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27.141

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失眠會對人體在生理、心理和生活品質上造成很大的影響,從盛行率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國人的失眠發生率節節上升;治療失眠除了藥物外,運動也被認為對失眠發生率的下降和相關症狀的改善有所助益。在失眠相關危險因子的研究中,失眠的發生除了與個人特質有所相關外,睡眠品質也因深受外界環境所影響。故本研究主要的目的為了解失眠的發生是否受居住環境影響,以及如何與這些環境因子進行互動;並在控制個人因素後對外在環境是否會影響個人發生失眠的機率進行推論。 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2005年和2010年健保資料庫之歸人檔,推估其居住地後選取診斷為失眠者進行研究。以空間群聚分析探索失眠的發生是否在台灣存在空間分布上的差異,接著對失眠與其環境因子的互動進行區域層級的分析了解,了解居住地的社會環境和運動環境是否與對該地區失眠發生比率有所影響;而為推論個人失眠與否是受到環境因子影響,則使用多階層迴歸分析,先控制個人因素後進行區域層級自變項是否對個人失眠的發生機率產生脈絡調節的效果做了解。 研究結果:在區位空間分析中,以空間群聚分析的方式證實了失眠的發生在台灣的分布有空間群聚的現象,其中在成年人身上最為顯著;從空間迴歸中則發現居住在發展邊緣化之鄉鎮(高扶養比和遷出人口比率)的地區失眠比率較高,並且與鄰居鄉鎮的失眠比率有高度的相關;至於運動環境數量多能降低地區失眠人口比率,則只在高社會經濟發展的地區在得到證實。在多階層羅吉斯迴歸分析結果的部分,驗證個人因素中年紀越大、女性、共病指標越高、低投保金額者個人失眠的比率就越高;在控制個人層級變項後居住在發展邊緣化的鄉鎮個人失眠的比率就越高;而個人隨年齡上升失眠率增加的速率會受到各鄉鎮的運動場所數量所調節,表示運動場所數量多的地區個人隨年齡失眠比率增加的速度會變慢。 研究結論:失眠的介入不能只是針對個人給予藥物作症狀改善,個人的健康行為和友善的居住環境都能對睡眠品質的提升有所助益。政府單位若能進行地區睡眠品質不佳的環境因子分析,視地區的需求進行政策上的環境改善,並且利用改變環境的方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塑造健康的行為,國人整體的睡眠品質將大大提升。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機構式照護在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衝擊、社會及家庭結構改變下,將是長照議題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護理之家住民人數持續上升,國內逐漸開始重視護理之家照護品質。台灣地區目前已經有護理之家評鑑,但內容缺少結果層面指標。「機構權屬別」的差異可能帶來照護結果與醫療服務利用的差異,但過去研究較少探討兩者間的相關性。同時過去也因資料規模的限制,較少進行全國性護理之家照護品質結果層面的研究分析。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希望藉由分析健保資料庫,除探討機構住民之醫療服務利用情形以外,同時也希望能藉此得知是否有合適之研究方法及研究結果,作為提供未來護理之家評鑑制度進一步建立照護結果指標的參考依據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次級資料分析進行橫斷式研究。資料來源為健保資料庫2010年百萬承保抽樣歸人檔,篩選2006至2011年入住護理之家達六個月以上的住民做為研究對象,共計579人。護理之家住民依營利別分為公立、法人及私立;依附屬別分為有無醫院附設。研究以兩組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複迴歸分析及複羅吉斯迴歸分析比較不同權屬別護理之家住民的門診、急診及住院利用情形。 研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在控制其他變相的情況下,公立、法人護理之家住民在急診相對風險、住院相對風險、累積急診費用、住院次數、累積住院費用、累積住院日數均大於私立護理之家;醫院附設護理之家住民在急診次數顯著高於非醫院附設護理之家住民,其餘所有醫療服務利用情形則無顯著差異。當住民為男性、年齡越高時,急診、住院的次數及費用會越多。當住民共病症程度越嚴重,門診、急診、住院的次數也會越多。 結論:不同權屬別護理之家的住民,可能因為機構經營型態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機構規模,造成不同的醫療服務利用情形。未來若能將機構規模小型化,預期可有效降低機構住民因照護品質不佳而產生不必要的醫療服務利用情形,以維持住民良好的身體功能及生活品質,同時也使機構式照護符合國家在地老化之政策目標。

本文將於2024/12/31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台灣是快速老化的國家之一,未來龐大的老年人口,將使得社會和健康成本更為沉重。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概念,說明健康老化和預防失能的重要性,而身體活動為延緩老化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其中太極拳被認為是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因此,本研究以老人公寓住民為研究對象,進行太極運動介入,並探討運動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身體功能及社會支持系統之間的關係。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並以立意取樣方式分別於北部兩間老人公寓各招募25位住民(age≧62)樣本。其中,實驗組(n = 25)接受為期18週的太極運動介入,並與未實行運動介入日常生活照舊的對照組(n = 25)比較。研究主要利用生活品質量表、身體功能測試和社會支持問卷,分別在運動介入的兩個時間點進行問卷調查(起點、18週後)。以複迴歸分析比較介入與否對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改變量、身體功能改變量與社會支持系統改變量的影響。最後再以三條迴歸方程式進一步驗證社會支持系統的中介效果。 研究結果:經過18週太極運動介入後,實驗組有14位(56%)全程參與太極運動課程,而對照組有24位(96%)接受兩次調查。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控制其他變項後,太極運動介入與否僅對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一般健康狀況達統計顯著進步(β = 7.73, p < .01)。太極運動介入與否對身體功能總分增加量達統計顯著進步(β = 2.41, p < .05)及坐椅起立時間分數增加量達統計顯著進步(β = 1.27, p < .01)。然而,社會支持系統僅在控制年齡和有無配偶的情況下,工具性支持分數增加量會受到太極課程介入的正面影響(β = 0.93, p < .05)。 結論:太極運動有助於維持老人公寓住民的一般健康狀況感受和身體功能。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一般大眾如何感知與因應產出環境風險的鄰避設施(NIMBY facilities)已引起社會各方會與公共衛生領域的諸多討論,然而甚少研究關注存在著多樣鄰避設施的地區。本研究欲嘗試了解當地居民如何描繪所處地區多樣的潛在環境風險、解讀可能造成個體身心健康或社區生態的負面效應,以及最終因應環境暴露而衍生的心理與行為策略。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社區型的田野研究。研究場域位在基隆市中山區北部某里。此里於日治時期時即有一肥料化工廠,且自1960年代後分別有火力發電廠、高壓電塔與高架橋相繼建造、營運,各類設施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亦造成了無可避免的環境影響與健康危害。本研究以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作為主要資料收集方法,並以最大變異抽樣法在2013年7月至11月挑選了21位不同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與職業的居民進行訪談。訪談內容主要由研究者將錄音檔轉譯成逐字稿,將研究關注的主要議題自受訪者訪談內容中比對與萃取。 研究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為:(1)民眾對於風險的感知主要來自其可覺察性、嚴重性以及暴露潛在範圍等三個面向所影響。受訪者間風險感知的世代差異則來自於各類設施對其生命歷程中的經濟與生活影響。(2)季節或當地氣象的變化將影響民眾對於特定風險的感知情況,而個體的社經條件與過往經驗亦會改變其暴露在環境污染中的機會與程度。(3)長期環境暴露的影響造成民眾自覺生活品質降低、多樣負面身心問題的發生,以及社區環境與生態無可回復的破壞。此外,民眾認為多元環境風險透過許多形式的交互作用,更可能增強對個體或社區的影響。(4)當地居民透過多樣化的策略因應多元環境暴露,除了發展正向心理機轉以減緩情緒的負面反應外,其亦透過保護性措施與行為以隔絕可能的暴露接觸。更甚者,居民更主動以採納各類策略來強化身心健康、抵抗長期影響。 結論:來自多鄰避設施的環境風險對於居民社會心理與行為影響是不僅相互交織、具多元面向,亦同時與居民生命經驗密切關聯。藉由常民知識與流行病學觀點,當地民眾對於單一或多鄰避設施的短、長期反應應被持續且具系統性地觀察與解讀分析,以便回饋至環境衛生管制及政策制定,並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之概念及理論意涵。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及目的:隨人口快速老化,我國面臨逐漸增加的長期照護及醫療照護需要,而長期照護需要者同時有高度的醫療需求。除了社會人口學特質、健康狀況等因素之外,公共政策制度的設計會形塑出整體長期照護安排的樣貌,進而影響醫療服務的利用。長期照護需要者有多元複雜的照護需要,故照護連續性可能對照護結果及後續醫療服務利用有重要影響。我國目前處於即將開始建立正式長期照護體系之際,應就實證資料加以分析進行瞭解長期照護安排與醫療服務利用之關係,以提供我國長期照護體系制度規劃之參考依據。本研究目的包括(1)瞭解中老年長期照護需要者之醫療服務利用情形;(2)探討長期照護安排與醫療服務利用之關係;(3)分析照護連續性與醫療服務利用之關係;(4)瞭解長期照護安排及照護連續性共同對醫療服務利用之影響;以及(5)檢視在各類長期照護安排下,醫療服務利用的影響因素之異同。 研究方法:本研究資料來源為行政院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執行之「全國長期照護需要評估第二年計畫」問卷調查資料,並串連2002-2003年全民健康保險申報資料庫。研究樣本為(1)日常生活活動中有任何1項功能障礙,或(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中有5項以上因健康相關因素具功能障礙,或(3)SPMSQ量表答錯6題以上者,或(4)因個案本人罹患失智症而無法自答SPMSQ量表者。共13,110名樣本。依變項為醫療服務利用情形,包括一年內是否使用門診、年度門診次數、年度門診總金額、一年內是否使用急診、年度急診次數、年度急診總金額、一年內是否有住院、年度住院次數、年度住院總日數、年度住院總金額、一年內是否有可避免住院、年度可避免住院次數、年度可避免住院總日數、年度可避免住院總金額、以及年度醫療費用總金額。自變項為長期照護安排以及照護連續性。長期照護安排分為(1)家庭照顧者或居家/社區式服務,(2)無照顧支持者,(3)雇用全職在宅看護,(4)住機構等四類。照護連續性分數以Bice & Boxerman提出之計算方法測量之。控制變項包括(1)前傾因素:性別、年齡、教育程度;(2)使能因素:是否免部分負擔、居住地區都市化程度、婚姻狀況。(3)需要因素:疾病複雜度、憂鬱症狀、認知功能障礙、失能程度,未滿足需求。以描述性統計量、χ2 test、ANOVA、t-test、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以及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GLM)等方法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樣本之長期照護安排為家庭照顧者或居家/社區式服務者佔60.7%,無照顧支持者有14.3%,雇用全職在宅看護者百分比為16.0%,住機構者則有8.9%。各項醫療服務利用之年度利用率及年度使用次數平均值分別為門診(94.1%,26.1次/年)、急診(32.6%,0.7次/年)、住院(36.3%,0.8次/年),及可避免住院(17.5%,0.3次/年);年度住院總日數及可避免住院總日數分別為12.8日及3.6日。各類長期照護安排在各項醫療服務利用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控制前傾、使能及需要因素等基本特質後,長期照護安排及照護連續性對各項醫療服務利用之影響達統計上之顯著意義。相較於家庭照顧者或居家/社區式服務組,無照顧支持者之住院服務利用及各項醫療費用較低,雇用全職在宅看護者之各項門診服務利用、急診機會(OR=1.17, p<0.01)、住院總金額(RR=1.11, p<0.05)、可避免住院次數(RR=1.15, p<0.05)、可避免住院總日數(RR=1.31, p<0.01)、可避免住院總金額(RR=1.27, p<0.01),及醫療費用總金額(RR=1.18, p<0.001)都較高;住機構者則是各項門診服務利用、住院機會(OR=1.40, p<0.001)、次數(RR=1.52, p<0.001)、總日數(RR=1.74, p<0.001)、總金額(RR=1.18, p<0.01),及可避免住院風險(OR=1.73, p<0.001)、可避免住院次數(RR=1.71, p<0.001)、可避免住院總日數(RR=1.85, p<0.001),及可避免住院總金額(RR=1.35, p<0.01),及醫療費用總金額(RR=1.25, p<0.001)都較高,而急診機會(OR=0.73, p<0.001)、急診次數(RR=0.63, p<0.001)、急診總金額(RR=0.67, p<0.001)較低。照護連續性的影響為照護連續性愈高,門診、急診、住院及可避免住院的使用機會和次數愈低。共同納入照護連續性之後,長期照護安排對醫療服務利用之影響仍存在,但其影響程度對雇用看護者而言在住院及可避免住院有較明顯的降低。依長期照護安排分層分析後發現,照護連續性對門診服務利用的影響在雇用全職在宅看護者最為明顯,對急診、住院、可避免住院,及醫療費用總金額的影響則是在住機構者最明顯。疾病複雜度提高醫療服務利用的作用對無照顧支持者的影響較強。失能程度對住社區者而言可能減少門診使用而增加住院服務利用,對住機構者則相反,會增加門診使用而在住院服務利用較低。 結論:長期照護安排確實對醫療服務利用有影響,整體而言雇用全職在宅看護或住機構者可能有較高的醫療服務利用。對雇用全職在宅看護者而言,照護連續性在其與醫療服務利用間之關係有部分的中介效果。各類不同的長期照護安排下,照護連續性及其他影響因素對醫療服務利用產生的作用會有所不同。本研究結果指出長期照護與醫療體系之間的聯結,受到長期照護政策之引導而形成的長期照護安排,會在醫療體系對醫療服務利用量產生顯著的影響。應加強發展多元化之居家/社區式長期照護服務,支持家庭照顧資源,以改善目前我國長期照護需要者過度依賴看護,或當家庭資源無法支持時只能接受機構式照護之選項的限制,才能提升照護品質並且有效率的提供健康照護。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前言: 自全民健康保險實施以來,對於不同社經地位的國民,改善其就醫公平性與就醫可近性。有別於歐美的轉診制度,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並未限制病人就醫機構、就醫科別與照護的主治醫師。台灣成年人的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糖尿病造成的醫療支出也日漸增加。對糖尿病患的照護,有文獻認為由次專科醫師的照護有較佳的結果,但也有報告顯示,家庭醫學科醫師可以提供病人更周全的照護;另外有研究指出,病患有較佳的照護連續性時會有較好的照護結果。對於糖尿病患照護結果之差異是與醫師專科別有關,還是與照護連續性有關,過去文獻尚未有完整的討論,值得進一步探討。 研究目的: 本論文旨在檢驗不同專科別醫師照護的糖尿病患,其照護連續性的差異;以及糖尿病患就醫專科別與照護連續性對於照護結果之影響。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橫斷面研究法,以國家衛生研究院全民健康保險學術資料庫2005年百萬抽樣歸人檔做為樣本母群體,研究對象是二十歲以上成年糖尿病患。主要照護醫師以就診次數最高者為判斷標準,其專科類別分為:「家庭醫學科」、「新陳代謝科」、「內科」與「其他次專科」。糖尿病患門診就醫之照護連續性指數(continuity of care index),分成低、中、高三組,控制變項包括病人年齡、性別、家戶收入類別、糖尿病嚴重度指數、共病症指數、有無使用胰島素、主要就醫機構特約類別、以及投保縣市醫師人口比。本研究以糖尿病相關的急診或住院為依變項,使用邏輯斯迴歸分析醫師專科別與照護連續性對照護結果的影響。使用SAS 9.3版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 在83,472位糖尿病患中,其主要照護醫師專科別分布為:家庭醫學科17.10%,新陳代謝科2.37%,內科51.47%,其他次專科29.06%。在2005年當中,有17280位病患(20.70%)曾經住院,有14521位病患(17.40%)曾經使用急診。若以醫師為基準,2005年期間,病患因糖尿病在門診就醫的平均照護連續性指數為0.64 (標準差,SD=±0.30)。四個專科醫師組別中,主要在「家庭醫學科」就醫的糖尿病患,有較高的照護連續性;主要在新陳代謝科與內科以外之「其他次專科」就醫的糖尿病患,其照護連續性最低。雙變項卡方分析顯示,照護連續性愈高,糖尿病患急診使用率與住院率愈低。主要在「家庭醫學科」就醫的糖尿病患,急診使用佔11.97%、住院佔13.44%,相對最低;主要在新陳代謝科與內科以外之「其他次專科」就醫的糖尿病患,急診使用佔20.65%、住院佔26.86%,相對最高(P<0.0001)。 邏輯斯迴歸分析顯示,當以照護連續性高分組為參考組時,在中分組的糖尿病患有較高的急診使用(OR: 1.743;95% CI: 1.475~2.060)與住院(OR: 2.044;95% CI: 1.730~2.414),在低分組的糖尿病患有最高的急診使用(OR: 2.853;95% CI: 2.424~3.358)與住院(OR: 3.704;95% CI: 3.152~4.352);在四個專科別間,當以家庭醫學科為參考組時,主要在新陳代謝科與內科以外之「其他次專科」就醫的糖尿病患,有最高的急診使用(OR: 1.258;95% CI: 1.029~1.540)與住院(OR: 1.219;95% CI: 1.005~1.478),而於新陳代謝科或內科就醫的糖尿病患,則沒有顯著差異。在「照護連續性低分組」,主要於新陳代謝科就醫之糖尿病患的急診使用,是在家醫科就醫之糖尿病患的1.892倍(OR: 1.892;95% CI: 1.011~3.541)。在「照護連續性中分組」,主要在新陳代謝科與內科以外之「其他次專科」就醫的糖尿病患之住院,是在家醫科就醫之糖尿病患的1.440倍(OR: 1.440;95% CI: 1.007~2.058)。在「照護連續性高分組」,主要於新陳代謝科、內科或其他次專科就醫之糖尿病患的急診使用或住院,與在家醫科就醫之糖尿病患相比,沒有顯著差異。 結論: 糖尿病患之照護結果,顯著的與門診照護連續性有相關,而主要在「家庭醫學科」就醫者比在新陳代謝科與內科以外之「其他次專科」就醫者,也有較佳的照護結果,其真正原因還有待進一步分析。在高照護連續性下,醫師專科別造成之照護結果差異,則不具顯著性。 關鍵詞:照護連續性;醫師專科別;照護結果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糖尿病相關併發症都可以藉由良好的門診照護品質及治療來加以預防或延遲其發生及惡化。因此國外許多研究使用「可避免住院」作為衡量基層醫療照護可近性與品質的指標。然而,國內研究大多探討論質計酬對於照護過程品質以及醫療利用的影響,對於論質計酬之照護結果品質的影響,卻少有著墨。 研究目的:探討病人加入糖尿病論質計酬方案、照護過程品質與可避免住院間的關係;探討病患層次變項以及醫師層次變項對照護過程面品質之跨層次影響。 材料與方法:本研究為回溯性縱貫研究,採用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並篩選於2004-2005年新診斷糖尿病患進行三年的資料追蹤。以廣義估計方程式,探討在控制病患特性後,病人有無加入糖尿病論質計酬方案,對於照護過程面品質與可避免住院間的影響;進一步檢驗病人有無加入糖尿病論質計酬方案與其發生可避免住院間的關係,是否會受到照護過程品質的中介效果影響。最後以多層次分析方式,同時分析病患層次的變項以及醫師層次的變項對照護過程品質之跨層次的影響。 研究結果:有加入糖尿病論質計酬方案的病患,發生糖尿病可避免住院的機率較低、完成七項檢驗檢查項目的平均值顯著較高、有完成兩項指標性檢查的機率顯著較高;有完成兩項指標性檢查項目的病患,發生糖尿病可避免住院的機率顯著較低。醫師年齡越大對於病患完成七項檢驗檢查項目之平均值越低;相較於其他科別,醫師為新陳代謝科、內科及家庭醫學科對於病患完成七項檢驗檢查項目之平均值顯著較高;相較於基層院所,醫師所屬醫院層級別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對於病患完成七項檢驗檢查項目之平均值顯著較高;醫師的專科別及醫師所屬醫院層級別與病人加入糖尿病論質計酬方案,有顯著跨層次交互作用。 結論與建議:加入糖尿病論質計酬方案可有效改善病人之照護過程品質並降低糖尿病可避免住院發生的機率;接受良好的照護過程品質亦能有效改善可避免住院的發生;病患之照護過程品質會受到其主要照護醫師特性而有所影響。建議未來研究可量化可避免住院患者的嚴重程度,如次數、費用等,以進一步評估政策之成效。

本文將於2024/08/20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背景:「成功老化」是目前全球面臨人口老化國家所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標。台灣快速邁向高齡社會之際,各種因人口老化伴隨而來的慢性疾病、醫療照護、失能風險、長期照護、社會保險、福利資源等等,都將為家庭、社會和國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各種亟需解決的課題。南投YMCA依據日本大阪YMCA失能預防經驗所設計適合台灣社區老人的「健康體能促進與失能預防課程」,以「有趣、安全、有效」之理念,增進老人身心健康、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進而達成國民健康署所訂定的老人健康體能促進之目標,以打造成功老化的社會。 目的:探討南投YMCA為期十週、一週一次兩小時的健康體能促進與失能預防課程介入對社區老人體適能(fitness)、運動自我效能預期(exercise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運動結果預期(exercise outcome expectation)以及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影響,與其相關影響因素。 方法: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參與課程介入之南投社區老人(實驗組,n = 42)和其他南投社區老人(對照組,n = 31),屬於類實驗研究設計。南投YMCA的健康體能促進與失能預防課程結合健康評估與知識教育、體能訓練及團康活動,其中體能訓練以下肢肌力訓練、平衡及伸展的坐式運動為主。本研究觀察社區老人在課程介入前、後之體適能是否有改變,同時進行運動自我效能預期、運動結果預期以及生活品質之問卷前後測,以期進一步瞭解課程介入對老年人體適能、運動自我效能預期、運動結果預期和生活品質的影響。 結果:研究結果顯示,社區老人在體適能方面,實驗組代表動態平衡/敏捷度的起身行走(p < 0.001)和代表下肢肌力的屈膝起立30秒(p < 0.05)相較對照組顯著進步,在代表靜態平衡的睜眼單腳站立上,實驗組雖無顯著進步,但對照組有顯著退步(p < 0.05)的情形;在運動自我效能方面,實驗組相較對照組在運動自我效能預期上有顯著的提升(p < 0.001);在生活品質方面,實驗組老人生理層面中的生理角色(p < 0.05)、身體疼痛(p < 0.05)、一般健康(p < 0.05)以及生理健康面(p < 0.05)和心理層面中的活力狀況(p < 0.05),相較對照組有顯著的增加。 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結果指出,南投YMCA將日本大阪YMCA失能預防課程經由在地化的調整,於南投鄉村進行健康體能促進與失能預防課程,對於當地社區老人的體適能表現、生理與心理層面之生活品質是有助益的,也提升老人執行規律運動的自信心。建議未來能與課程介入於都市型社區的成效作相互的比較,幫助台灣各地社區瞭解最合適其當地老人的健康促進與失能預防策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腦血管疾病為我國第三大主要死因。為提升腦中風患者之照護過程與結果,各國成立腦中風中心,並結合腦中風責任醫院計畫,朝區域化腦中風照護體系發展。台灣於2009年7月實施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制度,結合腦中風中心及責任醫院之概念,期望能達到改善腦中風患者之照護過程及結果之目標。目前,探討腦中風責任醫院計畫是否能有效提升腦中風患者照護過程及照護結果之研究並不多。 研究目的:探討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之實施,對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患之照護過程與照護結果之影響。 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2005年百萬承保抽樣歸人檔進行次級資料分析,以2006年至2011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患為研究對象,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GEE)控制病患特性及醫院特性,探討醫院緊急醫療照護能力分級標準之實施對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患照護過程與照護結果之影響。 研究結果: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實施後,全國血栓溶解劑之使用率增加之情形,達統計邊際顯著水準;CT/MRI檢查呈現上升趨勢,達統計上顯著差異。 研究結論:台灣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之實施,對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部份照護過程有改善的情形,但對於患者照護結果則未見顯著差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 「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行之有年,健保署希望藉此計畫,奠定家庭醫師制度。同時藉此達到減少醫療利用與合理控制醫療費用之目的。不過近年來,很少研究探討此計畫對於醫療照護利用與結果之長期影響。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討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實施對於醫療照護利用與結果之影響。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2004~2011年之資料,將研究對象分為參與計畫者為實驗組,為避免選樣誤差,以傾向分數配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配適出控制組。為呈現政策介入之真實差異,使用「差異中之差異(Difference in Difference)」分析方法,再進一步以迴歸模型分析該計畫會對哪些變項造成影響。 研究結果 本研究主要發現於「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次數(40~64歲組)」達統計上顯著差異,結果顯示家醫計畫會增加研究對象使用預防保健檢查之次數。 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於研究期間內,該計畫僅對預防保健服務利用帶來影響,其餘醫療照護利用與結果並無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