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224.197

國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Institute of Fisheries Science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為了瞭解西北太平洋熱帶性鱸鰻之加入動態和初期生活史以及菲律賓水域同種鰻的洄游環境史。本研究調查2005-2009年台灣東部秀姑巒溪河口玻璃鰻的種類組成,結果發現鱸鰻的玻璃鰻數量最多,占總捕獲量的98.4%;另外有少量的太平洋雙色鰻 (1.6%) 及日本鰻(<1%)。熱帶性鱸鰻的玻璃鰻的主要出現季節為春夏天,但幾乎終年都可發現;而太平洋雙色鰻的玻璃鰻的主要出現季節為秋天;溫帶性日本鰻的玻璃鰻的出現季節則是在冬天。 透過東北亞地區不同河口所捕獲的鱸鰻和日本鰻玻璃鰻的耳石日周輪分析顯示,柳葉鰻變態的日齡及早期成長率對於此兩種同域分布鰻魚的分離洄游及緯度分布扮演重要的角色。成長快、變態早的鱸鰻柳葉鰻較早加入到菲律賓;而成長慢、延遲變態的日本鰻柳葉鰻繼續向南(經由明答那峨海流)及向北(經由黑潮)飄送。另一方面,日本鰻柳葉鰻抵達菲律賓水域時尚未到變態階段,所以也不會洄游到河口,而是繼續向北散佈。這可能就是日本鰻很少在菲律賓發現而鱸鰻在菲律賓數量很多的原因。 電子微探儀(EPMA)分析顯示,採集於菲律賓呂宋島東部河川的鱸鰻耳石鍶鈣比數據和之前所報導的日本及越南的鱸鰻以及日本鰻的洄游環境史非常不同。在耳石鰻線標記之後到耳石邊緣的鍶鈣比都低於4 x 103,顯示菲律賓呂宋島東側的鱸鰻在鰻線階段進入淡水溪流後一直到被捕獲的黃鰻階段為止都悽息在淡水環境中。此結果和台灣的鱸鰻一樣,在黃鰻階段都只棲息在淡水中。而日本鰻在黃鰻階段的棲地利用則較為彈性,可在海水、鹹淡水和淡水之間洄游。種間競爭、環境喜好性以及生產力可能是造成鱸鰻和日本鰻的棲地喜好性不同的原因。本研究之發現可提供鰻魚資源保育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幾年,因為過漁、棲地破壞、海洋環境改變等因素影響,造成日本鰻鰻苗的資源量急遽下降。因此,為了減少對野生資源的利用,發展人工繁殖技術來健全日本鰻的養殖產業已經成為主要的目標。而人工繁殖技術的發展,在育苗的階段因無法開發出仔稚魚合適的飼料轉換技術,使得仔稚魚成長率及存活率偏低。本研究透過與日本研究團隊合作,在馬里亞納海脊以西海域附近採集了3隻日本鰻柳葉鰻、5隻前柳葉鰻、及10顆的胚胎,以及在宜蘭河口採集到1隻玻璃鰻。並藉由次世代定序技術來重建日本鰻完整的轉錄體以及探討仔稚魚消化道裏存在的消化酶和營養運輸蛋白之基因表現情況,進一步釐清日本鰻仔稚魚對食物消化以及營養吸收的能力。 本定序實驗共產生約三億條長度為100 bps的短序列,濾除adaptors及品質較差的短序列之後,再經由序列組裝程式Trinity的組裝,共組出224,043條轉錄序列。其中116,146條序列被預測具有可轉譯區域(長度大於50 a.a.)。而這116,146條序列與蛋白質資料庫nr database進行比對,有70,096條序列可以比對到特定蛋白質。而在這些蛋白質中,有90.2%在輻鰭魚綱中可找到同源基因。而從實驗的分析結果顯示,前柳葉鰻有很好的蛋白質消化能力,但是醣類及脂質的消化能力並不佳。而在柳葉鰻裡也同樣有類似的模式,但是醣類及脂質整體的消化能力比前柳葉鰻還要來的好。另外,玻璃鰻對蛋白質、醣類、脂質的消化能力則都差不多。而在營養吸收方面,在前柳葉鰻和柳葉鰻,的確也有較好的胺基酸吸收能力,而醣類的吸收能力次之,但對膽固醇有較差的吸收能力。而玻璃鰻有極佳的胺基酸吸收能力,醣類吸收能力比起前兩個階段也有下滑的趨勢,有趣的是,膽固醇運輸蛋白則是近乎沒有表現。前柳葉鰻和柳葉鰻腸道的醣類消化能力並不好,但卻有良好的吸收能力,這也許跟腸道益生菌協助消化有關,或者是仔稚魚本身偏好直接吸收食物中的單醣和雙醣。還有玻璃鰻對於脂質的消化能力不差,但膽固醇運輸蛋白表現量低,這也許是跟有良好功能的脂質分解酶和細胞膜本身的組成特性有關,因為小分子的脂質代謝產物通常可以直接穿過細胞膜。以上這些資訊,能提供仔稚魚飼料開發及配方比例轉換技術有利的參考資料。而關於這四個階段的轉錄體序列資料及註解資料,已經建立線上資料庫開放查詢,來協助日本鰻基礎生物研究的進行。

  • 學位論文

日本鳗 (Anguilla japonica) 為台灣重要的經濟養殖魚種。然而,由於養鳗產業完全依賴天然鳗苗之供給,因此鳗苗的資源榮枯,決定了產業發展的永續性。近三十年來,日本鳗鳗苗之產量長期趨勢有明顯下降之現象,尤以近幾年為甚,鳗苗捕獲量頻創新低,一尾鳗苗身價高達 200 元,導致成鳗市場價格飆升,困擾著整個東亞的鳗魚產業。因此,近年來各國遂興起了異種鳗的養殖風潮,由國外引進大量異種鳗苗,其中鱸鳗 (A. marmorata) 以及太平洋雙色鳗 (A. bicolor pacifica) 是目前業界發展之重點。台灣地區已確認有四種鳗魚,最常見者為日本鳗及鱸鳗,另兩種太平洋雙色鳗與呂宋鳗 (A. luzonensis) 為熱帶品種,在台灣數量較少。然而,對於這些產業重要的養殖魚種,我們對於其基礎生物學,並沒有完整的研究資料平台可供參考。 本計畫利用NGS-illunina HiSeq 2000 次世代定序技術,將日本鳗、鱸鳗及太平洋雙色鳗之鳗苗全身組織的轉錄體定序,並進行組裝(de novo Assembly)。各物種都得到約10,000,000條 reads,各組裝出20萬餘條重組序列,平均長度大於800 bps。有40%以上的重組序列含有蛋白質編碼的區域 (protein coding region)。同時,分析KEGG資料庫的比對結果顯示,約有37%以上的組裝序列能在 KEGG中找到對應資料,約可涵蓋大部份的 KEGG 代謝途徑。 對於消化酵素基因分析,鱸鰻與太平洋雙色鳗鳗苗有相近的模式,可能兩者具有相似的營養需求,尤其是對於蛋白質的消化酵素表現遠高於日本鰻,代表二者對蛋白質的需求高於日本鰻。對於骨骼肌形進行分析,在玻璃鳗時期,慢速肌肉(slow muscle) 可能是主要的骨骼肌,其基因表現在鱸鰻與太平洋雙色鰻中高於日本鰻,應該是造成此三種鰻魚棲地不同的因素之一,使日本鰻主要分布於河川下游,而鱸鰻與雙色鰻則分布於河川上游區域。最後,建立轉錄體資料庫(ANGEL),提供鳗魚基礎研究所需之資料。研究成果所建置之網路資料庫,已開放全世界連結運用,可提升我國在水產研究上的實力與能見度。

  • 學位論文

菊池氏細鯽(Aphyocypris kikuchii),為台灣特有種。常見於台灣東部的宜蘭、花蓮及台東的河川、湖沼等流速較緩的水域中。但是近年來由於人們對於其需求大增而過度捕撈,加上棲地破壞,使其於天然水域中大量減少。目前花蓮縣水產培育所已透過人工苗的生產放流進行復育,對此魚種飼料的開發將有助於復育工作。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有很高的蛋白質含量(60-70%),胺基酸組成與其他成本較高之飼料原料相似,另亦含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必需脂肪酸(γ-亞麻油酸,γ-linolenic acid—GLA)以及抗氧化色素例如類胡蘿蔔素,因此經常被用作飼料營養添加或甚至取代某些原料。 實驗一探討飼料中添加螺旋藻粉(Spirulina platensis)取代玉米筋質粉對菊池氏細鯽魚成長之影響。共有5組,分別為-玉米筋質粉20%、螺旋藻粉0%,Spi.0;玉米筋質粉15%、螺旋藻粉5%,Spi.5;玉米筋質粉10%、螺旋藻粉10%,Spi.10;玉米筋質粉5%、螺旋藻粉15%,Spi.15;玉米筋質粉0%、螺旋藻粉20%,Spi.20。實驗的菊池氏細鯽平均初始體重0.60 ± 0.09g,每組15隻3個重複為期9週。結果顯示,Spi.15組有最高增重率、飼料效率、蛋白質效率及每日氮增量,皆較對照組佳,各組皆無死亡。 由於文獻中皆指出此魚種有生長較緩慢的情形,因此於實驗二各添加0.5%重組類胰島素成長因子I,飼料其餘成分比例皆與實驗一各組相同,探討對菊池氏細鯽成長的影響。實驗魚隻平均初始體重0.78±0.04g,每組10隻3個重複為期9週。結果顯示,Spi.15組同樣於各項數據有最佳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無論飼料中是否添加成長因子,以螺旋藻粉含量15%的Spi.15組之各項數據皆為最佳,而添加重組類胰島素成長因子I的實驗二各組皆較實驗一的相對應組別有明顯較佳增重率。因此推測以螺旋藻粉取代15%的玉米筋質粉對菊池氏細鯽有最佳成長效果,且若飼料中添加微量成長因子對菊池氏細鯽的成長亦有明顯助益。

  • 學位論文

活性氧反應中產生之過氧化氫具有吸引肝臟駐留巨噬細胞,活化其吞噬能力的功能性存在。研究結果顯示,發炎性反應導致肝臟細胞產生大量活性氧物質,並誘導肝臟駐留巨噬細胞遷移至發炎區域且活化巨噬細胞進行清除外來物質的功能。 NAPDH Oxidase受到抑制後,組織、細胞進行傷害試驗,結果指出,組織、細胞無法有效進行活性氧物質反應,將導致組織、細胞的修復功能被抑制。本論文指出,活性氧物質具有"訊息者"的角色,生物體受到內在或外來刺激時,大量產生的活性氧物質不僅針對清除外來病原菌,亦具有活化週遭免疫細胞,如:駐留巨噬細胞,血液單核球/巨噬細胞,並且誘導受傷區塊的組織、細胞進行修復等功能。

  • 學位論文

金屬酵素為生物體細胞中重要的催化反應酵素,而其中又以帶有非血基質雙鐵中心的蛋白最為重要。第三類型非血基質雙鐵中心金屬酵素包括膜結合型脂肪酸去飽和酶超級家族之蛋白,對環狀、飽和烷烴類及不飽和烷烴類化合物進行去飽和及單加氧催化反應。 斑馬魚Δ-5/Δ-6脂肪酸去飽和酶(Z-FADS)在長鏈不飽和脂肪酸(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LC-PUFAs)催化與生合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以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證明斑馬魚Z-FADS蛋白會與第二及第三型細胞色素b5還原酶(cytochrome b5 reductase, CYB5R2及CYB5R3)及四種延長酶(elongation of 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 ELOVL, ELOVL2, 4, 5及7)產生交互作用。將斑馬魚fads、elovl2、elovl4及elovl5基因同時轉染至HeLa細胞,以α-次亞麻油酸(α-linolenic acid, ALA)為反應起始物,以氣相層析圖譜分析法,證明斑馬魚ω3系列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生合成過程中,特別是DHA及EPA的生合成需要Z-FADS、ELOVL5、ELOVL2及ELOVL4的協同作用。此外以西方墨點法及免疫螢光染色分析,也證明斑馬魚Z-FADS除了在內質網表現外,亦會存在於細胞的粒線體中。為了瞭解金屬酵素之催化反應機制,以同屬於膜結合型脂肪酸去飽和酶超級家族之原核生物蛋白─二甲苯單加氧酶為模式進行研究。免疫共沉澱法及免疫金標誌分析證明,在催化反應過程中,還原酶會與催化酵素本體結合而形成複合體,而未形成複合體之電子傳遞本體會出現在細胞質中靠近細胞膜處,且證明在催化過程中,催化酵素本體與電子傳遞本體比例不等量,催化酵素本體多於電子傳遞本體。以二甲苯單加氧酶對反應物催化活性分析,證明二甲苯單加氧酶除了會催化苯環類化合物,亦會對短鏈不飽和烷烴類化合物進行催化反應,而含氟化合物更證明,含氟化合物更可改善催化反應效率。 本論文同時以真核及原核生物之膜結合型脂肪酸去飽和酶為研究主軸,分析金屬酵素在催化反應過程中,反應口袋與反應物之間的交互作用。證明斑馬魚Z-FADS在DHA及EPA生合成過程中所扮演之角色,同時透過二甲苯單加氧酶為模式更證明,疏水性反應口袋可有效的對不同反應物進行特定部位的催化反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呂宋鰻 (Anguilla luzonensis) 又名黃氏鰻 (A. huangi),於2009年被公布為Anguillag屬中的第十九種鰻魚。根據研究,呂宋鰻的產卵場和鱸鰻 (A. marmorata) 一樣位在北赤道洋流 (NEC) 上,故推測其幼苗的柳葉期與漂送途徑都和鱸鰻很相近。 前人研究已知,這兩種鰻魚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分布,發現鱸鰻主要分布在菲律賓及台灣,最遠還可分布到日本九州南部,高捕獲量在台灣及菲律賓地區主要在前半年;而呂宋鰻主要分布似乎侷限在菲律賓呂宋島,在菲律賓地區,呂宋鰻的高捕獲量在七到九月;在台灣方面,呂宋鰻非常稀少,捕捉量八到十月較其他月份為高。 本研究欲了解: 1.洋流的選擇性漂送,以及2.呂宋鰻平均柳葉期之長短,是否為造成呂宋鰻的生物地理分布明顯位在菲律賓北部的主因。故利用鰻苗耳石日周輪,比較呂宋鰻及鱸鰻在菲律賓、台灣、及日本地區之柳葉期長短。研究結果顯示,距離產卵場越遠,鰻苗的平均柳葉期就越長。利用耳石日周輪天數推算呂宋鰻主力約在每年二到四月產卵,柳葉幼苗隨著北赤道洋流往西漂送,大約在五到七月時到達菲律賓東方海域,此時NEC分叉點偏南,因此柳葉鰻可能大多進到黑潮。由於呂宋鰻的平均柳葉期區間較鱸鰻者為短,再加上洋流系統的選擇性漂送,在這雙重原因之下,使得呂宋鰻在距離較遠的台灣及印度尼西亞地區的分布非常稀少,因而集中在菲律賓北部地區。 關鍵字: 呂宋鰻、產卵場、北赤道洋流、選擇性漂送、柳葉期、日周輪

  • 學位論文

發炎反應在腫瘤發展的不同階段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包含腫瘤形成、增殖、惡化、侵蝕與轉移。發炎性的環境對於腫瘤的進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當改變腫瘤微環境中與發炎相關之因子之表現量時能調控腫瘤的生長。本研究利用乙醇萃取樟芝子實體,觀察以口服灌食和塗抹方式來探討給予擔癌小鼠樟芝萃取物後,血清及腫瘤微環境中與發炎相關細胞激素、生長因子以及原發性腫瘤生長之影響。 結果顯示,樟芝乙醇萃取物可降低小鼠肺癌細胞株(Lewis Lung Carcinoma)之活性,LLC活性的抑制有濃度依賴關係。口服灌食8 mg/kg 體重劑量樟芝萃取物可降低擔癌小鼠血清中COX-2及VEGF含量,並降低擔癌小鼠原發位腫瘤微環境中IL-1β、TNF-α、IL-6、COX-2、PTGER2與VEGF等發炎相關因子之基因表現量,並且減緩小鼠大腿原發位腫瘤的體積與重量生長。同時,口服樟芝乙醇萃取物搭配塗抹樟芝三萜類萃取物對原發性腫瘤的抑制、血清與腫瘤微環境中發炎相關因子與單純口服樟芝萃取物並未發現有顯著性的差異。 總括上述,樟芝萃取物降低了小鼠肺癌細胞株之活性、降低擔癌小鼠血清與腫瘤微環境中發炎相關因子的表現量,以及減緩原發性腫瘤的生長。未來在癌症治療應用方面,樟芝萃取物可能具有輔助性治療的潛力。

  • 學位論文

本論文研究目的在於利用不同濃度的菇蕈多醣體飼料,經由投餵的方式給予實驗白蝦並檢測白蝦其總血球數 (THC)、原酚氧化酵素活性 (proPO)、超氧陰離子的產生率(O2-)、吞噬率 (PR)、吞噬指數 (PI),以探討菇蕈多醣體給予對於白蝦先天性免疫反應的影響,同時在不同時間點予以病原體,觀察白蝦免疫力指標與抗溶藻弧菌能力的關係和存活率,以分析出適合的劑量及投餵頻率供現場養殖業者作為參考。結果顯示如下: 第一部分-菇蕈多醣體對白蝦免疫力的影響,三種不同的多醣濃度(1、2、4 g / kg diet) 對總血球數 (THC)、原酚氧化酵素活性 (proPO)、超氧陰離子的產生率(O2-)、吞噬率 (PR)、吞噬指數 (PI)等免疫指標均有顯著提升 (p<0.05) 的效果。尤其以高劑量組(4 g / kg diet)能最快提升免疫指標(THC、proPO、PR、PI),低劑量組(1 g / kg diet)需要較長的時間提升免疫力。 第二部分-菇蕈多醣體對白蝦感染溶藻弧菌後其免疫力和存活率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白蝦在接受溶藻弧菌試驗後,與Blank組(僅注射PBS未含細菌)相比,免疫指標均有明顯下降,高劑量組(4 g / kg diet)在溶藻弧菌感染實驗期間,能使proPO活性、O2-產生率、PR、PI、THC在短時間內提升,且達到最高。在抗菌能力方面,每組連續投餵後第0、1、3、5、7、10天進行溶藻弧菌攻毒(〖4.5×10〗^5 cfu shrimp-1),其48 h之存活率為40、80、70、60、70、80 %。低劑量組(1 g / kg diet)需要較長的時間提升免疫力,在抗菌能力方面,每組連續投餵後第0、1、3、5、7、10天進行溶藻弧菌攻毒(〖4.5×10〗^5 cfu shrimp-1),其48 h之存活率為40、70、50、50、60、60 %。Control組存活率為40、40、40、50、50、40 %。 綜合本研究結果發現,飼料中添加菇蕈多醣體,可有效提升白蝦先天性免疫反應與抗溶藻弧菌能力。

本文將於2024/08/19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由頂頭額汕、網仔寮汕、青山港汕三大沙洲所圍繞而成的七股潟湖內海水域,提供了當地社區居民最佳的漁業養殖環境,鄰近潟湖的養殖漁塭不僅提供經濟來源,同時也吸引許多鳥類前來覓食,使得七股擁有夕照、漁塭與海岸紅樹林等豐富的天然景觀與人文資源。然而七股區的人口從1970年以後開始負成長,人口外流比例居台南市最高者,因此在2004年接受中央漁業署漁村新風貌計畫輔導,進行社區總體營造,之後由溪南社區發展協會推動休閒農業區的成立,在2008年5月16日獲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認證公告,希望能帶動社區的發展。本研究希望透過台南市七股區溪南社區在地居民的觀點及回憶,探討溪南社區集體記憶與社區認同。本研究從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透過實地田野調查,以質化研究方式進行耆老訪談,成功訪問了34受訪者,彌補文字史料的不足。透過本研究發現歷史記憶來自於省籍意識、產業勞動及海濱溼地生態 ; 文化記憶來自於七股潟湖、探更寮地景,由歷史記憶與文化記憶兩者構成漁業資源富饒景象是溪南社區居民共有的集體記憶。並且從溪南社區居民珍視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技術傳承的現象發現,外出的社區居民也因為對社區高度的認同而願意選擇返回家鄉從事農地種植或開創新事業。集體記憶與社區認同產生多數人的社區發展共識,引導溪南休閒農業區走向觀光休閒轉型規劃發展。社區再生與活化力量的推動,並試圖由傳統漁村轉型為休閒漁業社區,積極保存在地生活智慧,為現階段溪南社區總體營造主要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