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228.35

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背景與目標:根據流行病學的資料,心跳過快已被證實是臨床上不良預後的重要預測因子。本研究的目的是針對社區中的一般大眾和有急性心臟衰竭的病人,統合多個時間點的心跳資料,進而把心跳軌跡變化類似的個體進行分組,討論心跳軌跡和臨床上不良預後的關聯。 方法:在第一個研究以社區族群為主的世代研究,在1990年到2002年間,共有3434個受試者接受了最多4次的心跳測量,研究的主要目標是全死因死亡,次要目標是心血管疾病。第二個研究是以急性心衰竭病患為主,台灣心臟學會於2013年二月到2015年十月,共收錄了1509位病人,在住院,出院,出院後第六和第十二個月分別追蹤病人的心跳,研究的主要目標是全死因死亡,次要目標是心衰竭再住院。利用群組化軌跡模式把心跳變化型態類似的個體分組,再針對不同的臨床結果進行存活分析。同時也使用之前文獻中使用過的心跳參數,包含單點的心跳數值,或是兩點間心跳變化等,來和群組化軌跡模式做對照。 結果:以群組化軌跡模式所得到的組別,在社區研究中,可以見到心跳較快會隨時間增加的組別相比心跳穩定的組別,全死因死亡率明顯較高,其風險比為1.8,95%信賴區間為1.18-2.76。至於急性心臟衰竭的病人,出院後的六個月內心跳趨勢持續上升者,相較於心跳穩定的病人,全死因死亡和心衰竭再住院率會較高,其風險比為3.32 (95%信賴區間為1.31-8.40)和1.29 (95%信賴區間為1.05-1.57)。 結論:對於重複測量心跳的研究,心跳的趨勢變化研究展現了其實用性,在我們的研究中闡明了心跳趨勢和不良預後之間的相關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不論在全球或台灣,胰臟癌皆是死亡率極高的癌症,組織型態上以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為主要亞型,胰臟癌五年存活率僅約6%,其主因為發現罹癌時多為晚期,且胰臟位於人體後腹膜腔,手術治療困難,目前僅兩成病患發現時可以接受手術治療,其餘的八成皆須仰賴化療。本研究欲使用臨床變數及組織型態研究胰臟癌病人存活之間的異質性,主要欲回答在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第八版中佔有最多數的第三期病人(84%)的存活情形是否具有組內差異,及胰臟癌病患存活是否可以不同組織型態進一步分類。由於精確的病患分類是增進醫療效果的重要步驟,本計畫預期針對此二目標進行研究,進而提升治療效果。 方法:本研究使用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研究,研究納入該資料庫中長表自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被診斷胰臟癌的病患之期別資訊,以及納入年報檔自199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之數據以探討組織型態之存活差異。西方驗證資料方面則使用2000年1月1日至20016年12月31日之美國癌症登記資料 (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以胰臟癌的初診日為研究基準日,再探討臨床變項例如期別、腫瘤分級分化(grade)等之預測效益。在臨床變項之存活分析上,本研究使用對數秩檢驗檢定組別之差異及Cox比例風險模式評估計算其風險比值,而進一步將存活差異進行分類時則採用決策樹進行分群。 結果:胰臟癌有手術的病患存活狀況比沒手術的病患顯著改善(p值小於0.0001),因此是否進行手術為胰臟癌病患存活最重要的分層因子,進而才會是腫瘤本身特性之影響。在接受手術的胰臟癌第三期病患中,本研究透過決策樹挑選出兩個重要性最高的變數,為淋巴結擴散程度及腫瘤分級分化。研究結果經調整干擾因子後,針對淋巴結擴散程度,N1的死亡風險為N0的1.52倍(95%信賴區間為[1.18-1.94], p值小於0.0001),N2的死亡風險為N0的2.30倍(95%信賴區間為[1.71-3.08], p值小於0.0001);在腫瘤分級分化下,分化中度的死亡風險為分化良好的1.70倍(95%信賴區間為[1.03-2.79], p值為0.004),分化不良組的死亡風險為分化良好的3.80倍(95%信賴區間為[2.25-6.39], p值小於0.0001)。透過交互作用項進一步進行病患之分類,依照病人存活狀況,我們使用決策樹可分類為四個組別,預後較高組的平均存活時間為23.5個月,而中高組、中低組及最低組的中位存活時間分別為18.4個月、14.5個月及9個月,四組間皆有顯著差異(p值小於0.0001)。胰臟癌病患的組織型態上,經由分組後可將病患之存活曲線可分為四個的存活區塊,第一組為最好的組織亞型,其四年存活率為90%,而第二組、第三組及四組的中位存活時間分別為41.0個月、13.5個月及5.4個月。而第二組、第三組及第四組的死亡風險分別為第一組的5.52倍、9.66倍及20.32倍,對數秩檢定結果為四組有顯著差異(p值小於0.0001),本分群方式驗證在美國癌症登記資料庫亦有相同的結果。 結論:在本研究中,淋巴結擴散程度及腫瘤分級分化皆為第三期胰臟癌病患之重要存活預測因子,未來可提供臨床上治療決策之輔助,同時由於此結果能適用美國的胰臟癌病患,顯示此結果具有外推性,不僅限於台灣病患。組織型態之結果以固狀偽乳頭狀腫瘤預後狀況最佳,其餘組織型態則各有差異,代表在未來治療上應將組織型態納入治療考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布魯蓋達症候群為一遺傳性心律不整之罕見疾病,此疾病會造成心臟電流出現異常而提升心因性猝死之風險。布魯蓋達症候群於歐洲之盛行率約為0.01-0.05%,在亞洲地區較高約為0.12%。目前布魯蓋達症候群被認為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其中位於第三條染色體上的SCN5A基因變異為主要的風險因子,不過在臨床上約有20-30%的患者帶有SCN5A基因變異,另外仍有其他離子通道相關基因被發現與布魯蓋達症候群有關,故布魯蓋達症候群在臨床上僅約30-35%之病人其致病原因是由於遺傳因素所導致,反之則代表有超過65%的患者其致病過程仍屬未知。過去研究針對歐洲地區族群進行布魯蓋達症候群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其結果顯示在歐洲地區族群中有兩個顯著的遺傳變異位點(rs10628132及rs9388451),然而由於族群與地區間的布魯蓋達症候群發病機率有所差異,因此本研究預期針對台灣布魯蓋達症候群患者之基因資料找出重要的遺傳變異位點,並驗證過去研究所提出的布魯蓋達症候群相關遺傳變異,以提供布魯蓋達症候群遺傳因子以及致病機轉更進一步的了解。 研究方法:本研究之病例組來自於全台灣各地醫療院所共190位患者,此190位患者中又依照SCN5A基因是否變異分為SCN5A變異組28人以及野生型SCN5A組162人;正常對照組資料自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15,981人中抽樣760人。這些個體透過Affymetrix公司出品之Axiom Genome_Wide TWB Array Plate微陣列晶片進行基因型鑑定。本論文透過基因插補增加台灣族群基因序列的覆蓋率,接著使用費雪精確檢定針對整體布魯蓋達症候群患者、SCN5A變異組以及野生型SCN5A組進行單一因子分析。另外,針對整體布魯蓋達症候群患者分別建立相加、顯性及隱性模式的單一因子Cox比例風險模型,以了解不同遺傳模式的單一因子對於布魯蓋達症候群之風險情形。最後使用多基因遺傳風險評分以評估多個遺傳位點同時對疾病的影響。 結果:針對全基因體進行基因插補後,從原始晶片上的648,629個遺傳位點擴展至8,081,033個遺傳位點後進行後續分析。在單一因子分析上,整體布魯蓋達症候群患者全基因體中共有19個顯著位點(p value < 6.187×〖10〗^(-9)(邦費羅尼校正))。單一因子Cox比例風險模型則可以若病患在特定遺傳位點中帶有風險位點,則該病患之平均發病年齡相較於其他病患而言將會提前大約十五年。多基因遺傳風險分數模型中,分數落在較低區間的健康族群帶有布魯蓋達症候群的風險顯著的低於分數落在較高區間的健康族群。 結論:本研究於發現了許多在台灣族群中特有的布魯蓋達症候群相關遺傳變異,未來仍需透過其他外部資料進行驗證。此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布魯蓋達症候群致病機轉及生物傳導途徑,以協助未來尋找布魯蓋達症候群早期診斷的生物標記以及藥物上開發提供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前言: 在老化社會中,失智症已造成嚴重的全球疾病負擔。使用腦部影像去分析大腦結構、例如計算腦部皮質厚度是否變薄,可作為認知功能退化前早期偵測的指標。另一方面,慢性腎臟病逐漸被認為也是造成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且同時也會造成腦部結構的變化,例如白質病變或者整體大腦萎縮。但過去較少研究討論到慢性腎臟病是否會造成腦部皮質厚度的變化,以及它們對尚未失智的老年人認知功能的長期影響。本論文涵蓋兩部分,首先是橫斷面地探討腎功能與腦部皮質厚度的關係,接著會研究腎功能失調與大腦皮質變薄兩者對於認知功能長期的影響。 第一部分: 腎功能失調與大腦皮質厚度的關聯 背景: 慢性腎病變者容易看到一些腦部結構性變化,例如腦部小血管疾病的表現或腦部整體萎縮。然而,過往較少文獻探討腎功能與大腦皮質厚度此一重要失智症影像指標的關聯性。本研究旨在研究正常認知功能老年人中、腎功能不良對於大腦皮質厚度的影響。 方法: 此一橫斷性研究納入了259位社區居住、認知功能無明顯失常之≥65歲之老年人,他們都接受了腦部核磁共振影像,並且經由FreeSurfer軟體來計算大腦整體以及不同皮質分區的皮質厚度,若某受試者該區塊皮質厚度介於整個族群的最低三分之一的話,則被定義為有皮質變薄。若經抽血計算出的腎絲球過濾率<60毫升/分鐘/1.73平方公尺、或尿液試紙顯示有1+以上的蛋白尿的話,則定義為有腎功能失調。 結果: 有腎功能失調的受試者(43位, 16.7%)其大腦整體皮質厚度明顯較無腎功能失調者較為薄(2.17±0.11 mm vs. 2.26±0.11 mm, P< 0.001)。在校正了年紀、性別、血管危險因子、APOE ε4帶因狀況、以及腦部白質病變和小洞性梗塞之後的多變項線性回歸模型中,腎功能失調與整體皮質厚度呈現負相關( = −0.04, 95%信賴區間 −0.08至 −0.01),也與其他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及島葉呈負相關。在分層分析中,此現象在女性、APOE ε4非帶因者、以及認知功能分數較低者更為明顯。若將皮質變薄作為依變項的話,則腎功能失調會顯著增加島葉皮質變薄的危險(勝算比2.74, 95% 信賴區間1.31至5.74)。 結論: 由低腎絲球過濾率及蛋白尿所代表之腎功能失調,可能是大腦皮質變薄的獨立危險因子。在老年族群應嚴格監控腎功能以防止神經退化。 第二部分: 腎功能失調及大腦皮質變薄對認知功能變化的影響 背景: 大腦皮質變薄可作為預測老年族群認知功能衰退的影像指標,然而,慢性腎病變對於此相關性之間是否扮演有重要的角色、且對不同領域的認知面向是否有不同的影響尚不得而知。此外,腎功能失調與血管病變比較有關,而皮質變薄則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有關,兩者是否對於認知功能退化有加乘效應也尚未有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腎功能失調及大腦皮質變薄,對尚未失智的老人長期認知功能變化的影響。 方法: 此一長期追蹤研究納入了397位社區居住之≥65歲且有接受腦部核磁共振影像之老年人,在基線收案及之後每兩年都會接受一次完整認知功能檢驗,本研究納入了四年內的三次認知測驗,包括整體認知功能、專注力、執行功能、邏輯記憶、以及語言流暢度。在基線時的實驗室檢查數據中,若腎絲球過濾率<60毫升/分鐘/1.73平方公尺、或尿液試紙顯示有1+以上的蛋白尿的話,則定義為有腎功能失調。若任一次認知功能檢驗或實驗室檢查數據有遺失者,則會將其排除。受試者在基線也接受了腦部核磁共振影像,經FreeSurfer軟體計算出皮質厚度後,將整個族群的最低三分之一定義為皮質變薄,計算的皮質區塊包括整體、各皮質分葉,以及阿茲海默症區塊。為了處理重複測量之認知分數,統計使用廣義線性混合模型。 結果: 此研究最終納入244位受試者,並發現受試者基線的腎功能失調本身明顯與專注力退步有關(β=−0.29),與邏輯記憶減退有關的皮質變薄區塊包括整體皮質(β= −0.30)、阿茲海默症區塊(β= −0.36)、顳葉 (β= −0.31)、枕葉(β= −0.27)以及島葉(β= −0.28),而額葉變薄則與專注力(β= −0.26)以及執行功能(β =−0.26)的退步有關。腎功能失調會改變記憶功與整體皮質、額葉、邊緣系統變薄與記憶功能變化之間的關係(Pinteraction< 0.05),也就是腎功能失調者其皮質越薄反而記憶功能越好。若將腎功能失調與皮質變薄加乘考慮的話,則同時有腎功能失調且皮質變薄者,比上腎功能正常且皮質沒有變薄者,其專注力退步有明顯的趨勢效應(β= −0.51, Ptrend= 0.008)。 結論: 腎功能失調與皮質變薄對於認知功能退化有加乘效應,表示可能血管病變及阿茲海默相關的神經退化在老化過程的認知衰退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腎功能不良者,皮質厚度與記憶功能可能存在反向關係。在老年族群中,有效監控甚至遏止腎功能變差可能可防止神經退化。

  • 學位論文

前言:肌少症描述伴隨老化的肌肉量下降加上肌力減退或身體表現變差。肌少症的後果包含跌倒、骨折、失能、住院或需入住長照機構、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死亡。肌少症的定義和診斷尚未一致,亞洲肌少症小組(AWGS)在2014年提出肌力減退或身體表現變差此二項至少一項加上肌肉量下降以診斷肌少症。肌少症的原因包括老化、疾病、營養失調、缺乏活動等,身體活動是預防肌少症的一個重要關鍵。國際身體活動量調查問卷-短版(IPAQ-S)是測量身體活動量的問卷之一,臺灣版本的IPAQ-S信度及效度都已經過檢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以臺灣版本的IPAQ-S和亞洲定義的肌少症去探討老年人身體活動量和肌少症的相關性,次要目的為探討其他和肌少症相關之因子。 材料及方法: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搜集一次性問卷、老人健檢和身體量測的數據。研究族群為65歲以上於2019年參與某區域醫院老人健檢的志願者,本研究通過院方的研究倫理審查,所有受試者皆簽署知情同意。 結果:最終納入分析的有500位參與者,平均年紀為73.87 歲,265位(53%)為女性。106位(21.2%)被歸類為低度身體活動量,394位(78.8%)為中至高度身體活動量。大多數女性參與者(142/265, 53.5%)及男性參與者(131/235, 55.7%)為中度身體活動量。依照2014年AWGS診斷標準,共有104位(20.8%)參與者符合肌少症診斷,其中女性67位,男性37位。女性參與者在調整年齡、身體質量指數、白蛋白、三酸甘油酯、血紅素後,相對於低度身體活動量組,中至高度身體活動量對肌少症的勝算比為0.47(95%信賴區間 0.24-0.90, p值=0.024)。男性參與者在調整年齡、身體質量指數、血紅素、飲酒、心血管疾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壓病史、機構居住、總膽固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後,相對於低度身體活動量組,中至高度身體活動量對肌少症的勝算比為0.18(95%信賴區間 0.05-0.59, p值=0.005)。依照2019年AWGS診斷標準,共有138位(27.6%)參與者符合肌少症診斷,其中女性87位,男性51位。女性參與者在調整年齡、身體質量指數、白蛋白、血紅素後,相對於低度身體活動量組,中至高度身體活動量對肌少症的勝算比為0.52(95%信賴區間 0.27-0.98, p值=0.043)。男性參與者在調整年齡、身體質量指數、心血管疾病史、心臟病史、機構居住後,相對於低度身體活動量組,中至高度身體活動量對肌少症的勝算比為0.34(95%信賴區間 0.12-0.95, p值=0.039)。 結論: 不論依照2014或2019年AWGS的肌少症診斷標準,在調整干擾因子後,身體活動量對肌少症有統計上顯著的保護作用,且在男性參與者較為明顯,較高的身體質量指數對肌少症有保護作用,老化則為肌少症之危險因子。依照2014年AWGS的肌少症診斷標準,其餘呈現統計上顯著相關者還有:較高濃度的白蛋白在女性參與者對肌少症有保護作用、糖尿病史在男性參與者對肌少症有保護作用、心血管疾病史則為男性參與者肌少症之危險因子。

  • 學位論文

自殺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同時也是台灣主要死因排名的第 11 位。自殺的成因相當複雜,包含了生理、心理、病理、及環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眾多複雜的成因中,心理因素之一的人格特質在過去研究中被發現:即使個案經歷到相同的環境或病理因素,但自殺的風險卻會因人格特質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說明了人格在自殺議題中扮演著修飾因子的角色。除此之外,遺傳 及分子精神病學相關的研究紛紛發現某些遺傳因子與人類行為的失調(包括自殺)相關。因此本研究第一即是探討人格特質與自殺意念與自殺企圖的相關性、第二是以全基因掃描的方式找出與自殺企圖相關的遺傳因子,並且計算人格的多基因風險分數,探討人格的基因分數與自殺企圖的相關性。第三是計算自殺的多基因風險分數,並利用此分數找出帶有較多自殺相關遺傳因子之極度高風險個案,進一步在極度高風險個案中尋找可能的保護因子。本研究結果發現,在人格分數中,神精質及傷害畏避分數較高者會有較高的風險出現自殺意念及自殺企圖,且人格對於自殺的影響與是否患有精神疾患是獨立的。另外,研究結果也發現神精質人格分數可以將企圖自殺者從儘具有意念的個案中分別出來。至於全基因掃描及多基因風險評分的研究結果則發現,在情感性疾患的病人中,rs7708072 之位點(位於 NNT-AS1 基因之上) 與自殺企圖有顯著相關且也自殺企圖的盛行率會隨著神精質及盡責性這兩項人格的基因風險分數的提高而增加。在保護因子的分析中則發現,男性、發病年齡愈晚的情感性疾患、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在極高風險的個案中會是自殺的保護因子。建議未來可將神精質人格及自殺之多基因風險分數合併考慮,用以作為鑑別自殺高風險個案之指標。

本文將於2025/03/12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背景: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主要特徵是慢性發炎性滑膜炎,而導致關節疼痛、僵硬、腫脹或扭曲,嚴重者可至失能,患者預期生存期比一般人口少了17年。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遺傳基因有關,過去研究已經確定了超過100個風險位點;然而,雖然該風險位點存在著明顯的族群差異,過去多數相關研究僅以歐洲族群為分析對象。本研究目的為1)找出臺灣族群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險位點;2)將找出的臺灣族群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險位點,以既有資料庫中的東亞族群與歐洲族群,比較兩者之間的風險位點差異。 方法:本研究樣本取自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共137位患者病例組,及對照組15,785人,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年齡、性別、有無類風濕性關節炎家族病史)影響後,使用羅吉斯迴歸模型估計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關的風險位點。將找出的臺灣族群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險位點,以既有資料庫中的東亞族群與歐洲族群,進行信賴區間估計來找出兩者之間的風險位點差異。 結果:本研究共有604,202個單核苷酸多型性位點納入分析,共36個單核苷酸多型性位點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顯著相關(p<0.0001)。比對東亞族群與歐洲族群的風險位點資訊後,多數風險位點顯示在兩個族群中有明顯差異,除了其中5個風險位點。 結論:本研究結果在臺灣族群中發現特定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險位點,且這些位點多數有明顯的東亞與歐洲族群的差異。我們的結果顯示針對本土樣本探討特有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險位點是有必要性的,該研究發現將能夠有效應用於當地公共衛生與臨床醫療的發展及治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 疫苗上市後的安全訊號(safety signals)偵測及精練(detection and refinement)面臨缺乏主動偵測及研究方法限制等問題。國內自2004年開始全面接種水痘疫苗,但目前國內外對水痘疫苗安全性研究並不多。本研究串連國內高涵蓋率的全民健保研究資料庫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醫療照護記錄及全國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ational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進行水痘疫苗上市後之主動偵測的資料庫探勘(data mining)及安全訊號之檢定。 研究方法 透過串連台灣全民健保研究資料庫的醫療照護記錄及全國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的疫苗資料,建立2004-2014年水痘疫苗接種世代。研究對象納入條件為12至35個月之幼童第一次接受水痘疫苗族群,排除同一天接受其他疫苗者。 資料庫探勘法以self-controlled tree-temporal scan statistic方式進行,疫苗注射後1-56天內急診及住院診斷納入潛在不良事件,事件發生前183天內無相似診斷。 安全訊號以Self-controlled risk interval design針對疫苗注射後預先設定的住院不良事件進行檢定(pneumonia,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menigitidis, encephalitits及ischemic stroke),定義新事件為發生前14天無相同診斷。危險期間為疫苗接種後1-42天,對照期間為43-84天,同時校正二個時間變量:年齡及季節。以Conditional Poisson regression比較危險期間及對照期間內不良事件之發生率(incidence rate)。 結果 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排除872,600位同一天接受其他疫苗後,共有1,194,189位僅接受單一水痘疫苗接種之幼童進入主要分析。 資料庫探勘發現五個statistical signals:fever in days 1-6 (relative risk (RR) 1.24, p<0.001)、gastritis and duodenitis in days 1-2 (RR 1.9, p<0.001)、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days 1-6 (RR 1.43, p<0.001)、varicella infection (RR 4.95, p<0.001)及nausea and vomiting in days 1-3 (RR 1.4, p=0.042),安全訊號皆發生在疫苗注射後10天內。 疫苗注射後1-42天內,未觀察到特定不良事件有增加危險,但觀察到immunosuppressive幼童有pneumonia上升的風險(adjusted incidence rate ratio [aIRR] 1.2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2-1.62)。另外,36-42天有pneumonia 發生上升的危險 (aIRR 1.10; 95% CI, 1.02-1.18)。 結論 利用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的醫療照護記錄及全國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資料,有助於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研究之進行。我們並未偵測到水痘疫苗注射後有未知的安全訊號。對於已知可能潛在不良反應,觀察到疫苗注射第六週有肺炎上升的趨勢。

  • 學位論文

背景:過去即有研究指出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在地理空間上的分布應非均質的。然而過去的研究方法不僅受限於資料的地理層級,所使用的資料卻也將所有非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彙整在一起分析。由於高雄確診的堪薩斯分枝桿菌感染人數急劇地上升,因此我們將針對堪薩斯分枝桿菌,以空間分析了解有關此細菌感染在高雄的熱點分佈。 方法:此研究使用2015年至2017年間,高雄四家大型醫院之堪薩斯分枝桿菌資料。所有觀察到之病人住址皆轉換成1997台灣大地基準之座標。在資料的地理層級為最小統計區下,我們應用全局莫蘭指數估計該細菌感染發生率的空間分佈,並利用局部莫蘭指數找出高盛行率群聚的核心位置。再利用空間相對風險函數探查顯著高風險感染熱區的範圍與位置,用以驗證局部莫蘭指數所找出的群聚核心位置與其是否一致。其中,空間相對風險函數所使用之對照組位置資訊是隨機從門牌系統中抽樣出來的,用以代表隨機感染的發生位置。 結果:在2015至2017年間,高雄市共有537位堪薩斯分枝桿菌感染者。根據全局莫蘭指數分析的結果,最小統計區的盛行率在空間上呈現顯著正相關,表明高盛行率的統計區彼此群聚在一起。(空間自相關等於7.4 ×〖10〗^(-3),p值=0.013)而局部莫蘭指數的顯著地圖指出小港區存在兩個高盛行率的群聚核心。針對高雄市區進行的空間相對風險函數分析,結果找出兩個顯著的感染熱區分別位於前金與鹽埕區的邊界以及小港區的內部。關於此三年間觀察到的感染者位置,在前金與鹽埕區的熱區中,共有十六位,而小港區的熱區內則有三十五位。高雄市顯著的空間相對風險範圍落在1.54至2.27之間,其中最高的顯著相對風險位於小港區的熱區裡。從用以檢測抽樣位置之不確定性的敏感度分析發現,所有分析的結果皆指出小港區的西側存在顯著熱區。雖然前金與鹽埕區的顯著熱區並非出現於每次的敏感度分析結果中,然而此區域的空間相對風險仍一致地相對高於除小港區外的其他區。 結論:此研究檢測出的兩個顯著高風險熱區說明高雄市堪薩斯分枝桿菌感染者的分布並非均質。感染來源與易感染人群的空間分布均可能有其特定的群聚趨勢。依此我們找出的結果,應當解讀為可能影響此感染症的所有因素在空間上的綜合表現。我們推論存在於小港區的感染熱區成因,可能是因為此區的居民更容易透過重工業工廠的灑水系統暴露於堪薩斯分枝桿菌而致。未來尚須更多生物與環境上的證據以佐證本研究之結論。

本文將於2025/08/18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背景介紹 再狹窄仍然是血液透析管路的重要問題。血管成形術使用藥物塗層氣球可減少周邊和冠狀動脈疾病的再狹窄。紫杉醇塗層的氣球導管可以減少透析管路的內膜增生。但目前尚無研究專門評估其對洗腎管路的作用。我們研究目的在於血管成形術使用藥物塗層氣球和常規氣球對於洗腎管路的作用。 方法與程序 第一部分是由研究者發起的單中心、單盲、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我們隨機分派了44例患有靜脈吻合口狹窄的患者,於2015年7月至2019年8月接受藥物塗層氣球(22例)或常規氣球(22例)進行血管成形術。透析管路的功能是根據各血液透析中心的觀察追蹤;病患經血管成形術後每2個月進行一次輔助性血管攝影追蹤,持續1年。主要結果是6個月時目標病變的初級通暢率。次要結果包括血管成形術後的血管攝影和臨床成功率,6個月和1年時的透析管路初級通暢率和1年時目標病變的初級通暢率。 第二部分是在MEDLINE,EMBASE和CENTRAL數據庫中進行全面搜索,以便確定評估使用藥物塗層氣球進行血管成形術治療透析通路的隨機對照試驗。主要結果為6個月的目標病變初級通暢率,次要結果為12個月的目標病變初級通暢率和與手術相關的併發症。使用相對風險比與次族群的統計分析。 結果 在臨床試驗部分,6個月時,藥物塗層氣球組的目標病變初級通暢率顯著高於常規氣球組(41%比9%;危險比為0.393;95%信賴區間為0.194-0.795;P = .006),以及透析管路的初級通暢率(36%比9%;危險比為0.436;95%信賴區間為0.218-0.870;P = .013)。在1年時,藥物塗層氣球組的目標病變初級通暢率仍然高於常規氣球組(23%比9%;危險比為0.477;95%信賴區間為0.243-0.933;P = .019),但透析管路的初級通暢率沒有顯著不同(14%比9%;危險比為0.552;95%信賴區間為0.288-1.059;P = .056)。沒有觀察到血管攝影和臨床成功率的差異;沒有發現重大併發症。 在系統性的回顧和統合分析部分,收錄11個隨機對照試驗,包括487例接受藥物塗層氣球血管成形術治療的患者和489例接受常規氣球血管成形術治療的患者。在6個月時,目標病變的初級通暢率無顯著差異(相對風險比0.75;95%信賴區間為0.56-1.01;p = .06),並且在12個月時(相對風險比0.89;95%信賴區間為0.79-1.00; p = .06)。即使在自體透析管路或不包括中心靜脈狹窄的研究次族群分析中,藥物塗層氣球組仍然沒有獲益。兩組之間手術相關併發症的風險沒有差異(相對風險比1.00;95%信賴區間為0.98-1.02;p = .95)。 討論與結論 使用藥物塗層氣球於血管成形術於人工透析管路靜脈吻合口狹窄處,6個月時的初級通暢率有所改善。短期的改善無法持續到1年,最終還是需要重新進行血管成形術。(NCT03388892) 系統性的回顧和統合分析發現,使用藥物塗層氣球進行血管成形術,治療透析通路功能障礙並未顯示出明顯的通暢率。另外注意到各個研究中通暢結果有廣泛的差異。因此有必要針對特定類型的透析通路或病變進行進一步研究,以顯示藥物塗層氣球在透析通路中的價值。(PROSPERO編號CRD420191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