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86.173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臺灣民宿產業自1990年代起蓬勃發展,從基本的民家投宿到專職經營的異國風情旅店,民宿早已脫離棲身或是消費的論述範圍。本文藉由生活感民宿另類的空間改造及主客關係角度切入,探討以舊房舍改造民宿為核心所發展的1)生產與生活方式、2)空間改造實踐及3)價值體系如何在民宿主人及民宿旅人流動的關係與認同中,逐漸往返凝聚,並且形成一離散式社群網絡。   研究發現,生活感民宿除了是民宿主人維持生計的生產方式,同時也是相關個體對於「理想生活方式」追尋的體現典範,主客交流多在探討生活方式的認同與實踐;另一方面,舊房舍自力改造的檢視突顯出相關個體對於居住空間的需求,包含生活感(sense of living) 、真實性(authenticity)以及綠色再利用,因為個體所具備之能力不同,民宿空間於此亦被視為另一種典範;生活感民宿社群網絡呈現離散連結的關係,且仍在持續發展作用當中,網際網路平台對現階段網絡的形構有一定的影響力。

  • 學位論文

民國九十八年八月的莫拉克颱風引進強勁的西南氣流,連日豪雨使甲仙鄉發生嚴重災情,下游的各村更因為堰塞湖的洪水七個孤島。本研究延續1968年 Quarantelli 與 Dynes對於緊急應變組織類型的探討,研究甲仙的三個村莊在等待外援的過程中,社區臨時發展出的集體行動。研究方法採用深入訪談蒐集社區的緊急應變過程與災前、災後社會資本狀態,以歸納集體行動的模式以及其與社會資本的關聯。 結果發現,在社區的層次上,由於災時的急迫性以及居民對於社會規範(維持秩序與公平性)的遵守與互惠行為的信任,會發展出搜救、開路、共享資源或集中分發物資的集體行動。不過其運作模式可粗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社區組織災前並不強勢,災時的行動並無明顯核心,直接在鄰里中形成零星的臨時型組織。第二種是由社區組織轉變的延伸型組織為核心,向外在鄰里中擴充成為具有核心的臨時型組織。第二種模式的社區由於社區組織居中運作,後期較趨向於制度化,而且災後社區的凝聚力增強。但第一種模式的社區,沒有組織可以承接共患難時累積的社會資本,日久力量就消散了。由此可見集體行動模式受到災前社會資本的影響,同時也往後影響了災後社會資本的累績。 台灣鄉村社會潛藏的價值觀、規範、信任與綿密的社會網絡是珍貴社會資本。它的確對於應變時的動員型態有影響,尤其是社區組織,它不僅在緊急應變時具有應用的潛力,也較能將社會資本繼續累積。由此觀點來看,社區營造活動對於社區防災具有社會性的意義,而防災的準備也應該結合社區組織以利災時集體行動的運作與災後的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這十年來台灣消費社會有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吹起平價時尚的風潮。這股風潮來自於連鎖零售業與文化經濟在空間上的謀合。因為「吃」這件事逐漸成為生活美學的核心,餐飲連鎖零售業更是強調平價時尚。蛋糕是奢侈品邁向日常化與平價化的最好例子,故本研究以85度C咖啡蛋糕烘焙專賣店為研究對象,試圖以台灣烘焙史去了解蛋糕如何演變至此,以及如何與非正餐零售休閒空間結合而使得85度C出現,並釐清85度C如何利用文化經濟的宣傳手段與空間策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而85度C的生產過程中必須突顯與隱藏了哪些事情才能夠達到平價時尚的效果?為了回答這些發問,本研究以文化經濟、零售地理學與商品拜物教等概念作為研究基礎,採取文獻分析、參與觀察、半參與觀察、訪談以及文本分析等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對上述發問有了三大發現。 首先,85度C利用文化經濟的宣傳手段,像是商品地理的想像、強調商品的設計與包裝、運用媒體的大重影響力等等,將「吃蛋糕」這件事賦予更強的時尚概念,和看似相反矛盾的「平價」策略作了結合,讓消費者不用花太多錢,也可享有以往為奢侈品的蛋糕與甜點,間接反映出台灣消費社會轉向追求平價時尚的趨勢。 其次, 85度C的平價時尚理念,型塑出一套特殊的生產地理。從大尺度來看,85度C為了要維持平價,必須採取標準化大量生產,建立中央廚房工廠與物流系統,將蛋糕的成品與半成品快速送到台灣各地門市。因此85度C透過快速加盟的手段,以建立一定規模的中央工廠與連結網絡完善的物流系統,與連鎖便利商店的運作模式十分類似。為了讓大量生產的商品可以順利賣出,各個門市的區位與空間配置顯得十分重要,像三角窗的運用、勞動空間的安排以及騎樓的使用等等。 最後,85度C的生產─勞動關係與銷售─消費關係,建立在「真實勞動生產的隱匿」、「真實符號意義的消弭」、以及「真實生產地理知識的轉換」三個層次的拜物教效果之上,蛋糕彷彿擁有主體性,可以積極介入人們的生活、思想、情感與人際關係,建立起蛋糕的拜物教力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配合之下,大雅自日治時期延續種麥至今,是台灣唯一大面積種植小麥的鄉鎮。國家糧食政策的走向,牽動了小麥栽培的品種、技術革新與栽培管理方式,以及小麥後端加工利用產業之轉變,也形塑了農友對小麥的文化認知。今日,大雅小麥的存續完全依繫於金門農業之保護政策,大雅農友收成後,先經由農會收購,再轉賣到金門農試所,作為金門農友栽培的種原。 2004年,地方社團與農會開始舉辦小麥文化節,小麥這個非主要產業成為地方互動的核心,逐漸建構地方居民「大雅」等於「小麥的故鄉」之認同,並浮現了小麥在地商品化的契機,地方開始推出各式文化創意產業商品、恢復小麥加工再利用。 地方、國家、全球尺度的結構制約,分別作用於小麥生產網絡中的生產、加工、二次加工者。由地方二次加工者於文化節後串連起的新生產網絡可知,在地論述有助於突破全球尺度制約,使在地食物賣出價值,但其行動是有侷限的,尤其是國家尺度的結構制約,致使小麥生產及磨粉加工之品質難以精進。 小麥這個原本沒有市場價格的作物,經「文化化」後再「商品化」,但文化論述的包裝,無法掩蓋農業生產的本質是一項經濟活動。倘若沒有經濟誘因,將難以驅使農友生產品質轉向,而小麥生產若無法隨著新生產網絡的建構與產品用途轉變而作調整,將囿限其發展。

  • 學位論文

文化創意產業之概念,存在著「文化」與「創意」兩大要素。透過智慧財產權保護形式及運用,文化創意產業一方面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有文化延續的保護作用。文化創意產業有著文化創作與人交錯所形塑出來的的空間媒介。這就是「工坊」。透過「工坊」,產品得以集結成形,文化的創意得以具體化。因此這角色在部落不容忽視。一個偏遠地區部落的「工坊」,可能成為文化延續並創造產值的一個單位。「原愛工坊」由「布工坊」及「木工坊」組成,各以不同題材創作。「原愛工坊」作為一個生產空間,也包覆著人與文化交流的媒介。「原愛工坊」以排灣族十字繡為主題的「布工坊」,以及以漂流木為創作題材的「木工坊」,兩者分別呈現排灣族十字繡文化,也表達原住民與大自然的融合。 若探究原住民族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間場域關係,必然牽涉到不同的議題。原住民投入工藝創作進而參與文化創意產業,本質上即代表著一種特殊文化場域,其必然受到市場及文化上的區分。因此,本研究以「原愛工坊」作為追尋原住民族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案例,探究「原愛工坊」與文化創意產業之兩者場域之間,如何運作與生存。並試圖從中草繪原住民族在當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下的樣貌。 本研究採「參與觀察」以及「深度訪談」作為主要研究方法,並藉由文獻來回顧國家過去相關藝術與文化政策發展,原住民工坊與工藝之漂流樣貌。並以布爾迪厄(Bourdieu)「文化場域」論述彰顯原住民族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脈絡的獨特意義。研究結論得出:「原愛工坊」乃透過學校的力量成立一個社團法人組織。運用創意手工,將文化符碼運用在文化商品中。並抓住文化工作者本身對自然的感知,使得產品對都會人士有另一種嚮往與想像。銷售部分則與位於都會的地區的「台灣好•店」合作,結合組織中的跨文化的關鍵人物,就專注地透過參與政府計畫,將「原愛工坊」帶入一個以社群為中心,(自然+文化)x從「心」出發的文化創意產業。

  • 學位論文

台灣許多農漁村聚落正進入社會與產業變遷的過程,居民的生活內容與聚落空間早已異於過往。空間型構理論(space syntax)是分析空間的量化方法,具有客觀與可操作等特性,然而若要理解小型聚落內真實的生活空間,量化模型需要與居民觀點的空間感知結合。 本研究使用空間型構理論的量化分析法試圖找出聚落的生活空間,探討聚落的空間拓樸結構。本研究認為「移動」與「活動」是影響動線的因子,並提出一套空間拓樸的建構方法與原則,研究目的為:(1) 找出影響聚落動線與空間變遷的因素;(2)以「移動」與「活動」概念建構空間拓樸結構,描述聚落動線;(3)探討拓樸分析結果與實際的空間經驗之間的相關性。 有別於型構理論以軸線空間等數理模型為動線指認的方法,本研究採以聚落居民實際行為作為動線建構的依據。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的拓樸分析能反應出聚落內局部整合的重要空間,這些空間可能不為馬路或廣場等明顯區域,而是居民頻繁使用的行走路徑;另外,與實際聚落生活內容對比後,顯示本研究的結果與聚落居民生活中的交通運轉空間與產業活動空間相符性高。本研究認為,聚落空間與動線的研究若以了解地方空間與生活為先,再透過數值量化模型的計算更能理解地方的空間內涵。

  • 學位論文

臺灣社會興起自上世紀九ま年代末期,約莫以1997年為起點的建築熱,以建築的設計與美學面向為核心,至2007年安藤忠雄在臺北小巨蛋的萬人演講達到高峰。至今,看似多元而具包容性、使不同價值的行動者總能彼此合作的美學意識形態,滲透了權力場域、文化再生產場域與建築場域本身,並化為各種以美學為名的運動滲透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我首先將此現象問題化,將之置回九ま年代以來建築相關場域的實踐,採用場域與實踐 理論,歷史性地分析其成因、場域間動態的實踐規則與歷時的轉變、不同行動者的策略與社會軌跡。我說明這些分析對象與美學的支配性,為何必須以建築場域的實踐為中介,最後並指出其支配與排除的社會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嘗試以台北都市為觀察範圍,重寫「公寓」的歷史。在這個歷史的重溯中,我對於「公寓」誕生的興趣主要在於希望能瞭解,究竟是哪些社會、文化條件 (不論在論述層面或是物質層面) 支持了台北這個城市自1950、60年代開始快速形成的「公寓化」過程? 同時,「住進公寓」帶給人們什麼樣的現代生活想像與期待?而一旦我們看到了這些影響著我們成為一個現代主體的都會居住經驗後,該怎麼將它們編進一個帶著性別視野的建築及都市歷程書寫中?並且又該用什麼樣的話語框架,來呈顯「公寓」作為被歷史地建構為現代都市經驗的一環,為一個現代主體的形塑做出歷史準備?本研究將這些環繞著「公寓」的種種提問放到「公寓體制」(apartment regime)的建構這個研究視點上。亦即,我們用「公寓體制」來作為環繞著公寓而來的各種與現代性經驗有關的權力、知識、制度性話語的概念總稱。在這個認識架構下,本研究以戰後初期的台北市為主要觀察的時空範疇,嘗試從歷史檔案文件中探尋各類住宅治理方案及其體現的現代性經驗,如何逐漸滙聚到「公寓」這個都市主要住宅地景的過程。 在「公寓體制」作為視角的研究探問下,本研究初步得到三項發現。第一項研究發現是:從戰後幾次住宅治理行動中,我們觀察到:一個帶著「擬帝國」想像的國族國家主體慾望在各項住宅治理方案中縷縷浮現。亦即,不論在衛生現代性治理中所衍生的「理想住宅」話語、或是國家首度展開的「都市住宅」示範興建行動、或由蔣宋美齡與婦聯會積極推動的「軍眷住宅運動」、抑或是高玉樹代表的都市治理者手上端出的現代「公寓」住宅方案,我們一再地看到治理行動及話語中反覆出現帶著西方的、美國式的「現代」治理想像。 其次,公寓,這個由島都台北的都市治理者在西方都市情境中尋找到的一劑都市現代化藥帖,在被推出的同時,也將那隨著西化、美國化而生出的、以資本積累邏輯為核心的各種都市、住宅治理技藝帶到人們眼前。從歷史檔案中我們觀察到,「公寓」作為都市現代性的治理技藝之一,不僅僅只停留在轉譯自西方「立體式」住宅形態的表面模仿而已,更關鍵的是整個住宅生產的模式,也愈來愈朝向以專業分工以及現代金融制度為軸心所展開的空間商品化方向靠攏。同時,國家的住宅治理行動明顯地依循著商品化邏輯的態度,譬如,國家幾乎未曾將擁有良好、適當的理想住宅,視為社會弱勢市民應有的居住權利,卻積極於提倡民間儲蓄運動,協助金融機構吸納大量民間資金,促使金融機構展開住宅興建業務,繼而為住宅商品化打下了私人企業插手的基礎。 與此同時,一個帶著新自由婚戀與現代核心家庭想像、以及衛生現代性的家務規訓、和學習理性算計的現代主體,歷史地在公寓體制的建構過程中被打造、銘刻。但這樣的現代主體,卻從來都得以女性作為家務衛生規訓及新家務責任的承擔角色、乃至於自我生育控制為代價。一個歷史地浮現的現代主體,明顯帶著性別化的印記,就是一個性別化了的主體。 透過對1950年代到60年代各項住宅治理方案的歷史鋪陳,本研究試圖澄明,一個性別化的、性化的現代主體,在同時經受著國族國家強力灌注各種「美國化」的現代文化想像、以經濟理性為餌的住宅商品邏輯、以及自由婚戀與異性戀核心家庭的多重召喚下,強化了它對於同樣在國族國家的「擬帝國」想像與商品邏輯下被打造而出的、支撐著現代核心家庭、現代家務生活與現代都會情境而來的「公寓」的期待與認同。歷史地看來,「公寓體制」的打造同時是這個島都中現代主體的打造;「公寓」的誕生,伴隨的是眾多的「我」這樣一個集體的、性別化了的現代主體的誕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社會和空間是互相辯證的關係。社會在生產特殊歷史和文化的空間時,空間也在建構與影響社會關係,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由於創造空間的社會具有「非停滯」性質,所以本研究視社會與空間是一個動態過程,包括表現出「中心」與「邊緣」相互流動的現象。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是英政府為了對付馬來亞共產黨而建立的居住聚落,早期具有監視與隔離的空間特色。本文希望透過研究個案─拱橋新村特殊的族裔地景,來探討不同族裔之間的階級流動 (社會)與空間隔離與排斥(空間)的相互流動關係。 我將在第二章分析英殖民時期不同政治權力,包括英政府及馬共與華人村民的互動,如何形塑新村的空間隔離特色。第三章則是聚焦在國家獨立之後,政府推行具有社會排除性質的新經濟政策,邊緣化華人族群及新村,村民透過跳飛機提升階級地位並且改變新村的空間景觀。在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勞工跨國流動他鄉。第四章將探討華人村民與外勞在互動的過程中,不停改變與置換他們在社會與空間裡的階級位置,並且造成排斥性的公共空間現象。同時,我也發現流行的文化與節慶活動是連結不同族群,並且形塑跨文化空間的契機。最後,本研究認為社會與空間裡流動的中心與邊緣過程,只發生在拱橋新村的下層階級,實際上華人族群依然處於國家發展的邊緣地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情境模型蒐藏不僅是食玩、模型商品的消費過程,還更是成人的遊戲,創意組合微縮擬真物,從單一到呈現各種時空的具體想像,物成為個人獨特的生產。本研究從三個層面理解:第一,蒐藏作為與社會結構的聯繫,如何從社會發展脈絡中理解情境模型的蒐藏意義。第二,蒐藏作為個人與自身生命意義的聯繫,在生活中蒐藏者怎麼賦予物價值與意義,展現其出積極主動的角色。第三,透過蒐藏,人與社會如何發生關連。情境模型涵蓋擬真食玩、袖珍屋、戰爭歷史場景、鐵道場景四類,以深入訪談的方式,受訪者共計12位,另輔以開放問答式的線上問卷,計有45位。 研究成果發現,將蒐藏放在社會文化發展脈絡及個人實踐中解讀,蒐藏不再是退縮的經驗,藉由蒐藏,個人運動自我,同時運動起社會與環境。在情境模型蒐藏中,成人重新學會如何遊戲,在與物互動過程,逐漸理解自己,替個人帶來改變。不只個人改變,蒐藏經驗使得人際網絡及社交空間延伸,開拓人際交往。對自我的運動也展現在蒐藏者的生活態度。蒐藏者驅動自我,帶來社會及環境的對話,從認識環境到開始說自己的故事,也同時正改變起了社會與環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