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34.107

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伸展運動經常被作為熱身活動項目之一,因伸展運動被認為能增進柔軟度、提升運動表現及可能有預防肌肉損傷之效益,因此經常被作為預防運動損傷策略之一。傳統伸展運動包括;靜態伸展、彈震式伸展及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大部份研究發現伸展運動會立即降低肌肉功能表現(特別是靜態伸展),但是對降低肌肉損傷無顯著效益。相反地,主動式靜態與主動式動態伸展類型,不僅能增進腿後腱肌群柔軟度之外,更能同時增進下肢肌力。但是,此伸展運動類型是否有預防或降低因肌肉離心收縮所造成肌肉損傷呢?目前尚未有研究提出論證。研究目的:探討主動式伸展運動是否能降低因離心運動後造成的肌肉損傷。研究方法:研究招募36名健康大專男性,並以隨機分配方式分成(每組皆12名受試者);主動靜態伸展組(每伸展15秒、組間休息15秒,反覆6組)、主動動態伸展組(連續伸展15下為1組、每組休息15秒,反覆6組,進行節奏則以節拍器每分鐘60下控制)及控制組(不進行任何伸展訓練)。所有受試者在伸展運動後需進行離心運動(膝屈肌以每秒30度角速度進行最大離心收縮,反覆進行10下為一組,共進行6組)。三組分別在伸展前、伸展後立即、離心運動後立即與後5天休息期,各進行所有依變項測驗,包含:心跳率、核心溫度、最大等長收縮、被動直腿抬舉測試、肌肉僵硬度(形變面積)、本體感覺、酸痛值、血液肌酸激酶活性及肌紅蛋白濃度。統計分析:本研究以獨立樣本t考驗進行三組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比較。並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ANOVA)進行統計分析;若ANOVA有顯著差異的話,再使用杜凱氏法(Tukey’s)進行事後比較。顯著水準設定P< .05。結果:伸展運動後,心跳率方面;主動靜態伸展組 (67.9%)、主動動態伸展組(119.6%)及控制組(41.5%)皆顯著提升,主動動態組顯著高於主動靜態與控制組。關節活動度方面;主動靜態組與主動動態組皆顯著增進關節活動度(分別5.0 ± 0.40及10.8 ± 0.40),控制組則顯著降低關節活動度(-4.1 ± 1.10)。肌肉僵硬度(形變面積);主動動態組(5.6%) 顯著高於主動靜態組(-6.7%)與控制組(-5.7%)。最大等長收縮肌力方面;主動靜態組肌力值(3.4 ± 1.9牛頓米)顯著高於控制組與主動動態組(此兩組則顯著降低肌力分別為-9.6 ± 2.4及-13.4 ± 2.1牛頓米)。本體感覺方面;主動動態組與控制組在30度與70度測得絕對誤差值顯著大於主動靜態組。離心運動後,主動靜態組與主動動態組所測得肌肉損傷症狀(降低程度較小如肌肉力量、肌肉痠痛及肌肉僵硬及較少增加的肌酸激酶活性與肌紅蛋白濃度)程度皆顯著小於控制組。此外,主動靜態組損傷程度仍顯著小於主動動態組與控制組。結論:本研究結果與先前研究相符合,主動式伸展運動能提升心跳率及關節活動度,伸展後肌肉功能有降低情形。在離心運動後,主動式伸展運動能降低肌肉損傷程度,由其是主動靜態組。建議未來進行下肢運動或競賽之前可選擇主動靜態組伸展運動型態。

  • 學位論文

背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一種相當常見因肌肉失調而產生的慢性疼痛的情況, 主要的特徵是在肌肉上可以找到緊束的條索與激痛點。臨床上,有些研究已證實 肌內效貼紮對於這些病患的療效,但其機轉還尚未釐清。在這篇研究裡,我們使 用了肌肉張力計 (評估肌肉僵硬的程度) 以及肌動圖 (評估肌肉收縮時所產生 的壓力波)來檢驗肌內效貼紮對於這些患者的作用機轉。目的:本試驗之目的以 患有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為研究對像探討 (1) 在分別經過壓痛點鬆弛術 與肌內效貼紮跟單獨接受壓痛點鬆弛術兩種介入後對於肌動圖訊號的影響,肌肉 的僵硬程度,疼痛的程度與壓力疼痛閾值 (2) 兩種介入對於肌動圖訊號,肌肉 的僵硬程度,疼痛的程度與壓力疼痛閾值之間的相關係數的影響。實驗設計:以 31 位在上斜方肌肉有激痛點為研究對象,受試者會隨機分配成兩組:壓痛點鬆弛 術組跟壓痛點鬆弛術與貼紮組。兩組受試者分別接受一次壓痛點鬆弛術,但第二 組另外再接受兩次的貼紮並於第三天進行一次更換,兩組均於治療前後以及第七 天量測肌動圖生理訊號,肌肉僵硬程度,疼痛程度以及壓力疼痛閾值。實驗結果: 兩組受試者的壓力疼痛閾值在介入後跟追蹤期都有顯著的進步 (d=5.57; p<0.005, d=4.01, p<0.005)。相較於壓痛點鬆弛術組,壓痛點鬆弛術加貼紮組的組織位移程度在治療過後以及追蹤期都有顯著增加 (27%差異,p<0.05)。在立即治療後以及追蹤期的評估也發現,壓痛點鬆弛術加貼紮組的振幅明顯大於壓痛點鬆弛術組 (在4 與5 公斤下,p<0.05),但是兩組的肌動圖頻率在兩個時間點上沒有任何差異(p>0.05),兩組的肌動圖振幅跟其它變項之間全部為輕度相關。在立即治療後,兩組的肌動圖頻率與壓力疼痛閾值之間呈現中到高度相關 (r=-0.30 - -0.95)。結論: 結果顯示壓痛點鬆弛術與壓痛點鬆弛術加貼紮可讓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患者有緩解疼痛的效果。而肌內效貼紮對於肌肉的特性像是組織位移程度以及肌動圖振幅提供了附加的效果。立即治療後,壓痛點鬆弛術加貼紮組的肌動圖頻率與壓力疼痛閾值之間的中度相關闡明了透過貼紮可改變激痛點 的特性。這個假設尚需進一步的長期追蹤研究驗證。 關鍵詞: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貼紮,徒手治療,肌動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和目標:近年來愈來越多研究顯示心臟病與腎臟病的密切相關,學者並定義所謂心腎症候群。慢性腎臟疾病逐漸被視為心血管疾病預後的獨立危險因子之一,而心血管疾病也是慢性腎臟疾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過去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患者以及慢性腎臟疾病患者,都可能發生身體組成改變,身體活動量降低,身體功能減退,以及生活品質不佳,但少有研究調查冠狀動脈繞道術後合併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各項變化。本研究針對冠狀動脈繞道者術後合併慢性腎病患者,評估其身體組成、身體活動、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並分析患者之身體組成、身體活動、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之間的相關性。我們預期冠狀動脈繞道術後患者合併慢性腎臟疾病者較未合併腎臟疾病之患者,有較差的身體組成、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而且身體活動量較高的患者有較佳的身體組成、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 研究方法:本研究從心臟內外科門診招募60位年齡40至75歲冠狀動脈繞道術後之男性患者,其中30位合併慢性腎臟疾病,30位無慢性腎臟疾病診斷。測試項目包括以雙能X光吸收儀檢測身體組成,以台灣中文版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長版評估身體活動量,身體功能評估包括手握力、30秒坐站測試與六分鐘行走測驗,以及利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評估生活品質。採用SPSS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建檔與分析。連續型變數使用相依樣本t-test檢驗兩組受試者間各變數的差異分析,類別型變數採用麥氏-包卡爾檢定分析。以皮爾森和史皮爾曼相關分析探討變項間的相關性。以多元迴歸分析法瞭解身體功能和生活品質的影響因子。有效水平標準定為p值小於0.05。 結果:本研究中兩組的基本資料相似。研究結果發現,冠狀動脈繞道術後患者合併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之上肢淨體組織質量顯著低於無腎臟疾病的患者,而下肢脂肪百分比高於無腎臟病患者。身體功能和生活品質評估結果部分,經調整相關因素後,冠狀動脈繞道術後患者合併慢性腎臟疾病者仍顯著較未合併腎臟疾病之患者,有較差的30秒坐站次數及社會關係範疇之生活品質滿意度。另以逐步多元迴歸分析顯示,冠狀動脈繞道術後患者身體活動量愈高者,有較佳的身體功能和生活品質滿意度。 結論:冠狀動脈繞道術後合併慢性腎臟疾病患者較未合併腎臟疾病患者有較差的身體組成、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患者身體活動量愈高,其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滿意度愈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平衡問題是導致其長期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現今物理治療觀念,強調任務取向的動作再學習訓練。平衡相關動作屬於任務的一種,因此平衡訓練可視為一種動作再學習,是動作學習理論的臨床應用。2004年Guadagnoli等人提出了挑戰點架構(Challenge point framework),認為動作學習過程中資訊量的多寡決定學習成效之好壞。而動作學習過程中的資訊量則主要由功能性任務難度來決定,若是任務過難或過易時,資訊量則太多或太少而使得學習效益不彰。唯有任務難度適切時,方可提供最恰當的資訊量,而達到最有效的學習成效,此任務難度即為該個案之最佳挑戰點。該理論若為真,則對於促進腦中風患者的平衡訓練效益將有極大之助益,然而目前尚缺乏臨床實證研究。因此本研究期待透過亞急性期中風患者對不同難度平衡訓練的反應,尋找對亞急性期中風病人有最佳療效的平衡訓練學習難度,並將此結果與挑戰點架構之預測對照,以探討挑戰點架構理論的正確性。 本研究設計為個案數為一之隨機試驗(N-of-1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以亞急性期中風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經初步篩選個案能力後,納入三名程度不同之個案,簽署受試者同意書。個案連續接受五天介入前前測,項目包括柏格氏平衡量表、單腳站立與步行速度。之後使用電腦適性化平衡量表(Balance CAT)判別個案平衡能力,據該測驗結果擬訂個別化之低、中、高三種難度的平衡介入。中難度為個案電腦適性化平衡量表得分對應的任務,低難度任務為量表中最簡單項目和個案目前能力項目的中間點任務,高難度任務為量表中最難項目和個案目前能力項目的中間點任務。一種難度介入一週,每週五天每次三至四十分鐘,介入順序以抽籤方式隨機決定。每日的治療結束後立即施測單腳站立、柏格氏平衡量表與步行速度。數據使用斜率分析觀察各期變化趨勢,使用重複量測變異數分析或傅萊德曼檢定比較單腳站立、步行速度數據。 三名個案中起始能力最差者,中難度訓練效果最佳;起始能力次之者,中、高難度訓練效果接近;起始能力最佳者,高難度訓練效果最佳。推論個案的最佳平衡任務難度,可能取決於其本身起始程度的好壞。本結果在個案程度較差時,支持挑戰點架構之假說,但在個案程度提升後則不支持。然而試驗過程中無法控制的常規治療內容、環境改變、個案數為一之隨機試驗可能的治療成效累積效果,都將造成誤差,因此解讀、應用結果時應加倍謹慎。

  • 學位論文

「輔助器具」(assistive technology devices) 或稱「輔具」是指協助身心障礙者克服生理機能障礙,促進生活自理能力之器具。輔具的使用可提昇、維持或增強失能者的生活功能,補償或預防活動及參與上的受限,增進生活自主性以及降低照顧者的負擔。輔具的應用對象除了身心障礙者,亦包含失能者、銀髮族以及部分短暫傷害後功能減退的個案。所使用的輔具當中,又以行動類輔具使用最多,其中包含了拐杖、輪椅和助行器等項目。 在輔助科技服務(assistive technology service)的架構當中,服務的提供者可包含來自不同輔具相關背景的專業人員,構成輔具服務的多專業團隊服務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approach)。其中,物理治療師主要的角色包含對於輔具使用者提供直接的輔具使用評估、教育訓練與後續追蹤的服務。 輔具使用評估是內政部2012年輔具補助制度所強調的方向,以滿足身心障礙者的輔具需求,並與「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需求評估的新制接軌。加強輔具評估的政策,針對輔具需求者,規定於輔具補助申請前須由治療師開立輔具評估報告,以確認個案的功能狀況並藉由輔具評估實際配置個案最需要的輔具項目。對輔具使用者而言,希望達到增進日常功能的目的。對服務體系言,亦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而造成資源的浪費。 輔具評估的重要原則之一是確認使用者實際操作輔具的能力,使其在無障礙環境設計的規範下能夠滿足移行的需求達到獨立自主的日常活動功能,並在面對多數一般常見的社區與居家環境障礙具有克服之能力。然而,目前國內所使用評估報告書內容多以個案之身體狀況與輔具之規格與功能為主,對於個案之日常活動能力以及輔具操作表現是否達到獨立自主的評估較為不足,且缺乏一套標準化且具明確操作型定義的評估工具。因此,本研究將參考國外行動輔具操作技巧功能測試之觀念,發展出一套適用於國內常用的行動輔具之操作技巧功能評估工具。 本研究為一描述性方法學之研究設計(descriptive methodological study design),以三個研究階段進行評估工具之研發。第一階段彙整與參考國外行動輔具操作技巧功能測試之相關文獻,歸納出以操作表現為主(performance based)的行動輔具操作技巧評估項目,並初擬其評估工具的內容與項目。第二階段進行德菲法(Delphi method)專家效度檢測,專家成員包含兩名物理治療、一名職能治療背景的專業學者,以及兩名資深地方輔具中心從業員。專家效度檢測方法為透過問卷收集整合專家們審視本研究初擬結果的評估項目之內容,分別就重要性與適切性進行修正。第三階段則以建構完成的行動輔具使用者操作技巧功能評估工具進行實際施測,以驗證其信度與臨床適用性。實測採方便取樣,樣本來源為新北市輔具資源中心接受輔具評估服務的個案。共徵召9名,包含使用六種行動輔具類(手杖、拐杖、助行器、電動輪椅、手動輪椅或電動代步車)之使用者,各種類至少有一名。實測由一名物理治療師對各受測者進行兩次評估,以驗證評估工具之再測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實測過程同時以錄影拍攝記錄,再由另外兩位物理治療師透過觀察錄影帶評分的方式獨立給分,以檢測施測者間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與施測者內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 本研究完成發展建構國內第一個整合六種行動輔具操作表現的行動輔具使用者操作技巧功能評估工具及其操作手冊。專家效度檢測的結果顯示,本評估工具內所有九項評估項目內容之重要性與適切性分數以五點式的李克特式量表(Likert scale)評分皆達4分以上,顯示本評估工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實測評估之結果則顯示,操作能力與表現時間總分之再測信度、施測者內與施測者間信度的級內相關係數(ICC)值普遍皆有達到0.8以上的良好信度指標。但唯有操作能力總分之再測信度ICC值為0.78,具中等至良好的再測信度。在臨床適用性方面,本評估工具平均施測時間約為20分鐘,臨床上簡易施測,且可在短時間內完成。此外,評估所使用的設備儀器以及空間場地皆可在大多數的輔具中心或輔具相關服務單位取得,不需特殊或昂貴的設備。 總之,本研究所發展之行動輔具使用者操作技巧功能評估工具具有中等至良好之信效度,且操作方便。可做為臨床服務者、研究者、政策擬定者等輔具服務相關人員輔具評估之工具,並可提供國內輔具評估報告書修改之參考依據。未來研究建議以此評估工具進行較大型的推廣,探討其於輔具介入之成效與成果反應性(responsiveness)等面向之心理計量特性,並進一步建立出本評估工具於操作能力以及各評估項目之表現時間的常模 (norm)。

  • 學位論文

[前言背景]梅尼爾氏症是導致眩暈的原因之一,儘管該疾病僅占耳鼻喉科門診的1- 4 %,但因梅尼爾氏症疾病長時間的症狀造成慢性前庭功能退化,患者的平衡、姿勢控制及生活品質皆較一般健康人差。過去已有少數文獻提出梅尼爾氏症患者可因接受前庭物理治療或姿勢控制訓練而減低頭暈和姿勢不佳的症狀,然而前庭物理治療對梅尼爾氏症患者的最低有效劑量及長期療效仍尚未明瞭。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前庭物理治療運動訓練對非急性期梅尼爾氏症患者的平衡姿勢控制、步態、活動信心以及自覺頭暈狀況等四方面是否比僅接受藥物治療的控制組個案在前後測以及一個月後的追蹤測驗時有顯著較佳之療效。 [方法]本研究於民國102年於台大醫院耳鼻喉部徵召非急性期梅尼爾氏症患者共10名。以隨機分組控制實驗將個案分為介入組5名與對照組5名。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門診藥物治療。介入組個案除了藥物與衛教外,還接受一週一次,為期一個月,由治療師個別化指導的前庭功能訓練運動,輔以每日30分鐘的居家前庭物理治療運動介入。兩組受試者均於簽署研究同意書後進行初測,再於一個月後接受後測、並於第二個月後接受追蹤測驗。初測蒐集兩組受試者人口學資料及過去病史,前後及追蹤測驗使用動態電腦姿勢平衡儀、動態步態指數、活動平衡信心量表及頭暈障礙問卷等做為評估工具。 [結果] 介入組的平均年齡為51歲,控制組的平均年齡為69歲,控制組的受試者年齡顯著比介入組年長(P =0.032)。介入組3位受試者已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2至4年,2位則是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達5年以上;控制組的受試者中2位受試者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未滿3個月,3位受試者則是已長達五年以上,然兩組受試者平均罹病時間長短無顯著差異。兩組受試者中皆有雙側確診型梅尼爾氏症患者,介入組中有3位(60%),而控制組中有2位(40%)。在居家運動部分,介入組的所有個案皆有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遵從度。兩組受試者於實驗前的動態電腦姿勢平衡儀、動態步態指數、頭暈障礙量表成績、及活動平衡信心量表成績皆未達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有頭暈及平衡不佳的非急性發作梅尼爾氏症患者經過一週一次,持續四週的個別化的前庭物理治療,可使感覺整合測驗中閉眼接受地面干擾情境下由36.5分進步至54.5分(P =0.02),在張眼接受地面及視覺干擾情況下則由31.5分顯著進步至61.1分(P =0.04);在前後方向的移動速度由每秒2.9度顯著進步至每秒3.6度(P =0.04),活動平衡信心成績平均由訓練前74.3分進步至88.1分(P =0.04),並且介入組受試者於一個月及兩個月時皆較控制組受試者服用較少比例的藥物。然而介入組的個案在各方向的初次最大移動距離及最大移動距離僅有微幅上升,動態步態指數則由實驗前平均21.6分進步至22.6分(P =0.17),頭暈障礙量表測試分數平均由54.3分降至24.4分(P =0.17),皆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 [結論] 本研究在梅尼爾氏症患者中證實在有頭暈及平衡不佳的非急性發作梅尼爾氏症患者經過一週一次,持續四週的個別化的前庭物理治療,可增進視覺及體感覺干擾下的站立平衡,前後重心移動的速度和活動平衡信心,至於穩定度極限、動態步態指數及頭暈導致的生活功能障礙則較無顯著改善。相較於過去的研究,本研究僅設計1個月的前庭物理治療介入,同時因施測工具的天花板效應以及受試者中有一位偏頭痛患者,使本研究結果和過去研究結果稍有不同。建議未來研究可拉長物理治療介入時間,並結合前庭物理治療的機制和患者的進步程度探討受試者進步的關鍵時間點,才能以最短的療程給予更有效的治療。

  • 學位論文

背景:婦女懷孕時發生背痛(pregnancy-related back pain)的機率大約為65%~70%。根據過去文獻,造成懷孕時背痛產生的主要原因 (etiology)有三點:一、生物力學/骨骼肌肉 (Biomechanical/ musculoskeletal) 因素:包括體重增加、身形變化、姿勢重心位置改變、肌肉能力、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等;二、賀爾蒙 (hormonal) 因素:鬆弛素(relaxin)的作用;三、血管性 (vascular) 因素:水分滯留。在產後,上述原因的影響雖部分消失,但根據脊柱穩定系統理論,因其所致而留存的肌肉骨骼問題仍有可能影響產後背痛(postpartum back pain)的發生。然而目前僅有少數研究探討產後仍存的背痛問題。 研究目的:了解(1)產後背痛的盛行率;(2)探討懷孕時發生背痛、且產後仍有背痛的婦女與產後無背痛者,其生物力學/骨骼肌肉因子的差異;(3)生物力學/骨骼肌肉因子與產後持續背痛的相關性。 研究方法:以橫斷性(cross-sectional)設計了解產後背痛的盛行率以及產後疼痛組與無痛組在產後第四至六週其生物力學/骨骼肌肉因子的差異;並以縱貫性(longitudinal)研究探討婦女產後第四至六週之生物力學/骨骼肌肉因子對產後第三個月持續背痛的影響。合乎收案條件的受試者在產後第一次回診(產後四至六週)時即接受評估,除了記錄基本資料之外,還包括:背痛分數、站立脊椎角度、背部和腹部肌力與肌耐力、關節鬆弛度、歐氏失能指數、身體活動、心理問卷等產後背痛相關因子之量測,於產後第三個月時追蹤背痛持續情形。使用SPSS 17.0作為統計分析工具,以獨立樣本T檢驗(independent T-test)或曼惠特尼檢定(Mann-Whitney U test)分析產後第四至六週其疼痛組與無痛組在生物力學/骨骼肌肉因子之間的差異;以皮爾森相關(Pearson correlation)、斯皮爾曼等級相關(Spearman correlation)及邏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產後第三個月仍持續背痛與產後第四至六週其生物力學/肌肉骨骼因子之相關性。 結果:產後四至六週背痛的盛行率為37%,從懷孕時發生背痛到產後第三個月仍持續背痛的盛行率為11% (17/144)。不論在產後四至六週或產後第三個月,背痛分數與歐氏失能指數皆達中度相關(r=0.58,p<0.0005;r=0.53,p=0.004)。產後四至六週,無痛組(58人)與疼痛組(35人)在生物力學/骨骼肌肉因子間無顯著差異;其他因素方面,兩組在身體活動量、懷孕時的工作是否有持續坐或站大於四小時和無痛分娩的比例有顯著差異(p=0.02;p=0.023;p=0.02)。在產後第三個月,無持續疼痛組(11人)與仍持續疼痛組(17人)在產後第四至六週腹肌等級分佈上有顯著差異(p<0.05;p=0.03)。以邏輯迴歸分析未發現影響產後第三個月仍持續背痛的危險因子。 討論與結論:發生產後背痛的婦女與肌肉骨骼次系統失衡、產後繁瑣家務活動增加有關。建議日後探討產後婦女其生物力學/骨骼肌肉因子與背痛的關係,除增加受試者人數外,另需評估腹部深層肌群肌肉能力,與可能發生的代償現象。

  • 學位論文

前言:近來經顱磁刺激、經顱直流電刺激和經顱交流電刺激等非侵入性腦刺激在研究介入和臨床評估上都成為一項有力的工具。目前關於交流電刺激的研究認為交流電刺激會影響皮質的活性,但其相關應用與機轉依然不清楚。由於交流電刺激的技術規格和傳統刺激神經肌肉的經皮神經電刺激相似,因此可進一步了解使用經皮神經電刺激作為一種非侵入性腦刺激器的可能性。目的:本研究將觀察大腦主要動作皮質區之皮質興奮性和手部動作表現改變情形在提供二十分鐘、三種經皮神經電刺激(120赫茲、15赫茲和偽電流刺激)介入後的改變。方法:收集平均年齡為22.45±1.17歲的二十四位健康受試者,並給予隨機安排次序的120赫茲、15赫茲和偽電流刺激三次經皮神經電刺激,利用經顱磁刺激器和手部動作表現的評估,觀察其介入前、介入後和追蹤刺激後三十分鐘、六十分鐘的皮質興奮性之改變和動作上的影響。結果:介入二十分鐘經皮神經電刺激後,所有受試者皆無不適的情形。15赫茲的刺激對於動作誘發電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標準化動作誘發電位(normalized motor evoked potential, normalized MEP)、二毫秒差的皮質內抑制(2ms of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 ICI2)和十五毫秒的皮質內興奮(15ms of 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 ICF15)皆有顯著上升的表現(p=0.029, 0.002, 0.002, <0.001),且追蹤30至60分鐘後,皆顯著下降(p=0.005, <0.001, 0.038, 0.001);120赫茲的刺激則只有標準化動作誘發電位(normalized MEP)在介入後有顯著上升(p=0.007),動作誘發電位(MEP)和標準化動作誘發電位(normalized MEP)在追蹤60分鐘後顯著下降的表現(p=0.026, 0.034)。另外,無論何種刺激,動作表現的結果皆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本研究證實經皮神經電刺激作為一調節皮質興奮性工具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二十分鐘的刺激對於大腦主要動作皮質區之皮質興奮性有顯著的改變,且15赫茲的刺激效果較120赫茲和偽電流刺激的效果佳,其結果將可提供更多有效之臨床試驗,以利於未來再回饋至臨床復健的訓練上。

  • 學位論文

前言:關節受傷或是手術常會造成股四頭肌長期無力的現象,嚴重影響膝關節功能,股四頭肌無力可能是因為關節源性肌肉抑制現象所造成,已有研究顯示冷療可以短時間降低關節源性肌肉抑制的現象,另一方面,日常活動通常在50-250毫秒內完成,最大肌力測試所需時間則超過300毫秒,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式來評估病人復原的狀況是否足以應付日常生活及運動所需,目前尚沒有研究利用肌電訊號上升速率(rate of EMG raise, RER) 、早期力量發展速率(initial phase rate of force developement)和股四頭肌活化程度來評估韌帶重建術後膝關節功能及股四頭肌快速收縮能力。本實驗的目的是評估在訓練計劃前加入冷療,是否可以提高訓練效果。 方法:本研究收集8位十字韌帶重建的病人及9位年齡、身高、體重相仿的對照組,在韌帶重建手術前、術後3個月及術後6個月利用測力儀(Biodex system 4)量測膝關節等長收縮及等速收縮時,肌肉功能和肌電圖訊號並測試膝關節功能。測試後計算股四頭肌最大等長收縮肌力、收縮初期力量發展速度、股四頭肌肌耐力、收縮期間肌電訊號最大均方根值、收縮初期肌電訊號上升速率、腿後肌拮抗共同收縮程度、疼痛量表、單腳跳距離和膝關節功能量表,利用SPSS13.0統計軟體Mann-Whitney U test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間差異,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分析健患側兩腳間差異,Friedman test分析術前、術後3個月及術後6個月間的差異,若有顯著差異,再以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做事後分析,以Spearman's Rank Order correlation做功能表現及膝功能問卷和神經肌肉參數間的相關性檢查。 結果:實驗組在股四頭肌最大等長自主收縮肌力、股四頭肌肌耐力、肌電訊號最大均方根值方面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實驗組在力量發展速率、單腳跳距離、半腱肌拮抗共同收縮程度在術後3個月時和對照組有明顯差異,半腱肌的肌電訊號上升速率在術前及術後3個月時都比對照組慢,股二頭肌在術前、術後3個月及術後6個月時的肌電訊號上升速率都比正常對照組慢且和膝關節功能量表有高相關性,腿後肌拮抗共同活化程度和膝功能及最大肌力間無顯著相關性。 結論:術後6個月時股四頭肌最大肌力及肌電訊號最大均方根值己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證實冷療可能可以降低關節源性肌肉抑制現象,提高訓練的效果,但是在初期力量發展速率及肌電訊號上升速率和對照組間仍有顯著差異,建議將來治療應加入低阻力爆發性訓練,另外,初期肌電訊號上升速率和膝關節功能量表的高相關性,值得我們用更多的時間去關注。

  • 學位論文

肺癌的死亡率高,存活者常伴隨體重顯著下降,目前已知腫瘤的生長及轉移會受到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影響,而肌肉量降低可能與肌肉生長抑制素(myostatin)增加有關。運動訓練有助於肺癌病患改善運動耐力及生活品質,在一些癌症動物模式中,運動可以減緩腫瘤生長,也有報告可以降低正常人肌肉生長抑制素表現,然而運動訓練對肺癌模式腫瘤生長及肌肉量降低的研究罕見。 本系列研究目的在探討運動對肺癌模式小鼠腫瘤生長及惡病質之影響,同時也將測量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與肌肉生長抑制素表現。研究一在建立並探討Lewis肺癌模式小鼠的特徵,並與正常小鼠比較其血清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變化。研究二是探討運動訓練對癌症小鼠模式腫瘤生長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的影響。研究三的目的則是探討運動訓練對癌症小鼠模式腫瘤生長及惡病質的影響,以及對肌肉生長抑制素及titin cap的影響。 研究一的腫瘤模式小鼠在第35天的存活率為56.3%,腫瘤體積為4264.69 ± 1038.32 mm3,腫瘤重量為3.70 ± 0.83 g。相較於正常組小鼠,其體重增加幅度較少、肝臟(2.22 ±1.20)與肺臟(6.33±2.51)有腫瘤轉移結節且血清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濃度明顯上升。 研究二進一步發現運動訓練會增加腫瘤模式小鼠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但對腫瘤生長及腫瘤重量沒有影響,控制組之腫瘤重量為3.70±0.83 g (n=9),運動訓練組則為4.64±1.12 g (n=10)。 研究三我們以較少的Lewis肺癌細胞探討運動訓練對早期癌症惡病質之影響。證實有氧運動訓練可以降低腫瘤重量(腫瘤控制組為2.94±0.45 g、腫瘤運動訓練組為1.87±0.23 g)及肝臟重量。運動訓練可以增加腓腸肌與股四頭肌相對於非腫瘤重量比值,然而腫瘤訓練組與腫瘤控制組之肌肉量與橫膈肌的肌纖維截面積沒有差異。此外,腫瘤組腓腸肌的肌肉生長抑制素及titin cap及橫膈肌的肌肉生長抑制素受器activin receptor type IIB(ACTRIIB)表現量上升。 本研究論文建立Lewis肺癌模式小鼠的腫瘤生長與癌症惡病質現象,發現四週運動訓練會增加腫瘤運動組血清中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但是對腫瘤生長與存活率沒有影響。且運動訓練可以降低早期Lewis肺癌模式小鼠腫瘤重量及減緩惡病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