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156.80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淡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融入國小低年級注意力訓練課程,並探討對注意力異常學童的不專心行為與維持注意力時間之訓練成效,以及在多向度注意力測驗上的表現情形。 本研究嘗試以單一受試研究法(single subject research design)之跨受試者多基線(multiple baseline across-subjects designs)多探試設計(multiple-probe designs)進行實驗。研究對象為台北縣某國民小學三位二年級學生,受試者接受八個單元的「以擴增實境技術融入國小低年級注意力訓練課程」,每單元30分鐘,研究進行共分為基線期、介入期和維持期等三階段。基線期和維持期不進行任何訓練活動,僅由研究者根據受試者的表現做觀察與記錄;介入期則進行「注意力訓練課程」。在進行注意力訓練課程的前、後,先以「多向度注意力測驗」、「教師、家長的成效問卷」進行前、後測;並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蒐集不專心行為的出現次數、維持注意力的時間長度及同儕訪談資料,以了解三位受試對象實驗前、後之變化。 本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1)擴增實境訓練系統有助於注意力訓練的實施。 (2)注意力訓練課程能降低受試者的不專心行為。 (3)注意力訓練課程能增加受試者維持注意力的時間。 (4)注意力訓練課程能提升受試者的注意力能力。 (5)科任教師、家長對注意力訓練課程持正面看法。 (6)注意力訓練課程可作為提昇注意力的方法之一。 (7)維持期階段的保留效果較無穩定的長期成效。 最後,希冀本研究所提出之結論,可供未來欲採用此訓練模式之實施者及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四元素教學設計模式(4C/ID模式)為理論,以實務設計發展教室教學與線上教學的教材。第一門課程實施2天共12小時教室教學,教授25位學員學習Excel試算表軟體,滿意或非常滿意者佔92%,以心智效能分數評鑑3題案例實作的學習績效,在水準以上者(E>0)佔62%。在第二門課程的Project專案管理軟體線上教學,實施六週的混成學習,18位學習者在Moodle學習平台先進行四週的適性學習,後兩週則需完成案例實作,線上教學有17位學員心智效能在水準以上(E>0),案例實作則僅有7位學員心智效能合格(E>0),學員滿意線上教材的實用性(M=4.3)與有效性(M=4.3),運用性(M=3.9)則否,大部分學員認為適性學習是一個好的學習模式,不過反應學習的時間太短且沒有電腦上機,認為支援資訊的教材支援程度不高,接續線上學習的案例實作對學員的學習有益。本研究結論:1.4C/ID模式非常適合以評鑑方式實施,2.在Moodle平台發展4C/ID模式適性學習對學習是可行且有效,3.心智效能是一個客觀的評鑑方式,包含學習歷程與同儕比較。建議未來可改善支援資訊對學習任務支援的程度,發展4C/ID模式軟體系統及心智效能試算工具。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互動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 IWB)於英語溝通式教學,對國中學生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之影響。本研究採取準實驗設計,並以桃園縣某國中九年級三班共9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方式抽取兩班為實驗組,另一班為控制組,每組各為31人。實驗組其中之一採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另一實驗組實施單槍投影機教學,控制組則採取傳統黑板教學,實驗教學為期5週。研究工具包括「英語學習態度量表」和「英語學習成就測驗」,實驗教學前兩組實驗組與控制組皆施予前測,教學後再施予後測,利用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資料分析。另輔以教學觀察與訪談資料進行質性分析,藉以了解學生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之學習反應。 茲將本研究所發現結論歸納如下: 一、英語學習態度 (一)在英語學習態度後測總分上,接受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英語教學之實驗組,顯著優於單槍投影機組之實驗組(p<.05)。然而,相較於接受傳統黑板教學之控制組則無顯著差異。 (二)在「自我學習」分量表後測得分上,接受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英語教學之實驗組的表現,優於單槍投影機教學之實驗組與傳統黑板教學之控制組(p<.05)。 (三)在「英語課程」、「英語作業」、「學習能力」與「英語重要性」分量表後測得分上,三組學生無顯著差異。 二、英語學習成就: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英語溝通式教學,學生的學習成就後測顯著優於單槍投影機教學組以及傳統黑板教學組(p<.05)。 三、從觀察與訪談的資料發現,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英語教學,獲得師生正面的肯定。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幾項建議做為英語教學及未來進一步研究的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魔術方塊教學對國小學童的空間能力及推理能力之影響。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國小四年級68名學生,以魔術方塊為主題進行八週實驗教學課程,教學前後對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空間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測驗,以檢視魔術方塊教學是否可增進學生的空間能力和推理能力。 相依樣本t檢定和共變數分析之結果分析顯示,有接受魔術方塊教學的實驗組其推理能力有顯著進步(p < .05);以及有接受魔術方塊教學的實驗組其推理能力有顯著進步(p < .05)。本研究發現魔術方塊學習成效與學童的喜愛度皆十分良好,因此建議未來國小可以加入類似的課程活動,協助學童增進其空間學習、體驗及推理能力的養成。

  • 學位論文

本研究針對大學教育學門教師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度進行了解,旨在探討全國大學教育學門教師工作投入情況,並瞭解大學教育學門教師工作滿意度,同時進一步分析不同背景大學教育學門教師的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度的差異,以及大學教育學門教師的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度的關聯。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二零零五年大專教師調查問卷為基礎,擷取問卷中有關大學教育學門教師為對象,進行分層抽樣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我國大學教育學門教師在工作投入所花的時間,較多的是「研究」及「輔導」層面,而較少的是「教學」及「服務」層面。 二、我國大學教育學門教師對於工作滿意的程度,較滿意的是「服務」層面,其次為「輔導」,再依次為「研究」、「教學」、「人際關係」、「整體看法」層面,最低的是「自身負擔」層面的程度。 三、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學歷狀況、擔任職務、婚姻狀況、現任職級、有無子女等個人背景變項與學校背景變項之學校型態以及工作特性背景變項之教學策略有八項、課程設計有三項、對學生看法有五項等背景因素對大學教育學門教師,在工作投入的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四、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學歷狀況、擔任職務、婚姻狀況、現任職級、有無子女等個人背景因素與學校背景因素--學校型態以及工作特性之教學策略背景變項有八項、課程設計背景變項有九項、對學生看法背景變項十九項等對大學教育學門教師,在工作滿意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五、大學教育學門教師工作投入之服務層面與工作滿意度之本身負擔、人際關係有顯著相關,且工作投入構面與整體看法滿意度層面部份顯著正相關。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於實務之建議 (一)對大學教育學門教師之建議 1.應積極爭取改善工作模式與重視研究發表環境。 2.從影響工作投入變項因素中,依據個人實際情況適度調整工作投入時間。 3.從影響工作滿意度變項因素中,依據個人實際情況適度調整工作負荷量,爭取改善並重視學術工作環境。 (二)對大學教育學門學術研究環境的建議 應關注高退稿率下的惡質評審倫理問題,建構良性學術研究工作環境。 (三)對大學的建議 量身訂做工作績效評鑑模。 (四)對教育部的建議 重視師資培育的同時應注重師資培育者的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才能支持師資培育者投入優質的師資培育工作。 (五)對高等教育資料庫的建議 1.定期統合與充實資料。 2.資料庫的建立要多面向,能真正回應到大學教育學門教師的工作情形。 二、對於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作大學教師的研究。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作多年期與時間序列的比較研究。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焦點著重於探討應用Google Docs於網路合作學習,學生能否積極參與學習,以及對合作學習歷程的影響進而了解學習之成效,並進一步分析Google Docs 對於國小學童進行網路合作學習之適用性。學生除課堂時的分工合作之外,並可透過網路於平台上彼此溝通、記錄,分享及展示學習的成果。期望教師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客觀的評鑑學生的學習,也期待能激勵學生積極的參與,避免搭便車情形的發生。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以台北市K國小一個五年級3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17週「小記者網路合作學習課程」的實施,經由課堂觀察、深入訪談以及小組協作文件的歷程分析來了解學生的合作學習歷程。本研究並於實地採訪結束與成果發表後進行「合作歷程評量」以及成果發表時進行「合作成果評量」來輔佐、了解學生合作學習的成效。 研究結果發現,Google Docs操作簡單易學,其易於分享,即時呈現的特性,不但能提供團隊協同創作,更能增加學生學習歷程的完整性;而透過定期的進度分享,學生能彼此觀摩學習並能營造正向的競爭氛圍,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互動、社會化價值更是值得重視;而在協作文件上使用個別顏色機制搭配修訂版本記錄能夠激勵學生積極參與,並能彼此督促,有效避免搭便車的情形發生;而由教師與同儕互評的結果顯示,結合Google Docs進行網路合作學習,學生於合作學習歷程前後測達顯著差異(P<.05)且各組合作成果的表現也均獲得老師與同學的肯定。

  • 學位論文

廿一世紀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各種傳播媒體發展迅速,尤其是電腦的誕生和網路的普及,更是對教師、學生以及教學形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而教學媒體設施與教學科技的創新,也促進了教學革新與學習改變。根據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九十三學年度對大專院校教師的調查,台灣幾乎每所大專院校都有網路教學或遠距視訊教學系統,但卻僅有約一半的大專教師在使用相關設備,顯見教學科技設備之功能並未完全發揮;同時從實證研究中得知,台灣大專教師使用教學科技的情形與國外大學相似,仍然有許多值得改進的空間。因此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分析影響大專教師應用教學科技之因素、及遭遇的阻礙與困境等。 本研究主要探究北部某私立大學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與大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經驗、對學校行政及軟硬體設施各項支援之滿意度、應用教學科技影響因素之關聯性。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為「大專教師教學科技之應用現況與影響因素表」,對北部某私立大學十二個學院756位專任教師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共回收問卷共142份,回收率達18.8%。資料蒐集以平均數、標準差、與變異數分析(ANOVA)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並於問卷資料蒐集時立意取樣七位教師進行訪談,所得資料補充說明研究結果。 本研究之重要發現如下: ㄧ、教師教學科技應用現況 (一) 針對教師使用教學科技部分,多數教師會利用powerpoint投影片來教學。 (二) 針對使用那種教學方式部分,則以混合式(傳統教室面對面+電腦網路輔助)為多數,使用遠距同步視訊、完全網路化教學不到一成。 (三) 有95%的教師使用教學平台�系統�網站;其中九成以上的教師使用教學平台來上傳教學大綱、上傳教材。而使用線上測驗,以及同步與非同步討論功能的教師則很少。 二、不同性別、職級、任教年資、年齡的教師都認為獲得各項支援之滿意度上程度是相同的,都認為學校行政及各項軟硬體支援設備不至於構成教師應用教學科技的障礙。但在行政人員的專業程度上工學院的教師對行政人員的專業程度滿意度高於理學院的教師。 三、不同性別、職級、任教年資、任教學院、年齡的教師在應用教學科技影響因素上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職級、任教年資、任教學院、年齡的教師應用教學科技的障礙﹕歸納問卷調查及訪談北部某私立大學教師應用教學科技之障礙因素後發現:(1) 北部某私立大學軟硬體設備完備,外在因素中的硬體設備、網路速度、獎勵制度,已不造成大專教師應用教學科技的阻礙。(2) 文獻中存在目前仍是北部某私立大學教師應用教學科技之障礙為:任教科目屬性不合適、花費時間過多、對科技融入教學的成效有疑慮,教師教學的信念。(3) 文獻中未提及但未來是教師應用教學科技之障礙為: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策略的應用。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以供大學相關行政機關、大學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 學位論文

伴隨著全球化的腳步加速以及兩岸交流頻繁,使國人與大陸人士通婚之情形日漸增加。截至2005年年底陸續來台的大陸配偶已逾廿三萬人,成為新興移入人口的主流。諸多大陸配偶在台灣生活適應問題的相關研究報告與實際經驗顯示,語言不通與文化差異,造成了在台生活適應的礙難,大陸配偶因不懂台語,存在溝通的問題。為此,政府為謀求因應對策,建構多元照顧輔導措施,各教育機構更開辦生活適應輔導班、成教班等。經政府相關公部門調查結果顯示,尚不足因應普遍需求,也顯示成效不彰。探究其原因,教學內容不符學習者期待,上課時間與地點無法配合,缺乏教育資源整合等因素所致。因此規劃符合大陸配偶學習需求之課程是未來重要的課題。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設計適用於大陸配偶學習需求之網路課程,並透過分析、設計、發展、實施、評鑑的教學設計流程來進行規劃。本研究具體提出「大陸配偶生活實用台語網路課程」之教學設計應用範例與經驗,藉以提供其它相關課程設計者參考之用。根據前述之研究結果發現,大陸配偶散居各地,網路課程有其需求性,唯純網路之課程規劃易造成中輟學習,而以混成模式進行規劃,將面對面實體課程、網路自學教材、網路課程管理平台等構面進行整合,可提供學習者兼具效率與效益的學習經驗,同時亦為部分較習慣或偏好選擇傳統面授方式的學習者,在面臨網路學習潮流蓬勃發展與衝擊之際,提供另一折衷之道。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以WebQuest教學方式在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學生社區生活課程進行教學,藉此了解高職階段特教育學生以WebQuest教學模式融入社區生活課程中實施困難及問題解決之道、學生的學習表現及學習感受,同時也試圖了解學生在使用WebQuest學習時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果,最後提出當前教師應用WebQuest教學方式與實施工具的具體建議。 研究者自行設計教學活動與網站,透過觀察、訪談、問卷、教學省思、學習單等方式,從中蒐集教學與學生的資料,加以整理與分析資料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一、影響學生實施WebQuest教學的因素有時間壓力、網路系統的順暢性、學生語文能力與資訊素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技巧。 二、WebQuest教學對特殊教育學生有正向提升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且可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 三、學生的閱讀能力、資訊素養、學習先備知識皆會影響學習,求助老師是學生常見的解決問題策略。 四、教師應用WebQuest網頁融入教學需思考符合特殊教育學生的教學內容、教學策略、任務難易度及資訊科技應用等因素。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Google協作平台進行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專題導向學習課程與傳統教學方法之學習者,在課程學習後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差異。實驗設計採準實驗研究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國小六年級學童兩班共63人為實驗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教學實驗,實驗組接受Google協作平台專題導向學習教學,而對照組則接受傳統教學。實驗教學前,兩組學生先接受自然科學習態度問卷及自然科學習成就測驗前測;在實驗結束後,兩組學生再施以自然科學習態度問卷及自然科學習成就測驗後測,以敘述性統計、t考驗及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COVA)進行統計分析,以探究不同教學方法對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的影響,以分析其在國內國小教學現場中實施的可行性。實驗分析結果如下: 一、在自然科學習態度方面: 1-1 實驗組在「對自然科課程的態度」向度的表現上優於對照組,但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1-2 實驗組在「對自然科教師的態度」向度的表現上優於對照組,且有達到顯著差異。 1-3 實驗組在「自然科學習動機」向度的表現上優於對照組,且有達到顯著差異。 1-4 實驗組在「自然科學習策略」向度的表現上優於對照組,但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1-5 實驗組在「總態度」向度的表現上優於對照組,且有達到顯著差異。 二、在自然科學習成就方面: 2-1 對照組在「自然科學習成就」的進步分數表現上優於實驗組,但並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果,對提出建議,以做為未來實施或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