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9.7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台北市政府在1983年「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開始訂定「綜合設計放寬與容積獎勵」,作為執行綜合設計開放空間獎勵的依據。而在1997年由於「至善天下事件」引發「開放空間不開放」爭議,乃於1999年修法時取消「住宅區」獎勵資格,除考量建物高度放寬和獎勵容積可能會對地區環境有不好的影響外,主要原因乃是綜合設計留設之開放空間的管理問題。理論上,綜合設計希望提供建築開發者誘因且賦予規劃設計上的彈性,誘導建築開發案件擺脫過去僅以最大樓地板面積為考量的設計形態,並提升地區整體環境品質。 就台北市的經驗觀之,綜合設計開放空間的管理問題成為取消住宅區獎勵的最主要理由,但綜合設計開放空間容積獎勵政策原本欲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的立意卻因此被抹煞,獎勵政策對於環境品質的影響如何,引起本研究深入討論的興趣。因此,本研究聚焦在台北市住宅區採用綜合設計開發之案例,比較其與周邊非綜合設計地區各項環境品質評估項目,透過對使用者(包括住戶與非住戶)調查,藉由使用者經驗與感受來分析綜合設計獎勵政策之影響及其成效評估。 研究結果顯示,若以構面分數而言,「視覺性構面」滿意程度最高;若以項目分數而言,則是「徒步空間寬敞舒適」項目滿意程度最高。另外,在受訪者屬性與環境品質評估結果交叉分析後發現,受訪者本身「居住房屋形式」屬性是影響環境品質評估結果差異的主要因素。整體而言,大部分受訪者對於綜合設計地區環境品質滿意度高於非綜合設計地區,且對於綜合設計地區的整體環境品質效果是持正面態度。 因此,本研究認為綜合設計確實對於地區環境品質有所助益,若僅因一樓住戶的私密性問題而取消此項政策甚為可惜。然而,為兼顧住宅行為之需,應重新修正綜合設計獎勵政策目標;在獎勵內容方面,獎勵項目亦有調整必要,應據其貢獻程度給予不同額度的獎勵,以達提升整體居住環境品質之效。

  • 學位論文

本行動研究以臺大校園為田野,採取參與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描述「這群人」進行校園培力與深化校園認同的過程:由校園導覽做起點,爾後推動校內第一堂由學生主動發起、規劃並執行的課程「校園文化資產詮釋」。並且,利用教育部之補助經費建立助教制度,開設實習課程,使同學們有機會深入關心校園空間之規劃及改造。 此外,本文闡釋課程之規劃設計意涵、歷年執行經驗與制度變革,試圖作為他校推動之參考。有鑑於過往校內推動參與過程遇到之窒礙,本課程設計採校園議題作為切入點,引介各領域知識,呼應通識教育之跨領域精神。同時,使原先以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形式流傳在校園內各角落的隱性知識,得以系統化地傳承,作為討論校園議題時的思考依據,亦為培力基礎之初構。最後,藉由每學期實習課的巧思安排,讓學生不是做功課,而是作自己;透過主動地挖掘校園、分享感動,取代被動的知識灌輸與記誦,也在過程中學習多元智能與負責任的自由、悠閒的好奇等大學精神。 在涉入的過程中,透過創意詮釋,拉近與專業知識領域間的距離。課程也由起初的導覽員培訓課程,轉型成為意見溝通與跨領域學科的交流平台,並企圖藉由其過渡儀式的象徵意義,成為參與的培力機制。三年來的試驗,初步結論如下: 1.採用滲入生活的方法,才有機會深入改造。 2.藉由校園文化的啼聲,朝向通識課程的提升。 3.提供參與的機會,才有思想的激匯。 4.有支持學生主體性的觀見,方得一窺大學發展之關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都市綠地系統係由公園、綠地、學校、國家公園、保護區等具有野生動物棲地功能的景觀結構元素所組成,相關研究亦表明景觀結構潛在地影響物種族群的分佈與群聚特性。因此,本研究主要利用統計相關性分析方法,分析都市綠地系統之景觀結構特性對物種族群與群聚特性的影響,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綠地系統規劃準則之參考。本研究之研究地點選定為台北市的二十一個公園綠地,並以公園綠地中的留鳥為研究之指標物種,分別針對各個公園綠地之景觀結構特性(面積、自然度、連接度)和公園綠地中鳥類族群與群聚特性(族群密度、群聚密度、豐富度、歧異度、均勻度、優勢度)進行調查與記錄。最後經由統計相關性來分析與檢定上述兩大類指標間的相關性,並且藉由文獻回顧的結果提出可能性的解釋。本研究提出以下的結論:一、公園綠地的各項景觀結構特性對於各種鳥類物種與鳥類群聚作用,分別具有不同的影響效果;二、公園綠地之自然度為提升鳥類物種多樣性最重要的景觀結構特性;三、公園綠地之連接度具有分散鳥類密度與降低都市性鳥類優勢化的功能。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公園綠地的規劃,應著重在公園綠地內部自然度的加強,以提升台北市鳥類物種多樣性;此外都市中增設一些小型的「踏石島」綠地,以增加綠地間的連接度,可改善現狀鳥類優勢化的現象。

  • 學位論文

長久以來,地理資訊系統所使用的地理資料,一直存在著資料模型和格式的不同,以及語義的模糊等資料異質性的問題。直到現在,在許多不同應用系統之間的地理資料共享,仍需進行資料格式轉換才能進一步使用,造成了資料無法跨平臺操作的問題。使用開放式地理資訊協會(OGC)所提議的開放資料格式GML,是目前地理資料共享的一個解決方案。資料提供者透過網路圖徵服務(WFS)提供GML格式的地理資料,將會是未來主要的地理資料共享方式,然而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之下,即使以開放、標準化的方式訂立資料格式,在交換時,仍受到語義的限制,以簡單的文字查詢常無法正確搜尋到自己需要的資訊。 本研究以語義網與知識本體的概念為基礎提出一個建議:未來所有的開放式地理資訊服務本身,應讓領域中的專業知識者成為知識工程師,研擬空間資訊的知識本體,使用者可透過這個知識本體的參照來搜尋需求的資料服務。本研究參考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提出以知識本體為基礎的地理資訊服務架構,並以防救災空間規劃圖資共享為例,建立一個「防救災空間規劃知識本體」描述開放式空間資訊服務。這個知識本體定義了災害知識、都市規劃知識等等概念之間彼此的階層關係以及關聯性,用來表現真實世界的地理物件。 本研究在Eclipse IDE中,以Java語言整合uDig GIS應用程式及IBM IODT套件,實作出可存取開放式地理資訊服務、與查詢推理知識本體的地理資訊系統—Ontology and Open GIS Browser (OOGB)。OOGB是一個能理解、推理知識本體的應用系統、並包含了地理資訊系統的基礎功能。在這個架構下,地理資訊社群的資料需求者,都可以透過知識本體取得符合自己需求的網路服務。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居住者在日式房舍裡的生活經驗為探討主題,並以在1945年至1949年之際自大陸來到台灣後由政府分配予日式房舍的居住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台北市現存日式房舍產權多屬公家所有,因此早先居住於此的居民多為自大陸來台的政府任職人員。因此,居住空間與居住者之間有著社會文化背景上的差異,而影響了居住者的環境觀感與居住行為。除此之外,當時政府分派日式房舍的方式和實際居住狀況,也影響了居住者對於居住空間的感覺,主要是個人領域、私密性與擁擠感受等方面。在差異的居住文化背景之下,居住者對於在其居住空間當中產生有別於過去自身經驗裡的身體感官體驗,包括了視覺和聽覺,甚至是氣味、溫度,以及身體動作方面。當時政府分配給職員宿舍是按依其職等位階與家庭狀況而定,後來又因為整個國民政府遷台,有大批大批人員需要安置,且後來居住者家庭人口增加,使得日式房舍的實際居住狀況多有一個家戶住宅單位內卻有多戶居住的情形。於是在日式房舍原有空間特質和實際多戶共住的情況下,居住者在視覺、聽覺和空間使用方面之私密性受到干擾的困擾,並且有生活空間領域不足的問題,這些環境感受又因為年齡和被分配到的房舍空間形式情形而有不同程度差異。居住者為因應這樣的居住空間而採取了對實質空間進行調整之方式,而無法調整之處則透過身體習慣改變來適應之,或者選擇搬遷至他處。居住者的環境觀感與居住行為受到日式房舍空間本質、居住者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實際居住狀況影響,他們與居住空間的關係也與其本身生命歷程相互連結,對於這些居住者來說他們所居住的日式房舍就是「家」,在其逐步開展生活的過程中,並且對於居住地點的人、事、景、物產生情感依附。本研究從日式房舍者的空間生活體驗和其個人生命歷程兩個面向來探究日式房舍的居住經驗。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企圖透過台北市青田街的日式宿舍保存運動討論當前台灣古蹟保存制度與古蹟保存運動的關係。 因為公有眷舍回收拍賣政策以及居民不當砍樹產生的環境危機感,引發了台北市青田街的自我環璄教育者化身為古蹟保存運動者。運動者一方面積極參與公部門主導的古蹟指定過程;另一方面進行文史工作生產了青田街日式宿舍的保存論述,進而凝聚了社區的認同。 然而隨著運動成員的不斷變動和知識的累積,運動者的保存論述也隨之改變,出現了保守的歷史論述。面對欠缺殖民歷史反省的論述,公部門文化局由積極被動的管理者化身為文化政策的制定者;而規劃專業者則在保存運動過程中企圖形塑決定的過程公共性,但卻未對保守歷史論述提出挑戰。 透過對社會作用者的社會關係、行動、論述及其結果的分析;以及殖民現代性和古蹟制度作為工具的討論。本研究認為保守歷史論述的出現和未被挑戰比較不是分析性假說中所提出的古蹟保存作為工具的問題,應該以負面的「非意圖效果」定義較為恰當。這個非意圖效果的原因主要是「古蹟制度的挶限」和「公共性的不足」。除了「保守歷史論述」,這些挶限還造成「空間實踐層次的無法整開」和「社會關係的複制」等問題。 回到運動與制度之間的關係,因為青田街的運動透過現有的制度和社會關係改變了文化認同與挑戰了集體消費,轉化了「古蹟制度的挶限」;但是在政治自主上因為社會關係被複制,運動者因而不算積極意義的有主體性的市民,延續了「公共性的不足」。 古蹟保存是一種空間的社會生產,這種空間的社會生產是以市民為主體透過實踐來生產古蹟。關鍵不只在於價值的建構與價值的多元;而是透過行動、實踐,這些多元價值如何被建立、溝通,然後被決定。

  • 學位論文

台灣宗教土地管理與法令介面整合的缺漏,及層出不窮的宗教土地(或其設施)使用違規的案例,加深了民眾對宗教用地管理制度的不信任;而違規宗教土地使用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其成本與後果也將由全國人民與後代子孫共同承擔。為了國土資源保育與永續經營管理,的確需要一套合宜及能有效操作執行的宗教土地供給管理機制,來應付現階段宗教使用所衍生的龐大問題。 近年來,空間規劃在分權化、自由化等潮流的影響下,面臨一連串的衝擊與衍生轉變的壓力。過去規劃思維,經過時空環境變遷與價值觀念轉換,已漸漸醞釀出改革的力量。 本研究內容主要為分析宗教用地的需求特性與供需體系的現況問題,本研究工作將著重於滿足未來新開發用地需求的解決方法,提出概念性的架構並就相關議題進行分析,並針對既有違規使用的宗教用地解決途徑及相關問題加以分析。 研究目標主要包含宗教用地之開發控制系統,與違規宗教用地之土地管理機制兩大部分:一是宗教用地開發控制系統之建議;二為違規宗教用地之因應措施。此次研究發現因宗教用地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且使用性質為多元使用,其使用分區應採用「浮動分區」的方式,透過開發許可制之審議機制,提出適宜的宗教用地之權利與義務。

  • 學位論文

博物館與展示館是公益性質的文化建設,也是是一項現代政府有義務提供的公共財。為提供國民良好的文化休閒生活,及滿足終生學習的需求,此類展示性的文化建設確實有其必要,也是政府宣傳文化政策的常用手段之一。   博物館與展示館成功的要素有許多項,包括展示內容吸引力,票價合理性,行銷活動宣傳,以及與民眾接觸難易度。本研究將重點放在博物館建館位置選擇之方式。營運首先必須要有實體,選址為初步工作,而良好的區位能帶來較多人潮,進而增加博物館經濟、社會及教育上的效益。   一個好的館址到底具備什麼樣的條件,選址條件對展示館日後經營的影響力大小關係又是如何,彼此之間的比重該如取捨。這樣的問題是可以透過量化分析來達成,就是多準則決策方法中的「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簡稱AHP Method)。此方法是針對要做某種決策時,因為許多因素影響無法單靠人類智慧理性憑空判斷時而衍生出的輔助工具。AHP方法將影響一件事情的多個因素分類排列並建立彼此有從屬關係的層級架構,用兩兩相互比較,計算出權重,而每一層的要素之間所佔比例加總定為百分之百。   本研究指出科技展示館選址應重視環境、交通、成本、效益等四大向度,其中成本向度所佔比重最小,其他三者則相去不遠。根據統計結果發現,第二層的十五個小評估項目中,以參訪規模與大眾運輸被專家認為最為重要,而空間建置成本與機場可及性則重要性較小。   此外假設四個可能候選館址,經過專家評分,再分別乘以權重,得出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總加權後分數最高。科技展示館適當館址位置依序由最適當至不適當為:科博館、科工館、科教館、中華電信大樓(信義)。

  • 學位論文

摘要 雖然這是一個跨文化的研究,但在研究排灣族原住民獨特的石板建築的過程時,就好像在深挖一個差不多快”自然”復原的歷史傷口一樣………。 現今的現代建築,就算倒了、拆了、毀了,都不會覺得可惜,然而,要再現當初石板屋依附在大自然的合一的美,已不復見這樣的功夫與技術。 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等,探討跨領域研究原住民族空間、時 與空的研究、分析研究與文獻回顧。 第二章 瑪喀族歷史及文化特色: 探討美國瑪喀族地理位置、歐澤特部落等、遷移發展史、文化特色包括:獨木舟、圖騰柱與房屋、誇富宴、獵鯨民族。藝術方面:房屋與圖騰柱、竹籃子、面具、衣飾等。 第三章 歐澤特部落及其長屋研究: 分析歐澤特遺址文化、長屋結構、如何復原其長屋(Longhouses)樣式過程。 第四章 排灣族建築空間分析 提出排灣族與瑪喀族相仿的生計活動與儲存空間模式分析。 第五章 從長屋研究看排灣族家屋 室外空間:兩族部落區域選擇分析、部落遷移方式與建築構造等等分析。 室內空間:兩族生計活動空間流程分析、住宅空間配置分析、歷史發展分析、 家屋結構與長屋的不同分析,其民族對大自然與親族的敬重建構 的信仰空間與語言相同的生存理念…etc 第六章 結論 經過長屋研究之後,發現瑪喀長屋的功能上的需求大過建築空間上的意義。與排灣建築文化對照下,以排灣族專業者局內人的角度,提出從瑪喀長屋研究方法經驗學習上,對排灣建築空間環境的一些反思與本研究在專業實踐的意義。

  • 學位論文

本文以移工勞動力再生產空間作為主要觀察與分析對象,考察該種空間的生產或發生之歷程,以及如何與一個「地方」的日常生活互動影響。移工的出現往往聯繫資本跨國移動,致使國際生產分工重構,也產生區域性的人口流動,這個過程在90年代以後的東亞地區更為明顯;台灣也在這個資本帶來的變遷中面對來自菲律賓、泰國等地的流移者。在移工政策上從不開放轉變為准許重大公共工程項目引進,逐漸放寬到各行各業以及幫傭、看護;移工甚至成為獎勵投資的手段以及台灣外交的籌碼。移工雇用的制度設計使得移工對雇主的高度人身依附,而勞工團體也不斷提出反對引進移工的要求,整個社會也經常污名移工的形象,因而移工的生活空間、社會空間受到政府、仲介、雇主乃至於一般民眾的排擠。 以桃園地區作為考察的空間範圍,該地區的空間發展清楚地隨著國際分工的轉變而有起落更迭:從過去作為紡織的生產基地到今日為「台北-新竹」科技走廊的生產基地;從過去的工業區到今日的科學園區,乃至於閒置的工業土地轉作為大型量販商場的工商綜合區。空間的轉變也意味著社會結構的變化,90年代之後桃園聚集了將近七萬的移工,同時也帶來勞動力再生產的問題,本文所觀察的空間主要為移工宿舍、提供移工消費的市集與移工假日所聚集的都市消費空間等。移工對於雇主,特別是在製造業部門,確保勞動力的再生產成為重要的課題,考察雇主對移工生活「管理」的方式,從個別雇主自行管理,發展出仲介協助代管進而使仲介代為「管理」的服務成為,甚至發展出「外勞村」等空間。 研究中以中壢市區與觀音工業區周邊的移工消費場所為例,考察地方建構的移工消費空間,通過移工平時與假日的消費如何改變了地方原有的地景,同時也影響了地方面對移工的態度。當然國家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包括節慶活動的舉辦、警察的管制等,這些與移工空間息息相關的作用力量,也在移工所帶來的地方變遷當中不停的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