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8.247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血液腫瘤病人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之人口特性、疾病特性、不確定感、希望狀態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以了解其生活品質的預測因子。採描述性橫斷式相關性(cross sectional)設計,以立意取樣,使用結構性問卷,以郵寄及門診訪談方式,於臺灣北部地區二醫學中心之血液腫瘤科門診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出院後之血液腫瘤病人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201 人。研究工具包括中文版Mishel 疾病不確定感量表、中文版赫氏希望量表和中文版癌症治療功能性評估表-骨髓移植第四版及McGill 生活品質量表-台灣版。以SPSS 17.0Window 版建立資料與統計分析。 本研究重要結果描述如下:1.病人平均年齡46.4 歲,以白血病居多(66.3%),移植後平均存活為5.6±4.7 年,近半數(46.2%)自覺個人健康狀況好及很好。2.呈現中度不確定感 (55.32±14.92 分),希望感偏高(36.32±5.37 分)。FACT-BMT(100.03±22.09分)及MQOL 整體生活品質(7.57±2.42)總平均分數值偏高,表示血液腫瘤病人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長期的生活品質在中上等程度以上。3.以逐步迴歸分析,找出FACT-BMT 生活品質的重要預測因子為「不確定感受、希望程度、自覺健康狀況很好、婚姻以及移植後存活5-10 年」,總解釋量(R2)為59.5%;MQOL 生活品質的重要預測因子為不確定感受、希望程度、自覺個人健康差、有無合併症、家庭年收入50 萬以上,總解釋量(R2)為49.5%,均達統計上顯著意義。 結論:本研究結果找出血液腫瘤病人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之重要預測因子,其中尤以不確定感為護理人員護理教育重點與方向,以加強臨床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提升臨床護理照護能力,協助降低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病人的不確定感,進而提升生活品質介入措施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新診斷肺癌之病患於接受治療的前三個月期間受許多身心衝擊,若此時期適應不良將影響長期的生活品質,目前尚無縱貫性研究探討第III - IV 期肺癌病患生活品質的變化及影響因素,因此本研究主要的目的為探討肺癌病患從新診斷至接受治療三個月之 (一) 症狀及各層面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程度及其變化型態;(二) 癌症因應自我效能、症狀處置自我效能、不確定感,以及憂鬱之程度及其變化型態;(三) 病患基本特質及疾病因素 (包括疾病分期、功能狀態、治療方式、症狀)、認知因素 (癌症因應自我效能、症狀處置自我效能、不確定感)、及憂鬱對整體生活品質及五個功能層面 (生理、角色、心理、認知、社會) 相關生活品質變化之影響。本研究採前瞻性縱貫性研究法,於北部某醫學中心進行收案,測量74位非小細胞癌第 III - IV 期之新診斷且接受治療之病患於新診斷治療前、治療一個月及治療三個月的症狀、生活品質、不確定感、自我效能及憂鬱的程度。以六個概化估計模式分析縱貫性資料的變化及六層面生活品質的預測因子。研究結果顯示病患的整體生活品質程度為中等,在三個月期間沒有顯著的改變。社會功能及角色功能在追蹤期間有相對較低的得分,生理功能、認知功能及角色功能有顯著的衰退,情緒及社會功能的變化未達顯著性。平均而言症狀屬輕至中等嚴重度,咳嗽及咳血等肺癌特定症狀於治療三個月內顯著的改善,然而其它治療相關症狀及癌症一般性症狀程度則隨著時間增加或是未顯著改變。自我效能的總分於追蹤期間屬中度,且未有顯著的變化。不確定感屬中等程度以上,於初診斷期時最高隨著治療開始逐漸的降低;憂鬱程度逐漸增加且於治療三個月時最高,且有31.3%的病患達到臨床憂鬱個案的程度。癌症因應自我效能、疲憊、疼痛及治療方式是影響整體生活品質的主要預測因子,而病患基本特質、疾病特質、症狀、癌症因應自我效能、不確定感及憂鬱,亦顯著的影響不同層面的生活品質相關功能層面。本研究的結論為新診斷肺癌的病患在其接受治療的前三個月期間,生活品質的變化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為促進肺癌病患的生活品質,臨床人員應提供跨專業整合性的介入課程,內容應涵蓋症狀、生活品質及相關因素的完整評估、個別化症狀處置及訓練、自我效能提升及不確定感處置,並建議未來的研究應朝向測試提升肺癌病患生活品質介入課程之可行性及成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頸部廓清術(Neck Dissection) 是大部份頭頸部癌症病患手術治療中最常合併的治療方式。由於手術過程中頸部廓清術或其他相關治療可能對脊副神經 (Spinal Accessory Nerve)有所損傷,而導致病患術後發生肩部功能受限或肩功能不全 (Shoulder Dysfunction)情形。故本研究目的為:(1)探討接受頸部廓清術後三個月內肩頸功能、身體功能狀態及疼痛之變化;(2)鑑別接受頸部廓清術後三個月期間病患身體功能改變之相關因子。本研究於台灣北部某醫學中心採手術前後縱貫式(Longitudinal)資料收集,為期三個月,訪談四個時間點(術前、術後一個月、術後二個月、術後三個月),採用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每次訪談時間約25-30分鐘,訪談內容包括基本資料表、肩痛及失能指數量表 (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 SPADI)、簡易疼痛評估中文量表 (Brief Pain Inventory, BPI)、McGill疼痛簡短版量表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GP)、身體功能狀態量表 (Karnofsky’s Performance Status, KPS)、症狀嚴重度量表 (Symptom Severity Scale, SSS)、頸部轉頭角度評估。並使用廣義推估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ed Equation, GEE)分析預測身體功能狀態變化之相關因子。 本研究共收60名符案病患,研究結果顯示病患於術後三個月期間肩功能、頸部轉頭角度與身體功能狀態顯著下降;多數病患術後疼痛性質以酸痛、刺痛為主,術後的疼痛干擾、憂鬱、症狀困擾與肩功能不全呈正相關。且於頸部廓清術後一到三個月內,若病患有較好的肩功能、較低的焦慮憂鬱、較少的疼痛干擾與症狀嚴重度,在身體功能部分會有較好的表現。研究結果得知,頭頸部癌症病患接受手術後仍有許多身體復健相關問題,若能給予適切復健指導與照護,相信更能改善術後身體功能狀態之表現,進而增進日後生活品質。

  • 學位論文

背景:孕期增加適當的體重對孕婦與胎兒、新生兒的健康是重要的,懷孕期間婦女增加不足或過多的體重均易導致合併症的發生。孕婦體重增加過多是全球日趨嚴重的現象,其所引發的產後體重存留及日後婦女體重過重或肥胖,進而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險是近年來公共衛生重要的議題。隨著生殖時期婦女肥胖盛行率增加與高比例的婦女孕期體重增加超過建議標準,研究焦點應轉移到關注母親長期的健康。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懷孕婦女體重控制行為與體重增加,並分析個人、人際間以及環境因素對其之影響。 方法:本研究採重複測量設計法,研究對象為18歲以上在台北市產前檢查的308位健康婦女。資料的收集是以問卷的方式進行,在婦女懷孕8-12週時收集第一次,問卷包括:基本資料,個人的障礙評估、孕期心理壓力、心理社會結構測量,人際間的孕期社會支持,以及環境的運動可利用性,孕期體重控制行為則收集三次分別於懷孕8-12週、24-28週與36-40週時各收集一次,追蹤研究對象的生產紀錄包含三個妊娠時期的體重增加與新生兒健康,並以廣義估計方程進行資料分析。 結果:婦女於懷孕8-12週、24-28週與36-40週的體重控制行為有差異,隨著妊娠時間增長,懷孕婦女其體重控制行為越困難。第二與三個妊娠期體重增加較多,其平均增加的體重依序分別為2.1、9.6和13.6公斤。婦女孕期總體重增加值與國民健康局所建議的10-14公斤,具有一致性的婦女佔43.8%。無論妊娠週期,婦女執行孕期體重控制的障礙越低、心理壓力越低、心理社會面越積極、得到越多的支持、身體活動之環境評估越適合,其在體重控制行為方面越良好。婦女其個人懷孕週數、障礙評估、心理社會因素、人際間的社會支持等因素影響孕期體重控制行為。婦女其個人的職業、小孩數、抽菸史、人際間的社會支持以及環境的因素和體重控制行為分別影響三個妊娠期之體重增加。 結論:第二妊娠期後,懷孕婦女其體重控制行為越困難。孕期體重增加值符合國民健康局所建議的10-14公斤的婦女佔約4成。懷孕婦女其個人生理心理社會的、人際間的社會支持和環境運動可利用性的因素以及體重控制行為分別影響三個妊娠期之體重增加。本研究結果的相關知識可作為日後醫護人員在指導懷孕婦女之依據,並提供未來發展健康促進研究介入策略以及相關健康政策之參考。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了解診所護理人員執業環境與可能暴露之職業危害因子對於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自覺健康狀況之影響。 方法:選取登記聘用註冊護士/護理師3人以上之1,953家診所,依各家診所聘僱護理人員數目發放問卷;此外,亦進行診所實際工作現場訪視,評估診所護理人員執業時人因工程方面的暴露狀況。 結果:本研究共發出3,819份問卷,回收2,075份(回收率54.33%),扣除非護理人員填寫之問卷(n=28)、男性(n=1)、純行政單位(n=1)及未填答完整問卷(n=73),再依各家聘僱護理人員數抽出1,322份問卷(3∼9人之診所1份、10人以上之診所2份),並扣除兼職工作之問卷(n=49)後有1,273份問卷進入最後之分析。在生物性危害中,診所護理人員的年針扎盛行率為21.05%,且有53.50%的診所護理人員暴露於高呼吸道傳染性工作;在化學性危害方面,14.69%診所護理人員接觸消毒溶液且發生不適;在社會心理危害部分,診所護理人員的工作控制高;而工作心理負荷較一般女性受僱者高,但低於醫院護理人員;而在人因工程危害部分,診所護理人員與工作有關之肌肉骨骼不適盛行率為80.28%,且常出現快速的姿勢轉換及不自然的工作姿勢造成腰椎的受力較大。此外,在洗腎室和衛生所工作、有接觸高呼吸道傳染性工作、高工作負荷、高個人疲勞、高工作疲勞及有與工作有關之肌肉骨骼不適症狀之診所護理人員其自覺工作壓力高;高工作負荷、高工作疲勞及工作中搬運重物次數>10次之診所護理人員其自覺工作滿意度低;工作中搬運重物次數>10次及有與工作有關肌肉骨骼不適症狀的診所護理人員其自覺健康狀況較差。 結論:本研究結果發現我國診所之護理執業環境有針扎、高工作負荷、肌肉骨骼不適等危害會導致高工作壓力、工作不滿意與自覺健康狀況不好;建議應針對診所護理人員工作負荷高及護理工作內容擬定職業安全衛生指引供做護理養成教育及繼續教育訓練之用。

  • 學位論文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最具生命威脅性的一種,幸運地是,由於現今癌症篩檢的醫療發展,使得患者能被早期診斷出肺癌並接受手術;然而,早期肺癌患者的困擾與需求情況卻少見於相關學術研究中,因此,本研究目的為:(1) 探討早期肺癌患者之症狀嚴重度、心理困擾 (焦慮、憂鬱與不確定感) 與照護需求之現況,(2) 並進一步探討照護需求的相關性;並以橫斷式設計,以台灣北部某醫學中心中選取符合收案條件 (術後三個月至五年內) 的可開刀的肺癌患者,由經過訓練的護理人員採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包括中文版的癌症生活品質核心問卷、肺癌生活品質問卷、醫院焦慮憂鬱量表、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中文版的支持性照護需求調查簡表與基本資料表。 總共有150位受試者參與,研究結果為: (1) 一般而言,患者呈現為輕度的症狀嚴重度,但前五大症狀困擾為呼吸困難、睡眠困擾、其他部位痛、咳嗽與疲倦;(2) 有16至20%的受試者有焦慮與憂鬱的傾向;(3) 有中度至高度的不確定感;(4) 有低至中度照護需求,以中位數排序則為「健康系統與資訊需求層面」、「心理需求層面」、「病患照護與支持需求層面」、「整體照護需求層面」、「生理與日常生活需求層面」與「性需求層面」;(5) 整體照護需求是高症狀嚴重度、焦慮得分高、低收支情況、已婚與組織型態有顯著的相關,此五項預測變項共可解釋整體照護需求49.4%的變異量。此研究結果可提供早期肺癌術後患者的照護需求資訊,以期增加患者之生活品質。

  • 學位論文

臨床研究護理師是臨床試驗中的工作執行者,也是臨床試驗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角色,其人數的持續成長也反應出臨床研究的活動增加。而臨床研究護理師這個角色有一重要但少被了解的議題就是工作滿意度。 本研究目的有三:一、瞭解臨床研究護理師的工作滿意度情形,二、探討臨床研究護理師的基本屬性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以及三、瞭解影響工作滿意度的相關因素。 本研究使用工作滿意度量表進行問卷調查,時間自100年2月9日至100年4月21日,研究對象以現職工作滿六個月以上的臨床研究護理師。以滾雪球方式共發出190份問卷及同意書,回收實得有效問卷160人份,有效回收率84.2%。以SPSS18.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信度分析工作滿意度量表內部一致性,工作滿意度總量表Cronbach’s α = 0.952,七項次量表Cronbach’s α介於0.771~0.955。本研究Power可達0.88。 研究對象以女性,年齡介於25~34歲,教育程度以大學為多,工作滿意度總分範圍為36~180分,平均為117.21分。七大項工作滿意度次量表中以「工作成就感」次量表7題總平均26.44分、「報償滿足」次量表8題總平均22.80分、「上司滿足」次量表5題總平均17.27分、「工作支援」次量表5題總平均16.64分、「同事關係 」次量表4題總平均16.12分、「升遷機會」次量表4題總平均10.07分、「工作負荷」次量表3題總平均7.86分。 迴歸分析結果顯示,臨床試驗年資2年以上未滿8年,平均每月薪資新台幣50,000~59,999,及目前執行臨床試驗案地區在中部者,其工作滿意度較高;聘任機構在醫院和其它及每週平均工作時數61小時以上者,其工作滿意度較差(R2=0.357)。對此結果,建議可固定每月基本薪資並依試驗年資調升薪資或提供工作獎金,及調整合適的工作時數,以提昇工作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讓研究者了解影響臨床研究護理師工作滿意度的相關因素,可提供各相關機構及管理者未來發展及改善臨床研究護理師的工作環境、福利升遷制度的參考依據,以提升臨床研究護理師的工作滿意度,創造高品質的臨床試驗護理服務品質。

  • 學位論文

背景:近幾年由於婦癌篩檢的推廣以及治療的進展,使許多罹癌婦女的存活期因而延長,伴隨而來的是如何與病共存的挑戰,因此婦癌存活者生活品質的探討儼然成為重要課題。 目的:比較婦癌存活者與非罹癌婦女之生活品質,以及睡眠、心理困擾、性功能、親密關係和生活品質的相關性。 方法:採個案對照研究法(case control study),85位已完成治療六個月以上之婦癌存活者為個案組,85位社區中年齡配適(Age-matched)之未罹癌婦女為對照組。透過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包括:「基本資料量表」、「SF-12生活品質量表」、「MOS睡眠品質量表」、「貝氏憂鬱量表」、「焦慮狀態評估量表」、「性生活量表」與「親密關係量表」。以平均數差異檢定、相關分析和階層迴歸分析比較兩組的生活品質及其影響因素。 結果:本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對照組,婦癌存活者在生活品質、睡眠品質、心理困擾和親密關係方面沒有顯著困擾,但在性生活方面,目前沒有性生活的人數較多,且有較低的性愉悅和較高的性困擾。較高程度的焦慮依附可預測婦癌存活者較差的生理健康層面之生活品質,而無宗教信仰和有慢性病則可預測非罹癌婦女較差的生理健康。焦慮同時是兩組婦女心理健康層面之生活品質的預測因子。疾病治療相關變項和性功能對婦癌存活者之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皆無顯著預測力。 結論:婦癌患者於存活期的生活品質可恢復至與非罹癌婦女相同,但在性生活方面仍存在較多困擾。兩組生活品質預測因子的差異在於焦慮依附僅會影響婦癌存活者的生理健康,而焦慮情緒則普遍影響兩組婦女的心理健康。結果或許說明婦癌患者於存活期雖然有較差的性功能,但對親密關係的不安全感才是影響其生理層面之生活品質的主要因素。

  • 學位論文

背景:醫療品質的提升,卻無法降低新生兒或兒童腦性麻痺的發生率,因腦部損傷的主因,腦性麻痺兒童終其一生的殘疾,對整個家庭而言無疑是一沉重的負擔與壓力,不僅造成家庭的功能改變,對於父母、手足、醫療政策、社會成本,都造成嚴重的影響,近年來國內針對腦性麻痺兒童家庭的研究已逐漸增加,但大多為教育、復健、心理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從護理的觀點探討腦性麻痺兒童父母親育兒經驗的研究較缺乏。 目的:本研究從護理的角度切入,藉由腦性麻痺兒童父母親的育兒經驗,了解父母親在照顧腦性麻痺兒童的心路歷程、父母親的親職壓力以及面對問題時的調適與決策過程,以提升腦性麻痺兒童的家庭功能以及照護品質。 方法:本研究採量性與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兩個層級研究,第一部分為問卷調查法,邀請腦性麻痺兒童的父母親填寫臺灣版親職壓力量表,了解父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所遭遇到的實際發生或潛藏的問題。第二部分以詮釋學的方法,運用具半結構式的訪談指引,深入訪談並引導父母親們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經由編輯分析型式歸納出父母親遇到問題的主因及因應方式。 結果:納入10組擁有腦性麻痺兒童的家庭,父親10位、母親10位,共20位訪談對象,計20份有效問卷。量性研究結果:藉由無母數統計分析方法分析親職壓力得分,包含兒童因素分量表、父母因素分量表、總分以及生活壓力四組分數,分兩主題呈現(一)父親與母親的親職壓力與生活壓力:(1)兒童因素分量表-父親比母親有較高的兒童因素壓力,以接納性壓力最高,其次為子女增強父母與情緒心情,母親則是在強求性部分感受到較多的壓力;(2)父母因素分量表-父親在親職角色投入、親職能力、社會孤立上感受壓力高於母親,母親則是以父母健康狀況、夫妻關係壓力大,其次為親職角色限制與憂鬱;(3)親職壓力總分:整體性親職壓力總分在腦性麻痺父母親身上無顯著的差異;(4)生活壓力:生活壓力得分父親低於母親。(二)家庭整體社經地位的高低對親職壓力與生活壓力的影響:(1)兒童因素分量表-社經地位中高的家庭在子女增強父母與適應性所感受的壓力高於高社經地位的家庭,高社經地位的家庭在過動無法專注與接納性較中高社經地位家庭感受到壓力為高;(2)父母因素分量表-中高社經地位的家庭在親職角色限制與夫妻關係所感受到的壓力高於高社經地位的家庭,高社經地位的家庭以親職角色投入、憂鬱、社會孤立以及父母健康狀況感受到較高的壓力;(3)親職壓力總分:整體性親職壓力總分與社經地位的高低無顯著的差異;(4)生活壓力:生活壓力得分與家庭社經地位的高低無顯著差異。 質性訪談結果根據育兒經驗現象,歸納出三個主題:折翼天使的降臨、困境中的學習與成長、大雞晚啼的未來。「折翼天使的降臨」包含六個次主題:(1)父母難以面對的真象(2)自責、難過、無法達成母性功能(3)期待與現實之間的拉距(4)哀傷情緒,封閉自我(5)家人與親友關心的迴避(6)調適自我,重新面對;「困境中的學習與成長」包含四個次主題:(1)徬徨無助的新生活(2)為母則強的韌性(3)醫療資源的獲得與協助(4)夫妻關係衝突與重建;「大雞晚啼的未來」包含七個次主題:(1)家庭支持系統的重建(2)按部就班的復健之路(3)人云亦云的民俗療法(4)不如預期的早療效果(5)國民義務教育體制的失望(6)對孩子未來人生的期望(7)手足的心理影響與責任。 結論:綜合量性分析與質性訪談的研究結果發現,父母親在照顧腦性麻痺兒童的過程中會面臨到四種潛在的議題:(一)腦性麻痺兒童父母心境上的轉換(二)腦性麻痺兒童父母親職壓力與支持系統的建立(三)腦性麻痺兒童父母對早期療育成效的失望(四)腦性麻痺兒童父母面對轉銜教育的擔憂;根據父母親的育兒經驗,醫療從業人員與政府機關若能在早期就將父母們會面對到的現況,針對兒童疾病特性做個別分析與政策擬定,積極教育父母親,相信可以降低整體的家庭壓力與潛在問題的發生,並提升家庭功能。

  • 學位論文

冠狀動脈硬化屬文明疾病,每年因此而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病人甚多,然術後進食營養狀況鮮少列為追蹤項目。臨床上熱量估算有各種方式,文獻上公認用間接熱量測量法(IC)所測出的熱量是最為精確的計算方法。 是以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一星期的營養給予狀況,與IC的差距,謂之熱量差距;同時探討入院、出院前及出院後2~4週等3個時段營養狀態的改變。研究設計採立意取樣,於北部某一佔床2200床的醫學中心,選取罹患冠心病經醫師診斷須接受冠狀動脈繞道常規手術,預估住院天數大於七天的病人作研究;收案時間自99年4月至99年 9月止,總計收案人數43名,採3階段收案,入院時收集人口學特性、疾病特性及營養狀態評估資料:如迷你營養評估量表(MNA)、身體質量指數(BMI)、體位測量(CC、MAC);術後收集IC與連續七天飲食記錄;出院前與出院後2~4周,收集MNA、BMI、CC、MAC等資料。資料分析採用SPSS16.0版軟體,作描述性統計。 結果顯示: (一)以IC*1.2估算個案熱量所需減去個案實際攝取熱量所得到的熱量差距:手術當日差距-1847.3 ± 465.5卡,手術後第六天差距-712.3 ± 530.4卡,連續七天累進差距達7713.6 ± 3100.5卡。出院前97%的住院病患體重減少,平均減少2.73 ± 2.30公斤。連續7天有53%(N=23)的收案病患每日熱量攝取均少於75%,連續7天有21%(N=9)的收案病患每日熱量攝取均少於50% (二)營養狀態的改變: 大部分的營養狀態參數在3個測量時間點均是減少的趨勢,僅MNA、CC出院後2~4周有回升現象。 整體而言,研究結果顯示:43位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收案個案,術後的熱量差距和體重減少是普遍存在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