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7.198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淡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同志的寂寞感與網路交友之間的關係,使用問卷調查法,寂寞感量表、網路交友動機量表做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居住在台灣的女同志。採滾雪球的取樣方式施測,最後蒐集到307份有效問卷,分別進行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研究結果發現: 一、21-25歲的女同志在「寂寞無助」的得分比較高,18-20歲的女同志在「冒險動機」的得分比較高。 二、女同志的同志身分公開程度在「寂寞無助」、「歸屬感弱」、「缺乏友伴」及「逃離現實生活」皆具有顯著差異。 三、接觸網路交友時間與寂寞感之間無顯著差異,而上網時間4-6年的女同志,則在「冒險動機」及「浪漫愛情動機」有顯著差異得分較高。 四、女同志的「寂寞無助」與「冒險動機」、「逃離現實生活」、「浪漫愛情動機」有顯著相關;女同志的「逃離現實生活」與「歸屬感弱」、「缺乏友伴」有顯著相關。 五、年齡、接觸網路交友時間、寂寞無助、歸屬感弱、歸屬感弱對「冒險動機」具有顯著解釋力;同志身分公開程度、寂寞無助、歸屬感弱對「逃離現實生活」具有顯著解釋力;接觸網路交友時間、同志身分公開程度、寂寞無助對「浪漫愛情動機」具有顯著解釋力。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孩子的父親一方面要負擔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另一方面要也照顧孩子,他所要面臨的親職壓力有那些?而在處理或解決親職壓力上,他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因應?以及父親心理彈性的樣態,對親職壓力因應方式的影響又是如何?本研究以Hayes的心理彈性理論為依據,透過深度訪談及內容分析的架構進行個案研究。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分析結果主要整理如下: (一) 在父親親職壓力下,困難兒童及親子互動困難是其主要壓力來源。(二) 在父親親職壓力裡,其因應的方式隨著教養的時間從早期的傳統打罵到後期尋求諮商協助。(三) 在父親親職壓力因應方式裡,看見了父親的接納、認知去混淆及存在於當下的心理彈。根據上述結果,對實務及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供參考。

  • 學位論文

員工協助方案在歐美已行之有年,我國政府係由近幾年,因員工心理健康逐步發展。目前企業透過專業化的個別服務,規劃方案與提供資源,以預防及解決可能造成員工生產力下降的組織或個人議題,協助員工於工作之中,能擁有健全且健康的身心,同時,因員工的狀態,亦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達成勞資雙方雙贏的結果。當企業主開始視員工們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時,員工協助方案即能真正紮根。 本次研究將著重對目前企業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目前以六標準差和員工協助方案主,深入了解該管理模式上的服務品質、使用意向等,逐步對兩者的優缺列出並做出客觀和精確地整合,藉此,揉合出一個新形態的本土化員工協助方案。同時,也希望能協助企業管理者、社會工作者能更快速地理解企業文化型態,讓更多人能了解,推展員工協助服務及重要性。不論勞工或資方,皆能在工作中得到更佳且完善的照顧與保障。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年生涯轉換者之內在經驗,透過與六位研究參與者的深度訪談,探究曾經在某一產業的資深職業人士在中年轉換生涯過程中之覺知、省思、詮釋與建構的內在經驗與變化,並深入挖掘其透過這些內在經驗所產生的信念、目標與人生意義。本研究以事先設計、半結構式大綱指引訪談的進行與資料收集。研究者透過個人關係網絡以及協同研究團隊的介紹等二種來源,嘗試邀請符合條件,並具備參與意願者;透過連繫、說明研究目的、篩選,以及確認參與意願後,成功邀請6位(男性4位,女性2位)參與研究。 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之結論: 一、引爆生涯轉換事件的背後,那些沒有被說出口的,往往才是關鍵。無論主觀上是自願、非自願或是順其自然的情況,研究參與者皆在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是數天、數月,甚至數年)的沉澱與反思之後,才會陸續察覺橫亙在內心糾結、難解、引發生涯轉換的理由。經過研究者彙整歸納,這些理由除了現況與個人期望有所出入之外,不外乎是研究參與者對自我概念的探索、自我實現的渴望,以及背負家族的期待與危機意識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在被研究參與者察覺、辨識、接納與認同之後,成為面對未來挑戰的主要動機與力量。二、從對自己的懷疑鬆綁,才能得到一個新的身分,並且重塑與穩固對自己的認同。研究者參與者經由下述解析與思辨的歷程中,促使自己從逃避轉變為接納這些內在現實,並且依據所擁有的現實條件,發展出有利於生存的思想,進而逐漸趨向正向、整合與健康的心理發展。1.回顧自我探索與建構的歷程,窺探那隱藏在內心早已內化的傾向,以獲得敢於面對真實世界的勇氣。2.在面對種種外在的挫折下,人的本能是屈服畏縮,還是突破重圍,以尋找活下去的生路。3.理想和現實的衝突與不一致會耗費我們大部分的能量,尋找如何轉換與統整內在動力的方向,才有機會讓內在趨向和諧。三、生涯轉換中,有時候放下並不會讓焦慮降低,反而會讓害怕陷入失敗的焦慮讓內心更加地不平靜;然而,有時候懂得與現實保持距離,反而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樣貌,並且因為這樣的距離而更加貼近真實。四、找到一種方式傾聽內在的聲音,主動去發現與賦予所經驗世界的意義,才能讓主觀的真實與認同、生活的信念與目標得以發展,並進而展現生命;所以,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是活出來的!五、生存與死亡、快樂與痛苦皆是相生相伴、相生相剋;因此,生活的目標不該是趨樂避苦,而是學會如何在快樂與痛苦相伴之下安適地存在。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深思反省與苦惱自責者兩種不同反芻反應風格者,以及高、低反芻傾向者的思考型態,分別以什麼樣的書寫語言呈現在觀點轉換書寫文本中,兩兩一組進行文本比較分析。此外本研究亦探討觀點轉換書寫從自身轉換到對方、第三者觀點,這三種觀點文本的語言特性與心理意涵。 研究發現如下: 一、深思反省者於文本的敘述者與敘述內容保持一定距離,客觀事件描述交代明確,主觀情緒表達較少。苦惱自責者於文本的敘述者較貼近敘述內容,表達較豐富的內在想法與感受。 二、高反芻傾向者於自身觀點的事件描述相當詳細,自身和對方觀點的敘述焦點通常圍繞在敘述者身上。低反芻傾向者於自身觀點之事件描述簡要,缺乏具體細節,語氣較為平淡理性。 三、自身觀點文本的客觀外在描述與主觀內在表達皆相當豐富,使用較多第一人稱單數、負面心理狀態詞與因果詞。對方觀點文本的述內容顯示了書寫者如何感同身受,以對方角度發聲的能力。人稱使用雖仍以第一人稱單數為主,不過第一人稱複數和第三人稱單數為所有觀點中使用最多。認知詞使用也有增加的趨勢。第三者觀點文本的客觀外在描述與主觀內在表達皆少。認知詞、中性和正向心理狀態詞為所有觀點中使用最多。人稱詞使用種類較為廣泛。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偶發事件在⼼靈轉化經驗之敘說研究,研究以⽴意抽樣兩位⽣命中經歷偶發事件之後具⼼靈轉化經驗歷程者為訪談對象。藉由半結構式訪談回溯其⽣命歷程敘說,每位訪談三次,每次2-3⼩時,訪談總時數共約15⼩時,採取Lieblich、Tuval-Mashiach和 Zilber(1998)所提出的「整體─內容」分析⽅式。藉由研究問題得出研究結論如下:壹、偶發事件經驗的內涵:從偶發事件的內涵可以發現,重⼤且負向的偶發事件蘊藏⼼靈轉化的召喚 ;重⼤且負向的偶發事件意欲⾃我要與內在⼼靈重新連結;疾病、意外或重⼤失落是內在⼼靈的同時性事件。 從偶發事件發展的脈絡發現,⽗權⽂化對形塑⼥性的原型有很⼤影響。貳、研究參與者經歷偶發事件後的⼼靈轉化經驗為:原型認同的擴展;⾯對情結與陰影收回投射⽽展現⾃⼰的⼒量;從完全的⾃我意識狀態到與真我的連結;另外從轉化歷程中歸納出療癒⽅式為,整合涵括⾝⼼靈多元⽅式及意識和無意識層⾯;⾃我覺察是持續進⾏的;⼼靈轉化歷程有適當他⼈的引導。參、研究參與者在⼼靈轉化經驗之後的⽣涯發展:⽣涯發展重⼼不只放在⾃⼰⾝上,⽽是將⾃⼰的⽣命與他⼈的連結,卻不是以滿⾜他⼈期待為主,⽽是遵循內在想做的事,展現個⼈的主體性與獨特性。在⽣命意義的重新詮釋:接納⽣命中的偶發事件是讓⾃⼰成⾧。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戲劇團體對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影響之研究,探討其之現況和團體歷程中的變化和影響,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所中學之七和八年級國中生,進行的戲劇團體。 本研究採質量化並用的行動研究,透過使用「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 」蒐集了國中生的前後測量表資料進行評量、團體歷程記錄和戲劇團體回饋表進行結果與分析,從而瞭解國中目前人際溝通能力之狀況以及在參加戲劇團體後際人溝通能力之改變。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壹、實施「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測驗後,分析顯示後測分數比前測來得高但的未達顯著差異。 貳、實施戲劇團體能提昇國中生「人際溝通能力」 一、透過戲劇團體活動歷程,成員大多能夠主動地展現出「人際互動」能 力。 二、透過戲劇團體歷程,成員大多能夠自主地表現出「人際支持」能力。 三、透過投射或同理心等方法,成員大多能夠增強自信與情感意念提升「人 際需求」能力。 四、透過戲劇化之模仿、替身等方法,成員大多能夠適當地敏銳覺察調整想 法,提升自我「人際認知」能力。 五、透過創作角色與扮演等歷程,成員大多能夠進行自我反省和體驗,採取 口語和肢體語言向他人表達情緒感受,增強了面對「人際困擾」的解決 能力。 叁、從戲劇團體回饋表得知成員能接受戲劇團體,且獲得人際溝通能力提升。 最後,本研究從結果對於戲劇團體的設計分別提出一些建議以供相關工作者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探討女性飲食困擾者在參與正念減壓課程之前,有關飲食困擾經驗中,個人在身體知覺、身體意象、情緒性飲食、與食物的關係和其他層面的概況為何?參與正念減壓課程之後,對身體知覺、身體意象、情緒性飲食、與食物的關係和其他層面的影響為何?本研究共招募5位研究參與者,經過八週+1日正念減壓課程後 ,分別接受研究者1~2次、每次約1.5小時的訪談,訪談內容形成逐字稿文本,作為研究分析的資料來源。研究者以紮根理論方法論中的開放編碼和主軸編碼作為本研究的分析方法。 經過八週+1日正念減壓課程之後,獲得研究成果如下: 一、對身體知覺方面 (一)研究參與者在透過有意識地覺察身體狀況後,均提升對身體的關切程度與敏感度。 (二)意識到情緒會影響生理問題,兩者之間具有關聯性,提高對生理變化的覺察速度。 (三)透過有意識地放鬆,可以減緩身體的緊繃感。 (四)觀察疼痛的樣態,減少對抗的精力,發現疼痛會降低。 (五)升起注意身體健康,練習自我照顧的狀況。 二、對身體意象方面 (一)課程期間,少部分研究參與者有體重自然下降的情形;課程結束後,有位研究參與者仍持續減瘦。 (二)對於某位強調瘦身減重的研究參與者,則容許體重在生理期的些微波動,不再用極端手段逼迫自己減重,並產生對纖細身體意象的新看法,接納現下的身體意象,並拓展出「活命比身材重要」的價值。 三、情緒性飲食 (一)終結無意識地陷入食不知味的暴飲暴食,透過慢食取代狼吞虎嚥,比較能夠帶來飽足感。 (二)能夠改變過去吃東西不太咀嚼就吞嚥的習慣,開始自然地吃飽與停止。 (三)即使心情不好也不會暴食,能夠享受進食的過程,從中得到心理撫慰。 (四)能夠辨別飢餓是生理需求或是壓力情緒造成的心理需求。 (五)有意識地覺察進食時的生理狀況,即使沒有再食,也沒有飢餓感。 (六)降低對垃圾食物的衝動性購買行為。 (七)飲食決策歷程可以降低衝動式飲食的慾望。 四、 與食物的關係 (一)即使沒有飽足感,開始能夠停下來不吃。停下來,才有機會直接覺察身體現況,提升對飽足感或飢餓感的反應與控制力。 (二)對食物的掌握不再在乎立即擁有,與食物的關係變得比較有彈性,有延宕飲食的效果。 (三)減慢吃飯速度,開始能夠控制食量。 (四)意識到飲食中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反思購買與食用零食是為了滿足掌控慾。 (五)覺察暴食的焦慮來自無法自我接納,自我接納促進改變與食物的關係。 (六)開始有意識地思考飲食前的決策,採取較為健康的覓食行動 (七)其中一位研究參與者在練習正念後,已經不太會有把食物吐出來的意念或行為;改變對食物的反應模式,對於過去對食物匱乏要趕快吞食的危機感降低,變成更放鬆地享用食物。 五、其他層面 (一)情緒層面 1.獲得心理或情緒的平穩性,有助處理生活事物的能力。 2.用「放下情緒」替代過去的「偏執情緒」。 3.看清楚情緒背後的意義,可以弱化情緒的反應強度。 4.發現自己的情緒狀態會影響行動。 5.學會緩慢或暫停,有助於覺知內在深層的感受。 6.心理狀態的平靜,透過轉移生活目標,減輕痛苦情緒。 7.能夠轉化衝突事件的情緒,不會憂鬱反芻。 8.改變在壓力事件的回應模式,能夠劃出一個轉圜的空間,在減緩呼吸讓情緒回穩,也能變得比較理智。 9.能自然養成正面解讀別人動機或意圖的習慣,多了很多包容,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原本對周遭事物不滿的情緒。 10.討論不愉快事件與溝通困難情境有助於面對生活中的事件。 (二)自我接納層面 從覺察自我開始進入到接納自我的意識,興起溫柔照顧自己的意念。 1.對生理上疼痛的接納 面對長期偏頭痛,練習接納→休息→跟疼痛相處→情緒變得較不暴躁,體驗不耗力在對抗不能控制的事情上,逐漸增強自我控制感與長養出自我疼惜。 2.對心理上的接納 減少逃避與抗拒的情緒,縮短適應時間,提高對挫折經驗的接納程度,心理愈發成熟;改變覺察焦點回到連結內在心理與身體狀態,與自己內在同在,並降低自我評價。 3.對身體意象的接納 真心接納原本不喜歡的事物,願意接納自己身材的不完美,包括比較能真心接納他人肥胖的狀態。 (三)人際關係層面 回復與自己內在接觸,不再向外求,放下工作上與人我關係中的相互期待與評價焦慮,人際互動上更真誠地表達自己,調整人我關係更為自在。與家人的關係變得比較和善,在衝動性言語出口之前,能先轉換情緒降低衝突,減少口角衝突發生的可能。 最後經由本研究結果提供以飲食為主題之相關的後續研究與諮商實務工作建議。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後設能力」與「分手因應策略」的差異情形,並探討大學生的「後設能力」對「分手因應策略」的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以淡江大學共計247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括「後設能力量表」與「分手因應策略量表」,以獨立樣本t檢定、多元同時迴歸等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在認知面、情緒面與行為面都有因應策略進行運作。 二、整體「後設能力」對「分手認知因應」有正向的幫助,其中「覺察」、「計劃」與「連結」對大學生在運用「分手認知因應」時有所助益,而以「計劃」效果最大。 三、整體「後設能力」對「分手情緒因應」有正向的幫助,其中「計劃」、「連結」與「監控」對大學生在運用「分手情緒因應」時有所助益,而以「連結」效果最大。 四、整體「後設能力」對「分手行為因應」有正向的幫助,其中「覺察」與「連結」對大學生在運用「分手行為因應」時有所助益,而以「連結」效果最大。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焦慮依戀風格在親密關係間對內在自我調整的經驗,為了跳脫過往對於焦慮依戀風格在人際、親密關係間面臨的內在不安,本研究是以內在調整為出發點,藉由在親密關係間內在情緒間的因應焦慮依戀風格在人際、親密關係間面臨的內在不安經驗特徵探討,本研究以內在歷程調整為出發為焦點,藉由在親密關係間內在情緒間的因應,聚焦內在自我在親密關係中如何建立良好、正向經營層面,在親密關係間與個體間的發展(life span)觀點下,了解焦慮依戀風格者如何詮釋在親密關係間的內在自我感受與概念,探索在關係內的正向經營與早期成長經驗間的連結,並進一步了解調整經驗為親密關係與自我帶出蘊藏生命的力量與省思,本研究透過質性詮釋現象分析架構,採深度訪談方式蒐集成年時期共6位20至30歲之正在親密關係交往之焦慮依戀風格者的受訪資料進行逐字稿謄寫及類別主題歸納。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分析結果主要整理如下:(一)焦慮依戀風格者由於內在存在擔憂害怕不被愛以及被拋棄感,因此容易隔絕與扭曲外界資訊,認為伴侶未全然給予關愛與支持,過度的警界反應與負向行為,索取伴侶的回應,反而對親密關係品質造成耗損。 (二)本研究發現改善焦慮依戀風格者在關係內的感受,來自於其一透過個體本身擔憂會被拒絕的害怕感受、情緒可以透過自省、分心等方式調整,其二則為伴侶持續的陪伴及本身擁有真實接納的特質,所逐漸形成良好的關係互動。(三)這群焦慮依戀風格者不僅透過分離化產生獨立自主特質,並透過健康正向伴侶互動,增加與伴侶間互動產生的滿意度以及穩定感受,迎向兩人對關係間擁有共同目標。(四)這群焦慮依戀風格者在親密關係間的回顧 中,為自我帶出積極正向的統整意涵,並且對個人生命有了新發展。根據上述結果,本研究最後針對焦慮依戀風格者及實務上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