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90.141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淡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隨著世界金融市場自由化與國際化,金融商品推陳出新,其中投資價值媲美股票市場的第四類資產『不動產投資信託(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REIT)』因美國的證券化法規完備與相關商品的多樣化,其發展逐漸成熟,使得各式REIT商品投資風險的控管和績效的評估逐漸成為市場上關切的議題;然而除了某些重大事件會影響REIT指數外,整體經濟環境對REIT發展而言更具有決定力,近幾年全球經濟環境改變最大的,莫過於中國對原油需求的激增,油價的飆升,而隨著油價日漸攀高,痛苦指數也隨之升高,故研究油價相關議題為重要的趨勢。 本研究資料選取自美國與加拿大1998/2/11到2007/8/7日資料,並利用兩國REIT指數報酬與風險溢酬為兩條方程式之應變數,分別使用ARJI研究(1)兩國之長短期利率報酬、股價指數報酬與西德州油價對REIT報酬率之影響;與(2)兩國長短期利差、股價指數報酬之風險溢酬與油價之風險溢酬對兩國REIT報酬之風險溢酬有何影響。實證結果指出,(a)在油價方面:西德州油價對美國REIT報酬呈負相關;西德州油價對加拿大REIT報酬呈正相關。另一方面,西德州油價之風險溢酬對美國REIT報酬之風險溢酬亦呈負相關,而西德州油價之風險溢酬對加拿大REIT報酬之風險溢酬是呈正向之關係。(b)在利率方面,除了加拿大長期政府公債報酬與REIT報酬呈負相關外,其餘皆無顯著性相關;但在兩國在長短期利差方面,皆與REIT風險溢酬呈現負相關。(c)在股價方面,兩國之股價指數報酬與REIT報酬皆呈現顯著之正相關;同樣的,在股價之風險溢酬方面,兩國之REIT風險溢酬也皆與股價風險溢酬呈現正向之關係。並且證實兩國 REIT指數報酬與溢酬皆存在高度之波動性叢聚現象。

  • 學位論文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提升市場資訊透明度,自2003年1月2日起將報價揭示從最佳一檔買賣報價改為揭露最佳五檔買賣報價。本文主要應用Sandas (2001) 的限價委託簿結構模型,以GMM方法對台灣證交所委託簿資料進行實證。研究樣本則分為揭露五檔的初期與四年後的近期兩區段。為了觀察市場透明度增加後市場流動性、波動性與交易成本間的關係,本文採用Panel Data模型來進行分析。 參數估計結果發現,市價買賣單委託數量符合市價單數量分配的特性,非常接近實際限價委託簿情況;委託單擲交成本為負,反映交易者理性的投單行為;市價單價格衝擊皆為正,隱含逆選擇成本為正值;另外,與委託單擲交成本及逆選擇成本相比,公共資訊對於股價變動的影響比較小。 實證顯示,市場透明度提升後,市場委託買賣單數量是減少的,委託單擲交成本是降低的,逆選擇成本是降低的,顯示台灣證交所實證揭露五檔措施能有效改善資訊不對稱的程度。此外,交易者較偏好擲交台灣卓越50成份股的委託單,提升其流動性,亦降低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逆選擇程度;而T50成份股委託單處理成本的負值程度較高,顯示交易者擲交T50成份股的委託單,其監視成本較高。 在以Panel Data模型進行實證結果顯示,透明度提升後委託單擲交成本是降低的,而個股流動性對委託單擲交成本的影響則為負;市場波動性對委託單擲交成本的影響則為正;個股波動性對逆選擇成本的影響則為負。

  • 學位論文

金融市場間的關聯性已被廣泛的研究,但是之前大部分的經濟分析都將焦點 放在關聯性的程度上(degree of dependence),然而另一個重要的觀點,關聯性的結構(structure of dependence)卻常被省略去分析與討論。本研究針對台灣、日本、新加坡、澳洲等四國匯率市場, 以2000年至2007年匯率日資料為分析頻率,由於匯率的實際資料往往不符合常態分配,因此本研究運用單根檢定、ARCH效果檢定等計量方法,進一步透過GARCH(1,1)模型、Copula方法與基因遺傳演算法、適合度檢定等方法來探討四國匯率間關聯性的結構。研究結果發現:1.匯率市場中大多呈現Frank Copulas U型與Gumbel Copulas J型。2. 一般的投資人認為當匯率市場呈現空頭時,大眾都認為所有市場會隨著下跌;而當市場呈現多頭時,投資人會害怕是暫時性的呈現多頭,因而保持著觀望的態度,使得市場為多頭時,共同上漲的程度較小。

  • 學位論文

波動性的預測攸關資產配置、投資組合避險、風險控管以及衍生性金融商品訂價的正確性。本研究以美國主要股價指數為主,包含道瓊平均工業指數、S&P 500綜合指數、那斯達克工業指數與費城半導體指數,一共4種美國主要指數為研究對象,進行波動性估計模型之預測能力比較。 本研究係探討美國主要股價報酬之動態效果,考量在一般化GARCH模型與GJR GARCH模型下,其對模型的預測能力,另研究條件變異數是否能在分配不同的考量下,提昇模型之解釋能力。期望透過本研究之實證分析,可以獲得一個廣泛性預測較佳的模型,進一步提供投資決策者掌握金融資產報酬波動性的可行管道。實證結果:由RMSE與MAE比較模型之預測能力發現, GJR GARCH-GED模型優於GARCH-GED模型。此結果顯示出股價報酬存在波動不對稱的特性,即壞消息容易引發市場較大幅度的波動。此外,本研究發現分佈假設的妥適考量,對於估計效能提昇及參數估計之正確性具有重要影響力。

  • 學位論文

本文研究西德州原油日報酬的波動性,第一部分以對稱性的GARCH模型及波動不對稱的GJR─GARCH模型均架構於一般化誤差分配(GED)及常態分配進行比較,檢視何者為最佳波動性預測模型。實證結果顯示以西德州原油日報酬為研究標的時,GJR GARCH─GED模型的預測能力較佳。 第二部分以實證結果顯示偏態一般化t分配(SGT分配)的配適能力較一般化t分配(GT分配)、偏態t分配(ST分配)、對稱t分配(t分配)和常態分配為佳,亦即當金融資產報酬率存在高峰態與厚尾現象時,偏態一般化t分配(SGT分配)不僅可以解決常態分配所無法捕捉到的厚尾現象,亦可修正一般化t分配(GT分配)與對稱t分配(t分配)無偏態的缺點,對於資產報酬率波動性之設定,比過去常使用的常態分配與對稱的分配更為適當。

  • 學位論文

有鑒於目前市場大都以Black-Scholes隱含波動度作為探討波動度的主要工具,而根據Jiang and Tian(2005)在服從跳躍擴散過程(jump-diffusion process)下所提出的無模型設定隱含波動度(model-free implied volatility)的觀念,進一步探討無模型設定隱含波動度與Black-Scholes隱含波動度在台灣指數選擇權上的波動度的差異,並且了解樣本內,兩種隱含波動度以Black-Scholes反推出的估計選擇權價格與真實選擇權價格的差異。另外比較樣本外與樣本內兩種模型有無變化。 實證結果可發現兩種隱含波動度相關性相當高,但是在誤差分析時可發現明顯差別。另外可發現不論樣本內或樣本外,Black-Scholes模型有較小的價格誤差,無模型設定隱含波動度有較大且不好的價格誤差,但在無模型設定隱含波動度在樣本外的估計選擇權價格誤差不完全比樣本內差,而Black-Scholes模型則有是有完全樣本外比樣本內差。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係在單因子利率模型架構下,以BHK模型與CKLS模型比較GARCH效果,並以NGARCH模型來解釋利率的動態波動,考量短期利率模型中的條件變異數在不同分配下,常態分配的假設是否為恰當的分配。在考量短期利率的波動性之後,結果發現利率不對稱現象並不存在,也就是當利率上漲或下跌時,其接下來的向下調整或向上調整幅度並無顯著差異。因此在短期利率模型中檢驗是否具不對稱性,將有助於改善各參數的估計分析,並且可更近一步執行金融相關商品的定價與避險工作。 實證結果顯示美國3個月期的國庫券利率,未受限制的Level-NGARCH模型對於解釋短期利率動態過程之能力明顯較受限制的模型要好。且實證結果顯示,條件變異數為Skewed t分配的NGARCH-Skewed t模型,對於解釋短期利率模型之動態過程顯著比條件變異數為常態分配還要來的精確。最後發現不對稱效果並無顯著的存在NGARCH-Skewed t模型之中,但偏態顯著存在於模型中,因此NGARCH-Skewed t模型可視為短期利率之最佳模型。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我國國內開放型基金基金週轉率與基金規模對基金績效之縱橫平滑移轉效果,運用Gorzaíez,Teräsvirta and Dijk (2004,2005)之縱橫平滑移轉迴歸模型,臆測基金規模與基金週轉率對基金績效是否存在縱橫平滑移轉效果。並進一步對基金績效受解釋變數之影響進行評估與衡量。實證結果發現,基金規模對基金績效間之縱橫平滑移轉模型,在基金規模為4億7千萬和4億7千6百萬元時發生結構性變化,轉換速度為7.0579及167.1998,使得模型在轉換門檻值附近形成平滑與跳躍的轉換過程。此外,基金週轉率率和基金績效間之縱橫平滑移轉模型,在資金週轉率率為15.9642%時發生結構性變化,但因轉換速度高達50.1666,使得模型在轉換門檻值附近形 成一結構性改變的跳躍式模型。解釋變數對基金績效之影響方面,無論基金週轉率的高低或是在大規模基金下(基金規模大於4億7千萬元以上),提升基金淨值或降低基金費用率,可創造較佳的基金績效表現。本研究建議,當民生痛苦指數高漲時,投資大規模基金,可獲得較佳之基金績效。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實證台灣上市共18個類股,2001年至2008間外資持股比例與股價指數報酬率之間的非線性關係,運用Gonza’lez, Teräsvirta and Dijk(2004, 2005)發展之縱橫平滑移轉迴歸模型,實證外資持股比率對集中市場各類股股價指數是否存在縱橫平滑移轉效果,並進一步對股價指數報酬率與控制變數之間關係進行評估與衡量。 實證結果顯示,外資持股比例與股價指數報酬率確實存在非線性關係,在外資持股比例為8.95%與24.79%時發生結構性變化,轉換速度為0.7486與0.2322,形成一個平滑移轉的門檻模型。另外,不論外資的持股比例,利率對股價指數報酬率為正向影響,並無非對稱關係。隨外資持股比例的上升,匯率對股價指數報酬率產生負向影響,外資買賣超金額與成交量上升股價指數報酬則會上升,但在高外資持股產業,外資買賣超金額與成交量的參考價值較低,外資持股變化率與成交量亦對股價指數報酬呈正向關係,隨外資持股比例增加,外資持股變化率與成交量資訊的參考價值則逐漸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