 NTD 200.37/ m3consumed 為例,其意義為:豐水期於淡水河集水區取用水資源 1 立方公尺,且不排回原集水區時,板橋區民生部門因而無法取得足夠用水的附加價值損失為 200.37 元。而豐水期於淡水河集水區取用水,其影響範圍內民生部門的總損害則為 NTD 3,121.2/ m3consumed。 由此可知,區域性特徵因子具空間屬性轉換特性:輸入集水區尺度之水資源耗用盤查資料,輸出結果將以行政區尺度呈現;且可描述水資源耗用損害於集水區影響範圍內的潛在分布。水資源盤查資料常以集水區為空間尺度,但為使評估結果適用於水資源耗用後的衝擊調適或補償施行,行政區尺度的結果將更具有支援決策的應用價值。此即為本研究所建置之特徵因子的主要貢獻。 研究中亦將區域性特徵因子應用於水稻種植灌溉用水評估、再生水供水效益評估及季節性水價制定,探討衝擊評估結果如何輔助區域水資源管理。結果顯示,有別於供水量,水資源耗用衝擊評估因隱含評估地區的水資源條件,結果能描述水資源耗用造成的後續影響,適用於從集水區或行政區角度的管理,例如:水資源管理及分配或休耕補償等。 本研究解決的空間問題其重要性為:於計算特徵因子時,因已知潛在受體及其分布,而能使用正確的受體資料,進而提高特徵因子的代表性及評估結果的準確度。並且,因具有詳盡損害量化及受體空間資訊之評估結果,不僅可用於生產端的方案決策,亦有助於損害受體端的災害預防及區域治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現今的社會,石化燃料仍然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能源之一,然而,這些能源並不是無窮無盡。在國際的能源峰會上,各國也努力找出石化能源的代替且可行方案,減少我們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依賴。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Plant microbial fuel cell, PMFC)作為近年來的一種新興的綠色能源,籍由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根系產生根際分泌物,土壤中微生物以其作為養份源來產生電子結合電極系統,最終透過植物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為解決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提供了其中一個替代能源。 本研究以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作為研究對象,利用不同的基礎電路組合—串聯及並聯,並結合城市綠屋頂的概念,評估植物在不同天氣下的生長對微生物發電的影響,以及在長時間連續輸出電壓的穩定性。從結果顯示,串聯及並聯電路之PMFC系統產生之電壓相比起土壤微生物燃料電池(Soil microbial fuel cell, SMFC)有明顯的上升趨勢,但穩定性相對較低;其中對於單日最大平均輸出電壓,八個串聯電路之PMFC系統相比八個並聯電路之PMFC系統更高出二倍的電壓輸出,分別為1.213 V和0.581 V,其電功率密度分別為2.94 mWm-2和0.67 mWm-2;另外在48小時的充電試驗中,八個串聯電路及八個並聯電路之PMFC系統可為電容充電至4.8 V及1.5 V。從上述之結果均反映了串聯電路具有較好之發電潛力。

  • 學位論文

因爲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水體污染的問題也更加嚴重。雖然污水處理的技術也在提高,但是廢水排放對於總氮的標準也逐漸嚴格,需要開發尋找更高效的脫氮工藝。 本研究使用檸檬酸三鈉爲單一碳源的培養基,與(NH4)2SO4或KNO3作爲硝化反硝化培養基的單一氮源,從而篩選異養硝化-好氧反硝菌。使用三家位置不同的污水廠的活性污泥爲原料,進行3周的馴化培養。最終篩選出了爲7株不同的菌,經過序列比對認爲他們可能是Oceanimonas smirnovii、Halomonas sp.、 Ralstonia insidiosa、Pseudomonas stutzeri、Pseudomonas sp.、Zobellella sp.、和Ochrobactrum anthropic。 通過實驗驗證認爲他們都同時具有異養硝化與好氧反硝化的功能。初始N濃度爲200 mg/L的培養基,48 h內,XH-4去除NH4+-N的效率最高可到達86.7%,FXH-1去除NO3--N的效率最高可到達37.3%。 經過多方因素考慮,選擇了XH-2和FXH-3菌株進行3D列印固定化,觀察微生物功能體內細菌的生長,與脫氮效果的發揮。通過3D列印技術固定化後的微生物功能體,質地柔軟,細菌可以在其中繼續繁殖,且可以保存一定時間,25天時表面會出現裂縫孔洞。雖然此固定化方法已初步證明可以獲得具有微生物功能的活性結構體,但是3D列印固定化菌株除氮的技術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去除效率。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微波誘導製備氧化鈦奈米管(TNTs),運用於紫外線和可見光下催化產氫,其中TiO2 (P25)不僅用於TNTs合成之原料,同時作為與TNTs表現進行比較之參考載體,由TNTs之UV-Vis分光光譜分析顯示,修飾共觸媒後,吸收光譜偏移至可見光區之位移大於TiO2。 本研究以產氫量作為評估光催化性能,首先以Pt分別修飾TiO2及TNTs,分別於紫外光及可見光下進行光催化甲醇產氫,實驗結果顯示,在20%甲醇溶液中,在紫外線和可見光照射下,Pt/TNTs產氫率高於Pt/TiO2。由於甲醇於光催化產氫先氧化為甲醛,再氧化為甲酸,而甲酸可能氧化為CO及H2O或CO2及H2,且由TNTs及Pt/TNTs之產氫結果顯示CO生成量分別較TiO2和Pt/TiO2高,可確認TNTs作為光觸媒載體可較Pt/TiO2提高由甲酸生成H2之光催化選擇性,此結果推測係因CO(0.38 nm)之動力學直徑大於CO2(0.33 nm)之動力學直徑,故CO於TNTs反應系統不易擴散致不易使甲酸氧化為CO及H2O。 且為進一步聚焦甲酸產氫效率及提高可見光之光催化能力,續以10%甲酸溶液進行試驗,以Pt、CdS分別修飾TiO2及TNTs,結果顯示,CdS/TNTs光催化能力高於CdS /TiO2,另以光沉積法負載Pt時,Pt(P)/ CdS/TNTs產氫率為661.1μmolg-1 h-1,產氫率為以熱含浸法披覆Pt之Pt(T)/CdS/TNTs的3.6倍,推測是因光沉積法能均勻披覆Pt納米顆粒,避免所披覆之金屬如熱含浸法之團聚,故能有效地促進電子電洞對之分離。 此外,本研究以X光光電子能譜儀(XPS)分析觸媒表面元素價態,結果顯示,由於Pt和TNTs之間強金屬作用力(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使TNTs上Pt束縛能較零價態略低、Ti之束縛能提高之情形,且在反應3小時後,TNTs上之CdS也未顯示有氧化後產物(如S0或S6 +),因此可推測TNTs有助於避免CdS之光腐蝕,因此,以TNTs作為載體有助於提昇光催化反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糧食安全成為了全球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而都市化的迅速發展造成都市範圍不斷擴張,各項資源與土地利用競爭激烈,在農業用地被取代的同時,生產與消費的距離越來越遙遠,造成大量的環境與經濟成本。利用都市內閒置空間種植糧食,儘管無法提供居民所需的數量或種類,卻能滿足土地以及距離的需求,進而使都市成為了農業種植的新選項。於都市中閒置空間種植可食的作物,不僅可以成為糧食的來源之一、增加都市的綠色空間,亦可與教育、醫療等結合,提供社會層面的服務。都市潛在可用空間的篩選以及都市農業型態為都市農業評估的兩個研究核心,然而目前發展的方法在評估都市農業的影響或效益時,僅單獨針對其中一個面向進行探討,且文獻多以單一型態的都市農業為假設,缺乏都市農業設置上多元性的探討,因此無法完整呈現都市農業的可能情境。 本研究以Shoener et al. (2016) 建立的元件設計決策圖作為核心架構建立都市農業設計流程,依照設計流程擬定數種配置方案,並根據文獻以及當地現況,歸納都市農業的空間設置準則;接著透過地理資訊系統進行空間分析,使用土地利用分類系統作為輔助,依照空間設置準則篩選出都市農業的潛在可設置面積;最後藉由產量、生命週期評估及熱島效應減量指標,量化不同配置組合設立所造成的成本、效益以及環境影響。本研究以臺北市為研究地區,系統性評估都市農業設置方案,提供有效評估建立都市農業的決策依據。 都市農業空間潛力分析的估算結果顯示,臺北市潛在可用空間約有 48 平方公里,占臺北市總面積約 18 %,若涵蓋設置植生牆的垂直面面積,臺北市約有 22 % 的潛在空間可以作為綠化或農業用地使用。生命週期評估結果顯示,16 種都市農業設置方案中,建設最完善且大量種植糧食作物的S15總環境衝擊以 102 MPt明顯大於所有方案,而總環境衝擊最小為全部面積種植綠化植物,且不設置額外的農業設施的S2 (46.2 MPt);產量推估結果顯示,S1、S3、S9、S11四個無建置溫室的方案,每年可以產出約 20 千噸番茄、5.8 千噸玉米,以及 15 千噸萵苣,而將合適之區位設置溫室的S5、S7、S13、S15,每年產量則分別增長為番茄 21 千噸、玉米 6.2 千噸、萵苣 16 千噸;都市熱島效應減量指標結果顯示,S10及S12 具有最佳的都市熱島效應減緩效益,而S1、S3、S5、S7由於將綠地全部興建成種植可食作物之都市農園,使一部分的地面轉為不透水面,造成都市熱島效應不減反增。若有植生牆作為綠化補償,指標結果顯示均能彌補綠地減少造成的影響,使方案具減緩都市熱島效應之效益。藉由本研究建立的都市農業評估,得以顯現都市農業的潛在可用空間分布,並比較不同配置組合設置的環境成本效益,以供決策者選擇設置方案之參考。

本文將於2025/12/26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近年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先進國家均致力於應用風險評估方法於化學物質的管理制度中,並且納入化學物質生命週期的概念,從化學物質的製造、加工、消費及廢棄階段進行風險的評估及管理,以利從風險的源頭進行改善,發展目標主要以聯合國「國際化學品管理策略方針」(Strateg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hemicals Management,SAICM)為主要核心,總體目標為「實現化學品在其整個生命週期中的合理管理,以便到2020年,化學品的生產和使用方式應盡量減少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重大不利影響。」 加拿大環境保護法於1999年修法開始使用風險評估的方法處理大量化學物質的風險問題,歐盟於2006年實施REACH法案開始針對所有欲進入歐盟市場的化學物質進行風險的管理,以及美國於2016年將舊有的有毒物質控制法案進行修正,明定執行風險評估的期限以及公開透明化。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現已改名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於103年開始進行化學物質登錄作業及109年開始展開的標準登錄作業,期盼改變過去管末污染防治處理的方式,藉由源頭管理以及風險評估的方法,改善及精進現有化學物質的管理制度。 為健全我國化學物質風險管理架構,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以及比較探討的方法,研析歐盟、美國以及加拿大化學物質的風險評估管理架構,分別以企業登錄、優先級篩選、國家評估及風險管理措施等四個主要的架構元素進行探討,提出適合我國的風險評估管理架構規劃,以補強目前管理制度不足之處,並作為未來我國制定政策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N-亞硝基二甲胺 (N-nitrosodimethylamine, NDMA) 是一種具有致癌性的新興消毒副產物。根據先前文獻指出,飲用水中NDMA與含有胺基之化合物經由氯胺的氧化有關。然而在後續的文獻指出,於游泳池水中 (水來源為飲用水) 發現高濃度的NDMA。游泳池水中的NDMA主要是藉由游泳池中的自由餘氯與有機質物質(泳客游泳時釋出的化合物)之間的反應而形成。考量到泳客於游泳的過程中可能會無意間暴露到NDMA,因此NDMA於游泳池中的生成為本研究所熱衷探討的議題。本篇研究目的是探討自由餘氯太陽光解或氯胺太陽光解過程中對於藥物的去除以及隨後NDMA形成的情況。此外,我們全面研究了自由餘氯太陽光解或氯胺太陽光解過程中的降解動力學、反應物種的相對貢獻、副產物的形成、毒性的變化以及水質參數的影響。 本研究使用潛在的NDMA前驅物,美沙酮作為目標污染物。其結果發現與直接光解相比,自由餘氯光解能夠提高美沙酮的降解 ([Methadone] = 0.2 μM, [Free chlorine] = 4 μM, and pH = 4),並且美沙酮的自由餘氯光解速率可透過擬一階動力方程式加以說明。結果指出美沙酮於自由餘氯光解以及直接光解下之擬一階反應速率常數分別為7.0±1.1 × 10–2 min−1 and 1.4±0.2 × 10–2 min−1。美沙酮的降解速率在自由餘氯太陽光解過程中能夠顯著提升在於氫氧自由基 (HO•) 以及活性氯物種 (RCS) 的產生。自由餘氯太陽光解在酸性以及中性條件下的主要物種為 HO• 以及RCS,而直接光解是在鹼性條件下造成美沙酮降解的主要途徑。此外,初始pH (pH 4−11) 以及自由餘氯濃度 (1−6 μM) 顯著影響了美沙酮的降解效率。碳酸氫根 (HCO3–)、氯離子 (Cl–) 和溶解性有機物的存在可能與HO•以及RCS發生競爭性的反應,從而減緩了美沙酮的降解。因此當使用飲用水進行自由餘氯太陽光光解時,將會發現美沙酮的降解效率降低了50%。 在氯胺作為氧化劑的部分,相較於直接光解以及單純氯胺氧化,氯胺太陽光解能提升美沙酮的降解並且降低NDMA的生成。在氯胺太陽光光解過程中,美沙酮的降解遵循擬一階反應動力,並且其降解速率常數隨著二氯胺劑量增加而上升。美沙酮氯胺光解的過程中在Cl2/N為1.5的情況時發現有最高的NDMA生成,並且其NDMA產量隨著pH值的升高而增加。最後為硝酸鹽 (NO3–) 的存在能進一步減少NDMA的生成,原因在亞硝酸鹽 (NO2–) 會於NO3–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形成,進而消耗一氯胺的量,因此降低NDMA的生成。以上結果考慮太陽光的存在下,不同水基質進行了自由餘氯氧化或氯胺氧化來評估美沙酮降解以及NDMA的生成,這些都會可能發生在污水處理的後加氯程序或是在戶外游泳池的場景中。

本文將於2025/04/16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探討應用於土壤及地下水生物復育之釋氧化合物,如:EOx™與PermeOx®Plus,藉由批次試驗與連續試驗方式模擬現地改善模式與操作條件,並觀察基本水質變化與評估其應用條件。 在批次試驗中所使用之去氧水,係參考文獻中提及之兩種去氧方式,如氮氣曝氣與Na2SO3去氧,以氮氣曝氣方式可於短時間內去除水中溶氧量,且對於基本質影響較小,故做為後續試驗之基底用水。本試驗另透過短時間尺度與長時間尺度觀察釋氧化合物溶水後其水質變化,依實驗結果得知,PermeOx®Plus溶解效率較佳,可於短時間內提高水中溶氧量,溶氧量約可至14 mg/L,而EOx™之溶氧量約至12 mg/L,藉由透過文獻得知,釋氧化合物可因添加不同種類與濃度之緩衝物質,除可緩衝CaO2造成pH濃度上升外,加速CaO2釋氧反應,提高或延長釋氧化合物之供氧效果,因此,推估PermeOx®Plus可能添加類似物質;另外,藉由過濾方式去除釋氧化合物粉末(基質),發現水中溶氧已無持續提升,推估釋氧化合物成分中所含CaO2經水解後釋放Ca(OH)2和H2O2,其中H2O2具有提高水中溶氧之效果;最後,透過採取兩處污染場址之背景土壤與釋氧化合物過濾後取得之含氧水反應,以及選用曝氣後取得之含氧水做為對照組,依實驗結果,土壤氧氣消耗率約0.0079~0.20 mgO2/day/g-soil,而釋氧化合物產生之含氧水與曝氣後之含氧水對於本階段試驗土壤氧氣消耗率差異不大。 在管柱試驗中,因考量釋氧化合物可應用於不同污染改善工法,以及可能受不同場址背景條件影響,故藉由本試驗改變不同填充型態操作方式與調整管柱流速,評估釋氧化合物實地應用。本試驗以3種不同填充型態進行比較,發現散狀填充方式具有較佳供氧效果,其次是餅狀填充及球狀填充,由上述結果,推測釋氧化合物與水之有效接觸面積可直接影響釋氧效果;另EOx™與PermeOx®Plus以散狀與餅狀填充方式進行比較,仍可發現散狀填充之供氧效果較佳,但對於EOx™與PermeOx®Plus之水中溶氧表現已無明顯差距,故推估2種釋氧化合物應用於離地改善工法(土耕法、排土客土法)時,釋氧效果差異不大。次試驗則於不同流速下進行釋氧化合物試驗,依實驗結果,DO濃度高低隨著流速提高而減少,推估可能為CaO2與水反應時間縮短,使釋氧效果逐漸降低;依EOx™試驗結果,管柱流速設定於4 ml/min及10 ml/min時,測得DO濃度差異不大,約5 mg/L,惟流速1 ml/min可測得DO濃度約6~7 mg/L;反之,PermeOx®Plus依流速遞減 (10 ml/min、4 ml/min、1 ml/min),DO濃度有增加現象,DO值平均最高濃度約8 mg/L,但隨著水力停留時間增加,PermeOx®Plus之釋氧量相對降低。綜合本研究結果, PermeOx®Plus在各試驗表現上,具有水解效果較佳且於初期釋氧效果快速,而EOx™可穩定提供水中溶氧且具有較長之釋氧效期。

本文將於2025/02/24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