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236.219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日間人口是指除了居住人口外,也包含了工作、求學、消費購物、休閒等其他各種日間活動的真實人口量。日間人口是都市計劃、交通計劃、防災計劃等各種計劃重要的基礎資料,但至今日間人口的數量仍難以推估。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近年來曾委託馮正民、黃台生、林楨家進行日間人口推估方法的研究,提出一套行業別的日間人口推估方法,但由於地區建物行業別資料的缺乏,尚未能利用該方法來推估地區的日間人口情形。 本研究目的在於以既有的行業別日間人口推估方法為基礎,提出以土地使用分區資料來推估地區日間人口的方法,以台北市士林區為實證地區,推估地區假日及非假日、分時的日間人口數量及分佈情形。實際的推估方法為,首先調查各種日間活動類別場所的真實日間人口數量情形,利用迴歸分析的方法來求得各種日間活動場所樓地板面積與日間人口數量的數學關係式,每個小時建置一條數學式(分非假日及假日),即各種日間活動類別(行業別的概念)的日間人口推估模式,利用該模式套用於各個已知屬於何種活動類別的場所,即可求得該活動場所日間各個時段的人口數量。推估的單位可細至單棟建物。至於未知屬於何種活動場所的日間人口,則取同使用分區內已知屬於何種活動建物的平均日間人口密度來計算,最終可求得全地區的日間人口數量及分佈情形。 在台北市的日間人口調查方面,發現所有的日間活動類別的日間人數,皆會隨時間改變而變化,不同的活動有其各自不同的日間人口形態。日間人口推估模式方面,有三分之一數量的推估模式R2值在0.8以上,其餘大部分推估模式的R2值約在0.4至0.7間。推估結果為士林區非假日日間人口約為戶籍人口的1.41倍,而假日約為戶籍人口的1.12倍,非假日日間人口的數量及分佈隨時間的變化較假日為大。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論文以女性主義建築史觀點出發,研究個案為1997年台北市強制拆除的移民社區康樂里。研究聚焦於都市更新、非自願拆遷、當地居民之空間實踐、以及居民如何以社區行動與社區記憶,挑戰主流化的都市規劃與建築歷史。 研究探討四個主要議題:一、貧困移民如何,以及為何在全新的環境中打造適宜其生活的空間,並再現其屬於過往生活的地景記憶?而重現過往記憶新移民社區,其主要的空間形式、居民的自我認同、社區群體關係與新社區的空間意義是什麼?二、這種自力營造的社區,究竟是居民已一己之力,解除政府供屋不足的危機,或者是佔地得利地擠壓公眾利益?政府為什麼企圖以推土機直接摧毀貧困社區,卻不願意提供都市再活化的機制?三、當居民面臨非自願拆遷時,他們必須處理的社會、心理、經濟與生活等衝擊為何?政府如何處理?四、當居民起而抗議,社區力量與社區記憶如何與大歷史過程協商,而轉變成具有抵抗力量的公眾歷史?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研究方法為深度訪談、參與式觀察、歷史資料蒐集。受訪者共48名,包括社區居民38名、社會運動參與者與都市規劃專業者8名、社福人員2名。社區居民平均年齡約為60歲,多半均仰賴社會福利生活。 研究發現如下:一、將早期移民社區等同於貧民窟,在空間規劃上忽略了移民自力造屋與社區營造的過程。因此,都市規劃與建築歷史應正視這種具有活力生機的「自力營造社區」,並以之取代污名化的「都市貧民窟」。二、移民藉著造屋過程將過往記憶以空間形式書寫在新的生活環境之中,因而得以落實自身的認同並與過往相互承繼,但地方政府卻罔顧地方社區的歷史文化,僅以推土機摧毀社區,而不願意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或提供良好的供屋政策。三、由於記憶與社區網絡均是歷史地累積在各種空間與生活細節之中,因此、當居民面臨非自願拆遷時,其受到的社會、心理、甚至經濟傷害都難以回復。四、居民的生活實踐與抗爭,共同形塑拆遷社區的新地景,且在傳頌中成為其他弱勢社群的共同記憶,而成為公眾歷史。 市民社會具有歷史深度,因而,保存各種不同移民社區的集體記憶,並將其轉化為公眾地景與建築歷史,是在空間規劃上落實市民歸屬與認同,並建立文化多樣的選擇。

  • 學位論文

「骯髒」、「惡臭」、「懶惰」、「貧窮」、「犯罪」、「危險」…等負面的形象,是一般人對於『遊民』的普遍認知與觀感。然而,遊民真的大部分都是如此的樣貌嗎?還是說具有這些特質的遊民只是比較顯而易見,經常被報導出來而已。那到底遊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他們生活在哪些地方?又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本研究從2002年11月開始至2004年4月為止,共18個月的時間,長期的針對街頭、機構中的遊民進行全面的參與式觀察及訪談,試圖找出遊民與環境間的共生關係,將遊民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解密,作為後續相關遊民研究的基礎。 研究發現,每一個遊民的背後都有一段歷史,而造成遊民走上街頭的原因,是各種問題(包括:經濟、個人、家庭及社會因素)錯綜複雜的交互影響之下所產生的結果,並不能全歸咎於遊民懶惰、不努力、不上進等污名式的片面印象。但現今的社會即是以帶有過濾器的眼光來看待、檢視遊民,濾過遊民好的、正面的表現,只看到遊民負面的地方,因而形成遊民的污名化現象;伴隨著污名化而來的更是一連串無止盡的驅逐與壓迫行動。那到底遊民在如此污名與壓迫的艱困環境中,他們又是如何的自處並與環境共生存呢? 第四、第五兩章,綜合在描述遊民是如何使用環境並存與環境共生。發現遊民對空間的需求與一般社會大眾並無不同之處,只是他們目前所生活的空間是與公共空間相重疊的,也就是他們住在公共空間中。他們以公共空間為住所,將住宅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分散在各個空間中。在生活上,他們也找到了一套維持生存的方法,即是善用環境的資源來取得自己的生活所需。在公共空間中生活,他們累積了共同的生活經驗而發展出各自的生活方式,在人際的互動上也表現出關懷、互助的一面,在在均顯現遊民的空間性分析的重要意義。

  • 學位論文

本研究關注萬華青草巷,探討產業地景形塑的因素與脈絡。青草巷是北部青草商業最大群集處,是一條已都市邊陲化又漸受關注之古市街,是臺灣特殊社經結構下之產物。本文首先建構臺灣青草產業發展脈絡,以艋舺、龍山寺區域地位變遷之兩大背景為基調,來析視青草巷產業地景之演繹、形態與影響因素。近年青草巷傳統商業活動發生變遷,與文化、觀光封包,在觀光凝視下,青草巷產業逐漸成為歷史文化與在地記憶之載體與擴散源,實證了社會與空間之力量拉扯歷程,將銘刻於地景並形塑意涵。 研究結論如下︰一、青草已延伸出新時代的意義,反映在地醫藥文化受到政經主流權力壓迫與再結構之過程。二、青草巷位處艋舺龍山寺旁,其大區域地位之升降,是影響產業地景變遷之結構性因素。三、受到產業變遷、人口變遷、都市發展與科技發展四大向度影響,青草巷由單一個點之流動攤販,匯聚成線狀的街巷店鋪,再擴大至地區環境整體塑造之層面;由昔日的宗教醫療地景,逐漸轉化為保健養生與文化觀光地景。四、公部門主動推動文化觀光,是地景改造之重要力量,驅動了青草巷店家建立新思維與組織,亦回應著觀光化與商品化邏輯與消費需求,但介入的手法與目標,儼然將空間導入依附權力關係下之櫥窗形式展演,並矯飾、抑制著在地主體性。五、產業法令與空間保存規範,徒有限制手法,未有效回饋至整體產業需求。推動商業街區發展,效果大多外溢,發生了支援周邊觀光場域的效果,遠遠超過了青草巷產業本身之特殊現象。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發生於都市地區的水災,所造成的損失與影響程度卻有更較以往的水災嚴重的趨勢,而由於國內水災研究長期以來,多注重自然異常氣候現象與河川本身的自然易致災性的研究,較缺乏對於人文系統的了解,因此較難以因應近年水災災情的變化。本研究的目的為歸納至今都市地區水災的現象,以及探討過去數十年都市化過程產生的人文易致災性與其對水災的影響。 本研究包含兩個主要的研究主題,即「都市水災」與影響都市水災的「人文易致災因子」,前者以近40年來台北盆地內26場重大水災事件為對象,以水災轉變的比較分析與案例研究的方式討論台北盆地的「都市水災」特性現象;第二個部分則以近年水災頻傳且急遽都市化的汐止地區為例,建立一可結合航空照片、統計資料、淹水損失估算、洪峰增加率計算的模型,模擬三個不同時期汐止地區的都市發展狀態(民國75年、83年、90年)及其對應的水災事件(琳恩颱風、溫妮颱風、象神颱風),比較分析都市化產生的人文易致災因子。 研究成果摘要如下:台北盆地民85年後的水災,其特性如型態、淹水位置、災情皆顯現出「都市水災」現象,與其他亞洲都市如東京、福岡、漢城相同;都市化造成四項主要的人文易致災因子,分別為土地開發方式、防洪公共工程、資產密度、資產抗洪能力,這些因子皆具有增進都市招致災害可能性,使都市承受災害的能力下降,並隨著都市化過程累積的特性。

  • 學位論文

本文以「地方發展型國家」分析架構,經由比較台北和上海雙城科技園區發展經驗,試圖在地方國家的尺度上重新審視發展型國家理論,並設法處理不同尺度空間組織的互動關係。採作用者觀點(agent-centered perspective)比較研究途徑,將地方國家視為作用者,其他空間組織間的互動形態視為制度安排。地方國家能力與當地制度安排稟賦之高低,形成鑲嵌、隔絕、領導、跟隨四種對應模式。經濟發展經由不同發展途徑,形成不同策略選擇彈性。 上海張江園區的發展途徑,可描述為地方國家能力先得到提昇,並扮演領導的角色。地方國家為達成長期發展需忤逆調節短期利益,壓抑落後產業部門並培養高成長潛力的廠商和組織,強化組織間的互動與聯繫,達到地方制度安排資源稟賦的轉化與提昇。相對地,分析台北內湖園區的發展,則需關注於台北在運籌管理和生產服務的相對優勢。當地制度安排稟賦的提昇,主要是由於跨尺度空間組織的互動作用,而比較不是由於地方國家。此時,地方國家需要扮演學習跟進的角色,以促進國家社會的再鑲嵌和持續發展。 本研究著重探討不同制度安排下,地方國家於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與限制,論述其策略選擇彈性,突顯動態學習的重要。分析時雖然把地方國家視作用者,但並非認定地方國家比其他各種尺度空間組織在經濟發展上具有更強的作用,亦無意建立地方國家的政策干預與地方經濟增長之間的因果關係。然而,本文提供了一個關於發展、學習與地方國家角色的分析架構,嘗試由發展型國家理論視野,聚焦於地方國家與其他空間組織間的互動,重新審視於鑲嵌和自主性,並補充修正地方統合論對於地方經濟發展解釋的侷限。

  • 學位論文

傳統建築史的研究取向,大多傾向於藝術史與技術史的範疇,其論述領域專注於物質面的形式、構造、結構,以及精神面的「建築意」、風格、象徵。建築史所選擇的材料,即使描繪從「大屋頂」的尺度到細緻的磚瓦、窗花等裝飾,但許多日常生活空間仍是未被發掘的寶庫,傳統廚房即為一例。 傳統廚房的發動器與中心地標,正是那逐漸消逝的爐灶。當台灣還處於農業社會的階段時,灶是主要的炊具,負責生產食物,使整個家族得以飽足。兒時為爐灶加柴添薪,在灶旁看著母親的身影,等待著食物的出爐,以及過年時廚房裡眾婦女一同忙碌的熱鬧情景…,都是人們共同分享的黃金童年記憶與情感符徵上的共同遺產。 爐灶的使用因著急促的現代化歷程,與現今生活形態發生斷裂。現代廚房的設計受到能源使用形式的轉換影響,升火的技術被精簡化,空間配置則多為西方包浩斯(Bauhaus)美學影響,以簡潔、明亮、符合人體工學為訴求。傳統廚房設計則是圍繞著大灶作為主軸。經驗研究的方法正好能探索傳統空間形成與使用的複雜性,並更能深入了解家庭成員角色的背後意識。 本論文將放在與傳統建築史對話的基礎上,將提及所有大灶的建構體系,包含風水理論與工匠技術。再來對空間裡的人與文化進行研究,例如大灶的使用經驗訪談,以及灶神信仰。我們會驚訝於在極私密、不為外人道的廚房空間中,小小爐灶的構築、設計與使用,連結了風水師、匠師、家主、煮食者(通常女性為核心角色),更能從另一個角度重新理解婦女的母職建立與家務勞動的分工。她們不只是被動的編入生產線,更從中找到自身認同與暗地裡進行權力的操作。從婦女使用大灶的身影,我們窺探了廚房祕史裡所展現的恩怨情仇。爐灶的形成過程中,我們見到了空間、生活、信仰與權力關係的縮影,並為建築史提供另一個批判性的觀點。 第一、二章先陳述問題意識、文獻回顧、理論模型、研究方法;第三章則是描述灶的營造,即灶的成形過程。我們先簡略提及灶的起源、它在建築空間中的位置,然後研究在砌灶之前需要考慮的規劃理論如:風水與安灶、拆灶的習俗。接著我們進入設計與營造階段:燃料、火路技術及砌灶技術。至終以陳金井師傅的作灶實例作為本章的結尾。 第四章進行灶的生活脈絡紀錄以及人在空間中的行為分析。我們將提及大灶的應用技術(生火、烹煮),以及空間中大灶作為中介,成為人與人的互動憑藉。還有不容忽視的灶神在那裡監視著人的日常生活。於是空間構成了多重場域,當煮食成為一種社會手段,我們能看見複雜的社會與文化。其場域中不同的「氛圍」,乃指場域內溝通的語言及情感的互動情境。最後在懷舊式的文藝作品再現中,我們詮釋大灶的「情感」面向,還有將『灶』的象徵與家的意義相連;第五章說到造成大灶生活消逝的原因-現代化,以及現代化如何成形、生活需求範型如何移轉、現代廚房與傳統廚房決裂所代表的意義。 第六章結論則是為爐灶建立在建築史的地位,說明爐灶如何在空間生產、性別角色、場域資本三元辯證中建構了整體的生活,以及分析爐灶在傳統建築史缺席的原因。爐灶其實是建築的心臟,它連貫了空間與空間,人與空間,並負責整個家族的生存,更在象徵上指涉了家的意義。它雖然位於邊境(空間與性別的邊緣之處),我們卻藉由它看見了豐富的、跨領域的課題。建築史寫作必須向多面向的分析性工具開放自身,這也正是題目「建築之心.邊境之炬」的意義。本文因限於時間與精力,因此研究的時空對象將以日據時期之後的台灣地區為主體。

  • 學位論文

在都市研究中,有許多依據活動強度而劃設的分區問題。過去服務範圍分區多以最短服務距離為目標,但在許多情形下,距離並非最重要的考量因子,市場規模可能才是業者關心的重點(如電業、通訊業、有線電視等),故需有新的求解方法。 由於分區問題屬於多極值問題類型,且因模擬退火法具有跳脫區域最適解進而找到全域最適解的能力,故本研究採用模擬退火法做為分區問題的演算法核心,以電業分區為研究案例,求解在市場規模相等(近)目標下的合理分區。在空間屬性的處理上係將空間視為一個網格系統,以需求者觀點設計一電量分派模式,將用戶實際用電需求分派於網格系統中以為分區依據;在演算法的處理上則提出結合「有效參數設定」及「初始條件設定策略」,能夠有效提昇模擬退火法求解分區問題的演算效率與演算品質,進而得到符合研究者需求之全域最適解。 研究獲致成果如下:第一,模擬退火法可提供有效之分區劃設工具;第二,網格系統設計以2×2公里2之單位網格設計表現最佳,並可於合理時間內求解;第三,對於模擬退火法的演算機制之運算效率提昇,本研究提出最大搜尋次數設定為Lmax= ,可有效降低模擬退火法應用於分區問題之演算時間;輔以初始條件設定策略,可使分區演算品質符合本研究提出之「可接受上限」,並可進一步依據抽樣分配理論求得負向5%最小值區間(最適解信任區間)之「可信任最適解」,提昇分區結果之可信度

  • 學位論文

現行相關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法令多屬通則性規範,常有因法令定義不清或待解釋而產生之問題。因此,本研究欲運用過去審議之經驗,結合案例式推理之原理,來建構出一套輔助系統。當審議人員面臨新的開發案件時,可透過系統的推論,從過去的案例中找出情況相似的案例,而這些案例便可以提醒審議人員可能會產生的問題是什麼。 本系統在EXCEL環境下執行。使用者依照屬性填入屬性值並設定情境相似性門檻值、權重後,系統便會自動進行比對找出相似的案例,當所推論出的情境相似性小於或等於所設定之門檻值,即表示此案例的考量因子有助於提醒審議人員可能會產生問題的地方為何。 本研究以最近區域計畫委員會審議的33個案件建構案例庫,並據以求得最適之情境相似性門檻值及權重組合,使得有最高的有效率及最低的誤判率。

  • 學位論文

企業總部為跨國企業的管理部門與生產者服務業同屬於專業化之高階服務業,為觀察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向度,因其附加價值高,故各縣市吸引兩者進駐以提昇都市地位及國際形象;其中企業總部主要提供後勤支援單位完善的服務故以最適當的區位服務生產者及各子公司,大部分聚集於商務機能健全的大都市中;而各生產者服務業,服務當地及外地的其他生產者及服務業則聚集於特定都市中;在空間分佈上,由於具有交易、非交易性依賴關係且因皆需要充裕的專業人員、機構及廠商、及接近市場等特性因此空間分佈情形相似,部分生產者服務業與企業總部空間分佈情形具有高度相關,而僅有部分行業與企業總部之間具有影響空間分佈直接的相關性。 本研究以1991年、1996年、2001年之工商普查資料及天下雜誌社之一千大製造業名冊,透過敘述統計及GIS的方式分析比較各生產者服務業及企業總部之時間及空間之分析;並以相關係數分析兩者空間的分佈的協變關係強弱,再透過偏相關係數分析各生產者服務業與企業總部間哪些行業與企業總部具有直接的空間變動關係。 研究發現企業總部受到資訊及交通發達之影響,空間分佈呈現以交通便捷、租金較低而仍保有與客戶密集接觸之地區發展,而生產者服務業主要以台北都會區發展為主;此外透過相關係數企業總部與證券業、金融服務業、保險業及運輸業、廣告業、顧問業、資訊業,空間對應關係較強,顯示空間分佈情形較為相似,且各行業之協變關係逐漸減弱;而僅有證券業、顧問業及資訊業具有與企業總部空間上的直接協變關係,說明企業總部在空間變動時此三行業也會考量空間變動,具有交易性依賴或非交易性依賴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