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65.65

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淡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是一位對法國文學界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家。《高老頭》(Le Père Goriot),為其代表作,創作於一八三四年至一八三五年間。作者於首頁說明這部作品是為獻給法國的生物學家聖希爾(É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1772-1844)。 巴氏受科學創作的影響,強調人物與居住環境的關係,並提出「環境理論」(la théorie du milieu)。小說中經由對於伏蓋公寓裡的房客,與巴黎的細膩描寫反映出作家的豐富想像力與獨特觀察力。高里奧的父愛為小說的主軸,經由父愛悲劇的呈現,反映作者對於人們過度重視金錢與享樂的擔憂。作者對於親情的討論是一個具有普遍及永恒性,是一本值得一再閱讀的作品。高里奧對於女兒們錯誤的養育方式使他走進父愛的誤區,他的悲劇發人省思,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父女親情對維護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本論文中透過敘述學的形式分析,對於文本中的敘述者特色、作者闖入、敘述時間、空間結構等要素進行分析,試著看見巴氏獨特的寫作藝術與小說中許多仍未被讀者釐清的種種問題。未來我們希望能透過這本論文,能讓更多台灣的讀者認識法國文學,且進而使得台灣文學更多元化發展。

  • 學位論文

於一九六六年(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出版的著作《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1966)中,傅柯以其特有之思想和研究方式,提出了「人之死」的論點,震撼了從十九、二十世紀以來學術界一直習於「以人為本」的理論預設;他還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知識型」(l'épistémè),將十六世紀到近代的西方文化史分割成三大知識型,顛覆了傳統思想史對歷史的三大要點-「起源性」、「連續性」和「整體性」。 本論文以「知識」為討論主題,並以傅柯的「非連續性」(la discontinuité)觀點為核心,和其兩大重點著作《詞與物》與《知識考古學》(L'archéologie du savoir, 1969)為主要研究範圍,以了解傅柯如何透過發現歷史的「斷裂」現象,導致破除了傳統思想史對歷史之三大預設論點-「起源性」、「連續性」和「整體性」-的迷思,並由此發現潛存在歷史中的「非連續性」特質;以其特有的「非連續性」觀點和考古學方法,探究在不同的特定時間分期中,知識之主要構成因素與方式。 本研究最終目的在於發現「非連續性」之特有價值,期望能以此習得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觀看方法,藉以活化我們的思維模式,並拓展生活與歷史之新視野。

  • 學位論文

以當代法國形象為跨文化研究對象,從法國精神分析學者拉岡之鏡像理論發展出「他者」之概念,由科特勒行銷學理論分析國家形象之行銷策略,利用政策分析方法,析剖法國政府型塑法國形象之策略目標,根據李普曼之輿論原理探討刻板印象與大眾傳播媒體及社會心理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問卷調查分析方法得出台灣年輕人所認知的法國形象。根據布希亞的「符號消費」理論,形象透過影像在大眾媒介中產生意義,並且形成符號消費之流行文化;因此研究結果是:法國政府積極介入的作用,包括型塑國家正面形象,並輔以有效的文化政策;內容兼顧到文化全球化的環境,日常生活的後現代影像符號消費社會,以商業活動行銷等等。尤其是藉著軟實力之文化外交手段透過駐外單位,向世界推動法國語言文化,型塑國家認同。並且利用諸多正面形象,透過大眾媒介傳播影像,使法國形象產生符號化、形成流行文化,從而誘發認同及消費。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主旨在研究《潛水鐘與蝴蝶》中意識流之手法。第一章探討「意識流」一詞之來源及意義、寫作技巧與意識流的關係。自由聯想主要透過記憶、感覺和想像三個要素來控制聯想。意識流小說著重表現未形成語言層次上的意識,內心獨白直接地展示人物內心的意識活動,全面地揭示最隱密的潛意識。意識流小說家企圖描寫飄忽不定、持續流動的意識流,各種意識無序地在過去、現在、未來的心理時空中交替出現,呈現出人物豐富複雜的生活經歷和精神歷程。 第二章分析《潛水鐘與蝴蝶》一書的主題和寫作手法。前法國Elle雜誌的總編輯尚.多明尼克.鮑比,在四十三歲時因為突然罹患「閉鎖症候群」,身體癱瘓,全身肌肉只剩下拉動左眼眼簾的那一根還能動。藉由語言治療師的幫助,在瀕死之際,以眨眼睛的方式,一個一個字母的寫下了這本以意識流寫作手法呈現的作品。 第三章概述蒙太奇理論與技法特色,同時闡述蒙太奇手法在敘事和表現形式的種類。蒙太奇依其功能性質而言可劃分為敘事蒙太奇和表現蒙太奇;此外,衝突與對比、象徵和隱喻也是蒙太奇藝術表現的主要形式。本章節主要在探討蒙太奇手法在意識流小說中的呈現,並總結上述各章之論述做為結論。

  • 學位論文

在第一章的部份中,主要以釐清布希亞在思考邏輯與寫作模式上之來源與架構。首先便概述了結構語言學與結構主義對布希亞帶來之影響。接續闡述了布希亞在作品中援引之人類學論述來源,包括了贈與制度、誇富宴、庫拉儀式等。並且概略分析了布希亞在思想上發展至《象徵交換與死亡》一書前,於「社會學思想發展」時期及「馬克思主義思想批判」時期中,思考邏輯之演變過程。 第二章的部份便是以《象徵交換與死亡》為主要研究重點。除了介紹布希亞的「切割系統」理論外,此章亦透過布希亞的論述,找出並比較在原始社會與現代社會之間,人們面對死刑、屍體、死亡等事件之反應;同時找出在此些事件中,「象徵交換」是以何種形式存在,並闡述布希亞提及之「死亡衝動」的論述觀點。接續分析在原始社會中之象徵交換,將之與現代社會中之經濟交換相互比較。 第三章延續了第二章的理論,分析了布希亞將「象徵交換」理論運用在現代社會中之論點,找出在性、裸露、色情中,「象徵交換」存在的方式。最後透過分析「符號」、「符碼」、「時尚」、「商品拜物教」與「廣告」等元素,以瞭解在布希亞的論述中,現代消費社會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所建構成。接續從台灣的原住民族社會開始討論起,列舉幾項台灣原住民於日常生活的風俗中,具有象徵性交換行為之例子,如:「獵首」儀式、成巫儀式、黥面與刺青,以及檳榔於原住民祭儀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最後論述現代台灣社會中,與象徵交換相對應的消費社會:透過分析檳榔西施、電子花車與兩個廣告系列,來找出台灣廣告中回收自傳統及原住民等層面之符號。

  • 學位論文

自二十世紀末以來,在全球化競爭下,城市行銷之概念與趨勢,已從提高城市競爭力與經濟策略取向,逐漸以市民生活品質為訴求,並注重城市整體性發展與規劃,強調在地文化性以及文化遺產之維護等。換言之,藝術與文化即扮演著重要的媒介。透過城市文化政策實行與主題鮮明的藝術節慶活動之途徑,以突顯在地特性,不僅提供地方性文化發展,同時亦開發該城市具有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內容,表現該地的特殊識別與意象,促進內部凝聚,提升城市吸引力,吸引外來投資商進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法國為第一個將文化事務納入國家中央機制、成立文化部的歐洲國家,政府對於鼓勵國際文化交流與藝術創作不遺餘力。其中,馬勒侯於1961年執行的文化去中央化政策,為往後的法國文化政策發展,奠下了重要的基礎,同時也為法國文化精神之中心。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機制,設立相關文化領域機構,將文化職權分散至地方政府,促使地方、全國文化普及、藝術創作與流通,活躍民間藝文之交流。亞維儂城市藝術節所具備的城市劇場、塑造出在地文化特性與成就,遂建立指標性,可謂法國文化精神之體現,更成為法國首要的戲劇首都,世界表演藝術的伸展舞台。 本論文以非官方性民間藝文組織所籌辦的亞維儂外圍藝術節為主要研究案例。透過文獻資料分析、比較及歸納的方式,爬梳法國「城市劇場」於戲劇學術和文化機制發展中所代表的訴求與定義,及戲劇機制對城市產生的文化效應。藉此分析比較亞維儂外圍藝術節之文化精神體現與在地特性之定位。研究發現,無藝術總監及官方性箝制之高度自主權、常設民間組織營運單位與地方藝文社群之合作、與藝術節參與者的高度依附關係等要素,為城市藝文永續經營、貫徹藝術文化全民普及理念,並成功塑造特有城市意象以行銷城市之重要條件。本文於末章亦整合外圍藝術節的文化實踐所面臨的挑戰,並從中提出看法與建議。

  • 學位論文

德希達的解構態度旨在顛覆西方哲學傳統,其針對的目標是在場的形而上學與邏各斯中心主義。而延異的運動與痕跡是德希達在解構各種當代思潮文本時的重要戰略,這也是本論文探究德希達的解構思想的切入點。   本論文以德希達之<延異>一文為研究的前進線索,藉由探討延異運動與痕跡為出發點深入認識德希達解構思想的各個面貌。延異與痕跡皆是解構的主要活動,兩者皆無具體的本質與架構,因此我們必須閱讀德希達對各種文本的解構才能一窺究竟。此外,德希達的解構方法便是對於思想體系的發展與演替過程進行清淤,首先回溯思想的發展基礎,再從結構與關係中找出其中支配者的企圖或系統的矛盾之處,並且以延異或痕跡來顛覆支配思考的優勢階級或取代其運作的基礎。   本文將探討語言的階序關係,作為符號活動的延異與痕跡的作用,以及解放書寫的意義。我們將討論在場形而上學的思想基礎,以及把在場、延異與痕跡放置在意識與無意識中進行說明。超越了在場的語言之後,痕跡與延異的運動將深入人的意識之前,成為一種心靈的書寫活動。最後我們以形而上學的主幹-本體論來檢視延異是否能夠切合本體論中最根本的存在,透過海德格對本體論差異的討論,我們發現了痕跡在場之外的生成,也看到最初的延異與痕跡的痕跡。   延異與痕跡作為一種非起源的起源,是非在場的,也是在意識之外的生成。於是我們必須承認一種他者的語言永遠在界限、在場與存在之外。