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29.19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規劃民間參與國家公園文化資產活化政策時,隨其歷史背景及現實政治經濟狀態,推動者會作出不同因應對策。以本研究的兩案例而言,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案例-中山樓暨周邊全區,標誌的是政治紀念意義,不同於金門國家公園聚落中的古厝民宿,為常民生活記憶。兩者的再利用型態及民間參與方式,隨其所在地�相關利害關係人等項目的不同,而致相異之民間參與現狀。 本研究主張適度地再利用修復後的文化資產,除了不浪費修復經費;最重要的是,這是一種永續維護文化資產風貌之手段;我國應有積極性之新思維-「活化」不必然是破壞文化資產之本體、背棄歷史價值,反而可能背往道而行,成為「維護文化資產本體、廣邀眾人共享歷史價值」重要取徑。 活化之目標在於-重現過往文化樣態的同時,亦有符合現代使用之設計,使大眾得以親近並實際感受「故事」的起源。 研究結果發現,為數眾多的文化資產,其妥善的再利用設計及經營管理,無法單一仰賴公部門,此為消極引入民間資源之因;而積極原因,則是我國國家公園文化資產的活化方式應可更具多元性,民間創意能量的合作、民間參與對象的支持、公私部門共同進行風險分攤,將使得活化政策推動得更為順暢。 透過政策形成及實際執行兩面向的討論,可以知道,從政策形成的緣起,是否具備足夠的必要性,到實際執行的過程,是否對社會大眾及相關利害關係人達到良好的溝通,最後的結局,活化及民間參與方式是否具備正當性;在在皆連動著社會支持及最終執行狀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受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與2006國道五號通車後,農舍興建資格鬆綁與時空壓縮影響之下,醞釀多年的「宜蘭經驗」成果所形塑的城市形象,使宜蘭成為島內移居首選之地。在移居熱潮下,不乏以休閒作為移居目的的移居型態逐漸增加,原本屬於農民才可以「特許」興建的農舍成為不動場開發的住宅商品,而阡陌的蘭陽平原則成為移居者心目中風格迥異的生活載體。就此現象,本研究以宜蘭三星一帶之第二居所移居者作為探討對象,試著討論此類移居型態下的移居者個人、社群與在地生活所產生的交互作用與影響。 研究中發現,農舍成為第二居所移居者實踐個人「生活風格」之地,但在鄉村原有的農業生產空間與生活空間重疊與交互影響下,暴露於農業生產環境的鄉村生活,與移居者的田園想像產生了極大的落差與生活干擾。且受限於血緣關係,第二居所短期性的居住型態不利於移居者融入地方既有社會網絡,進而形成共存卻分離的生活狀態,甚至導致第二居所移居者與在地居民間的隔閡。 然而,面對他者建構的「田園詩意」與真實環境交互作用下,第二居所移居者並不全然是被動受支配的業主,或者擾動在地的外來者而已。透過居所營造與經營,彰顯移居者對於鄉村環境回應與都市生活的抵抗意識外,藉由個體、團體的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串聯組成的移居社群、網絡,成為移居者彌補在地生活與地方網絡上的限制,進而塑造出移居者所期待的鄉間生活。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以綠美化的方式改善城市景觀,一直是所有人民共同的期待。台北市政府乃利用2010年舉辦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機會,從2009年開始推動台北好好看系列計畫來改造城市景觀,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強制規定台北市的建築工地圍籬實施綠美化,並修改相關法規將政策法制化,更以舉辦評選競賽作為獎勵機制。法令強制規定的方式,確保了工地綠圍籬量的產出,讓整個城市的圍籬綠美化數量達到一定規模,然而足夠的「量」,卻不能保證有好的「質」;因此,運用評選競賽作為獎勵機制,可以激勵私部門的廠商將工地圍籬綠美化做得更好、品質更高,進一步發揮更大的城市景觀效果。如何改進此一競賽機制以產生更佳效果,即為本研究之動機。 目前得獎的圍籬作品幾乎全是成本遠高於一般綠化的圍籬精緻型綠化圍籬。然而,吸引廠商投資高成本做精緻型綠化圍籬的獎勵機制─工地圍籬綠美化評選競賽,其獎品只有頒發獎狀、獎牌並公開授獎,以及編印評選活動專刊。此一參賽性的誘因,顯然不足以吸引廠商投資大成本把圍籬做得更好。因此,在私部門的廠商對於「提高工地圍籬品質」顯然有不同看法,有除了政府舉辦評選競賽的獎勵機制之外的動機。本研究欲藉由釐清廠商願意投資的動機,並從廠商的視角來釐清現行的工地圍籬綠美化評選競賽有什麼不足,並找出未來的改進方向。 本研究針對「建築工地圍籬綠美化評選競賽參賽廠商的特性與動機進行評估」,發現七項特性:1.得獎廠商特性─廠商規模大為共同特性 2.廠商企業文化為影響圍籬品質之關鍵特性 3.「降低工地與周邊社區之間的衝突」為廠商重要動機 4.「美化市容」與「綠化城市」為廠商重要動機 5.廠商內部效益動機為「改善工人工作內容品質」 6.低調的企業文化為廠商不願參賽之主要原因 7.起造人與承造人動機主要差別在於宣傳對象的不同。 針對該競賽獎勵機制的未來改進方向,本研究提出五點建議:1.加強工地周遭社區與建築工地圍籬綠美化之互動2.建立建築工地圍籬綠美化後續維護保養之審查機制3.評選競賽之評選組別的多元化4.評選競賽之評審組成之多元化5. 評選競賽獎勵內容更實質化。

  • 學位論文

當前臺北市以「房地產式的都市更新」和「文化菁英為對象的文創經濟」的雙重都市再生取向,在艋舺帶來不同面向的社會排除。本研究就艋舺的城市風貌及人文現象,提出對艋舺文化再生政策之質疑,並指出其限制與替代取向。 研究者透過參與觀察、組織地方行動等研究方式,發現自2010年以來,艋舺的地方行動者以慈愛包容的人文主義精神作為營造「新」地方的開端,從而抵抗主流社會對艋舺的歧視,並奪回其文化詮釋權;他們亦由對內部弱勢群體的關懷出發,透過組織合作模式創造另類地方經濟,進而開創了包容性規劃之契機。 艋舺半世紀以來經歷了持續性的衰退,包括:兩次傳統產業的變遷、臺北市都市計劃的制度性排除,當地面臨嚴重人口外流、經濟衰退、文化邊緣化等課題,反映為公共建設不足、生活品質惡化,以及其內部住民結構改變以及傳統文化式微等面向,也促成艋舺成為弱勢群體最密集的區域。研究發現,在1990年代晚期,公部門於艋舺的再生策略失效,乃肇因於知識階級對文化詮釋與專業性的壟斷,排擠了當地的弱勢群體與底層經濟網絡,如:公部門與地方草根對於文化設施使用的想像差異等問題,便是以文化之名所建構的社會排除,而作用於艋舺外部爭議與內部權力運作的過程;以及,鄰里取向的社區組織提出文化保存試圖召喚地方認同、抵抗外部歧視,卻反而排除了社區內相對弱勢者。 2010年代開始,艋舺的包容性規劃從人權、經濟、福利出發,行動者挖掘地方文化的同時,也看見其內部社會的困境,即:社會長期忽略弱勢群體,社會福利政策消極,地方又缺乏可持續經濟發展。研究發現,有行動者以文化作為弱勢培力的合作模式,發展出包容性規劃強調的參與精神,使弱勢群體有作為社區行動主體、改善自我生活的能力;也有行動者提供實質居住資源,直接滿足了都市貧困者的生存、社會需求。地方行動扭轉當前公私部門夥伴關係的合作模式,這樣的轉向並反映出:公部門跨部會整合困難、缺乏領導性願景,以及無法制訂更細緻的包容性政策等困境。本研究認為,在營造「新」地方行動構成了艋舺成為包容城市契機之際,包容性規劃強調以溝通、合作的參與式精神,將重新定義弱勢群體、提升資源再分配之社會意義。

  • 學位論文

隨著動漫畫相關產業在台灣蓬勃發展,Cosplay次文化逐漸擺脫群魔亂舞的叛逆形象,成為一種有趣而引人注目的娛樂行為;如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人們將Cosplay做為活動亮點或是宣傳噱頭。可惜的是,社會大眾目前對於「Cosplay」的普遍印象,大多仍然侷限於人們穿著非日常服裝時的扮演狀態,而容易忽略其實踐過程所代表的社會價值和意義,以及Cosplay次文化所面臨的發展困境。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透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以及長期的田野觀察等研究方法,解析台灣Cosplay社群的實踐場域及其實踐空間。首先,研究者從角色扮演者的實踐過程著手,經由其行動脈絡剖析Cosplay次文化場域的形成和運作,並探討Cosplay社群與他者之間對於角色扮演的認知落差,對於Cosplay次文化場域的影響。由此可以發現,Cosplay並不只是一種個人展現文本狂熱的迷行為,而是一種與當代社會情勢、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群體文化;Cosplay社群得以藉長時間的實踐與經驗積累、分享與知識傳承,凝聚並建構Cosplay次文化場域。另一方面則是專注於Cosplay次文化的空間面向,檢視其發展至今的諸多空間衝突;除了藉此梳理台灣Cosplay空間變遷之歷程與原因,亦從場地現況和各種爭議事件談論角色扮演者的行動困難,解析隱含於Cosplay空間議題中的權力流動。 空間如同一片鏡子,我們能夠從Cosplay的空間涵構中,看見Cosplay次文化的發展脈絡和社會意涵;同時,也經由Cosplay次文化的社會樣貌,從中尋得改善其發展困境的可能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欲建立台北步登公寓為現代風土的建築案例。台北步登公寓是台灣第一個正式化大量生產複層、複數家戶的住宅類型,源起於西方1920至1930年代的現代主義社會住宅社區,至今仍為台北地區都市地景之重要組成。 首先,本研究耙梳公寓與台北步登公寓的多重意義,闡述語言與現代主義住宅的源流,釐清其所蘊含的所有權與財務制度、及在地住宅類型的變革脈絡。其次,本研究檢視了1950年代中至1960年代,公部門以早期示範與推廣公寓住宅的案例與類型化圖集引介此一類型的作為,並具體分析其中的在地化意涵;在規劃方面,步登公寓一開始便具有異於現代主義城郊社區的都市性格,而單元的設計更動也有著在地的社會脈絡。而後,本研究指出公部門引導私部門於1960年代進場生產的關鍵角色與相關營建政策,釐清其介入與加速步登公寓形象與示範社區的形成。進一步,本研究分析了營建文化轉化與塑造此風土類型的角色,並以立面材料和平面的在地轉化為探討內容。經由許多第一手的圖說資料和專家訪談,本研究建立了初探台北步登公寓從公部門到私部門、從類型誕生到量增複製而定型的建築生產歷程。本研究建立了一種位於東亞的第三世界國家採納與轉化外來現代主義空間形式的常民住宅建築史,是一現代與風土互動的實證案例,說明現代與風土並非可完全分離的兩者。

  • 學位論文

「以租代買」在都市房價高漲之際,能是一種安居的選擇嗎?租屋至老的無殼蝸牛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在既有的文獻中卻無從得知。既有的老人租屋文獻,多為量化研究,受訪者的面貌模糊,不足以讓讀者了解其生活實況。而老人住宅的相關文獻,則多為既有的公部門、財團老人住宅居民的居住滿意度調查與硬體檢討,無法呈現因租金過高而未能入住、以致轉往民間租屋的老人居住需求。 為彌補既有研究在民間租屋老人生活實況的缺口,本研究擇一處民間(非財團)經營的集合式出租公寓,作為主要調查對象,將一般市場中的租屋年長者做清楚的描繪,以此為主要而基本的研究起始。再藉由這些租屋年長者的接觸、訪談紀錄,疊合出他們的處境,企圖從「出租公寓居民」的生活實況與反應看老人住居問題。 研究發現既有的公部門、財團老人住宅雖有高規格的硬體設計及服務提供,但收費門檻高於一般退休勞工所能負擔,明顯無法回應該階層租屋高齡者的居住需求。而本研究所在區域的租屋住宅雖然並非理想的居所,但卻是這個城市裡退休高齡勞工租屋者安身立命的所在,一個「可負擔」的居所;並展現了租屋市場裡「包容而富彈性」的面向,在房價居高不下之際,代替政府消化了部分「可負擔住宅」不足將引致的社會問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篇論文描述全國關廠工人連線2012年到2014年的抗爭歷程。這群工人來自1996年關廠的聯福、福昌、東菱、耀元、興利及太中自救會,分別歷經過臥軌、絕食、擋考生等抗爭階段,最後爭取到「代位求償」;然而2012年勞委會宣稱這是一筆「貸款」而向工人追討,於是重啟全關連的再度抗爭。 本文透過新馬克斯主義的文化觀點,來考察過去抗爭的歷史經驗,如何形成抗爭意識,作用在這群關廠工人身上,再次進行集體行動。歷經過2000年到2008年的社運收編階段,台灣很少出現過大規模工人集體行動,全關連成員使用遊行、佔領公共空間、絕食等激烈行動,表現出工人的集體抗爭意志;除此之外,過去的抗爭經驗和組織工作者的組織方法,也會一定程度的影響自救會如何面對集體分化的危機,行動主體的能動性、駐廠抗爭期間累積的社會網絡及外部團體(工運團體)介入是形塑這場抗爭的重要因素。

  • 學位論文

在電影領域裡,不論是犯罪、災難、恐怖或科幻等跨類型文本,長久以來存在一種以封閉場景為主舞台的敘事模式。在內容與主旨殊異的情況下,這些電影都會強調被困在裡面的人因為無法自由離開,而漸漸表現出有別於一般社會情境下的失控言行,基於自保、搶奪資源,或是不擇手段地想要逃離,開始以殘忍的方式對待其他受困者。這種文本特色一直未曾以模式化、系統化的角度深入解析,本研究首先為散布在不同年代與國籍的這類文本,建立能夠描述共通輪廓,對照內部差異的整體架構;進而探討各項電影組成元素,可能讀出的社會象徵意義。   電影裡的封閉空間,營造出一個令角色與觀眾都感到窒息不已的場域。本研究將它們視為社會上各種「宰制建制」的視覺化象徵,證明電影的空間符號可以指涉物質性的監獄、實驗室等機構系統,以及社會性的內規、制度、階級與刻板印象等具有箝制作用的要素,也就是任何可能進一步改變受管束成員的主體性,或使他們感到自己「被困住」的結構化力量。   在此前提下,角色衝突事件可以權力與異化視角分析。受困者之間的相互傾軋,可視為不平等社會制度下的弱弱相殘,而回應困境的不同方式,則反映各種意識形態或政治取向在真實世界運作的機制。不僅是封閉界線內部,外界旁觀者或救援者保有更多自主性,由此形成權力位階的落差,也會對受困者造成負面影響。而製造困局的始作俑者,則以管理人、元兇等身分代表宰制建制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維持受困者的苦難,展演相對掌權的一方剝削弱勢階級的權力關係。   分析困境必然引申出有關逃逸的討論,封閉空間電影可說是以圍困態勢與逃逸慾望的對立,建構文本的敘事內涵,本身就蘊含社會結構與能動主體折衝的機轉與辯證。以封閉空間為表徵的圍困態勢,體現宰制結構僵固、役使內部成員的歷程;通過集體暴力實現的個人脫困,則突顯結構控制、疏導脫困慾望的本質。本研究從祭獻「替罪羊」換取秩序與合理解釋的機制,解讀受困者以指向同處境成員的暴力行為,說明剝削性的思維與行動準則,正是封閉體制傾向的運作模式。它令逃逸能量轉化成徒然的衝突,使受困者永遠滯留在裡面。無路可出的焦慮持續製造暴力的犧牲者,長遠來看並非少數掌權階級的優勢,而是促使封閉結構更加牢不可破。從外界掌權者最終被納入圍困場域,或是內部掌權者最終成為集體暴力消耗的目標,顯現任何剝削法則都是製造榮景幻象的機器,其無所不吞的本性終將瓦解所有安全位階。本研究揭示封閉文本蘊含的共同訊息:脫困的同時反思自身在宰制結構中的共犯位置,才有接近真正出口的可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因應世界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趨勢,能源消耗做為永續發展重要的議題之一,建築熱環境設計的重要性再次受到重視。臺大校園也在永續發展的脈絡下朝向永續大學方向邁進,但是,臺大的永續校園行動在面對能源管理議題時,並未從長遠的角度思考,忽略了從設計手法降低建築物對空調設備依賴的可能性,僅著重在處裡能夠得到立即性成果的設備替換。然而,臺大校園規劃脈絡下的形式規範準則具備了從設計規畫階段減少未來建築能源消耗的機會。 本研究的目的為建構足以回應永續校園節能目標的空間類型準則。本研究聚焦於建築熱環境下的自然通風,從風環境的角度重新檢視早期作為形式規範的臺大校園建築因應環境的因素,藉由這些因素建立回應永續發展的臺大校園建築類型準則,並探討此空間類型準則回饋到未來校園建築規劃的可能性。 首先,本研究利用量體型態以及走廊與樓梯三種元素重新整理臺大建築的空間架構,歸納出一套新的臺大建築類型。其次,本研究藉由能源模擬分析驗證歸納出的空間類型運用在實際建築自然通風的效果,透過上述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對於未來校園規劃的建議。最後,回到臺大校園規劃的脈絡,本研究將環境設計因素納入校園規劃準則的考量,提出對於形式準則的具體建議,以填補校園規劃準則與永續目標之間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